谿
汉语汉字
谿(读作:xī )是一个现代汉语通用规范三级字,该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里的小篆。字义为姓氏用字,或指争吵等含义。 作溪谷义才为“溪”的异体字。
文字源流
形声字,从谷,奚声。本义是指山里的小河沟。《说文解字.谷部》:“谿,山渎无所通者”。后引申为姓氏用字。如古代有谿工。 ,也引申为争吵。
“谿”在后世的发展中也分化作“溪”,表“溪谷义”。故而在上世纪50年代《第一批异体字表》里定为“溪”的异体字。用于溪谷义时。后2013年《通用规范汉字表》又恢复了这个“谿”,姓氏和争吵等字义中。
详细释义
古籍解释
【酉集中】【谷字部】谿 ·康熙笔画:17 ·部外笔画:10
唐韵》苦兮切《集韵》《韵会》《正韵》牵奚切,𠀤音溪。《说文》山渎无所通者。《尔雅·释水》水注川曰谿。《疏》杜预曰:谿,亦㵎也。李巡曰:水出於山入於川曰谿。宋均曰:有水曰谿,无水曰谷。《左传·隐三年》㵎谿沼沚之毛。《荀子·劝学篇》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
又弩名。《战国策》谿子少府。《注》谿子,弩名。少府所造,射六百步之外。《淮南子·俶眞训》登千仞之谿。《注》谿,蛮夷也。以柘桑为弩。一曰谿,子国名。
又阳匠名。
又兽名。《山海经天帝山有兽,状如狗,名曰谿边。《注》或作谷遗。
又地名。《史记·吴太伯世家》楚复来伐,次于乾谿。《注》楚东境。
又姓。《庄子·田子方》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数称谿工。
又复姓。《潜夫论》吴夫槩王奔楚棠谿,因以为氏。
通作磎。《马融·长笛赋》临万仞之石磎。《注》磎同谿。《广韵》或作嵠、溪。
又《集韵》坚奚切,音鸡。《类篇》蠰谿,土螽,似蝗而小。
又弦鸡切,音奚。义同。
谿【卷十一】【谷部】
山渎无所通者。从谷奚声。苦兮切
说文解字注
(谿)山无所通者。各本作渎。今正。部曰。、通沟也。读若洞。古文作豄。释山曰。山豄无所通、谿。然则许作明矣。从谷。奚声。苦兮切。十六部。
字形书写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客家话:[梅县腔] hai1 ke.1 hi2 [海陆丰腔] hai1 kie1 hi2 [客英字典] kai1 hai1 ke1 [台湾四县腔] hai1 kie1 hi2 [宝安腔] kai1 [陆丰腔] hai1 [客语拼音字汇] hai1
粤语:kai1 kai4
参考资料
谿.汉典.
谿.汉程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3 10:19
目录
概述
文字源流
详细释义
古籍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