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板和约
公元前1258年签订的和平条约
银板和约是公元前1258年,赫梯国王哈吐什尔三世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为中止战争而缔结的和平条约。赫梯新王哈吐什尔把写在银板上的和议草案寄送埃及。拉美西斯二世以此为基础拟定了自己的草案,寄给穆瓦塔尔。条约规定:双方实现永久和平,“永远不再发生敌对”,永远保持“美好的和平和美好的兄弟关系”;双方实行军事互助,共同防御任何入侵之敌;双方承诺不得接纳对方的逃亡者,并有引渡逃亡者的义务。
背景介绍
叙利亚及巴勒斯坦地区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3000年起,这里便有文明迹象。埃及第18王朝初期,埃及的法老们曾在这里与当时的西亚大国米坦尼发生激烈的冲突,赫梯击败米坦尼后,与埃及直接在叙利亚地区进行对峙。
埃赫那吞改革时期,西亚的埃及属地受到赫梯攻击,向埃赫那吞求助遭拒。图坦卡蒙时期,情况好转,但其死后,其王后向赫梯求取一位王子为丈夫,该王子抵达埃及时旋即遭到谋杀,赫梯与埃及的战争由此开始。第一次埃及和赫梯的战争因为传染病的流行而作罢。第19王朝时期,霍连赫姆布、拉美西斯一世、谢提一世相继与赫梯发生激烈的战斗。拉美西斯二世时期,双方战争达到白热化。在其统治第五年(公元前1274年)拉美西斯二世率领军队开进叙利亚,与赫梯国王穆瓦塔鲁的军队在卡叠什地区发生激烈战斗。是役被称作卡叠什战役,此后双方无力再战,于前1259年,由赫梯国王哈什吐尔三世向拉美西斯二世递交《银板和约》,拉美西斯同意缔结和约,双方长达一个世纪的争霸战结束。
古代近东视域下的《银板和约》
《银板和约》签订于公元前1258年,亦称《赫梯国王哈图西里三世与埃及国王拉美西斯二世的同盟条约》。这是古代近东强国赫梯 (位于今土耳其境内) 和埃及旨在缓和两国之间敌对状态而签订的和平友好同盟条约,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国际和约。为了体现两国对条约的尊重,该条约被刻写在两块银板之上,“银板条约”由此得名。《银板和约》的缔结无疑对当时古代近东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很多学者将其看作近代国际和约之雏形。
  公元前14世纪中叶,古代近东处于外交活跃期。出土自埃及阿马尔那的350多份外交文书显示,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地区形势,亚述、赫梯、埃及、巴比伦和米坦尼等古代强国在这一时期开始建立较为简单的协调机制,他们以互致外交信件、签订条约、联姻、纳贡等方式,构建起了一个地区性国际体系———“阿玛尔那”体系。
  在“阿玛尔那”体系内部,新兴强国赫梯的作用不容忽视。赫梯人为古代印欧民族一支,于公元前2300年左右迁入今土耳其境内的安纳托利亚地区。赫梯的扩张发轫于公元前1700年至公元前1400年左右的古王国时代,国王哈图西里一世统治时期,赫梯开始频繁发动对外战争,还曾于公元前1595年劫掠强邻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400年之后,赫梯进入新王国时代,国力日盛。公元前1340年,赫梯侵入西亚的米坦尼王国,乘势将势力逐步扩张至埃及实际控制范围———黎凡特地区 (今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至此,埃及与赫梯矛盾激化,地区形势日趋紧张。公元前1274年,埃及与赫梯军队在黎凡特地区爆发大规模冲突,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国王穆瓦塔里二世在卡叠什城附近会战,两方各有攻守,战成平局,史称“卡叠什战役”。两国由此剑拔弩张,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原有国际格局遭到破坏,地区协调机制受到重创,之前构建的“阿玛尔纳”体系彻底解体。
  卡叠什战役之后,近东地区处于旧格局崩溃而新格局未形成的过渡期。期间,恰逢赫梯国内政局不稳,国王穆瓦塔里二世于公元前1272年驾崩,其子乌瑞泰舒普在位仅5年就被废黜。篡权登基的赫梯国王哈图西里三世除了需要安抚国内民众之外,还需着手应对亚述帝国不断挑起的边患。另外,被废的前任国王乌瑞泰舒普流亡埃及,接受法老庇护,这让哈图西里三世时刻感到如芒在背。他意识到,如不尽快与埃及改善关系,必将腹背受敌,深陷危机。为了缓解两国敌对情绪,哈图西里三世主动派出使者赴埃及和谈。同时,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也倾向于打破两国间长期以来不战不和的僵持局面,希望通过建立新的协商机制来谋求埃及的地区权益。
  公元前1258年,埃及与赫梯经过谈判达成最终协议,签订《银板和约》。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两国正式停止了长期敌对状态,开始建立和平友好的邦交关系。据《银板条约》记载,银板由缔约国双方各执一块,“一份带有美西斯二世印章的条约存放于赫梯的太阳女神之前,另一份带有哈图西里三世印章的条约被送到埃及,置于赫利奥波利斯的拉神之前”。
