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助词,是
助词的一种,是指处于句首、句中或句末,具有调整句子语气或表明说话态度、感情的
虚词。根据所处的位置可以分为句首语气助词、句中语气助词、句末语气助词。
语气助词的产生
古代汉语的
助词,一般都认为分为三个区块:一是语气助词,二是
结构助词,三是
动态助词。
上古汉语里,只有语气助词和结构助词这两个区块,动态助词系统是
中古汉语以后才逐步建立起来的。
从词义上说,除去一小部分助词是源于
实词的词义虚化外,其余大部分助词也都是源于
实词的
假借,尤其是「语气」这种没有形体的概念,无形可象,难以造字,于是
假借同音字,用那个字记录语气词的发音。
也
《说文》云:「
也,
女阴也。」段注云:「此篆女阴是本义,假借为语词,本无可疑者,而浅人妄疑之。许在当时必有所受之,不容以少见多怪之心测之也。」由此可知,文献中「也」字用为语气助词,都是假借
名词而为之。如:
①雍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
②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孟子·告子下》)
矣
《说文》云:「
矣,语已词也,从矢,
㠯声。」段注云:「『已』『矣』
叠韵,已,止也。其意止,其言曰矣。」「矣」的
本义不明。《说文》已将「矣」字定性为「语已词」,这不应是本义。从段注来看,「矣」「已」相通,古代文献中的用例也确实如此。由此可断定,语气助词「矣」当是由
动词「
已」假借而成。
金文无「矣」字,但「已」却可以用为语气助词。「矣」用于句末,表示一种陈述语气,或强调某种情况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如:
①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论语·雍也》)
②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左传·僖公五年》)
乎
《说文》云:「乎,语之馀也。从兮,象声上越扬之形也。」段注云:「『乎』『
馀』叠韵,意不尽,故言『乎』以永之,班史多假『
虖』为『乎』。」
甲骨文、
金文中已有「乎」字。
古代「乎」「呼」同形,「乎」当是「
呼」的
古字。甲骨文、金文中,「乎」都是个纯粹的动词,多用于
呼召、命令之义。如:
①甲子卜,决雀弗其乎王族来。(《合》,302)
由此可知,语气助词「乎」当是由
动词「乎」
假借而成。「乎」用于句末,常表示疑问、反问语气,如:
①冯公有亲乎?(《战国策·齐策四》)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焉
《说文》云:「焉,焉鸟,黄色,出于江淮。」(按:断句本《说文解字注》)段注云:「今未审何鸟也,自借为助词而本义废矣。」由此可知,「焉」本是一种鸟名,其用为
代词、语气助词者均为假借
名词而成。
语气助词「焉」字用于句末,主要表示一种陈述语气或兼有指代性质的一种语气词。如:
①击之,必大捷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
哉
《说文》云:「哉,言之间也,从口,𠳆声。」段注云:「《释诂》:『孔、魄、哉、延、虚、无之言间也。』许分别释之,曰『哉』为言之间。锴云:『若《左传》「远哉遥遥」,《论语》「君子哉若人」是,「哉」为间隔之词。』按:如锴说,则必句中乃为言之间,岂句末者?非耶。句中『哉』字皆可断句。凡两者之际曰『间』,一者之竟亦曰『间』,一之竟即两之际也。言之间歇多用『哉』字。」
《说文》的本意是想从「哉」在句中的位置去说明「哉」的用法和意义。其实,这都不是本质问题。甲骨文中「哉」作「𢦒 」,本是动词,有伤害义。如:
①贞:□弗𢦒周?十二月。(《通纂》,540)
②余受又又,不□𢦒?(《合集》,36511)
甲骨文中,「𢦒」与「才(在)」亦相通,所以「亡才」即「无𢦒」。如:
①辛丑贞:王其狩,亡才。(《屯南》,1128)
「哉」与「才」通,「才」甲骨文诸形象草木从地表冒出,初生初始之形,所以「哉」字亦有始义。
《诗经·大雅·文王》:「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
郑玄笺云:「哉,始。」始即创始之义。
总之,语气助词「哉」,最初也是个动词,其义为创伤或创始。它作为一个语气助词,也是假借动词而成。语气助词「哉」,并非一定处于句中起间隔作用,而是常常用于句末,表示感叹或疑问语气。如:
①子玉无礼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②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孟子·离娄上》)
有时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处于句子末尾的「哉」字也可反置于主语之前,此即徐锴所说的「间隔之词」。如:
①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
②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梁惠王下》)
语气助词的分类
语气助词是指处于句首、句中或句末,具有调整句子语气或表明说话态度、感情的虚词。古代汉语语气助词可以分为三个小类:句首语气助词、句中语气助词、句末语气助词。
句首语气助词
有的著作将句首语气助词、句中语气助词看作是「
语助词」,而将句末语气助词看作是「
语气词」。这样分类的前提条件,自然是认为「语助词」不是表达语气的。「语助词」如果不表示语气,那它「助」的又是什么呢?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困惑不解的问题。
语气助词是一个历史概念,句首语气助词、句中语气助词和句末语气助词,它们不是处于同一个历史平面上的。「语助词」和「语气词」的划分,很可能是割断了两者之间的历史联系。
上古汉语常见的句首语气助词有「
越」「
曰」「
粤」「
越若」「
曰若」「
粤若」「
夫」等。句首语气助词处于句首,多有提示话题的作用或表达强调、引人关注的语气。如:
①越予小子考翼,不可征,王害不违卜?(《尚书·大诰》)
②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尚书·召诰》)
③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尚书·尧典》)
④曰为改岁,入此室处。(《诗经·豳风·七月》)
⑤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孟子·离娄上》)
⑥粤詹雒尹,毋远天室。(《史记·周本纪》)
⑦粤若来三月,既死霸,粤五日甲子,咸刘商王纣。(《汉书·律历志下》)
句中语气助词
上古汉语常见的句中语气助词,有「曰」「
聿」「于」「
薄」「言」等等,它们主要用于《诗经》之中。
句中语气助词多处句中动词之前,具有明显的
协调句式、
舒缓语气的作用。如:
①我东曰归,我心西悲。(《诗经·豳风·东山》)
②洒扫穹室,我征聿至。(《诗经·豳风·东山》)
③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④薄污我私,薄浣我衣。(《诗经·周南·葛覃》)
⑤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邶风·柏舟》)
句末语气助词
句末语气助词是表达整个句子的语气的。其所表达的语气,如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等,都是由全句的
语意决定的。
上古汉语常见的句末语气助词,有「也」「矣」「焉」「耳」(表示陈述语气),「乎」「与」「邪」(表示疑问语气),「也」「矣」「乎」(表示祈使语气),「哉」「乎」(表示感叹语气),等等。如:
①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论语·述而》)
②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墨子·公输》)
③击之,必大捷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荀子·劝学》)
例①—④,表示陈述语气的用例。
又如:
①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梁惠王上》)
②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梁惠王下》)
③子非三闾大夫与?(《楚辞·渔父》)
