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浙江省辖县级市,由
丽水市代管,位于
浙江省西南部,东邻
云和县、
景宁畲族自治县,南连
庆元县,北接
遂昌县、
松阳县,西与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相连,是浙江省入江西省、福建省的主要通道,素有“瓯婺八闽通衢”、“驿马要道,商旅咽喉”之称,历来为浙、闽、赣毗邻地区商贸重镇。龙泉市森林覆盖率达84.2%,总面积3059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龙泉辖4个街道、8个镇、7个乡;市政府驻龙渊街道。截至2023年末,龙泉市常住人口25.20万人,城镇化率69.4%。
历史沿革
出土文物证明,
新石器时代,龙泉土地上就有人类活动。
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属
永嘉郡松阳县,建置龙渊乡。
唐武德三年(620年),因避高祖李渊讳,改龙渊乡为龙泉乡。唐乾元二年(759),建立龙泉县,县治地黄鹤镇(今龙渊镇)。
宋宣和三年(1121年),诏天下县镇凡有龙字者皆避,因改名为剑川县。绍兴元年(1131年),复名龙泉县。庆元三年(1197年),析龙泉之松源乡及延庆乡部分地置庆元县。
明洪武三年(1370年),庆元县并入。洪武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复置庆元县。
1949年5月13日,龙泉解放。
1958年11月,庆元县并入。
1973年7月,复建庆元县。至1975年8月,龙、庆二县始分署办公。
1990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龙泉县设立龙泉市(县级),仍属丽水地区行政公署。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0年12月,全市下辖9个区、一个区级镇,8个乡级镇、35个乡,442个行政村。
1992年4月,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部署,进行撤区扩镇并乡工作,经过撤区扩镇并乡后,全市辖9个镇8个乡,442个行政村。9个镇是:龙渊镇、八都镇、上垟镇、小梅镇、查田镇、屏南镇、安仁镇、锦溪镇、住龙镇。8个乡是:兰巨乡、 石达石乡、宝溪乡、龙南乡、道太乡、城北乡、岩樟乡、竹垟畲族乡。
2002年4月10日,根据省政府《关于龙泉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撤销龙渊镇建制,原龙渊镇行政区域由龙泉市人民政府直辖,设立龙渊、西街、剑池3个街道办事处,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2006年,新建立西街街道河星村和剑池街道宏阳村等2个滩坑电站移民村。
2009年,新建立剑池街道大沙社区和安仁镇安泰社区等2个社区。
2012年底,龙泉市辖8个镇8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龙泉市辖4个街道、8个镇、7个乡(包括1个
民族乡):
龙渊街道、
西街街道、
剑池街道、
塔石街道;
八都镇、
上垟镇、
小梅镇、
查田镇、
屏南镇、安仁镇、锦溪镇、
住龙镇、
兰巨乡、
宝溪乡、
龙南乡、
道太乡、
岩樟乡、
城北乡、
竹垟畲族乡。 市人民政府驻龙渊街道贤良路333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处浙闽赣边境,东邻
云和县、
景宁畲族自治县,南连
庆元县,北接
遂昌县、
松阳县,西与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相连,介于北纬27°42′~28°20′,东经118°42′~119°25′之间。全境东西宽70.25千米,南北宽70.8千米,总面积305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龙泉市属浙南山地,地势东南和西北高、中间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龙泉溪从西南向东北贯穿中部。山脉分为两支,西北支为仙霞岭山系,经闽、浙、赣交界的枫岭、龙遂交界的九龙山,向东北伸展。东南支为洞宫山系,从福建省戴云山开始越过闽江经鹫峰山,直达闽、浙边境向东北延伸到龙泉市东南部,境内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头730余座,洞宫山主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江浙第一高峰。
气候
龙泉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由于山岭起伏,气候垂直变化较大,海拔800米以下区域属凉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春季回暖早,春末夏初多梅雨和暴雨,盛夏晴热干旱,秋季降温迟,冬季霜期短,全年作物生长期长。年平均温度17.6℃,7月平均气温27.9℃,1月平均气温6.5℃,极端最高气温达40.7℃,极端最低气温-8.5℃,全年日平均气温≥35℃的日数为29.4天。全年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为5572.6℃,年日照时数为1849.8小时,年降水量为1699.4毫米,年相对湿度为79%,无霜期为263天。
水文
龙泉市境内河流分属
瓯江、
钱塘江、
闽江三江水系,西北部披云山“三江汇顶”:北坡之水汇入住溪,为钱塘江支流乌溪江之源;西坡之水汇入宝溪,流入福建境内的建溪,为
闽江源头之一;南坡之水流经八都溪,注入瓯江上游龙泉溪。瓯江发源于凤阳山锅帽尖西北麓,境内长90千米,流域面积2488平方千米,属山溪性河流;钱塘江发源于披云山北坡,经住溪北向流入遂昌,境内长58千米,流域面积340.1平方千米;闽江发源于披云山西坡,经宝溪流入福建境内的建溪,境内长28千米,面积为98.1平方千米。
植被
龙泉市素有“浙南林海”之称,是浙江省最大的林区县(市)。全市林业用地26.5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87.1%,其中乔木林地21.2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84.3%,现存古树5375株,古树群129处。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龙泉市土地总面积30.44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53万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8.32%;园地面积0.15万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0.49%;林地面积25.75万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84.58%。
植物资源
龙泉市共有高等植物1800余种,其中苔藓植物66科170属368种;蕨类植物37科74属196种和7变种;野生种子植物164科666属1333种、13亚种、112变种和6变型。木本植物103科357属1105种(含种下分类群),全省3/4以上的种类有分布。其中,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又名钟萼木)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福建柏、金钱松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9种,大型真菌256种。百山祖国家公园(龙泉片区)享有“华东地区古老植物摇篮”的美誉。
