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谷(1391年4月14日—1460年2月2日),字世用,号育斋,南直隶扬州府兴化县(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人,祖籍河南怀庆府怀庆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明朝名臣、
内阁首辅。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洪武二十四年三月十日(1391年4月14日),高谷出生于南直隶扬州府兴化县(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高谷自幼传承家训,行为举止犹如成人,他的父亲对此感到十分惊奇。十岁时,入
邑庠,勤奋好学。二十岁时,考中
举人。
登科入仕
永乐十三年(1414年)三月,高谷考中进士,被选
庶吉士。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二月,高谷被授予中书舍人之职。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十月,新继位的明仁宗挑选太子属官,改任高谷为
左春坊左
司直郎。
供职翰林
洪熙元年(1425年),高谷升阶为
承务郎。九月,因高谷学行独优,升迁为
翰林院侍讲,后来因父亲的丧事回乡守孝。
宣德四年(1429年)九月,高谷守丧期满,回朝任职。
宣德十年(1438年)三月,明宣宗命高谷主考
顺天府乡试。
正统元年(1436年)二月,开
经筵,
杨士奇进言说:“
经筵讲官必须由学问贯通、言行端正者的人担任。”于是推荐高谷及
苗衷、
马愉、
曹鼐四人侍讲读,赐三品章服。高谷进讲详明,听说这件事的人都叹服。
正统三年(1438年)四月,高谷因编修《明宣宗实录》有功,被明英宗升为翰林院
侍讲学士。
正统七年(1442年)三月,高谷被明英宗任命为殿试读卷官。
正统九年(1444年),明英宗命高谷主考
应天府乡试。
入阁辅政
正统十年(1445年)十月,高谷由侍讲学士升为工部右侍郎,入内阁参预机务。
正统十二年(1447年),进阶
通议大夫。十一月,明英宗追赠高谷等内阁大臣的先辈和妻子。
正统十三年(1448年)二月,明英宗命高谷担任会试主考官。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亲征,命高谷留守。八月,高谷升为工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仍掌内阁事务。都是边情紧急,朝廷严选使者,得中书舍人赵荣,升大理寺少卿,高谷嘉奖赵荣忠心,解所束金带送他。
景泰重臣
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明英宗自瓦剌回朝,因迎接的礼仪太薄,千户龚遂荣投书给高谷,说礼仪应当隆重些,可以援引
唐肃宗迎回太上皇的故事。高谷把它装在衣袖中带入朝廷,拿出来给群臣看,说:“武夫尚且知礼,何况儒臣呢?”众人都称赞他说得好。
胡濙、
王直想报告明代宗,高谷说:“迎接之礼已经又议上去了,皇上久没下决定。如果又呈进这封信,使皇上知道朝野同心,这可能也是一助。”都御史
王文认为不可。后来言官把这书信奏了上去。明代宗质问从哪儿得来,高谷回答说:“从臣这儿。”随即他上书恳请明代宗照龚遂荣的建议办。明代宗虽然没有听从,但也不加罪。
景泰二年(1451年)十二月,明代宗以高谷德高望重,进升他为少保、东阁大学士。
景泰三年(1452年)四月,明代宗易储,高谷被加封为太子太傅,支给二职俸禄,高谷恳切推辞,不被允许,不久又赐阶荣禄大夫。
景泰五年(1454年)四月,应天府、凤阳府发生灾荒,明代宗命高谷祭祀三陵,赈灾贫民。
景泰七年(1456年)五月,《寰宇通志》书成,进升为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大学士。当时内阁有七人,他们之间意见多不合。高谷清明正直,所持的意见也正。王文是高谷所推荐,却屡次排挤高谷。高谷多次请求解除机要职务,明代宗不许。都给事中林聪因忤逆权贵要人被判死罪,高谷力救,结果他只受到薄惩。陈循和王文陷害考官
