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郡,
西汉设置的郡级行政区划名,
郡治南昌,公元前202年,西汉将
九江郡一分为四,即九江、庐江、衡山、豫章。
汉武帝统治时期(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将全国划为十三个州,豫章郡属
扬州管辖。在东汉时期,豫章郡新增了19个县。
三国时期,豫章郡归属孙吴管辖,将豫章郡一分为三,即豫章郡、
鄱阳郡和
庐陵郡。
豫章,一作豫樟,本为木名。《
左传》:“抉豫章以杀人而后死。”
杜预注:“豫章,大木”。《
史记》引
司马相如《
子虚赋》:“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枏豫章。”
张守节《正义》:“按温活人云: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章乃可分别。”另说豫章即樟木。《
后汉书王符传》:“今者京师贵戚,必欲江南檽梓豫章之木。”李贤注:“豫章即樟木也。”
公元前202年,西汉将九江郡一分为四,即九江、庐江、衡山、豫章。其中豫章郡辖18县:南昌、庐陵、彭泽、鄱阳、余汗、柴桑(今九江)、赣(今
赣县)、新淦、南城、宜春、雩都(今
于都)、艾(今
修水县西)、南壄、安平、海昏(今
永修西北)、历陵(今
德安)、枭阳(今
都昌)和建成(今
高安)。
文帝七年(前173年)淮南国除,四郡属汉。十二年,徙城阳王
刘喜为淮南王。十六年(前164年)刘喜还封城阳,以庐江、豫章二郡为
庐江王国,封淮南厉王
刘长子阳周侯
刘赐为
庐江王。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豫章郡领县十六、
侯国二:南昌县(治所,南昌市区)、庐陵县、彭泽县、鄱阳县、历陵县、余干县、柴桑县、艾县、赣县、新淦县(都尉治所)、南城县、建成县、宜春县、海昏(侯国,
汉书地理志失注)、雩都县、鄡阳县、南野县、安平(侯国)。有67462户,351965人。其郡辖地大致相当于今
江西省。
汉和帝永元年闲,增置三县:临汝县、建昌县(分庐陵置)、石阳县(分海昏置)。
顺帝
永和五年(140年),豫章郡领二十一县:南昌、建城、新淦、宜春、庐陵、赣、雩都、南野、南城、鄱阳、历陵、余汗、鄡阳、彭泽、柴桑、艾、海昏(侯国)、平都(侯国,即西汉时
安平侯国)、石阳、临汝、建昌。有406496户,1608906人。
魏
黄初二年,吴沿置豫章郡,治南昌,辖16县:南昌、海昏、新淦、建城、上蔡、永修、建昌、吴平、西安、彭泽、艾、宜丰、阳乐、富城、新吴、钟陵。
考《晋书·地理志》,自
太康元年至元康(290年后)时,豫章郡仍为16县,未曾增删。
南朝梁末,豫章郡改为豫章王国,领8县:南昌、新淦、建成、望蔡、吴平、宜丰、康乐、钟陵,治南昌。所辖渐缩为南昌附近一带。隋改南昌县为
豫章县。唐后期改
钟陵县,后又复名南昌县。
唐檀,字子产,豫章南昌人。安、顺时方士,著有《唐子》二十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