④子之师谁邪?(《庄子·田子方》)
例①—④,表示疑问语气的用例。
又如: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②王曰:「吾欲以国累子,子必勿泄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③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④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齐策四》)
例①—④,表示祈使语气的用例。又如:
①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
②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③善哉,技盍至此乎!(《庄子·养生主》)
④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史记·赵世家》)
例①—④,表示感叹语气的用例。
语气助词的发展
助词系统的形成
汉语语气助词系统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
前面说过,在上古汉语前期的史料里,如
甲骨文,是很难找到语气助词的。就是到了
金文里,也基本如此。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或许是因为当时语言中就没有或不用语气助词。
上古汉语语气助词系统真正确立起来,是在上古汉语中期,亦即东周春秋战国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的文献里,汉语的句末语气助词已形成了四大系统: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如:
①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②晨往,寝门辟矣。(《左传·宣公二年》)
③公嗾夫獒焉。(《左传·宣公二年》)
④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齐策四》)
例①—④, 「也」「矣」「焉」「耳」,表示陈述语气。
又如:
①子将怨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②从我者,其由与?(《论语·公冶长》)
③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秋水》)
④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战国策·赵策三》)
例①—④, 「乎」「与」「邪」「耶」,表示疑问语气。
又如:
①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
②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③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四》)
例①—③, 「乎」「也」「矣」,表示祈使语气。
又如:
①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
②善哉,回之意。(《庄子·让王》)
③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庄子·应帝王》)
例①—③, 「乎」「哉」「矣」,表示感叹语气。
到了中古汉语,上古汉语形成的四大语气系统都传承下来,所用的语气助词也基本照旧。这种状况,基本上维持到唐五代。如:
①鬼,归也,归其真宅。(《列子·天瑞》)
②王元太,一流人也。(《宋书·范泰传》)
③朕知之矣,朕得之矣。(《列子·黄帝》)
④医诊脉云:「肠断矣。」(《颜氏家训·风操》,卷二)
⑤改葬之,棺空无尸,独丝履存焉。(《搜神记》,卷一)
⑥鲜之为人通率,在高祖坐,言无所隐,时人甚惮焉。(《宋书·郑鲜之传》)
⑦大蛇衔笔者,直老书佐耳。(《搜神记》,卷三)
⑧恰似春日花,朝开夜落尔。(唐·寒山子:《寒山诗·我见》,第二六五)
例①—⑧, 「也」「矣」「焉」「耳」「尔」,表示陈述语气。
又如:
①请问蹈水有道乎?(《列子·黄帝》)
②兄弟安可弃乎?(《宋书·武三王传》)
③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它人哉?(《世说新语·德行》)
④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颜氏家训·教子》,卷一)
⑤贪荣求利,反招羞耻,可不慎欤?(《颜氏家训·治家》,卷一)
⑥恐李家运尽,便有黑衣夺位欤?(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⑦太后问:「何时来邪?」(《世说新语·贤媛》)
⑧当尔偷牛,非日中时耶?(《百喻经·偷犛牛喻》)
例①—⑧, 「乎」「哉」「欤」「邪」「耶」,表示疑问语气。
又如:
①此中人语曰:「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元以手㧑曰:「行矣,不能相救,无为两没也。」(《后汉书·邓晨传》)
③慎之哉,慎之哉!(《颜氏家训·止足》,卷五)
④子其寝矣。(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例①—④, 「也」「矣」「哉」,表示祈使语气。
又如:
①善哉,王之问也。(《列子·仲尼》)
②佛言:「善哉!」(《百喻经·引言》)
③孔子曰:「善乎,能自宽者也。」(《列子·天瑞》)
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列子·天瑞》)
⑤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法华经·方便品》,卷一)
⑥中伏断手为下时,中伏以后则晚矣。(《齐民要术·小豆》,卷二)
⑦悲夫,自古奸臣佞妾,以一言陷人者众矣。(《颜氏家训·后娶》,卷一)
⑧何贤智操行若此之难,婢妾引决若此之易,悲夫!(《颜氏家训·养生》,卷五)
例①—⑧, 「哉」「乎」「矣」「夫」,表示感叹语气。
到了近古汉语,汉语句末语气助词系统虽然没有变化,但却产生了许多新的句末语气助词,语言面貌为之一新,彻底摆脱了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的影响。
近古汉语,表陈述语气的句末语气助词,常见的有:
呵/阿
「呵」「阿」,常用于句中或上句末尾,表示中顿语气。如:
①谢得尊师呵周全我,今宵免得心肠挂。(《张协状元》,第九出)
②一般志量要宽大,宽大呵,便容得人。(元·吴澄:《吴文正集·经筵讲义》,卷九十)
③若夏天呵,惟恐热着官人;冬天呵,怕冻着官人。(《皇明诏令·谕武臣恤军敕》)
④老子伯伯阿,你敢那?(《朴通事》)
呢
「呢」,常用于句中或上句末尾,表示中顿语气;用于句末,表示强调或事情正在发生。如:
①来呢一齐来,不来一个也不来。(《红楼梦》,第八回)
②我们这里周大娘有几个呢,不知那一个行当儿上的?(《红楼梦》,第六回)
③小娘子祗揖,有胭脂粉,我买几两呢!(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一折)
④子兴叹道:「正说的是这两门呢!」(《红楼梦》,第二回)
里/哩
「里」「哩」,处于句末常表示一种肯定、确认语气,有时也带有明显的提示听者的作用。如:
①学士元来也知去不得里。(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②常言道好事,不在忙哩!(《张协状元》,第十二出)
③这孙二无礼也,你那里是骂俺哩。(元·无名氏:《杀狗劝夫》,头一折)
④蘧小少爷来了,在太太房里坐着哩。(《儒林外史》,第十回)
例①—④, 「里」「哩」,表示肯定、确认语气。
又如:
①四邻八舍听着,窦娥药杀我家老子哩!(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②哥哥靴靿有五锭钞哩。(元·无名氏:《杀狗劝夫》,头一折)
③只见那汉道:「未有汤哩。」(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④他少我五两银子里。(《朴通事》)
例①—④, 「里」「哩」,表示提示语气。
来/俫
「来」,作为一个句末语气助词,起源很早。早在上古汉语里就已经产生,中古汉语沿用之,只不过它多用于表示祈使或感叹语气。如:
