圣旨,出自《三国志·魏志·张辽传》的汉语词汇,原文:“以明公威信著于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是指
中国封建社会时皇帝下的命令。
释义
封建社会时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今常用于比喻。
例句
1、帝王的意旨和命令。
【汉】
蔡邕 《陈政事七要疏》:“臣伏读圣旨,虽周成遇风,讯诸执事,
宣王遭旱,密勿祗畏,无以或加。”
【汉】
荀悦《汉纪·元帝纪下》:“延寿、 汤 承圣旨,倚神灵,总百蛮之军,揽城郭之兵,出万死之计,入绝域之地。”
《三国志·魏志·张辽传》:“以明公威信著于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
【唐】
杜甫《
江陵望幸》诗:“甲兵分圣旨,居守付宗臣。”
【宋】
王谠《唐语林·品藻》:“上曰:‘
李林甫之材不多得。’士淹曰:‘诚如圣旨,近实无俦。’”
《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使命口宣上皇圣旨:‘教俞良到德寿宫
见驾。’”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平少保得了圣旨,星飞出京,到了松藩驻劄。
《花月痕》第四六回:“ 剑秋 口才,本是好的,对答如流。是日奏对,洋洋洒洒,大称圣旨,就放个 岳鄂 节度。”
老舍《宝船》第二幕:“皇上有圣旨,大伙儿用心听!”
2、今多用于比喻不能违反的意见或话语,有讽刺意。
浩然《艳阳天》第七章:“他把马之悦的每一句话都当圣旨来念。”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五章:“我想捞两条小鱼儿,咱爷儿俩喝两盅儿!刚下上网,忽听圣旨到,就把我给提溜来啦。”
【汉】
蔡邕《玄文先生李子材铭》:“ 休少以好学,游心典谟,既综七经,又精群纬,钩深极奥,穷览圣旨。”
【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淮水》:“盖丘明亲承圣旨,录为实证矣。”
【南朝 梁】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若乃尊贤隐讳,固尼父之圣旨,盖纤瑕不能玷瑾瑜也。”
【唐】
欧阳詹《
怀州应宏词试片言折狱论》:“夫子
之言,盖非于
季路之云也。后之人不穷圣旨,以为夫子美于 季路 ,任一时之见轻而折狱者
十有八九焉。迂哉!斯人也!”
《金石续编·北齐宋显伯等造像龛记》:“朝寻圣旨。”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大乘者,正理也,宜改先执,务从圣旨。”
【唐】高墉《龙华寺窣堵波塔铭》:“弥勒佛前,亲承圣旨。”
样式材料
圣旨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
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圣旨两端则有翻飞的银色巨龙作为防伪标志。作为历代帝王下达的文书命令及封赠有功官员或赐给爵位名号颁发的诰命或敕命,圣旨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封赠的官员官衔越高。
内容规定
“受命于天,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亦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这是“奉天”的来源。至于“承运”,又牵扯到
邹衍的“
五德始终说”。邹夫子认为
五行相生相克,五行又配之
五德,每一个朝代都代表其中一德,如
黄帝尚土德、夏尚木德、殷尚金德、周尚
火德。五德循环往复,朝代便兴亡绝续。“奉天成运皇帝,诏曰”翻译成
现代汉语就是“奉上天之命而承世运之道的皇帝下诏书说”。
钦此就是皇家专用名词,就是到这里结束的意思。其实真实的皇帝圣旨并没有奉天成运,
皇帝诏曰和钦此的这些套话,这主要是古代
戏文中是这么唱的,电视也这么演,大家就认为是这样的。一般古代圣旨分两种:圣旨开头是昭曰,是由皇帝口述旁人代写的;而开头为制曰,是由皇帝亲手所写的。
圣旨品级
圣旨均为卷轴形式,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而有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五品为黑牛角轴。据介绍,圣旨的宽度一般在33厘米左右,它的长度历代并没有硬性规定,长的可达5米,短的也有约两米。
圣旨的材料看上去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十分富丽堂皇。圣旨两端则有翻飞的银色巨龙作为防伪标志。圣旨的颜色也很有讲究: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封赠的官员的官衔越高。根据明清的定制,给五品以上官员的圣旨颜色相对比较丰富,有三色、五色和七色的,五品以下的颜色一般为单一的纯
白绫。
防伪标记
有些圣旨还有另一个防伪绝招,圣旨的绢布上印满了
祥云图案,而且所有的圣旨开头的第一个字,必须写在右上角第一朵祥云上。
民间遗存
明代圣旨
河北省
邱县文史工作人员日前在一位名叫孙登选的老人家中,发现一道“巨长”的
明万历年间圣旨,长达360余厘米,保存大致完好。
这道圣旨原件为青黄两色绢本,通体有
织锦云纹,长度达到360余厘米,宽度约为33厘米。两头无轴,略有破损,但字迹清晰可辨。圣旨前端为青色绢布,上有银色双龙围绕“奉天诰命”四字。正文内容大意为:皇帝感激一位名叫孙维城的官员及其家人为国尽心尽力,赞扬孙维城为国事日夜操劳,表扬其成绩显著,敕封其为山西
布政使。
圣旨文中列举出孙维城历经十三任官职。颁旨时间为万历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二。圣旨全文700余字,字体为风格端庄的小楷,气度雍容,圆润飘逸,圣旨整篇布局工整严谨,跌宕有致,字迹笔画突兀。圣旨中段及末端均盖有皇家“制诰之宝”和“
广运之宝”的方形印章。
据邱县文史专家
杨凤奎介绍,圣旨中所指的孙维城,字宗甫,是孙登选老人的先人,邱县
孙庄村人。他学识渊博,见多识广,尤其精通
声律,善于写诗填词。1570年中举人,后中进士。曾任
湖广道监察御史,又升山西
按察司副使、布政使。他为官期间清正廉明,爱民如子,这道圣旨正是孙维城被提为山西布政使时收到的。
2022年,
武安市
文物保护管理所挖掘整理家风家训文化时,在
邑城镇东三里村
冀姓农户家中发现一件明朝
万历年间的圣旨。
成化圣旨
2018年5月23日,河北省
南宫市文物部门在
文物调查时,在南宫市
紫冢镇一户
白姓人家发现一件明成化年间圣旨,虽已历经500多年的风雨沧桑,但大体保存完好,如图4所示。
这道圣旨为明成化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对明
太子少保、
兵部尚书白圭进行的诰封,内容为对白圭生前功绩的褒扬,并封赠其为
荣禄大夫、
少傅,谥号为恭敏。
此圣旨材料为七彩祥云瑞鹤
提花锦缎,现存总长2.5米、宽0.29米,圣旨正文部分用楷书书写,行款从右至左,共计25行,145个汉字。尾处盖有篆书“制诰之宝”
玺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