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助学金,出自财政部教育部发布的《普通本科高校、
高等职业学校国家 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前言
由财政部通知规定,各学校有不同细则。
详细规定
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
高等职业学校国家 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教[2007]92号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
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财政厅(局)、教育厅(局):
为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
本科高校、
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有关精神,财政部、教育部制定了《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七年六月二十七日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普通本科高校、
高等职业学校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
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高校)。
第三条
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
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中央高校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名额由财政部商有关部门确定。地方高校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名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确定的总人数,以及高校数量、类别、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在校本专科生人数和生源结构等因素确定。在分配国家助学金名额时,对
民族院校、以农林水地矿油核等
国家需要的特殊
学科专业为主的高校予以适当倾斜。
第四条
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
共同出资设立。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负担。
地方所属高校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根据各地财力及生源状况由中央与
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
国家鼓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超出中央核定总额部分的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第二章 资助标准与申请条件
第五条
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
生活费用开支。国家助学金的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具体标准在每生每年1000-30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中央高校国家助学金分档及具体标准由财政部商有关部门确定,地方高校国家助学金分档及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
第六条 国家助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第七条
每年5月底前,中央主管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根据国家确定的有关原则和本办法第三条、第五条的规定,提出所属高校
国家助学金名额分配建议方案,报财政部、教育部。
财政部、教育部委托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中央主管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报送的国家助学金名额分配建议方案进行审核。
第八条
每年7月31日前,财政部、教育部结合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意见,将国家助学金分配名额和预算下达中央主管部门和省级财政、教育部门。
第九条 每年9月1日前,中央主管部门和省以下财政、教育部门负责将
国家助学金预算下达所属各高校。
第四章 申请与评审
第十条
第十一条
国家助学金申请与评审工作由高校组织实施。高校要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制定具体评审办法,并报中央主管部门或省级教育部门备案。高校在开展国家助学金评审工作中,要对农林水地矿油核等国家需要的特殊学科
专业学生予以适当倾斜。
第十二条
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审。
第十三条
每年9月30日前,学生根据本办法规定的国家助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及其他有关规定,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见附表)。
在同一学年内,申请并获得
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可
同时申请并获得
国家奖学金或
国家励志奖学金。
试行
免费教育的教育部直属
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不再同时获得国家助学金。
第十四条
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结合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认定情况,组织评审,提出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初步名单及资助档次,报学校领导
集体研究通过后,于每年11月15日前,将本校当年国家助学金政策的落实情况按隶属关系报至中央主管部门或省级教育部门备案。
第五章 助学金发放、管理与监督
第十五条
第十六条
地方
财政部门应按有关规定落实所负担的资金,及时拨付,加强管理。
第十七条
各高校应切实加强管理,认真做好国家助学金的评审和发放工作,确保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第十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和高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财经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国家助学金实行
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同时应接受财政、审计、
纪检监察、
主管机关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高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
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4-6%的经费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央高校提取的具体比例由财政部商中央主管部门确定,地方高校提取的具体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
第二十条
民办高校(含
独立学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办学、举办者按照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比例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经费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其招收的符合本办法规定申请条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也可以申请
国家助学金,具体评审管理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制定评审管理办法时,应综合考虑学校的学费标准、招生录取分数、一次性
就业率、学科
专业设置等因素。
本办法由财政部、教育部负责解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
细则,并报财政部、教育部备案。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05]75号)
有关事项注意
一、加强
学校管理,严格执行中等职业学校的审批标准和程序
各省(区、市)教育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对现有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民办学校和
教学点的办学进行一次
全面清查,对在办学条件、学校管理等方面与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差距较大的,要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达不到标准的,要限制招生和在校生规模。各省(区、市)要将最后审定的具有举办
学历教育资质的中等职业学校名单于2011年3月底前报送教育部和财政部备案,同时抄送教育部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技工学校抄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各省(区、市)教育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分别按照《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教职成〔2010〕6号)、《
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职成〔2010〕12号)、《
技工学校工作条例》及有关文件中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学校硬件建设、专
兼职教师配备、办学经费保证等方面的规定,严格执行中等职业学校审批标准和程序,保证基本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不得降低标准。
二、严格
学籍管理,确保
国家助学金、
免学费补助资金补助学生人数真实、准确
国家、省(区、市)、市(州)、县(市、区)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行政部门对学校学籍管理工作实行
分级管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具有统筹管理的责任。中等职业学校要严格执行
学籍电子注册制度。要把学生学籍管理、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补助
资金管理纳入班主任
工作内容。学校应当将新生基本信息,各年级学生变动名册及时输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或
技工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并报其上级教育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教育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逐级审核后上报至教育部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学校不得以虚假学生信息注册学生学籍,不得为同一学生以不同类型的
高中阶段教育学校身份分别
注册学籍,不得以不同类型职业学校身份分别向教育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报学生学籍。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的学校不得为同一学生重复注册学籍,坚决杜绝“双重学籍”现象。
地方各级教育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严格审核所辖学校申报的学籍注册名单,积极改进和完善学籍
管理办法,及时、准确掌握在校学生人数,确保
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及免学费补助资金使用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进行。
三、全面推行
中职学生资助卡,积极推行国家助学金集中
发放模式各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全面推行中职学生资助卡加强中职国家助学金发放监管工作的通知》(银发〔2010〕273号)要求,认真核查所辖学校通过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上报的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信息(包括身份证号、年级、班级、专业、
联系电话等),由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或学校为每位受助学生办理“中职学生资助卡”,并组织力量到学校现场核发银行卡。学校每月要如实申报变动(增加和减少)的受助学生名单,各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要及时组织核查并通过信息系统予以审核。“
中职学生资助卡”须由学生本人持
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到
发卡银行网点柜台激活后方可使用。
四、加大处罚力度,及时查处套取
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补助资金的行为
对虚报受助学生人数,套取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补助资金的行为,要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除收回套取的
财政专项资金外,还要加大对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的处罚力度。对相关责任人要依法依纪进行严肃查处,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对存在套取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补助资金行为的学校,要采取通报批评、“
黄牌”或“
红牌”警告、限制招生等措施;其中,对存在套取
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补助资金行为的民办学校,
情节严重的,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对玩忽职守、
监管审核不力的学校主管部门、学生资助管理部门,要予以通报批评。对明知故犯、参与套取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补助资金的个人,要依法依纪从严
从重处罚。对于发生套取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补助资金现象的省份,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通报批评,
中央财政将按套取资金数的双倍扣减该省份有关以奖代补资金,并按
隶属关系取消学校所在县(市、区)的中等
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的申报资格;从查处之日起,3年内中央财政对违规学校不给予职业教育
专项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