①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孟子·离娄上》)
②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语我来。(《庄子·人间世》)
③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到了近古汉语,「来」或作「俫」,也可用于陈述句,这是一个重要变化。
「来」用于陈述句,有多种用法。
首先,它常用于句中,或
主语后,或
状语后,或
谓语后,表示中顿语气,但同时也有一种强调作用。如:
①常言道,好人俫不长寿。(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
②这两日不见,你来怎么这般黄瘦?(《朴事通》)
③到底来是不肯商量便是也。(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④他帮扶着你,吃的来醉如泥,却撇他在这里。(元·无名氏:《杀狗劝夫》,头一折)
其次,元明时代,这种「来」也可直接插进成语或熟语之中,起到调整语气的作用。如:
①与他那结义的人儿,这几日离多来会少。(元·无名氏:《隔江斗志》,第三折)
②哥哥,你有金有银,闪的我无投来无奔。(元·无名氏:《杀狗劝夫》,头一折)
③只高来不成,低来不就。(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其三,这种「来」有时也可缀于
序数之后,具有明显的提示作用,使人思路更加明晰。如:
①我今做买卖回来,今日特到他家去,一来去望妈儿,二来就题(提)这门亲事。(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
②一来是那神明鉴戒,二来是天公眷爱。(元·无名氏:《小张屠焚儿救母》,第三折)
③钱妈妈,老媳妇今日一来吊丧,二来有句话劝,你肯听吗?(明·
朱有燉:《团圆梦》,第三折)
其四,这种「来」也可插进「被」字句、「把」字句中间,对
介词后的
宾语也具有明显的提示或强调作用。如:
①张叶运蹇,被贼来惊吒。(《张协状元》,第十出)
②不是把哥哥来恨。(元·无名氏:《杀狗劝夫》,头一折)
③苗忠道:「你也说得是」,把那刀来入了鞘。(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三十七卷)
其五,「来」处于陈述句尾,尤其是否定句尾,表示确认的作用十分明显。如:
①(三宝奴)又微笑云:「旧日三关也属北朝来。」(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靖康城下奉使录》,卷二十九)
②只有汉高祖省得这道理来。(元·吴澄:《吴文正集·通鉴》,卷九十)
③委的不是小妇人下毒药来。(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④咳,我不曾知道来。(《朴通事》)
其六,「来」处于陈述句尾,也可表示某一情况曾发生过或出现过,它很像「来着」或「了」。如:
①在先圣人有个周公的名字,曾这般行来。(元·贯云石:《孝经直解·圣治章》,第九)
②元来是你这贼人和朱令史谋坏我兄弟来。(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十九出)
③父母在生时,家法名声好来,田产家计有来,孽畜头口有来,人口奴婢有来。(《老乞大》)
④一落胞胎,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红楼梦》,第二回)
这种「来」,如果处于
动态助词之后,其语气助词的性质还是十分明鲜的。如:
①这张千户起去了,着刀子把那吴县令抹死了来。(《元典章·前集刑部》)
②我有一个火伴落后了来。(《老乞大》)
③我先番北京来时,你这店西北约十二里来地,有一座桥塌了来,如今修起了不曾?(《老乞大》)
④日前也曾与丈夫说过来,丈夫不肯,所以只得私房做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第五卷)
价/家
「价」,作为语气助词,处于句首或句中,显然是为了调整音节,调整语气的。如:
①襟度天为侣,价平生放浪江湖,浮云行住。(宋·张榘:《贺新凉·次拙逸刘直孺〈贺新凉〉韵》)
②追悔当年孤身愿,经年价两成幽怨。(宋·柳永:《凤衔杯》之二)
「家」却经常用于句尾,表示一种肯定语气。如:
③这二十颗珊瑚怎的卖?老实价钱,一两一颗家。(《朴通事》)
④多少学课钱?一个月五钱家。(《朴通事》)
也/也儿
「也」「也儿」,常处于句子或词组之间,表示中顿语气。如:
①哎呦天那,兀的不送了我也这条老命!(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
②可不道一部笙歌出入随,抵多少水尽也鹅飞。(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
③那个好男子保着孙孔目上泰安神州烧香去,可是有也是无?(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
④你准备着乱撺东西,望风也儿走。(明·无名氏:《石榴园》,第三折)
的
「的」,经常用于句尾,表示肯定语气。如:
①我嫁了,做一个张郎家妇,李郎家妻,立个妇名,我做鬼也风流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
②孝的勾当都无大似父亲的。(元·贯云石:《孝经直解·圣治》,第九)
③此中各司有的是普天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尔乃凡眼尘躯,未便先知的。(《红楼梦》,第五回)
了
「了」,用于句尾,表示情况已经发生或对事实的确认。如:
①我胜花娘子不济事了。(《张协状元》,第三十二出)
②(嫂嫂)着人拐的去了。(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二折)
③这店里都闭了门了。(《老乞大》)
④赵正道:「这个便是王秀了。」(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⑤杨温道:「今年二十四岁了。」(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⑥奶奶断了气了。(《儒林外史》,第五回)
咱
「咱」(zá),作为一个语气助词,也是近古汉语才产生的,但用法较为特殊。「咱」处于句尾,多带有一种肯定或祈使语气。如:
①两情各自肯,甚忙咱。(宋·黄庭坚:《归田乐令》)
②我且开开这门看咱。(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
③你要我饶你咱,再对星月赌一个誓。(元·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第三折)
④当此夜深孤闷之时,我试理一曲消遣咱。(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
「咱」,有时也可处于句中,表示中顿语气,具有提示、强调作用。如:
①我咱谙分,随有亦随无。(宋·赵长卿:《蓦山溪·早春》)
②你咱实话没些个,且得相逢知细锁(琐),发迹高官非小官。(《刘知远诸宫调》,第十一)
③瑶琴是你咱抚,夜间曾挑斗(逗)奴。(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
④问卿咱为甚么不说半句儿知心话?(元·白朴:《梧桐雨》,第三折)
例①—④, 「咱」处于人称代词或称谓名词之后,有的著作称为「人称语尾助词」,周生亚对此颇有疑惑。实际上,这种「咱」与上面提到的「咱」应统一处理,不会是两种「咱」。在宋元时期,「咱」作为语气助词,周生亚怀疑它是语气词「者」或「则」「只」的音形变体。
近古汉语里,表示疑问语气的句末语气助词,常见的有:
么(麽)/磨/摩/末/无/吗
「么」,繁体作「
麽」,起源于唐代,到近古汉语里得到广泛应用。如:
①众中遗却金钗子,拾得从他要赎么?(唐·王建:《宫词》)
②南斋宿雨后,仍许重来么?(唐·贾岛:《王待御南原庄》)
③不知陶靖节,还动此心么?(唐·李中:《听蝉寄朐山孙明府》)
近古代汉语里,「么」是最常见的形式,常用于
是非问句或反诘问句之中。如:
①这里还有祖师么?(宋·圜悟克勤:《碧岩录》,卷一)
②要见此人么?(宋·虚堂和尚:《虚堂和尚语录》)
③此一来莫非为讨护臂么?(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
④我有一句话劝你,你肯听我么?(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一折)
⑤兄弟,你认得这和尚么?(《水浒传》,第五回)
