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林学院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贵州农学院林学系(1999年园林专业并入本系)。
学科建设
现有3个研究机构(造林
生态研究所、喀斯特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林业
信息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学科(森林培育);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生态学),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森林培育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林学、生态学、
风景园林),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森林培育学、生态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森林经理、
森林保护、园林植物),1个专业硕士点(农业推广林学领域);林学(国家一类特色专业、贵州省高等学校示范专业和
贵州大学品牌专业)、园林(贵州大学特色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贵州大学特色专业)、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4个本科专业,5个专业方向。
学院设施
林学、园林、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3个专业
实验室和基础实验室,1个实验苗圃,以及分布在贵州省各地的实习基地,已搭建学院完备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其中,
林学专业为贵州省示范专业和
贵州大学品牌专业,
园林专业为贵州大学特色专业。
师资力量
学院在职教职工75人,有教授16人,副教授26人,讲师21人,教师中博士学位达72%。有“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省管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2人,省高层次人才“十层次”1人、“百层次”3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5人,国家林业局教学名师1人,国家先进工作者1人,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82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15人。
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丁贵杰
贵州省核心专家:丁贵杰
贵州省省管专家:周运超 戴全厚 何跃军
省高层次人才“十层次”:丁贵杰
省高层次人才“百层次”:韦小丽 周运超 戴全厚 何跃军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丁贵杰 韦小丽 戴全厚 何跃军 王德炉
全国林业教学名师:韦小丽
特殊津贴专家:丁贵杰 周运超 谢双喜
专业介绍
(含林学和森林资源管理方向)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TS10520),贵州省高等学校示范性本科专业,
贵州大学品牌专业。
林学专业是林学院前身林学系的创始专业,于1958年开始招生,先后有46届本科生毕业。五十年来,林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中级管理和技术人才,为贵州林业的发展,植被恢复、环境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经过多代林学人的艰苦努力,林学专业发展日薪月异,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
团队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专业建设:近十年,林学专业十分注重自身建设,顺应国家林业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和依照国家教育部提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先后3次对
林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使培养方案日趋完善。2006年林学专业被评为
贵州大学品牌专业, 2007年被评为贵州省高等学校示范性本科专业;2007年12月29日被教育部、
财政部批准成为国家以类特色专业建设点(TS10520)。目前林学专业已获得各项建设经费累计33万元。
学科建设:林学专业下属二级学科——森林培育,于1991年率先成为贵州省第一批重点学科,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累计毕业63人。2005年被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于2007年正式招生。目前该专业申请获得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重点课程3门。
师资队伍建设:
林学专业注重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科研促教学、进修、读硕读博深造等形式,形成了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林学专业现有专业和专业基础课教师27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0人,讲师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74.07%,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1人,在职博士生3人,在职硕士生2人。目前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66.7%。教师队伍中,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评审专家1人,享受
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人,贵州省
省管专家3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本专业教师队伍发展趋势良好,符合教学科研型专业定位,能适应教学需要,适应学科、专业的发展。
科研
团队建设:
林学专业立足于国家
生态建设和
林业产业化发展,围绕西南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建设和贵州生态立省的大政方针开展科学研究。通过多年的努力,已建成一支具有稳定研究方向、科研成果丰硕、治学严谨、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目前该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共计37项,累计经费617.4万元。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林定向培育理论与技术、林木种苗繁育理论与技术、退化喀斯特森林植被恢复理论与技术、林木遗传改良、“3S”技术及应用和社区林业等。
专业特色和优势: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营建学术氛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
林学专业一贯坚持的办学特色。该专业教师紧密结合贵州林业生态建设实际,针对林业和生态建设的特点、热点和难点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很快在地方林业和
生态建设中得到运用,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
生态效益,同时教师的
科学素养也在研究中提高。本专业立足于国家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化发展,围绕西南喀斯特山地
生态环境建设和贵州生态立省的大政方针开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和中心,强化
研究生教育,培养社会所需的多层次林业生态建设人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优势。
森保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主要从事
