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良性肿瘤极为少见,文献报道的输卵管良性肿瘤仅300例,而且多为小数量病例报道或仅是个案报道,故很难确切估计输卵管良性肿瘤的发病率。输卵管良性肿瘤的组织类型繁多,其中腺癌样瘤(adenomatoidtumor)相对多见。其他如乳头状瘤,血管瘤,不滑肌瘤,脂肪瘤等均极罕见。由于肿瘤体积小,无症状,术前难以诊断,预后良好。
疾病概述
输卵管为一对细长的管状器官,全长7.4—13.2cm,
女性输卵管直径约0.5cm。
输卵管位于 子宫底的两侧,子宫阔韧带的上缘内,其输卵管内端与
子宫底的外侧角相连,外端到达卵巢的上方,游离子腹腔内。
每侧输卵管有两个开口,一个开口于子宫腔,另一个开口于腹膜腔。输卵管常因阴道、
子宫的上行感染或腹膜腔的炎症而受累。运送卵子的重任就在输卵管身上,输卵管中部的管腔较宽畅,是
卵子和精子结合的地方。解剖学上把输卵管分为四个部分,间质部、狭部、壶腹部、伞部。
输卵管良性肿瘤很罕见,其中以输卵管腺瘤样瘤相对多见,其他如:
乳头状瘤、
平滑肌瘤、
畸胎瘤、
血管瘤、脂肪瘤等罕见,来源于
中肾管或副中肾管。凡可发生在子宫内的肿瘤均可发生在输卵管内,故种类很多。
术前难以诊断,预后良好。其中腺瘤样瘤相对多见,其他如乳头状瘤、、
畸胎瘤等均罕见。由于肿瘤体积小,无症状。肿瘤较小时妇科检查无阳性发现,当肿瘤较大时附件区可触及肿物,活动,伴有炎症时活动度差。
病因病理
输卵管良性肿瘤,有原发和继发之分。原发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输卵管腺癌(简称卵管癌)及其罕见的
鳞癌、
肉瘤、绒毛膜癌、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癌肉瘤等;继发性肿瘤多由腹腔内其他脏器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输卵管而形成,其症状、体征及治疗皆取决于原发病灶。 中医据其症状与体征多属“带下”、“腹痛”、“症瘕”等病症范畴,多由正虚邪人,痰瘀湿结,聚于胞宫,瘤肉损肌而成。输卵管原发性良性肿瘤来源于
副中肾管或
中肾管。
根据米勒氏细胞类型大致可分为:上皮细胞瘤:腺瘤样瘤、
乳头状瘤、息肉;内皮细胞瘤:血管瘤、淋巴管瘤、
包涵囊肿;中胚叶瘤:平滑肌瘤、脂肪瘤、软骨瘤、
骨瘤;畸胎样瘤:畸胎瘤、
甲状腺肿。其中以输卵管腺样瘤与乳头状瘤较为常见,其次为平滑肌瘤、畸胎瘤。输卵管良性肿瘤常无临床症状,故很少在术前作出诊断。最后诊断取决于病理组织检查。
输卵管上皮和间皮的增生和不典型性,发生了
慢性输卵管炎或结核时,可类似输卵管原位癌或浸润性腺癌。这种增生性改变,包括乳头形成和假腺体增生,上皮有轻――中度核染色质增加和核分裂活动。
增生可累及粘膜、平滑肌和浆膜,尤其当伴有间皮的假腺样增生时,
血管瘤、平滑肌瘤、脂肪瘤可以造成腺癌浸润浆膜的假象。但与输卵管癌不同,这类假腺癌通常是年轻患者,常在镜下意外发现,伴有明显的炎症背景,缺乏明显的核异型性。如果病变中还含有非典型性间皮增生,间皮细胞往往排列成行,而且仅有轻度核不典型性。
疾病种类
输卵管腺样瘤
输卵管腺样瘤为最常见的一种输卵管良性肿瘤,多见于生育年龄妇女,80%以上 患者伴有子宫肌瘤,未见恶变。其组织来源尚有争议,认为是间皮、
淋巴管内皮或血管内皮来源等,最近通过
电镜研究,支持肿瘤由间皮来源的说法。
组织化学染色,在瘤细胞和腔隙内示可被透明质酸酶消化的AlcianBlue阳性物质,但无明显的糖原或细胞内粘液,这和苗勒管起源的
肿瘤相类似,电镜检查支持瘤细胞为间皮起源。临床上通常无明显症状,偶尔有切除后复发的报道。
输卵管乳头状瘤
输卵管乳头状瘤来源于输卵管上皮,一般生长在输卵管粘膜并向输卵管腔突出,呈疣状或菜花样,直径为1-2cm常发生在生育年龄妇女,与输卵管积水并发率较高,偶尔亦与