⑥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儒林外史》,第二回)
至于「磨」「摩」「末」「无」「吗」,都应当认为是「么」的语音变体。「吗」,用得很晚,直到明末清初才出现。如:
①好是问他来得磨?(南唐·张泌:《江城子》之二)
②的实有文字照验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③娘在无?(《祖堂集》,卷四)
④师云:「皇帝还见目眼虚空摩?」(《祖堂集》,卷三)
⑤嫂嫂,哥哥在家末?(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
⑥你能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吗?(《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那/也那/么
「那」「也那」,在近古汉语里主要于选择问。「那」或「也那」用于选择句,常处于两句之间。如:
①父母有不是处不谏呵,中那不中?(元·贯云石:《孝经直解·谏诤》,第十五)
②卿呵,则你道波,寡人是怕也那不怕?(元·白朴:《梧桐雨》,第三折)
③虚灸那实灸?(《朴通事》)
④客人们,热吃那凉吃?(《老乞大》)
「那」同时处于两句或多句之尾者是少数。如:
①知他如今是死那,活那?(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三折)
②客人,你要南京的那,杭州的那,苏州的那?(《老乞大》)
「那」也可用于反诘句,义同「呢」。如:
①况你年纪高大,六十以外的人,怎生又招丈夫那?(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
②你还有甚的说话,此时不对监斩大人说,几时说那?(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
③常言道:「有情何怕隔年期」,这有甚等不得那?(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
「那」也可用于是非问,义同「么」,这种用法较特殊,是少数。如:
①那杂货铺儿是你的那?(《老乞大》)
②(珊瑚)黄豆来大的,血点也似好颜色圆净的,价钱大,你要那?(《朴通事》)
至于「么」,用于选择问或反诘问,都是少数。如:
①你这月尽头,到的北京么到不得?(《老乞大》)
②哥也,可怎生不见俺嫂嫂么?(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二折)
呢
「呢」,产生于元据时期,而不见于宋元
话本,戏曲里开始用于疑问句,数量不多。元据时期以后,「呢」得到广泛应用。「呢」的用法,有许多和「那」相重合。「呢」,可用于询问句,如:
①来到这店肆中,我那大嫂呢?(元·高文秀:《黑旋风》,楔子)
②(爷)问道:「担子呢?」(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三十七卷)
③做孙子的又不曾得罪叔公,为什么要打我呢?(《儒林外史》,第二十三回)
④谁叫你去打劫呢?(《红楼梦》,第六回)
「呢」也可用于选择问,或处于上句末,或处于下句末,均可。如:
①危素道:「前日承老父台所惠册页花卉,还是古人的呢,还是现在人画的?」(《儒林外史》,第一回)
②袭人听说道:「姑娘到底是和我拌嘴,是和二爷拌嘴呢?」(《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来/哩/咧
「来」,处于句末,主要是用于询问句。如:
①休整日价去,脸儿又红,那里去吃酒来?(《张协状元》,第二十出)
②既然是这般呵,谁着你嫁他来?(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
③兄弟,你端的是人来?(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十九出)
④浑家道:「丈夫,你见甚么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
哩」「
咧」也可用于询问句或反诘句。「哩」,中古汉语作「里」。「咧」或是「哩」的变体,用于清据时期。如:
①你背着甚么哩?(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
②谁叫门哩?(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
③秦小二叔,你看见隔壁的王老大牵了牛在那里饮水哩?(《儒林外史》,第一回)
④一早就往这里赶咧,那里还有吃饭的工夫咧?(《红楼梦》,第六回)
「来」「哩」也可用于反诘句或选择句。如:
①都不是,敢是我下的毒药来?(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②那怪道:「不知是我分离,是你分离哩?」(《西游记》,第三十回)
③你这般学汉儿文书时,是你自心里学来,你的爷娘教你学来?(《老乞大》)
④那里有二里地来?(《朴通事》)
近古汉语表示祈使语气的句末语气助词,常见的有:
罢/波
「罢」,最常见的用法是置于句末,表示一种祈求语气,蕴含一种强烈的愿望或意志。「波」,当是「罢」的音形变体形式。如:
①我这两个银子长远了,你还了我罢!(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
②哈铭,你进来罢!(明·哈铭:《正统临戎录》)
③你女儿不如依我说别嫁了罢!(明·
朱有燉:《团圆梦》,楔子)
④如今只求严老爷开恩,高抬贵手,恕过他罢!(《儒林外史》,第六回)
⑤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红楼梦》,第三回)
「波」当是「罢」的音形变体,多用在元曲里,用法与「罢」基本相同。如:
①你又不吃饭,睡波!(元·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第二折)
②婆婆,羊肚儿汤做成了,你吃些儿波!(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③孔目,你寻了护臂,早些儿来波!(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
④伯娘,甚么话你说波!(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一折)
者/则/只/咱(zá)/着
近古汉语里,「者」「则」「只」「咱」「着」这几个词都可以表示祈使语气,它们之间好像都是一音之转。前面说过,「咱」可能就是「者」「则」「只」的音形变体。至于处于句末,表示祈使语气的「着」,它肯定也是个语气助词,不是动态助词。如:
①你更了名改了姓者!(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
②不知你哥哥后角门是谁杀下一个人,你哥哥央你背出去埋了者!(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
③早来到也,咱见相公去则(元·无名氏:《云窗梦》,第四折)
④这幞头呵,除下来与你戴只!(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
⑤你改了着!(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
⑥左右,门着觑着!(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
⑦你离路儿着,休在路边儿净手,明日着人骂。(《老乞大》)
⑧只望大人高抬明镜,替小妇人做主咱!(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⑨也不索娘点汤,也不索爷奠洒,试听你女儿诉一遍咱!(明·朱有燉:《团圆梦》,第四折)
休
「休」,本是
动词,与「罢」同义,均有休止义。中古汉语,「休」演变为表禁止的否定副词,进而虚化,置于句末,变成表祈使语气的句末语气助词。语气助词「休」,主要使用在近古汉语里,用法与「罢」基本相同。如:
①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宋·李清照:《玉楼春》)
②解元,你去西廊,胡乱吃些子饭了,睡休!(《张协状元》,第十二出)
③这两个婆子也是鬼了,我们走休!(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④我不要他的,送还他老婆休!(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来/哩
