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utosomal recessive disorder)
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基因
性状是隐性的,即只有
纯合子时才显示病状。此种
遗传病父母双方均为
致病基因携带者,故多见于近亲婚配者的子女。
简介
子代有1/4的概率患病,子女患病概率均等。许多遗传代谢异常的疾病,属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按照“一个基因、一个酶”(one gene one enzyme)或“一个顺反子、一个多肽”(one cistron one polypeptide)的概念,这些
遗传代谢病的酶或蛋白分子的异常,来自各自编码基因的异常。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
溶酶体贮积症,如
糖原贮积症、脂质贮积症、
粘多糖贮积症;合成酶的缺陷如血γ球蛋白缺乏症、
白化病;
苯丙酮尿症、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及
半乳糖血症等。
致病原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utosoml recessive inheritabledisease)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
致病基因引起的,其特点是:
①患者是
致病基因的纯合体,其父母不一定发病,但都是致病基因的
携带者(杂合体)。
②患者的兄弟姐妹中,约有1/4的人患病,男女发病的机会均等。
③家族中不出现连续几代遗传,患者的双亲、远祖及旁系亲属中一般无同样的病人。
通俗的来讲,人体中每个细胞核中的常染色体有22对,每对染色体的DNA上有无数的基因片段。每个基因片段由两个基因组成。基因分为
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当一对基因都是
显性基因或者一对基因中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那么表现出来的就是显性
性状;而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表现出来的就是隐性性状。而一般的
遗传病都是隐性
性状,所以遗传病就是常染色体的隐性形状表现出来的是遗传病。
致病原理简述
绘制系谱图时采用统一的符号以表示家系中各个成员情况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单基因涉及单个即一对
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所致的疾病,可按遗传方式分为下列4种主要类型。
1.由这种
致病基因导致的疾病称为染色体
显性遗传病。据统计,此类
遗传病或异常
性状已达3711种(1992年)。
致病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其区别在于杂合状态(Aa)时,是否表现出相应的性或
遗传病。若
杂合子(Aa)能表现出与
显性基因A有关的
性状或
遗传病时,其遗传方式称为显性遗传。
(1)完全显性遗传:凡是
致病基因杂合状态(Aa)时,表现出像
纯合子一样的显性性为状或
遗传病者,称为完全显性(completedominance)。
短指症(brachydactyly)可作为完全显性遗传的实例。本症为较常见的手(足)部畸畸形。由于指骨或掌骨变短,或指骨缺如,致使手指(趾)变短。 从
系谱分析(图2),男女都可发病,与性别无关,所以本病是由某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假定A为
显性基因(dominant gene),杂合状态时(Aa),只有基因A控制的
性状显示出来,呈现出某种临床症状,而基因a的作用没有表达出来,称为隐性基因(recssive gene)。临床症状是表现出来的
性状,称为表现型或表型(phenotype)。例如患者有短指,正常人没有短指,这是不同的表现型。控制各种表现型的遗传组成称为
基因型或遗传型(genotype)。设
短指症病人的
基因型是Aa,正常人的基因型是aa.。
等位基因Aa的人,两个基因不同,称为
杂合子(heterozygote)。而一对基因相同(aa或AA)者,称为