输卵管结核或
淋病并存。早期无症状,因患者常常合并输卵管周围炎,故患者可主诉不孕、腹痛及月经过多等症状。随着
肿瘤的发展,逐渐出现阴道排液,合并感染时,呈脓性。管内液也可流向腹腔形成腹水,盆腔检查可触及肿块。少数可发生恶变而成乳头状癌。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如果有恶变,按输卵管癌处理。
囊性及实性畸胎瘤
输卵管囊性及实性
畸胎瘤极为少见,至今国外报道45例,国内报道仅1例。一般为单侧病变,双侧较少见,大部分
肿瘤生长在输卵管峡部或壶腹部,呈囊性病变,亦有少数是实性病变。肿瘤大小为0·7~20cm。发病年龄一般在21—60岁。常见症状为下腹部疼痛、
痛经、月经不规则及绝经后出血,由于无典型的临床症状或无症状,术前往往不能发现。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
输卵管平滑肌瘤
输卵管平滑肌瘤较少见,其发生和来源同
子宫平滑肌瘤,亦可以发生退行性变,平滑肌瘤可发生在输卵管任何部位,较小,单个、实性、表面光滑;临床上常无症状,偶尔肌瘤较大时,可压迫输卵管腔而致不育及输卵管妊娠,也可引起输卵管扭转而发生腹痛,手术切除患侧
输卵管。
输卵管血管瘤
输卵管血管瘤罕见,至今仅报道7例。输卵管血管瘤位于浆膜下肌层内,分界不清,可见很多不规则小血管间隙,血管被疏松
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纤维分隔。临床无症状,血管破裂时,可出现腹痛。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
影学分析
MR表现
(1)肿瘤内液性
脂肪部分的信号强度呈短T1、长T2信号,是诊断畸胎瘤的主要依据。 (2)肿瘤内部主要有碎屑和壁突两种结构,壁突的成分为脂类组织、头发、
牙齿、骨骼。碎屑常位于囊性部分的下层,液性脂肪位于上层而产生分层信号。碎屑和壁突的信号强度大致为中等信号。脂质在T2加权像上信号非常高,
头发的信号低于肌组织,骨骼与牙齿无信号。
(3)由于脂肪造成的化学位移伪影,既可出现在肿瘤内,也可出现在肿瘤周围,此特征可与出血性病变相鉴别。
CT表现
(1)典型的CT征象为密度不均的囊性肿块,单侧或双侧性。
(2)囊壁厚薄不均,边缘光整。
(3)内含
脂肪密度影和发育不全的
骨骼及牙齿,也可见自囊壁突起的实体性结节影。如囊内同时含有脂肪和液体,则可见到上脂肪下液体的液-脂界面,并可随体位变动而改变位置。
(4)如为皮样囊肿时,CT仅表现为含液体的囊性占位,但囊壁可有蛋壳样钙化。
(5)恶性畸胎瘤侵及邻近组织,表现为
肿瘤与周围器官的脂肪层消失;肿瘤侵及膀胱、盆腔肌肉或肠管,则表现为与他们之间的分界不清。
超声表现
(1)成熟型畸胞瘤多数边界清晰,包膜、轮廓完整、光滑。
(2)瘤内油脂祥物质呈现均质、密集细小光点,部分或完全布满囊腔。
(3)油脂与粘、浆液同在一个囊腔时,则可见一回声增强的水平,称液脂面。(4)有毛发时可见球形或半球形光团,伴声影或声衰减。液内的毛发光团有浮动感。
(5)骨、
牙齿和软骨呈条片状强回声,伴声影或声衰减。
(6)实质性部分呈现不均质性实性肿块,有弥漫分布的中等回声或强回声。
平片表现:
(1)多发现有特异的骨化和钙化,或牙齿。
(2)肿瘤壁上可出现包壳样钙化。
疾病病变
输卵管良性瘤样病变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
输卵管上皮增生,可伴有核分裂相,但不具有恶性的
细胞学特征。医学专家研究指出,18.5%未经选择的输卵管切除标本,有上皮增生性改变。如核的复层化和轻一中度不典型性。其中半数病例有输卵管炎症,并无证据表明这类病例会发展成为浸润性癌。但有研究结果表明,在输卵管上皮增生和