「来」「哩」也可用于祈使句,表示祈求、命令、愿望或意志等多种语气。如:
①这陈宝童拖着我道:「咱两个睡些个去来!」(《元典章·前集刑部》)
②咱撇下,还家去来!(元·无名氏:《杀狗劝夫》,头一折)
③店里有个好女子请你哩!(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
④构栏里看杂技去来!(《朴通事》)⑤赵正道:「嫂嫂,买五个馒头来!」(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⑥你中了举了,叫你家去打发报子哩!(《儒林外史》,第三回)
近古汉语,表示感叹语气的句末语气助词,常见的有:
呵/阿/啊
「呵」「阿」「啊」,是同一个句末语气助词的不同变体,均可表示感叹、意愿等语气。如:
①劳得谢送道呵。(《张协状元》,第二折)
②我嫁了安秀才呵。(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
③大功爵让与哥的儿子,好呵。(明·刘仲璟:《遇恩录》)
④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裁衣裳啊。(《红楼梦》,第三回)
「
嚛」(yòu),常用于呼语后或句末,表示惊叹等强烈语气。「哟」,当是「嚛」的变体形式,且出现很晚。如:
①天嚛,这雪住一住可也好,越下的恶躁了。(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三折)
②儿嚛,我也是出于无奈。(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
③我那屈死的儿嚛!(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
④我们不行哟,还得你老人家操心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
哑/呀
「哑」「呀」,也常用在呼语后或句末,表示一种强烈的惊叹之情。如:
①惭愧哑,僧院已闻一鸦。(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
②我爷哑,好大蚊子!(《西游记》,第二十一回)
③(大圣)忽然叫道:「天呀,孤拐都化了!」(《西游记》,第三十四回)
④才走了一半呀,这叫二十铺。(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
「呀」,作为一个新生的句末语气助词,可能是「也」「呵」的
合音形式,它主要使用在明清时代。请比较:
①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
②你也等我一等波,今日正是寒食,好个节令也呵!(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
周生亚之所以认为「呀」可能是「也」「呵」的合音形式,是因为:「呀」,从牙得声。「牙」,隋唐时代,虽属疑母,拟音为〔ŋ〕,但到了元据时期,疑母已消失,归为喻母,与「也」的声母相同,拟音为〔j〕。因此,「也」「呵」的合音过程当是〔j+a〕→ 〔ja〕→ 〔ia〕。
那/呢
「那」,用于呼语后或句末,常表示一种强烈的感情。如:
①天那,只被你打杀我也。(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
②若母亲命亡,天那,谁人觑当?(元·无名氏:《小张屠焚儿救母》,第一折)
③哎哟天那,兀的不送了我也这条老命?(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
④那孩子手扶着船窗,口里说道:「买菱那,买菱那!」(《儒林外史》,第九回)
「呢」,用于句末,主要表示一种遗憾、不满等诸多感情。如:
①何苦来呢!(《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②正经明公正道的,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③我们不会伏侍的,明日还不知犯什么罪呢!(《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④喊爹叫妈的,哭丈夫的,疼儿子的,一条哭声,五百多里路长,你老看惨不惨呢!(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四回)
来/哩
「来」「哩」,用于句末,也可表示一种惊恐、赞赏、感慨等诸多感情。如:
①两个根底监着呵,为那般呵,杀了人来!(《元典章·前集刑部》)
②(教授)道:「若还真个有这人时,可知好哩!」(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③还有些日子不来家哩!(《儒林外史》,第九回)
④你老拔一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红楼梦》,第六回)
助词位置的转移
语气助词位置的转移,反映出汉语语气助词功能的历史变化。
古代汉语的语气助词可以分为句首语气助词、句中语气助词和句末语气助词三类。
句首、句中语气助词,主要是使用在上古汉语前期的史料里。两汉以后,文献中也偶有使用的,但那无疑是一种仿古现象,或可视为上古汉语语法现象的残留。
从语气助词在句中的位置而言,从句首、句中再到句末,这种位置的转移,无疑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其中也反映出语气助词功能的历史变化。
(1)句首语气助词。
汉语句首、句中和句末语气助词,不是处于同一个历史平面上的语气现象,是有时间层次的,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第一,甲骨文里没有句首和句中语气助词,甚至连句末语气助词也极少使用。现在可以证实的,甲骨文中只有一个句末语气助词「乎」字。如:
①丁未卜,引:侑咸戊,学戊乎?(《粹编》,425)
②丁未卜,宾贞:雨乎?(《合集》,13713)
例①, 「引」,贞人名,其甲骨文字形被
陈梦家释为「扶」,
于省吾释为「引」,甚是。《甲骨文字典》从于说。
第二,
金文里,句首语气助词最多,句中语气助词次之,句末语气助词最少。
根据
管燮初的研究,
金文中用于句首语气助词的有「
隹」「𢓊」「𢦏」「
䢦」「
氒」「𩁹」「在𩁹」「曰」「𠭯」「有」「亦」等11个词,词频计23次;用于句中的有「𢓊」「帅」「于」「遹」「猷」「其」「有」「亦」等8个词,词频计18次;而用于句末语气助词的只有「𢦏」「才」两个词,词频也仅为4次。
尽管论述中有些词的词义解释或归类上尚有可商榷之处,但就总体而言,也可以看出汉语句首、句中和句末语气助词确实不是同一个历史层面上的产物。
周生亚认为金文中最常见的句首语气助词有「曰」「𩁹」「𩁹若」「
殹」等词;最常见的句中语气助词有「于」「
遹」等词;最常见的句末语气助词有「哉」「才」两个词。「才(在)」,实为「哉」的通假字,所以句末语气词助词实际只有一个「哉」字。如:
③𩁹武王既𢦏殷,徽史剌且,迺来见武王。(《史墙盘》)
⑥隹周公于征伐东尸、丰白、专古,咸𢦏。(《
周公东征方鼎》)
⑦圉武王,遹征四方。(《史墙盘》)
第三,传世文献中,大量使用句首和句中语气助词的始于《尚书》和《诗经》。
据周生亚统计,《尚书》中句首语气助词共有18个,其中单音节的8个,双音节的10个,词频总计66次。如单音节的有「迪」「若」「惟」「亦」「徂」「肆」「曰」「若」;双音节的有「迪惟」「诞惟」「亦越」「爽惟」「率惟」「肆惟」「洪惟」「越惟」「曰若」「越若」。下仅举数例说明之。如:
①迪高后丕乃崇降弗祥。(《尚书·盘庚)》
②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尚书·召诰》)
③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尚书·洪范》)
④迪惟前人光,施于我冲子。(《尚书·君奭》)
⑤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尚书·召诰》)
到了《诗经》,句首语气助词只有5个,而且又都是单音节词,其使用频率明显下降,词频总计73次。这五个词是「诞」「维」「肆」「侯」「伊」。如:
①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诗经·大雅·生民》)
②维叶莫莫,是刈是濩。(《诗经·周南·葛覃》)
③肆皇天弗尚,如彼流泉,无沦胥以亡。(《诗经·大雅·抑》)
④侯谁在矣?张仲孝友。(《诗经·小雅·六月》)