森林资源保护、森林旅游规划、经营管理及相关的教学科研等领域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园林专业为
贵州大学特色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园林植物培育与应用、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历史沿革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前身是林学系,1958年贵州农学院林学系建系,20世纪90年代末院校调整,贵州农学院与贵州大学合并,归属
贵州大学农学院,在国家实行高等学校扩大招生后,1998年新申办专业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获得批准建立,成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专业,归属林学系,于1999年招收第一届新生,是目前为止贵州所有高校中唯一培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专门人才的专业。
专业发展
本专业教师在长期的科研究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研究特色,具有强大实力。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喀斯特片区,面积最大、喀斯特发育最强烈、景观类型最多、环境最复杂、人地矛盾最尖锐,植被退化严重,
水土流失强烈,缺土少水,是典型生态脆弱区。针对
水土保持工程的生物措施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国家“六五”、“七五”期间,承担国家科技部项目“
乌江流域水源林水保林立地分类与评价”、“乌江水源林水保林布局结构研究”、“德江县合理农林牧结构和林种布局研究” 获得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八五”“九五”期间承担科技部攻关项目“贵州岩溶山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贵州岩溶山地困难立地
人工造林和植被恢复技术”,建立了多个示范区,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随着
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十五” “十一五”期间,加强了南方
喀斯特地区水土保持机理的研究,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973”计划项目“喀斯特
水土流失与调控机制”的课题“喀斯特生物适应对策及物种优化配置”,以及科技攻关项目“
喀斯特高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喀斯特高原生态综合整治技术与示范”等以及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贵州省省长基金项目,科研工作得到长足发展,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行业最高奖)二等奖1项。本学科通过对
喀斯特石漠化形成机理、原生群落结构功能特征、树种适应特征、方式、途径和
生境特征,喀斯特困难立地因子、困难立地评价,生态综合治理技术等领域的大量研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和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方法,培育了一些新的学科生长点,丰富了水土保持与
荒漠化治理学的内容和理论,在学术界有一定地位并获广泛好评。
办学宗旨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致力于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环境立省战略以及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符合学校为地方服务的办学宗旨。本专业高度重视特色建设工作,大力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着力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国家、省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进专业建设。随着国家建设对高级人才需求的增加,本专业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成为学校办学中的新兴力量。
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服务领域较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学生通过认真学习生物学、生态学、森林培育学、水力学、水文及水资源学、土壤侵蚀原理、环境工程、水利工程、
地理信息系统、
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方法,经过大量实践能力及初步科研能力等方面教育,学生具备宽口径、厚基础、有实践能力、有创新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素质的面向
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设计、施工、监测、预防、监督及
国土整治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师资组成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共有专业教师11名。从学历结构来看,博士4人,占36.4%,硕士4名,占36.3%,学士3名,占27.3%,学历比例博士:硕士:学士为4:4:3,其中现有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2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硕士以上学位占72.7%。从知识结构来看,队伍中教师具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除5名教师具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知识背景外,其余教师具有土壤学、林学、生态学、植物保护学、思想政治教育等知识背景;并且教师获得学位有从高等学校获取,也有从
中科院研究所获取,多来自不同单位。从职称结构看,教授4人,占30.8%,副教授3人,占23.1%,讲师5人,占38.5%,助教1人,占7.7%。职称结构比例,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为4:3:5:1。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从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来看,年龄≥45岁的没有,年龄45~35的7人,占53.8%,≤35岁的6人,占46.2%,年富力强,主要教师均具有5年以上的教学和实践经历,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每名教师都具有良好的教风、师德,爱岗敬业,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成绩
本专业办学质量优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有3个班级获“
优秀班集体”称号;自2004年至今,省优秀大学毕业生有5人,校三好学生30人,校优秀学生班干部11人,校“十佳”科技之星1人,校“十佳大学生”2人,校优秀大学毕业生3人;4人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其中1人获得两次国家奖学金,1人同时获得“健号”奖学金。2007年学校优秀毕业论文特等奖1人,二等奖1人。毕业生主要就职于水土保持部门和政府部门,水保专业已有4届162名毕业生,其中有13名考上硕士研究生。
科研概况
本院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已故周政贤教授(《中国森林》副主编)创始,丁贵杰教授、温佐吾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对南方山地立地类型和马尾松、杉木人工林培育以及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以朱守谦教授、喻理飞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对南方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系统的研究。经数十年努力,逐步形成了以南方山地人工林、喀斯特山地退化生态系统和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研究对象,形成了南方山地人工林系统培育、喀斯特森林生态、恢复生态、自然保护与生物多样性、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等主要研究方向。