生殖道肿瘤之间,有某种联系,尤其是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
输卵管良性瘤样病变常见于下列情况:
1、功能性
卵巢肿瘤,有过量雌激素产生者。 2、急性或慢性输卵管炎,包括输卵管结核。
3、术中电灼等所致的改变。
4、原因不明,在镜检时偶尔发现。
加热造成的输卵管上皮人为改变,典型例子是
手术时的烧灼。可引起上皮细胞复层化,核被拉长,类似轻――中度不典型增生,有时会误认为真正的异型增生或
原位癌。输卵管化生性乳头状瘤为罕见的瘤样病变,主要发生于妊娠妇女或产后。病变在镜下才能见到,乳头可含小囊,衬覆大的上皮细胞,其胞浆丰富,嗜酸性,核呈卵圆形空泡状,核分裂相罕见,可含粘液。电镜下
细胞内可见平行排列的65nm波纹状微丝和少量不规则空泡。临床呈良性经过,虽病变性质不明,但认为是一种化生性或良性病变。
包含囊肿为输卵管浆膜面腹膜间皮细胞内陷而形成的囊肿。大小约1~2mm,单房性,位于浆膜下。囊壁被覆间皮细胞,称为间皮性包含囊肿。但包含
囊肿的囊壁上皮常化生为复层的多边形上皮样细胞,即形成所谓的上皮巢。上皮样细胞可充满囊腔,形成实性细胞巢,核为不规则卵圆形,有核纵沟。巢内部分
细胞尤其是腔面的细胞可发生柱状上皮化生。间皮性包含囊肿细胞巢通常都是在病理检查中偶尔发现,并无特殊临床意义。
早期症状
早期原发性
输卵管癌既“隐蔽”又“狡猾”,症状不典型。输卵管肿瘤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内流出液体,轻微腹痛,等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发现腹部包快。如果阴道有大量水样排泄物、出血、腹痛,病情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如果癌细胞广泛转移,阴道流出的液体色浊恶臭,还可能出现排尿不畅或肠梗阻等险情。阴道流液是最为常见的输卵管肿瘤的症状。
因此,绝经后妇女阴道如果有液体流出,即便时有时无也不要忽视治疗。因为,阴道流液是早期原发性输卵管癌的报警信号,不要误以为是妇科炎症。患者除做细胞学检查外,还应进行B超、CT、腹腔镜、CA125等检查。早期确诊者,手术切除癌肿后还要进行根治性化疗,5年生存率可达50%~85%以上。此外,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采取手术、放疗、化疗加放疗、生物疗法、免疫疗法、中药治疗等综合性手段,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症状
输卵管恶性有原发和继发两种,绝大多数为继发癌,占输卵管恶性肿瘤的80~90%,原 发灶多数位于卵巢和宫体,也可由对侧输卵管、
宫颈癌、直肠癌、
乳腺癌、转移而来。主要通过淋巴道转移。症状、体征和治疗取决于原发灶、预后不良。临床表现为早期无症状、病变发展时可出现输卵管癌“顾联症”即阻道排液、腹痛、盆腔肿块。
阴道排液:约50%患者有阴道排液,为黄色水样液体,一般无臭味,量多少不一,常呈间歇性。这是本病最具特异性的症状。
阴道流血:多发生于
月经中间期或绝经后,为不规则少量出血,刮宫常呈阴性。
腹痛:一般为患侧下腹钝痛,为输卵管膨大所致。有时呈阵发性绞痛,为卵管痉挛性收缩引起。不阴道排出大量液体后,疼痛随之缓解,少数出现剧裂腹痛,则系并发症引起。
下腹肿块:妇科检查时常可触及一侧或两侧输卵管增粗或肿块。质实兼有囊性感,呈腊肠样或形状不规则,有轻触痛,活动常爱限。排液后肿块缩小。液体积聚后又复增大。
大体为突出于
输卵管浆膜下的结节,节面灰黄或灰白色,类似的病变也可么生在子宫浆膜面和子宫直肠窝。镜下可见大量小的卵圆形或裂隙状腔隙,被覆单层扁平或立方上皮。