纯合子(homozygote)。因为A对a是显性的,基因A的作用在
杂合子时表现出来,所以
短指症的遗传方式是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短指症的
基因型有两种,
纯合子(AA)和
杂合子(Aa),它们在临床表现上无区别,故为完全显性。但临床上常见的情况都是
杂合子患者(Aa)和正常人(aa)之间的婚配,后代中
短指症患者与正常人的比例应为1:1,也就是说,后代将有约1/2子女发病,当两个短指症杂合子患者婚配时,其后代约3/4的子女将发病,只有约1/4子女正常。
图4-2的每个患者
基因型都是
杂合子(Aa),他(她)们的
致病基因A一定来自双亲中的一方,所以双亲中的一方也是Aa,当然也是患者,这样就出现三代连续传递的现象。正常人的
基因型都是aa,因此,患者的正常亲属也应都是aa,其子女都可能完全正常。该家系共21人,
短指症患者11人(男5女6),发病比例接近1/2。应该指出,这种比例是在大样本的观察中方能反映出来,在子女数较少的小家庭往往不能反映出这种特点而出现较大的偏差。上述系谱基本反映了完全显性遗传特点,表现在:①连续四代发病;②患者子女中约1/2发病;③男女发病机会大致均等。
(2)不完全显性:有时
杂合子(Aa)的表现型较
纯合子轻,这种遗传方式称为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dominance)或半显性(semi-dominance),也称中间型遗传(intermedeate inheritance)。这里,
杂合子(Aa)中的
显性基因A和隐性基因a的作用都得到-定程度的表达。β
地中海贫血可作不完全显性遗传实例,
致病基因βO
纯合子,
基因型为βOβO者病情严重,
杂合子基因型为βOβA者病情较轻,而正常基因βA纯合子基因型为βAβA者无症状。从临床症状轻重来看,
杂合子βOβA病情是界于βOβO与βAβA之间(详见本章第三节)。
(3)共显性:一对常染色体上的
等位基因,彼此间没有显性和隐性的区别,在杂合状态时,两种基因都能表达,分别独立地产生
基因产物,这种遗传方式称为
共显性遗传(co-dominace)。ABO
血型的遗传可作为显性遗传的实例。ABO
血型决定于一组
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s)。
复等位基因是指在一个群体中,一对特定的基因座位上的基因不是两种(如A和a),而是三种或三种以上,有时可达数十种。但是,对每一个人来说只能具有其中的任何两个
等位基因。
复等位基因是由于一个基因发生多种突变,从而产生多种
基因型的结果。ABO
血型的基因已定位于9q34,在这一座位上,由IA、IB、和i三种基因组成
复等位基因。基因IA对基因i为显性,基因IB对基因i也是显性。
基因型IAIA和IAi都决定红细胞膜上抗原A的产生,这种个体为A型血;基因型IBIB和IBi都决定红细胞膜上抗原B的产生,这种个体为
B型血;基因型ii测定H物质的产生而不产生抗原A和抗原B。就IA、IB、i这一组复等位来说,
复等位基因的数目是3个,所以共有:n(n+1)/2=3(3+1)/2=6
种
基因型。在共显性时,有4种表现型。如果
纯合子(IAIA)A型血的人与纯合子(IBIB)B型血的人结婚只能出生
杂合子(IAIB)AB型血的子女;如果两个杂合子(IAIB)AB型血的人结婚则会导致1(IAIA):2(IAIB):1(IBIB)的比率,这样,3:1的比值就被1:2:1的比值所代替,这是两个
等位基因共显性的结果。
根据
孟德尔分离律的原理,已知双亲
血型,就可以估计出子女中可能出现的血型和不可能出现的血型,这在
法医学的
亲子鉴定中有一定意义。 此外,人类MN
血型、人类
组织相容性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系统等都是共显性例子。
(4)不规则显性:带有
显性基因的个体理应发病,但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有些
杂合子(Aa)并不发病,这可能是因受
修饰基因等因素的影响而不表现出临床症状,失去显性特点而不外显,有时表现程度有差异,称为不规则显性(irregular dominance)。
修饰基因(modifier gene)是指本身没有表型效应,可是能对主基因发生影响,使主基因的表型成完全或能削弱主基因的作用,从而出现各种表现度和不完全的
外显率。 图3是一个
成骨不全症的系谱,该家族中的患者有一共同的
致病基因(A),均同I1传递而来,然而他们的临床表现却有很大的差别。先证者Ⅲ8有蓝色