  《银板和约》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其一,条约签订的目的。关于这点,条约如此表述,“银板上所刻写的是和平与友谊的条约,这份条约能为赫梯与埃及带来永远的和平与友谊”。其二,双方所需承担和履行的对等性权利与义务。包括双方建立互为攻守的军事同盟关系,相互引渡逃犯与切实保证双方逃犯的人身安全等条款。同时,双方宣称:“从今往后,我们应携手并肩,我们应遵守条约中的条款。”其三,众神见证立约。为了保证条约的严肃性与神圣性,条约之中庄严宣告,该条约是在赫梯与埃及诸神见证下签订的,规定“如果有人不能遵守,百千赫梯神灵和百千埃及神灵就会拆毁他的房子,毁灭他的土地和仆人。”
 从古代近东地区格局层面看,该条约的缔结确实从本质上缓解了地区动荡形势:首先,赫梯与埃及化敌为友结为军事同盟。具体而言,在谈到涉及缔约国一方遭受侵略时另一方所承担的军事援助义务内容时,《银板条约》有如下记载:“如果有外敌入侵赫梯之主的土地,那么伟大的埃及统治者拉美西斯二世应该前往赫梯,协助赫梯卫国杀敌。”可见,条约能够有效保证双方国土安全,帮助两国及时应对边境危机。
  其次,条约提倡和平共处与互惠互利的理念。这成为近东地区以和平处理地区争端的典型,为维护新的近东国际格局提供了必要保障。对此,《银板条约》 这样记载:“赫梯的伟大之主永远不能侵犯埃及的领土,不能劫掠埃及的货物。同时,拉美西斯二世,埃及的伟大统治者也不能侵犯赫梯的土地,不能劫掠赫梯的货物。”
  最后,条约之中所强调的犯人引渡,以及保障引渡犯人安全等内容也为近东地区处理类似国际纠纷提供了依据和参考。这不但提高了近东国际格局的内部协调机能,对增强近东地区国际秩序的适应性也颇有益处。
  凭借《银板条约》,赫梯与埃及结成的军事同盟构成了赫梯遏制战略的重要一环,两国协同抵制亚述扩张的局面最终形成。经过一番博弈之后,赫梯与埃及两国开始和平共处,近东地区大国实力对比逐渐趋于均势,近东局势逐步趋于平稳。《银板条约》签订后,为了进一步巩固两国和平同盟关系,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与哈图西里三世之间实现了政治联姻,两位赫梯公主先后远嫁埃及。而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则应赫梯国王请求派出医生,医治赫梯国王姐姐的不孕不育症。这种相对稳定的近东国际环境一直维持到公元前1176年。是年,赫梯在“海上民族”冲击下灭亡,《银板条约》 所构建起的近东国际均势就此终结。
  如今,刻写条约的银板早已佚失。所幸条约的埃及语文本,被完整刻写在埃及卡尔纳克神庙和拉美西姆神庙的墙上,至今保存完好。1906年10月19日,德国考古学者胡戈·维克勒带领德国探险队在赫梯首都哈图沙 (位于今土耳其博伽兹科伊地区) 遗址中开始发掘工作,他在一个赫梯王家文献库的遗址中挖掘出了上千块泥板文献,其中最有价值的莫过于用古代近东国际通用语言———阿卡德语写成的 《银板条约》副本。如今被保存在伊斯坦布尔博物馆的这份泥板虽已残破不全,但条约部分内容依然清晰可见。
  古代东方学专家们经过仔细研究,发现《银板条约》埃及语文本和阿卡德语文本所在之处虽相隔千里,两份文本记录的内容却基本一致,且能相互补足,其可靠性不言自明。故《银板条约》一直以来都被学界作为研究埃及与赫梯之间外交活动的重要文献。
  《银板条约》在历史、外交和国际政治等领域都极具研究价值,实为古代近东国际条约之典范。若从古代近东地区国际体系发展趋势的维度审视,处于复杂与剧烈变动时期所签订的《银板条约》无疑是新旧国际格局的分水岭,也是古代近东局势走出动荡不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的关键。条约所涉及的条款,对保持新的国际局势稳定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条款
和约包括一个序言、九个条款以及一些说明性文件,主要的条款为:
1、双方同意缔结永久性和平。
2、双方互不侵犯
3、赫梯国王必须先执行此前订立的条约的义务。
4、拉美西斯二世执行现行条约的义务。
5、相互进行军事互助。
6、赫梯国家不接受埃及逃亡者的义务。
7、埃及不接受赫梯国家逃亡者的义务。
8、神对于违约者的惩处和守信者的奖赏
9、逃亡者的引渡细则。
意义
和约是这两个奴隶制大国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的本质反应。埃及和赫梯凭此和约瓜分了其在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的利益,和约本身又是一个军事互助同盟条约。同时这一和约在世界国际关系史上又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类历史上不同地区的两个强国为了势力范围和地区利益而进行的争霸战争,将亚述米坦尼巴比伦尼亚地区相继卷入进来,也标志着公元前2000年代后半期,东地中海地区的关系日益密切,打破了过去孤立和与世隔绝的状况。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09 10:49
目录
概述
背景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