自“六五”以来,林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3项,省部级科技攻关和重大项目35项,主持自然保护区大型多学科科学考察10项,主持省林业厅重大项目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4项,中国林学会梁希奖1项,中国林学会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林业行业科技最高奖)二等奖2项 、三等奖1项,中国林学会梁希青年科技论文三等奖1项。贵州省优秀科技论文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建院以来,承担纵向课题50余项,其中国家973课题、攻关及科技支撑课题7项,国家林业局课题5项,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省攻关课题3项,省长基金课题6项,省优秀人才基金课题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0项,省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课题1项,中国林学会课题1项,世界自然基金会及福特基金会课题7项。研究经费1500余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中国林学会梁希奖1项,中国林学会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 、三等奖1项,中国林学会梁希青年科技论文三等奖1项,中国林学会梁希优秀青年学子奖1项;贵州省优秀科技论文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科研成果
自1958年林学系建系至今,经几代教师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我国林业界具有一定地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理论研究(973)课题、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2项,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1项,国家林业局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课题、贵州省科技攻关和重大项目45项,贵州省省长基金、贵州省优秀人才基金和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20项,贵州省科技成果推广项目3项;世界自然基金会及福特基金会课题7项。主持大型自然保护区多学科科学考察10项,省林业厅重大项目5项,共11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7项,四等奖10项,中国林学会梁希奖1项,中国林学会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林业行业科技最高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以及省、地州市政府和各行业奖项多个。成果涉及面较广,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南方山地人工林培育研究。针对南方山地马尾松、杉木、华山松、毛竹等主要用材树种和油茶、油桐、漆树、杜仲、五倍子等经济林树种,围绕良种选育、速生丰产、经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开展系统研究。特别是马尾松研究,组织了南方十个省(区)协同攻关,立足贵州高原,面向南方山地,应用基础和实用技术研究相结合,形成了马尾松通用材(专用材)林速生丰产适用技术体系,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马尾松速生丰产林》,出版了《中国马尾松》、《马尾松纸浆材林培育》等专著,其成果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森林立地分类研究方面,根据南方山地特点,提出了地质地貌的立地分类方法,取得突破性进展,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具有较大的影响。该领域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2项,中国林学会梁希奖1项和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这些成果支撑使森林培育学科成为了贵州省重点学科,并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2)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复与重建理论与技术研究。针对喀斯特植被退化和石漠化问题,围绕退化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理论与技术开展系统研究。八十年代初开始,先后对喀斯特生态环境特点,喀斯特森林的分布、类型、结构、功能、生产力、动态等生态学规律,特别对退化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生态学过程和喀斯特森林经营作了系统的研究。出版了论文集《喀斯特森林生态研究》3部。针对贵州省石漠化最严重的花江地区,围绕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水农业、退化森林恢复与重建、石漠化综合防治、退耕还林还草、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综合治理研究,建成花江“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生态经济型治理”示范区,为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以上研究成果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林学会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并为“森林培育学”博士点和生态学硕士点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3)防护林体系建设研究。针对长江上游乌江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围绕水源林、水保林建设的理论与技术开展系统研究,先后承但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对乌江流域的地域分异规律、防护林立地分类系统、评价方法及乌江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和规律、植被—土壤系统涵养水源功能、乌江流域防护林区划、林种分类、布局以及困难地段人工造林技术等,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研究,成果获林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4)自然保护区考察和生物多样性、物种保护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起,先后主持,并组织14-20个学科专家学者,对贵州省的茂兰、梵净山、习水、赤水、雷公山、宽阔水、佛顶山、朱家山、柏箐、大沙河、斗蓬山等10余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大型科学考察,出版了《茂兰喀斯特森林科学考察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宽阔水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集》等10余部论文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和贵州省自然保护区规划的重要技术支撑。对我省自然保护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在国内也享有盛誉。针对贵州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结合自然保护区考察,对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背景以及珍稀濒危生物等开展研究,主编《贵州森林》专著,参加《中国森林》的编著(副主编),参加《贵州植物志》、《贵州动物志》编写,主编了《贵州植物志》第五卷;建立了贵州省最大的树木标本室。以上研究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四等奖1项,中国林学会梁希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5)社会林业研究。近些年来,针对我国南方主要集体林区,尤其是贵州集体林区,开展社区林业调查研究,承担美国福特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等机构资助项目,围绕森林资源冲突管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对农村社区影响、村规民约与集体森林资源保护、集体林区公益林使用权、集体林区林权改革对林业发展影响、影响造林质量的非技术因素评估等开展调研,出版的《冲突与冲突管理》、《冲突管理:森林资源管理新理念》等6部专著,对当前林权改革提供依据,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专业培养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培养具有