肿瘤常常和浆膜面的间皮细胞延续,或由浆膜所覆盖,如肿瘤比较大可使输卵管腔移位。瘤细胞亦可呈浸润性生长,突入粘膜皱壁的固有层内。
诊断标准
诊断要点
1.输卵管腺样瘤:
(1)发病年龄:以生育年龄
妇女多见。 (2)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3)常与
子宫肌瘤、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周围炎等病并存,并分别出现相应疾病的临床症状。
(4)妇科检查:
子宫一侧可触及体积不大的肿瘤,直径在8cm以下,囊性或实性,活动可。
(5)B超检查:可见相应的声像反应。
(6)CT检查:可明确肿瘤生长的部位及大小。
(7)病理检查:镜下可见多数大小不等的空隙,覆盖的
肿瘤细胞大小、形态极不一致,间质为胶原纤维或平滑肌。
2.输卵管乳头状瘤:
(2)早期可无特殊症状,常因合并输卵管炎及输卵管周围炎而出现不孕、下腹疼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3)肿瘤发展后,可发生阴道排液、阴道血性分泌物。
(4)妇科检查:子宫一侧可触及实质性肿物,一般不超过2cm。
(5)B超检查:附件可见肿物。
(6)CT检查:可确诊肿物大小、形态及位置。
(7)病理检查:镜下可见乳头状结构覆以单层柱状
上皮细胞,输卵管壁内及其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
3.转移性输卵管癌:
转移途径主要通过淋巴管,故往往首先侵入输卵管间质部。转移性输卵管癌的诊断标准为:
①癌瘤主要侵犯输卵管表层,而输卵管内膜正常或仅有慢性炎症;
②癌细胞与原发部位如卵巢、子宫内膜、胃肠道的癌相同;
③输卵管系膜、肌层及间质的淋巴管往往受累,但很少侵犯输卵管内膜淋巴管。
鉴别诊断
1.卵巢囊肿:可出现
月经紊乱,少腹痛及扭转。瘤体较大呈球形,可移动,肿块边界清楚。B超或
CT检查可确诊。
2.原发性输卵管癌:好发于绝经期妇女,发作性腹痛伴阴道排液,为黄色浆液性或血性,妇科检查包块活动受限或完全固定,病理切片可确诊。
疾病治疗
输卵管良性肿瘤少见,这类肿瘤
患者除不育外,常无其明显临床症状,在手术后明确诊断。少数输卵管良胜肿瘤患者出现阴道排液,若
肿瘤扭转或破裂时,患者可出现急性下腹疼痛或者 急性腹膜炎的表现。
发现输卵管肿瘤,建议行
手术治疗,因而在手术之前不易诊断出来,。一般仅需行输卵管切除术,如果病变为单侧,手术对以后怀孕的影响不明显,只要对侧输卵管形态及功能完好,手术后一般均能正常
妊娠。
妊娠期诊断为输卵管肿瘤时应如何处理可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孕早、中期发现病变,病变考虑为良性时,宜在孕中期时接受手术治疗。如果已处于晚期妊娠,孕妇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肿块不大,诊断考虑良性肿瘤,可在密切观察下随访,在分娩时和
剖宫产术一起施行手术治疗,或在产后再另行处理。
如果病变为恶性,孕早中期时应及时接受彻底的手术治疗,放弃
妊娠,术后根据病变具体类型及期别,加用化疗等其他辅助治疗手段。如果已处于晚期妊娠,在胎儿已能存活的情况下,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及剖宫产术;如果胎儿尚未成熟,使用促
胎儿肺成熟的药物,经短期准备后及时手术处理。
病例分析
患者,39岁,因“发现下腹部包块3个月”于2005年6月20日收入院。病程中曾出现左下腹剧痛,改变体位后疼痛自然缓解。平素月经规律,行“节育术”11年。