刘俨、
黄谏,明代宗命礼部和高谷复阅试卷。高谷极力说刘俨等人无私,并说:“权贵子弟与寒士竞争,本已不可,何况他们不安义命,想因此而陷害考官呢?”明代宗于是赐陈循、王文的儿子考中,只黜退了林挺一人,这事得以过去了。
天顺致仕
天顺元年(1457年)正月,明英宗复位,陈循、王文等人都被责备斥出,高谷继任内阁首辅。二月,高谷也因病辞职,明英宗觉得高谷是长者,对廷臣说:“高谷在内阁时,议迎驾之礼和南宫之事,曾对朕有帮助。赐给他金帛袭衣,派给驿船送他回去。”不久又赐给敕书奖励。
高谷辞职之后,杜门谢绝宾客。有人问到景泰、天顺年间的事,他总是不回答。
身后哀荣
天顺四年正月十日(1460年2月2日),高谷去世,享年七十岁。
成化二年(1466年)十月,在礼部尚书姚夔的建议下,明宪宗下令赠高谷为
太保,谥号“文义”。
成化三年(1467年)二月,明宪宗恩荫高谷之子高峘入国子监读书。
成化四年(1468年)十月,明宪宗又授予高谷之子高峘为中书舍人。
主要影响
景泰年间,明代宗出于个人利益的考量,对迎接身处瓦剌的明英宗回銮之事并不热衷。即便在蒙古方面明确表示放还明英宗时,明代宗仍纠缠于迎驾的礼节问题而犹豫不决。尽管圣意暧昧,但高谷决主张以厚礼迎回明英宗,欲派商辂亲赴居庸关恭候明英宗銮驾。正是高谷等人的坚持,让明帝国的君王没有长期以俘虏的身份蒙受羞辱,而与圣意相左的阁臣也并未因此受到任何惩罚。这一看似无足轻重的事件,对于内阁制度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阁臣不必为保全自己的地位而对圣意曲意逢迎,而是坚守政治伦理上的忠诚。
历史评价
明英宗
朱祁镇:卿以智识文学,执经事朕,恭慎小心,积有岁年。(《明英宗实录》引)
明代宗
朱祁钰:卿等(陈循、高谷)历事有年,今又匡辅朕躬,宜兹宠嘉。(《明英宗实录》引)
孙继宗等:谷工诗,善书劄,性高简,士大夫非素知者罕与接见。为人淳谨廉静,其议奉迎救林聪、刘俨三事,为匡建之大者,士林称颂云。(《明英宗实录》)
李贤:公简重清介,与人无泛交,义之所在,勇于必言。虽违众不恤也,在位论荐,多号得人,可谓
慥慥乎,笃实之君子矣。(《工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兼东阁大学士致仕高公谷神道碑铭》)
姚夔:谷清慎自持,端亮有守。始侍经筵,继入内阁,恪持公论,孜孜为国。当先帝北巡,力主迎銮之议。及驾还,独建郊迎之策。后遂乞归田里,进退有道,始终不渝。(《明宪宗实录》引)
叶盛:又如文臣中尚书、都御史、卿佐等官,纯诚朴忠如王直、胡濙、高谷。(《明宪宗实录》引)
张廷玉等:①谷美丰仪,乐俭素,位至台司,敝庐瘠田而已。(《明史》)②高谷之清直,胡濙之宽厚,王直之端重,盖皆有大臣之度焉。当英、景之间,国势初更,人心观望,执政任事之臣多阿意取容。而谷、濙卷卷于迎驾之仪,直侃侃于遣使之请,皆力持正议,不随众俯仰,故能身负硕望,始终一节,可谓老成人矣。(《
明史》)
轶事典故
见识不凡
高谷曾前往海印寺书写佛经,归途中遇雨,他赤着脚回来。有人对他的劳苦表示惊讶,他说道:“光我一人苦哪值得怜惜,何不转告执政要员们禁止抄写佛经,那样受益的人就多了。”执政大臣们听到他的这番话,十分器重他。
锦上添花
高谷在一次任公宴上,穿的还是用新花样补缀起来的旧衣袍,外面的人说他是“高学士锦上添花”。
悍妒无出
高谷的妻子凶悍妒忌,没有生孩子。有一次,陈循和高谷谈到她。高谷的妻子在屏后听到了,立即出来大骂陈循。陈循当即掀翻了桌子,愤怒地列举她的罪过,说:“你生不了儿子,又不容纳妾,这是要断绝高家的后嗣呀!我当禀奏朝廷,按律令处置你。”从这以后,高谷的妻子妒意稍减,高谷才得以娶妾生子。
人际关系
主要作品
高谷著有《育斋集》八十卷,另有《诗集》十七卷、《归田》三卷、《拾遗》一卷付梓行世。
后世纪念
高谷墓位于江苏省兴化市
兴东镇沙家村北一圩子,现为西鲍窑厂所在地。据史料记载,规模恢宏,有神道碑、石人、石马数对。大学士李贤为之撰墓志,巡抚
郑晓撰行略,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史料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