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
鉏,拼音chú,部首为釒,总笔画数13笔,古同“”,本义是指锄头
古籍解释
唐韵》士鱼切《集韵》《韵会》牀鱼切,𠀤同锄。《说文》立薅所用也。从金且声。《释文》助也。去秽助苗也。《前汉·贾谊传》秦人借父耰鉏,虑有德色。
又治田也。《前汉·刘章耕田歌》非其种者,鉏而去之。
又《儿宽传》带经而鉏。
又《广韵》诛也。《韩诗外传》凌轢无罪之民,成威于闾巷之闲者,众之所诛锄也。
又地名。《晋语》赐公南阳阳樊温原州,陉絺鉏欑茅之田。《左传·成四年》郑伯伐许,取鉏任冷敦之田。
又《哀二十五年》请适城鉏。《注》城鉏,宋邑。《後汉·郡国志》东郡有鉏城。
又鸟名。《尔雅·释鸟》鹭,舂鉏。《注》白鹭也。一名舂鉏。
又姓。《左传·宣二年》鉏麑。《注》晋之力士。
又人名。《左传·庄十六年》刖强鉏。
又《僖二十四年》郑大夫孔将鉏。《史记·齐世家》故从犂鉏之计。《左传》作犂弥。
又《集韵》宗蘇切,音租。茅藉祭也。《周礼·春官·司巫蒩馆注》蒩,读为鉏。鉏,藉也,馆神所止也。《释文》鉏,子都反。
又《集韵》详余切,音徐。人名。《左传·成十八年》西鉏吾。《注》宋大夫。《释文》鉏,仕居反,徐在居反。
又国名。《左传·襄四年》后羿自鉏迁于穷石。《注》鉏羿,本国名。《释文》鉏,仕居反。
又《集韵》锄加切,音茬。鉏牙,物傍出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注》二璋,皆有鉏牙之饰。《释文》鉏,侧鱼反,沈读徐加反。
又《广韵》牀吕切《集韵》状所切,𠀤音龃。鉏鋙,相距貌。《楚辞·九辩》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难入。《注》鉏,牀举反。
又《集韵》牀据切,音助。与耡同。籍税也。
【卷十四】【金部】鉏
立薅所用也。从金且声。士鱼切
相关说明
鉏:形声。字从金从且,且亦声。“金”指金属农具,“且”指“加力”、“给力”。“金”与“且”联合起来表示“给力的金属农具”。本义:锄头
1.[chú],古同“锄”:“持鉏去草。”
2.鉏也是姓氏,此时念“chí”。但是正规字典中并无此读音。据鉏姓家族人解释因当时政治原因,曾为祖辈所变更所致。鉏姓聚居地较集中的地方在安徽的蚌埠蒙城,浙江的嘉兴。其他的省份比如上海,山东,河南,北京等地也有鉏姓人士居住。
3.作为姓氏,也写作“锄”,字典上读“CHU”或“JU”,在人名中读“辞”或“迟”的音,不同地域有不同读音,也有念成“除”。
相关词语
鉏铻(鉏鋙):
亦作“鉏吾”。含义有二:
1.互相抵触,格格不入。《六韬·军用》:“盖重车上板,结枲鉏鋙。”《楚辞·九辩》:“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鋙。” 洪兴祖补注:“(鉏鋙)不相当也。” [南朝·梁]刘孝标《与宋玉山元思书》:“方凿圆枘,鉏鋙难从。” [清]曹寅《书院述事三十韵》:“经义与治事,枘凿两鉏鋙。”章炳麟《国故论衡·文学总略》:“《文选》録《易水》《大风》二歌,而独汰去辩说,亦自相鉏吾矣。”
2. 栉齿状物。《吕氏春秋·仲夏》:“饬钟磬柷敔。”[汉]高诱注:“敔,木虎,脊上有鉏鋙,以杖擽之以止乐。” [清]赵翼《观西洋乐器》诗:“连桐椌楬底,频擽鉏鋙脊。”
参考资料
.汉典.
康熙字典.汉典.
说文解字.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06:40
目录
概述
古籍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