森林培育、
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管理、
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城市林业建设和规划设计、自然保护区与园林管护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能力,主要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含
经济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毕业生通过学习,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知识;
(2)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较好地应用;
(3)掌握林学、生物学、植物保护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4)掌握土壤理化分析、林木生理生化分析和
森林资源调查规划、动态监测和评价的方法;
(5)具备
森林培育、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森林保护、
森林资源开发利用、
经济林培育、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城市园林绿化、森林公园
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生产、行政、教学和科研工作基本能力;
(6)熟悉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生态建设、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和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7)了解国内外林学学科理论前沿、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前景、林业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林业生产发展动态;
(8)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9)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和管理、口头与
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为林学、生物学、生态学、植物保护学。
主要课程
本专业设林学和
森林资源管理两个专业方向的主要课程分别为:
林学方向: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树木学、土壤学、测量学、3S原理与应用、林木育种学、
森林生态学、森林培育学、
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森林计测学(含
测树学和抽样调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林业经济管理学。
森林资源管理方向:植物学、树木学、土壤学、测量学、森林生态学、森林培育学、测树学、
抽样调查、林业经济管理学、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地理信息系统、
林业遥感、
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教学综合实习、专业生产劳动、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
学制和学分
学制:四年
学分:最低毕业学分170。
授予学位
农学学士。
森保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主要从事
森林资源保护、森林旅游规划、经营管理及相关的教学科研等领域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
1.思想品德培养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初步掌握
马列主义理论,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2.知识能力要求
从事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的专业人才不仅要有宽厚的林业行业知识,而且要有扎实的基础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基础科学知识主要包括:数学、外语、计算机、生物学、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林业行业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森林资源、森林保护、森林旅游、景区规划、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人文科学知识主要包括:公共关系学、旅游心理学、
行为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法律、哲学、文学艺术、民族风情、旅游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生物学、林学、地理学、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森林资源旅游开发、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
(3)掌握森林旅游的
环境影响评价、旅游
会计核算、旅游市场分析管理方法;
(4)具有
森林资源监测、保护、开发利用以及森林游憩导游和景观生态公众教育的基本能力;
(5)具有协调森林旅游与
森林资源保护关系的基本能力;
(6)熟悉我国有关森林资源保护、林政管理、环境保护、旅游等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7)掌握国内外森林旅游、
森林保护、
旅游管理等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
(8)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
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
主要课程
生态学、旅游英语、生态旅游学、
森林保护学、自然保护区学、旅游心理学、旅游规划设计、景观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旅游文化、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导游学、保护生物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习及毕业实习(设计)。
学制和学分
学制:四年
学分:最低毕业学分169.5学分。
授予学位
农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园林植物和园林规划设计方面的基础理论,具有园林植物培育及应用、园林规划设计及
施工管理技能,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毕业后主要服务于园林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科研、园林工程公司以及相关部门,从事各类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绿地养护、园林植物繁育栽培、