查体:腹部稍膨隆,触及左下腹有一个约13cm×10cm×10cm囊实性肿物,压痛(±),表面光滑,稍活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宫颈肥大并见 一约2cm×2cm×1cm那氏囊肿,子宫后位,正常大小,表面光滑,左侧附件区触及一个约13cm×12cm×10cm囊实性肿物,压痛(±),表面光滑,边界清楚,稍活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右侧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分泌物色黄、量中、有味。
妇科彩超:
子宫前位,大小、形态正常。盆腔内探及13.3cm×9.8cm×12.6cm囊性光团,形态规则,界限清,其内为黏稠液体及较多絮状略强回声。
入院后诊断为“
卵巢肿瘤”,于6月27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大网膜粘于紫黑色肿瘤表面,左侧输卵管增大约13cm×12cm×10cm,呈紫黑色,表面无破溃,有一细长蒂,扭转4周1440°,通过蒂肿瘤与左侧卵巢紧邻,左侧卵巢大小、形态正常;右侧输卵管及右侧
卵巢正常,
子宫大小及形态正常。
术中诊断:左侧输卵管肿瘤,行左侧
输卵管切除术。术中快速病理为:纤维囊壁,内皮脱落伴退变坏死。术后病理:单纯性囊肿,壁出血、水肿。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按期出院。
本病例误诊的主要原因:
(1)症状+体征+妇科彩超,只考虑卵巢肿瘤,忽视了输卵管肿瘤的发生;
(3)未重视输卵管肿瘤,其良性瘤有乳头状瘤、囊腺瘤、腺纤维瘤、囊腺纤维瘤,化生性乳头状肿瘤等。因输卵管良性肿瘤蒂扭转者少见,常延误诊断和治疗,故应提高警惕,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加以了解和分析,提高术前诊断率。
疾病预防
预防措施:
1、治愈后或有复发者,要注意预防
感冒,受凉,劳累等诱发因素,以减少复发。尚无特异性预防方法,动物实验表明,接种HSV死疫苗或减毒活
疫苗,均有免疫效果,因此病毒与某些癌症的关系密切,故不作常规预防使用。
2、对局部损害的护理,应注意保持清洁和干燥,防止继发感染。
3、治疗期间禁行房事,必要时配偶亦要进行检查。
4、避免不洁
性交及不正当的性关系,活动性生殖器疮疹患者绝对禁止与任何人发生性关系。最近用纯化的疱疹病毒包膜糖蛋白作疫苗,可避免疱疹病毒DNA的
致癌危险性。ACV也有预防作用。阴茎套可能减少疾病的传播,尤其是在无症状排毒期,但出现生殖器损害时,使用阴茎套也不能避免传播。
饮食疗法
抗滋养液细胞肿瘤:
A、逍遥馒头蟹(雷公蟹):逍遥馒头蟹煮熟吃肉,并以其壳磨粉,每日2克,每日3次,吞服。
B、向日葵花:
向日葵花托盘2只,上放枸杞子30粒,核桃肉10枚,肉片30克,佐料适量蒸食。
C、化瘕猪胰:猪胰1具,洗净,加酒后蒸熟,切食。 抗卵巢、输卵管肿瘤:
A、龙葵砂糖茶:龙葵自15克,麦饭石30克,煎汁加糖代茶饮服。
B、葵花楂肉:葵花托盘60克,煎汁取液,以液煮猪肉60克,山楂30克。
辩证实施:
A、感染者:芹菜、
海鳗、文蛤、芝麻、荞麦、油菜、香椿、水蛇肉、
赤豆、
绿豆、陈小麦、鲤鱼等。
B、出血者:羊血、荠菜、藕、蘑菇、马兰头、
石耳、柿饼、大蒜、螺蛳、淡菜、乌贼。
C、胀痛者:猪腰、海鳐鱼、杨梅、山楂、橘饼、胡桃、山核桃、栗子等。
禁忌:忌烟、酒、辛辣刺激及高脂肪饮食。
饮食原则:
A、由于卵巢肿瘤的发病与卵巢的功能失调有关,故宜选用对卵巢功能的生理性周期调节有益的食品,如鲍鱼、鸽蛋、乌贼、章鱼、鹌鹑、乌骨鸡、
海参、鱼翅、
燕窝等。
B、卵巢、
输卵管、阔韧带肿瘤:
海马、山楂、别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