⑤伊谁云从?维暴之云。(《诗经·小雅·何小斯》)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那些古老的句首语气助词,在语言中已基本绝迹了。此时文献中,有一个「夫」字常居于句首,用为句首语气助字。这个「夫」字,当是从
指示代词「夫」虚化而来的,所以它多多少少仍带有一些
指别味道。如:
①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②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
③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孟子·离娄上》)
④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庄子·秋水》)
(2)句中语气助词。
同句首语气助词一样,句中语气助词的大量使用也是始于《尚书》和《诗经》的。
《尚书》中句中语气助词有27个,其中
单音节的有22个,
双音节的有5个,
词频总计为172次。其中属于单音节的有「丕」「肇」「诞」「迪」「惟」「亦」「所」「式」「哉」「率」「咨」「思」「肆」「厥」「言」「有」「于」「云」「爰」「曰」「越」「於」;其中属于双音节的有「丕惟」「矧曰」「率惟」「率肆」「越其」。下仅举数例说明之。如:
①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越厥邦厥民。(《尚书·康诰》)
②司寇苏公式敬尔由狱,以长我王国。(《尚书·立政》)
③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曰来。(《尚书·秦誓》)
④惟厥罪无在大,亦无在多,矧曰其尚显闻于天。(《尚书·康诰》)
⑤(乃)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尚书·盘庚》)
到了《诗经》,句中语气助词有33个,其中单音节的有26个,双音节的有7个,词频总计为664次。其中属于单音节的有「薄」「诞」「维」「也」「亦」「聿」「遹」「式」「载」「思」「斯」「肆」「其」「言」「有」「于」「乎」「侯」「兮」「或」「曰」「越」「云」「爰」「伊」「焉」;其中属于双音节的有「薄言」「维伊」「亦维」「亦聿」「亦云」「聿云」「伊其」。下亦仅举数例说明之。如:
①薄伐严狁,至于太原。(《诗经·小雅·六月》)
②遹求厥宁,遹观厥成。(《诗经·大雅·文王有声》)
③式微式微,胡不归?(《诗经·邶风·式微》)
④予发曲局,薄言归沐。(《诗经·小雅·采绿》)
⑤岁聿云莫,采萧获菽。(《诗经·小雅·小明》)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加在
谓语动词前面的这类句中语气助词,已基本消失了,剩下的只有处于
主语或
状语后面的那类句中语气助词了,但总的趋势也是走向衰亡。具体用例见后。
(3)句末语气助词。
和句首、句中语气助词的发展趋势相反,句末语气助词的发展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两者正好形成互补关系。正因为如此,句首、句中和句末语气助词绝不是同一个层次的语法现象,而是语言历史发展的结果。
《尚书》《诗经》中已经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句末语气助词。《尚书》中句末语气助词有12个,即「已」「止」「哉」「兹」「其」「忌」「矣」「猗」「所」「乎」「若」「焉」,词频总计为103次。《诗经》中句末语气助词有24个,其中属于单音节的有19个,双音节的有5个,即「之」「止」「哉」「思」「其」「忌」「矣」「只」「斯」「诸」「且」「胥」「居」「乎」「兮」「也」「嗟」「员」「焉」「乎而」「也哉」「焉哉」「也且」「只且」,词频总计为762次。如:
①王曰:「公定,予往已。」(《尚书·洛诰》)
②帝曰:「我其试哉!」(《尚书·尧典》)
③呜呼,孺子王矣!(《尚书·立政》)
④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尚书·牧誓》)
⑤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诗经·小雅·采薇》)
⑥夜如何其?夜未央。(《诗经·小雅·庭燎》)
⑦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诗经·鄘风·柏舟》)
⑧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诗经·郑风·山有扶苏》)
汉语句末语气助词取得重要发展的时间是上古汉语中期,亦即春秋战国时代。关于这一点,也是可以证实的:
第一,文献中句末语气助词的使用频率极高。
以《论语》为例。《论语》全文13700字左右,但使用的句末语气助词却多达29个(组),其中单音节的有12个,多音节的有17个,词频总计为832次。同时,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古文字材料中的句末语气助词的词频也可证实。
第二,句末语气助词连用形式的产生和应用。
句末语气助词的连用式始自《诗经》。《诗经》中句末语气助词的连用式有五种形式,即「乎而」「也哉」「焉哉」「也且」「只且」,词频总计仅为21次。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文献中,句末语气助词的连用式却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三,句末语气助词连用式的产生和应用,实际上反映的是汉语语气助词「移位」过程中的语气强化现象,同时也反映了汉语语气助词功能的历史变化。
语气的表达可以有多种手段,使用语气助词只是其中的手段之一。汉语语气助词既然都是表达语气的,为什么又有三类之分?又为什么说句首、句中和句末语气助词不是处于同一个历史平面的语法现象?
周生亚的回答是,这三类语气助词是具有不同的语气功能的;三类语气助词的位置变化,也正是它们的功能历史变化的结果,也是古人对句子语气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把握的结果。
根据周生亚的考察,句首语气助词的功能,主要是用于凸显特定的话题,因此语气表达上具有加重、强调的意味,以便引人关注。句中语气助词的功能,主要是用于调整音节的,因而在表达上会带来舒缓、平和的语气。至于句末语气助词,由于是处于句末,其作用主要是用来表达全句语气的,因而更容易体现出说话人的态度或思想感情,使陈述、疑问、祈使和感叹四大语气系统才得以建立起来。
句首语气助词的功用,主要在于凸显话题,常处于陈述句之首。《尚书》中18个句首语气助词,毫无例外地,全部处于
陈述句之首。《诗经》中的5个句首语气助词,词频计73次,而用于陈述句句首者有2个,词频却占69次。《尚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句首语气助词有3个:「惟」「越」「肆」;《诗经》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句首语气助词有2个:「维」和「肆」。如:
①惟朕小子其新逆,我国家礼亦宜之。(《尚书·金縢》)
②越厥邦厥民,惟时叙。(《尚书·康诰》)
③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尚书·盘庚》)
④维叶莫莫,是刈是濩。(《诗经·周南·葛覃》)
⑤肆皇天弗尚,如彼流泉,无沦胥以亡。(《诗经·大雅·抑》)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句首语气助词「夫」字,加在
主语之前,仍多具有特指作用,使特定的话题更加突出、醒目,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如:
①夫民,神之主也。(《左传·桓公六年》)
②夫志,气之帅也。(《孟子·公孙丑上》)
③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庄子·齐物论》)
句中语气助词,主要是使用在《诗经》里,其功用主要在于调整句子音节,使语气表达更加和缓、舒畅。如:
①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诗经·唐风·蟋蟀》)
②匪棘其欲,遹追来孝。(《诗经·大雅·文王有声》)
③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经·邶风·北风》)
④薄污我私,薄浣我衣。(《诗经·周南·葛覃》)
⑤夫也不良,国人知之。(《诗经·陈风·墓门》)
例①—⑤,诗句加「
聿」「