园林专业教学、科研及行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要求
学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
园林学、
园艺学、景观生态学、建筑学、设计艺术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 掌握风景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设计、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方法、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的技术;
(3) 具有一定的绘画技法及
风景园林表现技法,具备应用艺术理论及设计理论对植物材料、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和园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初步能力;
(4) 熟悉我国国土绿化、风景区及森林公园建设、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及国土资源管理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 了解国内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
(6) 有较强的调查研究、组织与管理、口头与
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并具备适应相邻专业业务的能力与素质。
主干学科
生物学、美学、建筑学
主要课程
绘画、设计初步、园林制图、
园林法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保护、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栽培学、
花卉学、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园林建筑设计等。
采用双语教学的课程: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带实验),课程设计,计算机上机,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学制:四年
最低毕业学分:169.5学分。
授予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生态学、森林培育学、水力学、水文及水资源学、土壤侵蚀原理、环境工程、水利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流域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能在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设计、施工、监测、预防、监督及
国土整治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通过学习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理论知识;
(2) 掌握生态学、林学、水文及水资源学、环境工程、水利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 掌握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的规划设计方法和监测评价技术;
(4) 具备流域治理与规划、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与环境监测的基本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5) 熟悉我国水利、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 了解国内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防治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有关国际公约;
(7) 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 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
水土保持学、生态学、工程学、生物学。
主要课程
植物学、树木学、生态学、测量学、地质地貌学、土壤学、气象学、水力学、土壤侵蚀原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水文与水资源学、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工程学、
林业生态工程、
水土保持规划及荒漠化防治等。
采用双语教学的课程
生态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带实验),课程设计,计算机上机,集中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生产、毕业等各种实践、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学制和学分
学制:4年
学分:170。
授予学位
完成学业,达到标准,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硕士教育
农业推广(林科)硕士专业学位点
农业推广(林科)硕士专业学位是与林业、园林、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技术推广、生产和管理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主要为林业、园林、生态环境建设等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的企业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报考条件:具有学士学位并从事二年以上有关林业、园林和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领域实际工作;大学本科毕业并从事三年以上有关林业、园林和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领域实际工作;大专毕业并从事四年以上有关林业、园林和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的优秀人员。
报考方式:参加攻读农业推广(林科)硕士专业学位的入学考试。考试时间、科目以国家相关文件规定为准。
修学方式: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六个月。
学位授予: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
农业推广(林学领域)专业学位点
农业推广(林科)硕士专业学位是与林业、园林、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技术推广、生产和管理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主要为林业、园林、生态环境建设等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的企业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报考条件:具有学士学位并从事二年以上有关林业、园林和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领域实际工作;大学本科毕业并从事三年以上有关林业、园林和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领域实际工作;大专毕业并从事四年以上有关林业、园林和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的优秀人员。
报考方式:参加攻读农业推广(林科)硕士专业学位的入学考试。考试时间、科目以国家相关文件规定为准。
修学方式: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六个月。
学位授予: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
学院领导
党委书记:唐飞虎
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德炉
党委副书记:陈健
副院长:韦小丽、周运超
党委委员、副院长:粟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