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中性是
货币数量论一个基本命题的简述,是指
货币供给的增长将导致价格水平的相同比例增长,对于实际
产出水平没有产生影响。总体来看,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都认为
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只影响
一般价格水平,不影响实际产出水平,因而货币是中性的。
理论之争
有关货币中性的问题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
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量的增减只会导致一般
物价水平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化,而不会带动
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货币是中性的。
魏克塞尔首先对货币中性的问题提出质疑,他认为货币只有在
银行利率和
自然利率相等时才是中性的,否则经济就会发生累积性扩张或者收缩,货币就不是中性的。
哈耶克则认为货币只有在影响
一般价格水平,而不影响相对价格水平的情况下才是中性的,否则也会影响经济运行,货币就是非中性的。根据这样的标准,
凯恩斯理论中的货币是非中性的,因为
货币供给和需求对实际收入是在
充分就业水平,还是非充分就业水平的决定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帕廷金的“
实际余额效应”分析说明在特定的条件下,货币存量的变动会引起一般价格水平同方向、同比例地变动。这就是说,帕廷金用与古典数量论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出与古典学派相同的货币中性的结论。但是,帕廷金的分析突出了古典数量说没有展开的货币影响经济的过程分析,而在这个过程中,货币影响了实际经济的运行,因此是非中性的。
古典理论
概况
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将统一的经济整体机械地分为实物方面和货币方面,他们一般把货币作为与
实体经济没有内在联系的“
外生变量”,强调货币的中性,即货币的供给变化不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从而形成了传统的两分法和所谓的“
货币面纱论”。在“古典”学派经济学家看来,经济的长期发展完全是由实物部门决定的,因而政府任何积极的
货币政策都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货币政策任务只是在于控制货币数量,稳定物价水平,维持货币的购买力。
货币数量论
古典学派货币中性论理论的典型代表是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最基本的观点是货币供应量变化将最终体现于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上。人们可以通过
剑桥方程式和
费雪方程式清楚地说明这一问题。剑桥方程式M=kPY和费雪方程式MV=PY虽然形式不同,但这两个方程式却表现了同一实质内容的关系:即
国民收入水平((Y)与价格水平(P)、货币供应量(M)之间的数量关系。假定k(货币余额与名义国民收入或
实际国民收入的比例系数)或V
货币流通速度,即一单位名义货币余额的流通速度)不变、Y也不变,则
货币供给量M的变化将完全体现于价格P的变化上,所以货币是中性的。
一般均衡理论
货币中性论的另一理论支柱是瓦尔拉斯的
一般均衡理论。他认为经济本身是一个整体,任何一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而且取决于其他所有商品的供求和价格,如果一种商品出现超额供给,则其他商品必然出现超额需求,这种暂时的不均衡将通过自发的价格调整而迅速消除,货币的出现不过是在已有的商品系列中添加一个特殊的商品而已,利息只是这个特殊商品的“价格”,货币均衡的实现和利率的决定过程,同其他任何商品供求均衡及价格的决定过程是一样的,它的存在既无助于也不妨碍经济的全面均衡,货币对经济是“中性”的。
实际货币余额
帕廷金试图将古典学派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与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结合在一起。他提出了
实际货币余额这一概念,并认为个人的实际货币余额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是一个常量,通过这一概念,他将货币变化引入了
一般均衡分析。在一般均衡已达到的情况下,假使MS/P的水平一定,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一倍,那么实际货币余额水平也将随之上涨一倍,由此必然造成对物品的过度需求,由于是在充分就业水平之上,过度需求必然造成价格水平上涨,只有价格水平也上涨一倍,实际货币余额水平方能恢复常态,这时,商品间的相对价格水平没有受绝对价格水平变化的影响,实际部门也就不会作出调整。所以货币是中性的。
新古典论
概况
新古典学派认可货币中性完全是基于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由于人们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他们就会考虑到过去的失误,并在必要的时候修改预期,以便在今后的行为决策中成功地消除那些引起预期失误的规律;而由于市场是可以出清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当产品市场出现超额供给时,价格就会下降,直到商品价格低到使消费者愿意购买时为止;当劳动市场出现超额供给时,工资就会降低,直到工资低到使厂商愿意为想工作的失业者提供工作为止。这样,政府的经济政策,不管是被人们所预期到的,还是没有被人们预期到的,都不会对实际经济产生真正的影响。具体来说,已经被人们准确预期到的经济政策,只要他们希望维持原先的经济地位,就必然会采取措施设法抵消这些政策的作用,从而使这些政策无效。