龙泉市共调查古树名木5375株,隶属41科,85属,128种(包括变种),其中100~299年生的三级古树3559株,300~499年生的二级古树1434株,500年生以上的一级古树382株。全市散生古树2578株,古树群129个。龙渊街道、查田镇的两株樟树,树龄在千年以上。
动物资源
龙泉市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共发现的有6大类1261种。其中,两栖类33种;爬行类动物49种;鸟类121种;兽类64种;昆虫类982种;鱼类12种。其中,黄腹角雉、云豹、穿山甲等7种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蛇雕、猕猴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7种,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6种。
林业资源
截至2020年,龙泉市林地保有量397.29万亩,森林保有量385.58万亩,森林蓄积量2063.4万立方米,林木蓄积量2166万立方米,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6.46立方米/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4.42%,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面积173.15万亩,占林地面积比例为43.48%,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面积19512亩,实现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8‰以内,松材线虫病疫木市域清零。
截至2021年,龙泉市拥有林业用地397.89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60.37万亩。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15171.4公顷,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土地面积比例5%。湿地面积3102.11公顷,湿地保护率75.44%。全年实现森林面积385.89万亩、森林覆盖率84.49%、森林蓄积量2153.38万立方米、林木蓄积量2260.73万立方米,林木蓄积量年增量94.52万立方米。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龙泉常住人口为248866人。
截至2023年末,龙泉市常住人口25.20万人,户籍人口285024人,比上年减少1548人。其中,男性144739人,女性140285人,男女性别比103.17:100。当年出生人口1556人;死亡人口2345人。
民族构成
截至2022年,龙泉市共有一个民族乡,19个少数民族村,有畲、回、苗、满、土家、彝、壮、侗族等28个少数民族,有少数民族人口13000多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48%左右,其中畲族又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8%以上,是我省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市县之一。全市建有一所民族中学。
经济
综述
2021年,龙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1.76亿元,同比增长6.9%。分产业看,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6.86亿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57.24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工业增加值43.31亿元,同比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87.66亿元,同比增长8.0%。三次产业结构从11.1:34.7:54.2调整到10.4:35.4:54.2。
2022年,龙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0.3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09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9.63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工业增加值45.56亿元,同比增长2.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2.60亿元,同比增长3.8%。三次产业占比从去年的10.6:35.4:54.0调整为10.6:35.0:54.4。
2023年,初步核算,龙泉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8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1%,分别比全国(5.2%)、全省(6.0%)、丽水(7.5%)高2.9、2.1、0.6个百分点;列丽水第2位,创2014年以来最好成绩。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79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62.55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103.19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占比调整为9.7:34.1:56.2。
2023年,龙泉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100.2,比上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四涨三降一平”。
2023年,龙泉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8.6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5%。其中: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2亿元,比上年增长8.5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52%。全年民生支出50.44亿元,占全部支出的78.69%,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69亿元,比上年增长7.3%;科学技术支出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卫生健康支出6.49亿元,比上年增长1.5%。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23年,龙泉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7.5%。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4.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2.7%。三次产业比上年分别增长186.0%、增长12.4%、增长17.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3%、20.2%、78.5%。交通投资比上年增长111.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41.5%;项目民间投资(不包括房地产投资)比上年下降2.4%。
