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木兹围攻战是1622年3月至4月发生在英国、萨法维波斯联军和葡萄牙之间的战争。
阿巴斯一世时代的萨法维波斯虽然海军实力依然有限,却依靠英国的帮助,收复了被葡萄牙占领多年的
霍尔木兹岛。
捉襟见肘
一百多年来,
葡萄牙人都在东方海域保持强势。他们不仅需要应付本地的
印度人、
阿拉伯人反抗,也必须时刻提防东进争霸的奥斯曼舰队。随着新世纪降临,
荷兰、
英国甚至
丹麦人的远洋船队,开始日趋频繁地进入
印度洋。葡萄牙人在众多挑战面前,开始显得捉襟见肘。
1621年的
霍尔木兹海峡战役开始后,超过半数的葡萄牙印度总督区驻军,被吸引到这个狭窄的海陆战场上。但已初步完成军事近代化的
波斯人,并没有在海军乏力的情况下退让。相反,由于
波斯湾东端的特殊地理格局,萨法维王朝可以源源不断的将部队派往滨海战区。尽管葡萄牙人始终控制着战场海域,还对敌方港口实施了血腥的破坏性攻击,却无法危及广袤的帝国内陆。
随着战争继续,
葡萄牙人的兵力不足问题开始严重暴露。英国与荷兰劫掠船开始频频出没印度与
东非海岸,攻击任何落单或只有很小编队规模的
葡萄牙武装商船。后者却无法从
果阿派出足够的护航与扫荡力量。因为除了有大批士兵驻扎在
霍尔木兹岛和克什姆岛,还一并带去了很多小型战舰。至于可以长期巡逻的大型帆船,也需要忙于维护波斯-印度两地的交通补给线。加上与
荷兰共和国的20年休战和约到期,那些状态最好的战舰也必须离开印度,被
西班牙国王
腓力三世征调去欧洲战场。
于是,整个
葡萄牙东方帝国就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不利位置。维系海权的舰队被拆得分崩离析,陆军规模又远不足以完成战略目标。只能在日益绝望中,同强敌进行着无休止消耗战。何况波斯早已同英国建立同盟关系,并以报销路费和全部开支为条件,让
东印度公司帮自己作战。
强取克什姆岛
当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恰巧有一支舰队位于印度西北海域。他们此行的目的不止贸易,还担负着同
莫卧儿王朝建立更深层次合作的外交任务。船队规模虽然不大,却以精锐的
盖伦帆船为铁打主力。军官中有纵横四海的冒险家威廉-巴芬,以及后来占领虎门炮台的约翰-威德尔船长。
面对波斯盟友开出的丰厚条件,英国人经过短暂会议讨论,就决定以实际行动谢邀。船队以5艘盖伦战舰开道,带着4艘小型快艇西进。其实,即便是没有
萨法维王朝要求,他们也很有介入
霍尔木兹海峡战事的动机。因为在欧洲本土,英国与
荷兰人已经达成了摧毁整个葡萄牙东方帝国的共识。同时,葡萄牙战舰在战争中的扫荡行为,也影响到英国公司从波斯进口丝绸的生意。所以,尽管英国在欧陆同
西班牙帝国没有发生战事,
东印度公司武装还是主动加入了战场。
1622年2月,英国舰队在波斯湾入口处被葡萄牙人发现。但后者却根本没有办法加以阻止。由于大部分士兵还在克什姆岛要塞和海峡的巡逻船上作战,所以停泊在霍尔木兹岛的几艘大帆船人手不足。此前的几十年里,葡萄牙海军也同英国多有交手,所以对这些新来者的实力非常清晰。相比战力较弱的荷兰,他们对这些