货币周期模型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通过从理论上解释现实经济中的产出波动来证实其上述货币中性论的观点。其中,以
卢卡斯为代表的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通过建立一个货币
经济周期模型来解释经济波动的原因。他们认为,货币供给的冲击即货币存量的随机变动是引起经济波动的根源,而货币供给的冲击之所以会引起经济波动,原因在于经济当事人不能获得准确的信息,从而不能准确地判断价格变化的实际情况,由此导致产量和就业量的波动。总之,按照货币
经济周期模型,货币因素是经济波动的初始根源,而波动的传导机制是信息障碍,即经济当事人不能随时获得有关市场的充分信息。然而,事实上,在西方国家,
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指数通常是定期公布的,公众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介,可以很迅速地得到每月、甚至每周的有关信息,因此,上述解释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实际周期模型
以
罗伯特·巴罗、基德兰德、爱得华·普雷斯科特等人为代表的第二代
新古典经济学家试图从新的角度来解释
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他们认为,引起经济波动的并非货币因素,而是实际因素。这些实际因素可能来自需求方面,如私人或政府需求或偏好的随机变化;也可能来自供给方面,如生产率的变动、生产要素供给函数的变动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率的波动。由于这一模型主要根据实际因素来说明经济波动的原因,所以一般称之为实际经济周期模型。显而易见,第二代新古典学派是通过完全撇开货币因素来论证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从而得出
货币政策无效和货币中性的结论的。
货币幻觉
“货币中性”是
货币数量论的一个基本命题。这种思想可追溯溯到货币数量论的早期陈述,例加大卫
休谟在1752年的著作(货币论)、(利息论)和(
贸易平衡论)中的经典论述。“货币中性”作为术语是
哈耶克引入英语国家的,他将此术语的创造归功于威克
塞尔(1898年)。但事实上该术语的真正使用是在更早的时候,并且应归功于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十年中活跃起来的一批德国与荷兰的经济学家。
对货币中性的严格证明基于没有“
货币幻觉”这种关键假设。帕廷金(1965年)指出,在借贷经济中,在
预算约束下谋求效用最大化没有货币幻觉的个人的需求函数,取决于相对价格、利率和初始财富的真实价值,后者包括实物资本、证券持有量与货币余额。
里昂惕夫(1936年),莫迪利安尼(1944年)所说的“齐性假定”,意味着需求函数在在等比例的货币价格变化时是无变化的,而且,那种需求函数的不变性被视为没有货币幻觉的条件,并因此是货币中性的条件:因为在一个人既无债务又无
债权的情况下,这种变化也会影响其初始货币余额的真正价值,因此它不能模拟货币单位的变化,并由于实际余额的影响,一般都会使得他改变对各种商品的需求数量。豪伊待和帕廷金(1980年)所说的需求函数有以下性质:它对货币价格和初始金融资产(包括货币)数量有零次齐次性。
此外,
阿奇博尔德和利普西在1958年的研究表明,如果初始均衡水平相对于整个经济系统而言存在,而且相对于其中的每个个人而言亦存在(那特别意味着每个个人初始都持有最佳货币数量),那么,这种中性将长期得到,即使考虑到分配的影响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即使考虑到在偏好、禀赋以及因此产生的在个人需求函数方面的差异,情况也是如此:货币数量的增加,不管增加量在个人之间如何分配,将长期引起价格的等比例增长,而利率不变。该结论还基于以下事实:由货币数量增加引起的
短期均衡,将在长期内以如下方式更新分配货币数量,即相对于每个个人在初始均衡状况所持有的货币量而言,使每个人货币持有量出现等比例增长。
上述分析暗含地假设,相对于未来价格而言,存在着一种预期的单—弹性,以致货币中性不会被商品之间的替代所扰动。
需求变动
货币需求变动与货币中性的结果
帕廷金(1965年)利用
一般均衡体系证明了:如果人们假设
货币需求的增加伴随以对其他所有商品和
债券的需求减少,那么,新的均衡将在所有货币价格以相同比例下降相利率不变的情况下达到;相应地,这些产品各自的产出也不变。然而在凯恩期货币理论中则假设货币需求的增长仅仅是靠债券的持有而实现的,而这正是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含义。这种流动性偏好的变动就起作用并非是中性的,而是将导致利率的增长,进而影响投资及经济系统的其他
实际变量。
同样,由现金
存款比率和(或)
银行准备金存款比率变化引起的内部货币和外部货币之间比例的变化,其作用也不是中性的。但是有人提出,如果
金融部门的
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也没货币幻觉,那么,外部货币的增长将不改变这此比率,因而其作用是中性的。
如果货币增加是由公开市场上购买
政府债券造成的(以致在开始,总的
金融资产不变),或者如果在
商品市场产生一种真正平衡的影响,就诚如梅茨勒(1951 年)指出的那样,
均衡利率将下降, 以致货币就其作用而言将不再是中性 的了。但是,如果个人完全预料到并
贴现未来政府债券所需的赋税额的话(这种情况下,债券就不是净财富的一部分),那么,中性也可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