2023年,龙泉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8.75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住宅投资24.99亿元,比上年下降0.8%。商品房销售面积14.4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2.6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8%。商品房销售额13.07亿元,比上年下降24.9%。其中,住宅销售额10.88亿元,比上年下降33.9%。
第一产业
2023年,龙泉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7.4亿元,比上年增长5.2%。农林牧渔业发展较为稳定,其中:农业产值17.29亿元,比上年增长3.6%;林业产值5.62亿元,比上年增长4.2%;畜牧业产值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3%;渔业产值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 全年粮食总产量为8.22万吨,比上年增长6.83%。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4.0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12.1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2%;果用瓜种植面积2983亩,比上年增长5.7%;药材种植面积8414亩,比上年增长8.6%;油料种植面积15473.3亩,比上年增长13.3%;蔬菜种植面积120723.4亩,比上年增长3.7%;花卉面积909亩,比上年减少1.6%。
2023年,龙泉市食用菌产业总产量15925吨,比上年增长5.29%,实现产值5.52亿元,比上年增长2.39%。茶叶总产量2903吨,比上年增长7.6%。实现产值2.23亿元,比上年增长6.26%。蔬菜播种面积12.07万亩,实现产值3.8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87%、3.51%。
2023年,龙泉市生猪出栏为11.85万头,比上年增长10.54%;家禽出栏59.27万羽,比上年减少0.32%。猪牛羊肉产量1.08万吨,比上年增长8.64%;禽蛋产量0.04万吨,比上年增长0.73%。牛奶产量30.49吨,比上年增长178.96%。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龙泉市工业增加值46.25亿元,比上年增长4.6%,占GDP比重2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0%。规模以上工业亿元以上企业29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1.1%,29家亿元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1.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38.6%,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10.1%。
2023年,龙泉市规模以上工业中三大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0.2%,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8.1%。其中:精密制造产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6.6%;时尚产业工业总产值分别比上年下降12.7%;健康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9.6%。另外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7.14%。
2023年,龙泉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新产品产值较去年同期均有所提升。
2023年,龙泉市从主要产品产出情况看,全市18种主要产品产出量比上年“9升9降”,其中铅金属含量、锌金属含量、萤石生产量增长较快,而人造板、铁矿石成品矿、家具、泵生产量下滑程度较大。
建筑业
2023年,龙泉市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6.06亿元,比上年增长20.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6.0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2.8%,其中,新开工面积122.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9.2%。全市拥有资质建筑企业54家,应交增值税1.08亿元,比上年增长9.3%。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龙泉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29亿元,比上年增长5.3%,比丽水平均水平低3.0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5.16亿元,比上年下降4.5%。按销售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60亿元,比上年下降8.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56亿元,比上年增长8.4%。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3.31亿元,比上年下降7.4%,餐饮收入1.85亿元,比上年增长23.7%。
对外经济
2023年,龙泉市组织企业参加展会100余家(次),4家企业参加广交会、香港婴童玩具展、上海歌华汽配展等国内外展会,全市青瓷老字号企业已经连续5年参加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人文展。2023年1-12月龙泉市实现出口总额26.3亿元,比上年增长3.1%。
邮电和旅游
2023年,龙泉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0%。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2.96亿元,比上年增长19.39%;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完成2.71亿元,比上年增长4.17%,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62亿元,比上年增长3.78%;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239.54万件,比上年增长17.96%,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422.14万件,比上年增长29.8%。电信业务收入27831 万元,比上年增长23.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5351户,移动电话用户303805户。2023年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固定互联网宽带)137799户。
