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古
雷州府所在地,自古有“岭南古郡,海北奇观”的美称。文物古迹中久负盛名的有:
雷祖祠、
三元塔、
十贤祠、天宁寺、
西湖公园等。
地理位置
雷州市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上。地理位置为东经109°44′-110°23′,北纬20°26′-21°11′。
雷州市东濒
雷州湾、南隔
琼州海峡与
国际旅游岛海南相望、西濒北部湾、北接湛江市麻章区。又是中国大陆通向祖国宝岛海南的必经之路。雷州市境内交通发达方便,有粤海铁路、国道207、
湛徐高速公路贯通全境。
历史文化
雷州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古
雷州府所在地,文化独特,古迹众多,自古有“岭南古郡,海北奇观”的美称。历代南来的文人骚客、谪官贬臣多会于此。文物古迹中久负盛名的有:
雷祖祠、
三元塔、
十贤祠、天宁寺、
西湖公园等。
雷州城自古就是一座有名的港城。城区处在河海交通的枢纽,南渡河支流绕城而上,干流东流泻人南海,城南有雷州港,外港叫港头,距城7里;内港在城区今关部街。
西汉时曾作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外贸港口。唐时为雷州东通闽浙的重要港口,“巨舶往未,可致千里”,宋朝外贸相当发达,“
雷州知州郑公明、赵伯柬因使铜钱博易番货而遭到
放罢”。并且,雷州城自古就是一座有名的文化城。宋代有
寇准、苏轼、
苏辙、秦观等名臣和文化名人贬来雷州或路过滞留雷州,带来中原文化。宋代建了县
学宫和府学宫,设莱泉书院。
明代城区有9所社学和5所书院,至
清代,
雷阳书院成为广东省6大书院之一,宋至清有进士21人,举人151人。
雷州地处天涯海角,古为蛮烟瘴雨之乡,文明史源远流长,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园林风光旖旎,是令人神往的地方。
历史古迹
历代保存下来和发掘出来的文物古迹有:古遗址50多处、古窑址有61处、古墓葬600多处、古建筑120多座、古寺庵108座、碑刻与木匾150块,革命遗址和纪念建筑6处、省、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50多处,此外,80年代中期,还新建起两处大型公共园林、一间颇具规模的博物馆。
距今约有5000年的
新石器时期遗址,已发现7处。英楼岭山岗遗址、英典山岗遗址、石头堰山岗遗址、芝园岭遗址、卜袍山岗遗址等。
已发现60多座唐宋元窑址。其中通明河畔5座,
南渡河上游地带50多座。此外,在泰国、越南等国也发现有
雷州的古窑产品。遍布城乡各地的历代古墓葬,较多的是西汉的土坑墓和东涨的砖室墓。
主要景点
民间艺术
雷祖祠 为纪念
雷州第一任
刺史陈文玉所建的雷祖祠。古称“雷岗
耸异”。
雷州西湖原名罗湖。多有名人至此居游,遂成崐名胜。西湖内古迹甚多。
苏公亭,有荷池及苏轼石雕像。十崐贤祠,祠内有文天祥撰、
姚文田书<<雷州十贤堂记>>碑,崐并有汉白玉线刻
寇准、苏轼、
苏辙、秦观、
王岩叟、
任伯雨、
李纲、
赵鼎、李光、崐
胡铨等“十贤”像。又有
莱泉井、
龙王庙、“西湖平,状元生”
牌坊等点缀于平湖崐柳岸回廊曲桥间。
雷州民间主要有
傩舞、
散花舞、
龙舞、
狮舞、鹰熊舞、
蜈蚣舞等多种类型。作为雷州半岛的古代首府,“天南重地”的雷州在书画艺术方面也有它光辉灿烂的一页。因为雷州古时为州郡之治,历代各种碑刻、牌坊多达五六百件。这些众多的碑刻、牌坊上的书或画,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艺术的珍品。可惜,人世沧桑,变故频仍,尤其是损毁于“
破四旧”,现幸存下来的,为数不过百八十件。
民俗文化
雷州半岛文化,简称雷州文化,又称
雷文化,亦称
雷州文明,是岭南地区最古老、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雷州思想指的是传统上雷州半岛内部对雷州半岛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继承的思想模式,或可称之为拥护雷州文化的意识形态。
“雷州文化”作为区域文化,名列为广东“四大文化”之一。与“潮汕文化、客家文化、
广府文化”被确定为广东的“四大文化”。
众多文物古迹,独特的雷州文化,迷人的半岛风光,构成雷州古城得天独厚的旅游风景线。
文物古迹中久负盛名的有:岭南名祠雷祖祠;被称为“南天一柱”的三元塔;纪念十位名贤谪居或贬迁来雷州的十贤祠;始建于唐代的天宁寺;集古建筑与园林于一体的栖湖公园等。
旅游时间
湛江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
亚热带气候,受海洋气候调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暑季长,寒季短,温差不大,气温年平均23.2℃,7月最高,1月最低,最佳出游时间是春、秋两季。
交通信息
湛江—雷州城 普通班车,走国道:每10分钟一班,价格18元,上车地点:
麻章汽车总站,每天早上6:30时至晚上7:30时许,从麻章出发,全程70分钟左右。直达班车走高速:票价为每人25元,到钟发车,上车地点霞山南站,
赤坎,麻章汽车总站。 从湛江市区出发,全程50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