巩膜和多次骨折,其母亲Ⅱ5只有一次骨折史,其姨母Ⅱ3和外祖母Ⅰ1都只有蓝色
巩膜,其姨表兄Ⅲ5则具多次骨折和耳聋两种症状,可见这些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表现程度不一致。杂合子(Aa)在不同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影响下,
性状表现程度的差异称为表现度(expressivity)。上述种患者症状表现速度的区别可以解释为:Ⅰ1.Ⅱ3由于遗传背景中可能存在着减弱基因(reducer gene)作用,所以表现度轻:Ⅲ4 、Ⅲ5和Ⅲ8的遗传背景中可能存在增强基因(enhancergene),所以表现度重。
(5)
延迟显性:有些
显性遗传病并非出生后即表现出来,而是到较晚期才出现症状,这种情况称为延迟显性(delayed dominance)。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Huntington’schorea)可作为实例。此病为染色体
显性遗传病,
致病基因位于4p16。杂合子(Aa)在20岁时只有1%发病,40岁有38%发病,60岁有94%发病。这里,年龄对发病是一个重要的修饰因素。可见本病
杂合子要个体发育早期,
致病基因并不表达,但到一定年龄后,致病基因的作用方表达出来,主称为
延迟显性。 图4-4是一例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系谱。Ⅲ1未见发病,但他的母亲(Ⅱ1)和2个儿子(Ⅲ1,2)均已患病,因此可以认为Ⅲ1携带有
致病基因,由于某种原因未能表现症状,因而出现了隔代传递现象。
显性基因完全不能表达的个体称顿挫型(form fruste)。Ⅲ1是顿挫型,虽未发病的,便仍将
致病基因传给后代。因此,本例是不规则显性。顿挫型的存在形成
致病基因(A)不完全外显,这样
显性基因在杂全状态时是否得到表现,可用外显就绪来衡量。
外显率(penetrance)是指
显性基因能形成相应表现型的比例,一般用百分率(%)来表示。
显性基因能100%表现出相应
性状称为完全外显,
外显率低于100%时为不完全外显或外显不全。一般
外显率高者可达70%-80%,低者只有20%-30%。当计算
外显率时应搜集较多的家系汇总分析方能符合实际情况。
延迟显性的一特点是,最年轻一代的患者比例常不足1/2。图4-4中的第Ⅳ代患者仅3/13即为佐证。
2.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控制 遗传
性状或
遗传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性质是隐性的,在杂合状态时不表现相应性状,只有当隐性基因
纯合子(aa)方得以表现,称为常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utosomal recessiveinheritance,AR)。这种
致病基因所引起的疾病称为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目前已知的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异常
性状达1631种(1992年)。
白化病(albinism)可作为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实例。
白化病是由于全身黑色素细胞均缺乏黑色素,所以皮肤毛发呈白色。本病患者只有当一对
等位基因是隐性
致病基因纯合子(aa)时才发病,所以患者的
基因型都是
纯合子(aa)。当一个个体为杂合状态(Aa)时,虽然本人不发病,但为致病的基因
携带者,他(她)能将
致病基因a传给后代,因此患者父母双方都应是致病基因(Aa)的肯定携带者(obligatory carrier)。如果两个
杂合子(Aa)婚配,后代子女患者(aa)占1/4,表型正常者占3/4。表型正常的人中1/3
基因型为纯合子(AA),2/3为
杂合子(Aa),是致病基因的可能
携带者(probable carrier)。 图4-5是
白化病的一个家系,这个系谱基本反映了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表现在:①患者(Ⅳ1,3,4,11)的双亲(Ⅲ2,3和Ⅲ7,8)表现型正常,但均为
致病基因的肯定
携带者;②系谱中看不到连续遗传现象,常为散发,有的系谱中只见先证者;③同胞中约1/4个体发病,男女性发病机会均等,患者大部分出现在同胞之间,子女往往正常;④近亲婚配的后代发病概率显著较高,系谱中的Ⅲ2和Ⅲ3.Ⅲ7和Ⅲ8都是近亲婚配。