不列颠水手非常忌惮。因此,霍尔木兹岛守军直接放弃了海上拦截计划。也由于葡萄牙人长期控制海洋,所以其要塞的主要防卫火炮都被用于对准陆地方向。这就使得霍尔木兹要塞无法以岸炮火力驱逐对方,转而希望用停泊的战舰火力来加以巩固。
英国舰队则没有在霍尔木兹岛附近停留,直接深入海峡,抵达了位于最前线的克什姆岛(
格什姆岛)。葡萄牙人在当地部署了数百本族士兵和更多的霍尔木兹辅助部队。但数目众多的战舰却是小型桨帆船为主。英国人的盖伦帆船出现后,他们立刻放弃了对波斯海岸的封锁,尝试进行一次海上围攻。但正如他们自己用大帆船击溃
穆斯林战舰那样,英国人也凭借压制性的火力优势,将小型战舰轻易驱逐。更要命的是,一直被压制的波斯海军开始发威。超过200艘小型舰船在海峡上集中,载着大量援军、火炮和各类补给,登陆到克什姆岛。
在随后的克什姆岛战役中,盎格鲁-波斯联军完全处于优势地位。岛上的葡萄牙要塞也将火炮全部对准陆地方向,所以只能在英军舰炮的轰击下默默忍受。波斯陆军也借着英国盟友的火力支持,再次恢复了对要塞的正面强攻。然而,素来以顽强著称的葡萄牙守军,并没有立刻选择放弃。依靠大量的枪炮与辅助军的复合弓支持,再次挫败了萨法维陆军的蛮干式冲击。波斯士兵损失惨重(据葡萄牙人说法阵亡4000人),而已破损的堡垒却还是巍然不动。
怒不可遏的萨法维军官,再次请求盟友加强火力输出。于是,除了盖伦帆船的舰炮外,英军还派出炮兵分队上岸助战。甚至出动了轻型快艇,载着重炮从浅水区域接近射击。在这样的多重火力压制下,要塞内的葡萄牙人终于开始动摇。作为总指挥的费雷尔,一开始还希望希望率军死战到底,却也架不住其余人的士气低落。在尝试引爆弹药库自杀被阻止后,只能无奈地派人去向英军投降。
通过短暂的和谈,英国人同意保证守军的生命安全。因此,数百名葡萄牙残兵得以安全走出要塞,在波斯人的愤怒注视下投降。他们临行前将所有武器放置在要塞大门口,并要求英国人同意保护自己的霍尔木兹辅助部队。但英国人却对本地岛民的安全不感兴趣,任由萨法维士兵在葡军离开后大开杀戒。这些霍尔木兹人只能重新退回要塞,捡起葡萄牙人丢弃的武器抵抗。在被全部屠杀之前,他们据称又打死了数百萨法维士兵。
随着克什姆岛要塞的沦陷,东面的霍尔木兹本岛也是岌岌可危。数万萨法维军队被彻底解放了手脚,足以对全岛进行又一轮狂攻。英国战舰则可以封锁海路,让任何微弱援助都变得十分渺茫。最重要的是,岛上守军刚刚开辟的新淡水补给线,也因为克什姆岛要塞的陷落而被掐断。
鏖战霍尔木兹
1622年3月,英国船队行驶到东面的
阿巴斯港休整,同时准备接下去对霍尔木兹岛的进攻。在那里,他们首先恢复了一度中断的丝绸贸易,并等来了新一支萨法维大军从北部南下。在阿巴斯一世的支持下,
设拉子总督又获得了号称多达20000人的生力军和大批小型战舰。
葡萄牙人在霍尔木兹岛上的守军,规模仅仅是比克什姆岛的规模稍大一些。面对即将到来的海陆夹攻,他们的内心也非常矛盾。如果要守卫好要塞和周围的陆上区域,就不能派人去操作港口的大帆船。相反,启动战舰的代价就是削弱要塞兵力。何况,相比火力更强的英国舰船,葡萄牙武装商船的火力配置和船只状态都落于下风。他们仅能做到的努力,就是调整要塞炮位,将部分火炮对准了海洋方向。霍尔木兹国王也带着一些随从进入堡垒,算是最后的增援力量。
4月,
盎格鲁-波斯联军开始对霍尔木兹岛发起总攻。但由于海上无风,英军战舰无法有效前进。但波斯人却可以出动大批依靠人力滑动的小船,拖拽着盖伦帆船前进。在他们之前,则是更多搭载火炮和弓箭手的战船,径直冲向岛屿上的沙滩。