遹」「其」「薄」「也」以成四言,这样就使上下诗句韵味和谐,语气流畅。这种情况,即使在散文著作中,如《尚书》,也会遇到的。如:
①复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尚书·汤誓》)
②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尚书·牧誓》)
③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尚书·秦誓》)
④邦之杌隉,曰由一人。(《尚书·秦誓》)
例①—④, 「
率」「有」「云」「曰」字以下,加之而成两言或四言,为
偶数,读之自然语气和谐、畅达。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句首、句中语气助词均处于消亡之中,代之而起的则是句末语气助词四大系统的确立。这是汉语语气助词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
①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②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
③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荀子·劝学》)
④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⑤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例①—⑤「也」「矣」「焉」「而」「耳」,均为表示陈述语气者。
又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②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左传·僖公五年》)
③夫子圣者与?(《论语·子罕》)
④子之师谁邪?(《庄子·田子方》)
⑤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战国策·齐策四》)
例①—⑤, 「乎」「哉」「与」「邪」「耶」,均为表示疑问语气者。
又如:
①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②已矣,勿言之矣!(《庄子·人间世》)
③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四》)
④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齐策四》)
例①—④, 「也」「矣」「乎」,均为表示祈使语气者。
又如:
①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
②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论语·子路》)
③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④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例①—④, 「乎」「夫」「哉」,均为表示感叹语气者。
从连用到复音化
从语气助词的连用到语气助词的复音化
上古汉语到了中期,不仅产生出一大批句末语气助词,而且又涌现出数量不少的句末语气助词的连用形式。这种连用形式,姚振武《
上古汉语语法史》称之为「语气套叠现象」。
上古汉语到了中期,不仅产生出一大批句末语气助词,而且又涌现出数量不少的句末语气助词的连用形式。这种连用形式,姚振武《
上古汉语语法史》称之为「语气套叠现象」。
语气就是说话人的口气,包括心理状态、感情色彩等。可以说,只要说话,必有语气。而语气词却是后起的、非必需的现象。例如,在殷商时期,没有标示论断语气的「也」,但决不能说殷商时期没有论断语气。
于是发生一个问题:某种语气词,与它所对应的某种业已存在的语气,究竞是什么关系?例如:
②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诗经·鄘风·
君子偕老》)
这是两个
判断句,①无「也」,②有「也」。例②这样的句子可以看作是由例①这样的句子加上「也」造成的。显然,加「也」之前句子已经有了判断语气,「也」的作用只是使句子原有的判断语气更为彰显一些而已。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姚振武说「也」的作用只是「
标示」原句已有的论断语气,它使得原句的语气得到加强。如果语气词所标示的语气与原句的语气不一致,便体现一种复合语气,从而形成语气的「
套叠」现象,表达说话者的复杂的感情、心理状悲。例如:
③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④恶!是何言也!(《孟子·公孙丑上》)
例③是
祈使句,不用「也」仍然是祈使、命令的语气,这种语气是由禁止性否定
副词「无」表示的。「也」并不表示祈使语气,而是对这种祈使的语气加以肯定,仍是表示论断或肯定的语气。因此例③是祈使语气与判断语气的套叠,只是祈使语气没有使用语气词。
例④是感叹句。前有叹词「
恶」,句中又有表示反诘的
代词「何」,
反诘也就带有不以为然的惊讶意味,句子的感叹语气是由「
恶」和「何」表示的,「也」是帮助「是何言」这个判断句表示判断的。因此例④是感叹语气与判断语气的套叠。
如果句子使用不止一个语气词,那么看起来就是语气词的套叠了。例如:
⑤斯谓之仁已乎?(《论语·颜渊》)
这里,表限止的「已」与表疑问的「乎」代表该句的两种语气。对于这种现象,姑且称为语气词的套叠使用。这时句子的语气重心一般在后一个语气词上。
语气词的套叠使用不限于两相套叠,还有三相套叠。例如:
⑥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也乎哉」,兼表肯定、疑问和反问的语气。句子的语气重心落在最后的「哉」字上。
既然是「套叠」,就说明它们是分层次的。一般的规律是「管前不管后」,即每个语气词只统摄它前面的部分而不管后面部分。仍以「斯谓之仁已乎?」为例,「已」是统摄「斯谓之仁」的,而「乎」是统摄「斯谓之仁已」的。「已」和「乎」并不在一个层面上。
正如
朱德熙所言:「几个语气词接连出现,彼此在结构上没有直接的调系。」这样递相套叠,最后一个语气词,它的辖域自然最大,所以成为全句的语气中心。其实套叠的不是语气词,而是句子本身的不同语气。「语气词的套叠」只是一个表象,且方便称说而已。
语气词的套叠使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现象,应结合原句本身的语气和各个语气词本身的语气综合理解。例如:
⑦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论语·泰伯》)
郭锡良解释说,三个语气词连用,各个语气词仍保留各自所表示的语气,组成三种语气因素相结合的复合语气,语气的重心一般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比如「也」表肯定语气,「已」表限止语气,「矣」表报导新情况的语气,也就是说孔子是把「泰伯其可谓至德」这一事实当作肯定的、止于此的新情况报导出来。其度句中的
语气副词「其」还表示委婉语气,整个句子又带上委婉语气色彩。这是一个四种语气因素组成的复合语气。这是非常精到的观察,具有普遍意义。
此外,
朱承平研究了语气词套叠使用中语气词本身的搭配规律,他指出:「不同语气的语气词连用时,一般是陈述语气词放在疑问语气词或感叹语气词之前:疑问语气词放在感叹语气词之前。」「陈述语气词连用有两个特点:第一,『也』、『矣』二字较为活跃。凡陈述语气词连用时一般都有这两个语气词参与。第二,在语气词连用时,一般是『也』字放在其他语气词之前,『矣』字放在其他语气词之后。只有『
而已』、『
耳』这两个语气词与『也』连用时,『也』字才放在它们的后面。」
语气词的套叠使用,过去多称为「语气词的连用」,这种说法不体现语气词之间的层次关系,是不准确的。
杨永龙对套叠使用的语气词的层次辟系有细致的分析,将其称为「
同现」,姚振武认为「套叠」的称呼更能体现层次关系。
周生亚这里仍沿用一般的说法,因为周生亚觉得「连用」这种提法,在解释上可能会更灵活一点。对上古汉语句末语气助词的连用形式,马建忠称之为「合助助字」。他说:「合助助字者,或两字叠助一句,则谓之『双合字』,或叠三字,则谓之『叁合字』。」
句末语气助词量于句末,其功用自然是表达全句语气的。从理论上讲,既然是表达全句语气的,照理说有一个句末语气助词就足够了,为什么还要叠床架屋地连用两个或三个句末语气助词呢?