常见病症种类
(一)苯丙酮尿症
这种先天性代谢病是由于
致病基因使人体肝脏内不能形成
苯丙氨酸羟化酶(PAH),该酶能促使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由于它的缺乏,导致苯丙氨酸的转化受阻,造成人体血液和其他组织中苯丙氨酸的积累。过量的苯丙氨酸和它的衍生物——苯丙酮酸就由尿中排出,所以称之为苯丙酮尿症。苯丙酮酸及其代谢产物如在脑中大量积累,会使脑组织的生化代谢紊乱,阻碍大脑的生长发育,造成智力低下,即是引起该症患者痴呆的原因。另外,过量的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可能会抑制酪氨酸向黑色素的转化,故患者往往伴有肤色和发色较淡的
性状表现。控制
苯丙氨酸羟化酶的
基因定位于12q22~12q24.2。
(二)黑尿症(alkaplonuria)
人体内酪氨酸的另一条重要代谢途径是转化成乙酰乙酸,后者再进一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得尿液中无尿黑酸存在。但是,当由于基因缺陷造成尿黑酸氧化酶缺乏时,尿黑酸因不能被氧化分解而从尿中排出。尿黑酸本身并无颜色,但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为黑色,于是尿液也随之变黑。在碱性条件下能促使尿黑酸更进一步变黑,所以这类患儿的尿布用肥皂洗,就越洗越黑。不过,黑尿症是一种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良性病症,一般对患者危害不大,但有时也可使其软骨和关节等部位产生色素沉积,严重时会造成关节炎。
(三)白化病(albinism)
在正常人体内,酪氨酸还有一条重要代谢途径,就是在酪氨酸酶的参与下,形成黑色素。黑色素使人的毛发呈现出黑色,长期从事野外劳动的人,其皮肤也会变得黝黑,这是因为在阳光的照射下,加速了黑色素的形成,使皮肤细胞中有较多的黑色素沉着所致。黑色素的增加可以防止太阳紫外线对人体的照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如果控制酪氨酸合成酶的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或从双亲那里得到的是两个隐性基因,这种人就不能合成酪氨酸酶,从而导致体内黑色素的形成受阻,缺乏黑色素的结果,使人体全身发白,就连头发、眉毛也是白的,这就是通常说的
白化病,俗称“羊白头”。
白化病患者的其他方面都正常,不像苯丙酮尿症那样会影响人的智力发育。这种人的唯一缺陷是怕日光的曝晒,尤其是眼睛特别畏光,平常见到的
白化病人几乎都眯着眼睛,特别严重的还可因光线刺激过强而造成失明。
(四)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症
患儿呈现腹泻,为水样便,与尿很相似。腹泻的发生和程度与喂给糖的时间及量有关,给食后24h出现腹泻,进食越多越严重,但患儿进食量却又很大,所以体重很快下降。继而呈现脱水、失重、营养不良。患儿只要不以果糖作为主要糖类来源,就会出现腹泻,故要终身限制食用葡萄糖及半乳糖。但随年龄增长对葡萄糖和半乳糖有所耐受。
(五)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病
(sivklecell anemia)
此病常认为是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更像不完全显性,
致病基因的纯合体贫血严重,发育不良,关节、腹部和肌肉疼痛,多在幼年期死亡。但带有
致病基因的杂合体大部分是无症状,或有的仅有轻度的贫血。但是,如果这种杂合体的人处于高原地区或长时间进行大强度运动训练而导致体内缺氧时,
红细胞就会发生“镰变”,阻塞血管,引起全身发烧,肌肉酸痛,大量红细胞被
脾脏吞噬,血红蛋白下降,机体运输O2和CO2的能力降低,造成机体红细胞破坏和缺氧的恶性循环。据报道,这种杂合体的人在
麻醉、输血、体力消耗等特殊情况下,会出现死亡。如 1970年在
美国的
德克萨斯州有4个杂合体黑人新兵因应激反应而死亡。
(六)体位性(直)蛋白尿
此病患者肾脏无器质性病变,但长时间立性站立、行走、体力劳动,或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时尿蛋白量增多,多系无力型体质。