葡萄牙人立刻尝试阻击,并将剩余的40艘小型桨帆船都武装起来。他们将船头对准海峡,并尽可能的贴近岛屿海岸,以便在战局不利时获得支援。很快,他们就遭到6倍于自己的波斯战舰包围。虽然风帆系统各异,但双方的战舰实际上处于相同级别,差别主要在于武装水平。葡萄牙战舰的船头配有小型后装鹰炮,射程、射速与精准度都更胜一筹。船上的士兵都配发了火绳枪和大量弹药,足够进行长时间对抗。波斯战舰的船头则还在使用老旧的小炮,士兵主要以复合弓作战。因此,在以多打少的情况下,他们遭到葡萄牙人的迎头痛击。很多战船被炮火击毁,后面的士兵也因为恐惧而在慌乱中撤退。
但拥有数量优势的联军,接着又发起了第二次近海作战。在逐渐靠近霍尔木兹岛的英国帆船壮胆下,他们继续同葡萄牙战舰缠斗了4个小时。架不住对方人多势众的守军,终于开始出现船毁人亡的惨剧。但余下人还是靠着顽强的战力,又一次将波斯舰队击溃。指挥官甚至不顾战前定下的原则,下令所有船只一同攻击机动力不足的英国帆船。结果,在英军的压倒性火力面前,这次无望的反攻被迅速击退。更多波斯战舰则从岛屿的西面靠岸,将3000名陆军送上霍尔木兹岛。
鉴于阻止对方登陆失败,葡萄牙人也放弃了自己的小型舰队,全体进入要塞死守。在盎格鲁-波斯联军开始构筑炮位和围攻阵地时,以犀利的炮火加以反击。由于建造的年代较早,霍尔木兹要塞没有采用棱堡设计,自身安危全靠守军的火力输出。在一场持续了8天的漫长炮战中,葡萄牙人打断了英军旗舰伦敦号上的桅杆,迫使对方暂时退出战场。但联军还是接着在岛屿南部进行了登陆,并架起火炮从第三个方向加强轰击。当他们发现葡军准备将大帆船移动到港口处自沉,便释放了大量火船干扰。最终迫使守军放弃这个企图,任由无人掌控的船只被风吹到波斯海岸。
到1622年的4月22日,葡萄牙人还在坚守自己的要塞。但巨大的消耗,让要塞内的弹药库存告罄。持续封锁也让守军的口粮供应中断,接着是水源储备的急剧减少。在战役的最后时刻,葡萄牙人只能喝腐败变质的淡水,并因此变得更加虚弱无力。由于战斗、疾病和饥饿,有近千名守军丧生。在等不来果阿援军的前提下,岛上军官决定向英国人要求荣誉投降。
收到请求的英国船长们,自然同意了这个要求。他们甚至表现出特别仁慈的一面,将2艘剩余的葡萄牙船交给守军,并给船上补充了淡水和口粮。岛上的数百葡萄牙残兵和超过2000人的家属,便靠着这2艘船离开霍尔木兹,抵达了对岸的
阿曼港口--
马斯喀特。
但岛上的霍尔木兹土著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波斯军队在战斗结束后,几乎无差别地屠杀了所有居民。这也是出于对他们长期协助葡萄牙人作战的报复。尤其是在之前的沿海扫荡中,他们给波斯人造成了巨大伤亡。末代霍尔木兹岛国王--穆罕默德沙阿五世,被关进一个笼子,送到大陆上进行展览与嘲讽。数年后才得到特赦,在待遇较好的软禁中渡过余生。
由于要塞的陷落,葡萄牙东方帝国的北部前沿被连根拔除。利润丰厚的波斯湾贸易,从此不再能由其掌控。英国东印度公司则几乎完成了对波斯贸易的独霸。由于他们往往只要求建立商站和工场,所以更受亚洲本地君主的青眼。至于萨法维王朝,也将贸易据点从海岛搬迁至南部海岸线上的阿巴斯港,为自己带来了巨额海运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