对此,马建忠又说:「古人谨而话言,往往意在言外,记者追忆其言而笔之,笔之或不足拟其辞,故助以声,一之不足而再焉,而叁焉,至辞气毕达而止。」
马建忠的意思是说古人语言言简意赅,少用语气词,后人追忆其言,故加之以声,或一或二或三,直「至辞气毕达而止」。马氏的解释,给人的印象是,这些好像都是后人追加上去的,人为性质很强。
对此,姚振武从更大的语言背景角度作了解释。他说:「语气词套叠现象具有较明显的口语和抒情色彩,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论辩于外;『国风』各异,情动于衷,这就是语气词套叠现象盛行的重要原因。以《论语》为例,所有语气词的套叠形式均只在对话中出现,而像《论语·乡党》这种没有对话的篇目,虽然篇幅较大,却没有出现一次。」这段论述的一个重要观点在于指明了句末语气助词连用和
口语的关系问题。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马建忠论述「合助助词」时所引用的十种文献中,引用最多的就是《论语》。而《论语》一书是语录体散文,当由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结集而成。因此,可以断定这种连用现象的口语性质是很强的,这或许也是古人对语气变化的深度描写。
不过对连用的句末语气助词的语法作用,马氏的解释是「各以本意相加,非以二三字合助而更幻一新意者也」,或言「合助之字,各抱本意,藉以毕达句中所孕之辞气耳」。后人基本同意马氏的观点。不过应指出,现在通常的看法是,这种「叠床架屋」式的语气表达,仍是以最后一个语气助词作为全句语气的归类标准。
《马氏文通》将「合助之式」归为三类:一是传信助字+传信助字,二是传信助字+传疑助字,三是传疑助字+传疑助字。并列出合助助字有二十一种:「已矣「也已」「耳矣」「焉尔」「焉耳」「也已矣」「焉耳矣」(以上为第一类);「矣哉」「耳哉」「也哉」「矣乎」「也乎」「也与」「矣夫」「已夫」「也未」(以上为第二类);「乎哉」「也乎哉」「也与哉」「焉耳乎」「焉尔乎」(以上为第三类)。
马氏的分类基本可信,但实际的连用形式却远不是如此简单。根据周生亚的考察,上古汉语连用的句末语气助词,却以用于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感叹句次之,祈使句最少。下仅举例说明之。如:
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述而》)
②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
③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论语·泰伯》)
④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⑤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⑥其畏人也而袭诸人间,社稷存焉尔。(《庄子·山木》)
例①—⑥,为用于陈述句者。
又如:
①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论语·卫灵公》)
②吾岂匏瓜也哉?(《论语·阳货》)
③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论语·阳货》)
④晋为盟主,其或者未之祀也乎?(《左传·昭公七年》)
⑤昔者子贡问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孟子·公孙丑上》)
⑥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庄子·齐物论》)
⑦故先王明之,岂特玄之耳哉?(《荀子·正论》)
⑧然则父有贤子,君有贤臣,适足以为害耳,焉得利焉哉?(《韩非子·忠孝》)
例①—⑧,为用于疑问句者。
又如:
①莫余毒也已!(《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②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孟子·离娄上》)
③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齐策四》)
④蘧伯玉曰:「善哉问乎!戒之慎之,正女身也哉!」(《庄子·人间世》)
例①—④,为用于祈使句者。又如:①子曰:「莫知我也夫!」(《论语·宪问》)
②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论语·雍也》)
③子曰:「庶矣哉!」(《论语·子路》)
④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
⑤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⑥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无有
乎尔,则亦无有乎尔!(《孟子·尽心下》)
⑦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庄子·天道》)
⑧曾子泣涕曰:「有异心乎哉!」(《荀子·大略》)
例①—⑧,为用于感叹句者。
句末语气助词连用现象,到了战国末期,已明显减少。如《韩非子》中也仅有「也哉」「乎哉」「焉哉」「而已矣」「也而已矣」五种形式而已。
到了《史记》时代,司马迁采用先秦史料时,甚至将连用的语气助词资料进行了改写。请比较:
①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泰伯》)
②太史公曰:「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史记·吴太伯世家》)
例①②对比可知,句末语气助词连用现象在汉代已经消失。同时也可证实,连用的句末语气助词,表达语气时的确是以最后一个语气助词为主的。
到了中古汉语,甚至是近古汉语里,这种连用现象于文献中也偶有使用者。这是一种古语形式的残留,或是刻意仿古之笔,而并非当时口语中真实地存在着。如:
①盗曰:「嘻,贤矣夫!」(《列子·说符》)
②(周宣王)十日而问:「鸡可斗已乎?」(《列子·黄帝》)
③然池阳之景者,或庆忌也乎?(《搜神记》,卷十二)
④若老子之俦,可谓能无身矣,岂不远哉也?(《搜神记》,卷一)
⑤已矣乎,寓形宇内,能复几时?(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⑥蓝田出玉,岂虚也哉?(《宋书·谢庄传》)
⑦(袁)阆笑曰:「士但可因亲旧而已乎?」(《世说新语·言语》)
⑧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颜氏家训·兄弟》,卷一)
⑨人见邻里亲戚有佳快者,使子弟慕而学之,不知使学古人,何其蔽也哉!(《颜氏家训·勉学》,卷三)
⑩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朱子语类·训门人》)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到了近古汉语,语言中又产生出一批复音句末语气助词,这是汉语语气助词的一个重要发展。
应特别指出的是,这些复音句末语气助词,应不是句末语气助词连用,而是表示单一语气的句末语气助词的
复音形式。其中大部分是双音节词,也偶有三音节者。
周生亚认为,这些复音句末语气助词,实际上是近乎语气发音的文字描写。如:
①既要我改,我改做山儿
者波。(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
②这般者波,怕不问时权作兄弟,问着后道做夫妻。(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一折)
③好
也啰,你把我老子药死了。(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④皇帝依着世祖皇帝行呵,万万年太平也者。(元·吴澄:《吴文正集·经筵讲义》,卷九十)
⑤窦娥也,你这命好苦也呵。(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
⑥我想这门衣饭,几时是了也呵。(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
⑦我可是敢来么那?(元·无名氏:《村乐堂》,第四折)
⑧怎地害风么那?(元·高明:《琵琶记·伯喈弹琴诉怨》)
⑨我不曾知道来,出殡也么?(《朴通事》)
⑩夫人,小娘子,假若有这玉带呵呢?(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
⑪兀的不冻杀人
也么哥!(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
⑫兀的般我放心也么哥!(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三折)
⑬委实勒不住也末哥!(元·王伯成:《贬夜郎》,第二折)
⑭其实我便觑不上也波哥!(元·石宝君:《秋胡戏妻》,第二折)
⑮兀的不快活杀人也么歌!(元·曾瑞卿:《端正好·一枕梦魂惊》套曲)
⑯待夫人出来,与它商议则个!(《张协状元》,第二十一出)
⑰我今日特来与娘子贺喜则个!(元·无名氏:《小孙屠》,第九出)
⑱先去雇下一只好船,专等老爷到时,一同开船只个。(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一折)
⑲忽一日,至三更,有人扣船言曰:「季伦救吾则个。」(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⑳周瑞家的悄悄儿问道:「二奶奶睡中觉呢吗?」(《红楼梦》,第七回)
㉑我不过奴才罢咧。(《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㉒贾母道:「读什么书,不过认几个字罢了。」(《红楼梦》,第三回)
有的复音句末语气助词,也有插入句中的,但数量不多。如:
①是人
也那是鬼?(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
②俺如今掌管着眼前的祸福俚,你西番每怕
也那不怕?(《高皇帝御制文集·谕西番罕东毕里等诏》)
但有的是属于句中
衬字,常置于词或词组中间,只起缓冲语气的作用,应与上述问题分开。
句中
衬字实际上也是语气助词,只不过是置于句中罢了。如:
①伤
也么情,枉把这幽魂陷虏城。(元·朱凯:《昊天塔》,第四折)
②老将军你便休也不嗔。(元·杨梓:《敬德不服老》,第一折)
③宝殿中玉榻冷清清,寒
也波更,萧萧落叶声。(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