(七)肝糖原贮积症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患儿于
新生儿期即可出现进行性
肝肿大,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2岁内易出现严重
低血糖症,并伴有惊厥。患儿身矮、
肌肉松弛且发育不良,颊和臀部脂肪组织增多。有乳酸中毒,高脂血症,生长迟滞。肝活检可见有大量糖原和脂质贮积。
(八)半乳糖血症
半乳糖血症是一种糖类代谢病。患儿出生后数日至数周即有呕吐、腹泻、黄疸,随之发生脱水、体重下降、肝损害,1~2个月后出现
白内障。如不戒奶,则智力发育障碍,症状进行性加剧。
正常婴儿体内的半乳糖经肠道吸收后,在肝内转变成1-磷酸葡萄糖而被利用。患儿因缺乏
1-磷酸半乳糖尿苷转移酶,进含乳食物后,血中1-磷酸半乳糖及半乳糖浓度明显升高。1-磷酸半乳糖在肝脏积聚可引起
肝肿大,肝功受损;在脑的积聚可引起运动及智力障碍;血中半乳糖升高可使葡萄糖释出减少,出现
低血糖症。另外,晶体内半乳糖增多,激活醛糖还原酶,产生半乳糖醇,引起
白内障。转移酶
基因定位在9p13。
(九)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pyruvate kinase deficiency)
婴儿型多在
新生儿期即出现症状,黄疸与贫血都比较严重,黄疸可发生在生后两天内,甚至需要换血。肝脾明显肿大,生长、发育受到障碍,重者常需多次输血才能维持生命。但随年龄增大,血红蛋白可以维持在低水平,不再需输血。化验可见红细胞较大,非球型。红细胞丙酮酸激酶活性降低,常降至正常值的30%左右。此病
纯合子发病,
杂合子不显症状,故患者的父母(
携带者)丙酮酸激酶活性也轻度降低。成人型症状很轻,常被忽视。多于合并感染时才出现贫血。
丙酮酸激酶是红细胞中的一种酶,其功能是在糖无氧酵解过程中起催化作用。如该酶缺乏可使红细胞内ATP的产生减少,从而影响红细胞的寿命,引起
溶血性贫血。有三种同工酶:M1、M2、L型, M型
基因定位于15q22-qter, L型基因定位于1q21。
(十)黑蒙性痴呆
(tay-sachs’s disease)
此病是
中枢神经系统有类脂物质积累引起的进行性智力障碍和视力障碍的遗传性疾病。婴儿出生后4~8个月间出现症状,最初为呆钝、淡漠,以后坐时头不能抬直,肌肉无力,体重逐渐降低,已有的运动反射消失,视力减弱以至于失明。眼底检查黄斑部有樱桃红色点,周围有变性细胞构成的灰白色圈,
视神经乳头苍白,几个月后可完全失明,痴呆和不能运动,病情进展,肌肉出现强直痉挛,反射活跃。腱反射亢进、颈肌反射呈阳性,常有惊厥发作。病儿有时狂笑、高叫,在1岁时很胖,最后极度衰竭、消瘦,但肝脾不增大,无严重贫血。
患者各种组织中均缺乏氨基己糖酶A,这种酶能裂解神经节苷脂分子末端的
N-乙酰半乳糖胺。由于神经节苷脂在
脑组织中蓄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酶
基因定位于 15 q23~q24。
(十一)高雪氏病
(Gaucher’s disease)
此病因脂代谢紊乱,造成网状内皮细胞有脑苷脂类沉积,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型:也称婴儿型 婴儿1岁内起病,肝脾肿大,贫血,发育迟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
角弓反张、
四肢强直、集合性斜视等,亦可发生惊厥。
慢性型:也称幼儿型 起病较慢,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以学龄前发病较多。起初出现
肝肿大及
轻度贫血,以后脾肿大,贫血加重,
血小板及白细胞明显减少,可有皮肤、粘膜出血。长骨关节可有隐痛和局限性压痛,偶可发生
病理性骨折,X线检查可见
骨质疏松。骨髓、脾、淋巴结穿刺取材涂片,可见
高雪氏细胞(直径 70~80μm、卵圆形、含有一个至数个偏心的细胞核,胞浆浅染呈皱缩样,无空泡)。
此病患者葡萄糖神经酰胺酶缺乏,神经鞘脂类代谢障碍,葡萄糖脑苷脂蓄积在
网状内皮系统细胞中,主要侵犯肝、脾、淋巴结及骨髓。致病
基因定位于1q2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见的还有:着色性干皮症、家族性痉挛性下肢麻痹、
先天性聋哑、
侏儒症、呆小症、黑白内障、
白痴、
胃溃疡、先天性鱼鳞皮病、遗传性小头畸形、裂唇和裂腭、肥胖生殖无能综合症、粘多糖过多症、高度远视、
高度近视、婴儿型
青光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