2023年,龙泉市实现旅游总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15.4%,全域旅游人数246.7万人次,同比增长16.92%。望瓯文旅市集、三江口青春文旅市集入选全省重点培育文旅市集名单,龙泉市入选“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龙泉市入选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省全域旅游示范县、省4A级景区城。龙泉国际大酒店、金沙温泉酒店创成4星级酒店,实现4星级酒店“零突破”。截至目前,全市拥有4A级景区4家、4A级景区镇8家、3A级以上景区村18家,省级等级民宿10家、“百县千碗”体验店11家、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2家、采摘旅游体验基地4家,国家级和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7家,星级饭店6家,银鼎级特色文化主题饭店2家,银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6家,旅行社15家。
金融和保险
2023年,龙泉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69.44亿元,余额比上年增长20.86%;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50.74亿元,余额比上年增长20.54%,存贷比94.94%。
2023年,龙泉市财产险保费收入2.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1%;累计赔款支出1.61亿元,比上年负增长3.41%。2023年龙泉市人身险(剔除万能险)保费收入3.31亿元,比上年增长7.12%;累计给付支出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80%。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龙泉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招生583人,在校生1579人,毕业生464人。普通高中学校2所,招生1237人,在校生3826人,毕业生1232人。初中学校7所,招生2488人,在校生7811人,毕业生2710人,初中毕业升高中段的比例为99.11%,比上年提高0.27个百分点。普通小学23所,招生2789人,在校生15078人,毕业生2492人;小学毕业生升学比例达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幼儿园46所,在园幼儿6442人,省等级幼儿园幼儿覆盖率达100%。
2023年,龙泉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269人,生师比6:1,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14%,比上年上升了0.05个百分点,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为93.98%,比上年下降2.34个百分点;普通高中专任教师308人;义务教育专任教师1702人,比上年减少27人;幼儿园专任教师511人,比上年减少55人,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
科学技术
截至2023年,龙泉市已对企业亟需攻关的57个技术难题进行了“张榜招贤”并成功揭榜。推进浙江大学与龙泉市合作,双方在第十一届“智汇丽水”人才科技峰会开幕式上成功签约,支持龙泉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全年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新认定18家,重新认定2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4家;完成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立项61个;组织科技特派员项目工业9个、农业项目22个(省级14个、丽水市5个、省团队科技特派员项目3个)。争取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411万元,下达市本级科技专项资金6804.47174 万元。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2%。
2023年,龙泉市专利授权量1031件,比上年下降19.52%,其中发明专利68件,比上年增长21.42%。
文化事业
2023年,龙泉市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8个、城市书房16个、文化驿站1个,全市文化活动累计开展14485场,参与总人次1005万。开展送戏下乡538场、送书下乡47641册、送展览讲座310次、引进优秀剧目6场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30场、讲座126场、展览40场,举办19场“不灭窑火”、35场“乡村文化漫游节”,建成4个全民艺术普及点(“青苗培育”、“艺文惠享”点)。举办“碧海遗珍——拉斯海马酋长国出土瓷器与中国瓷窑址考古成果对比展”“海贸明珠——漳州圣杯屿元代海船遗址水下考古成果展”等精品展览,龙泉青瓷、宝剑文化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省级博物馆,“听瓷语 观世界”龙泉青瓷展精彩亮相法国、比利时等多个国家。“向上扬”青瓷展示馆、住龙镇生物多样性体验馆获评三星级乡村博物馆。宝溪乡入选第三批浙江文艺创作采风基地。城北乡上田村入选第二批文艺赋美·浙江省美育示范村。龙南乡入选第四批“浙江省戏曲之乡”名单。竹垟畲族乡入选省文化强镇,城北乡上田村入选省文化示范村。大窑龙泉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全省第三批大花园耀眼明珠名单。龙泉青瓷博物馆入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青瓷文化赋能城市更新项目”入选省文化基因转化活化创新项目。龙泉市入选浙江省“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地区名单,创成省级龙泉青瓷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
体育事业
2023年,龙泉市完成9个百姓健身房、3个多功能运动场以及环浙步道(环丽步道)35.53公里的建设,其中丽水龙泉·长三角第一高峰攀高线获评“2023年度环浙步道经典线路”。举办2023江南之巅·天空越野赛、浙江省助力山区26县篮球联赛总决赛、浙江省青少年皮划艇锦标赛、浙江省龙泉论剑武术大赛、端午龙舟文化旅游活动等体育赛事活动65场,其中江南之巅·天空越野赛报名人数为1356人,达历史新高。端午龙舟文化节入选2024年省级“民间民俗·多彩浙江”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名单。连续九年为斯诺克国际锦标赛打造青瓷冠军奖杯,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打造27款青瓷文创产品,其中《国瓷·亚运尊》被29个亚运会参赛国驻华使馆永久珍藏。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底,龙泉市有卫生机构249家(包括卫生监督所等),实有床位数1359张,执业医师886人,注册护士762人。
人民生活
2023年,龙泉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83元,比上年增长4.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19元,比上年增长8.2%。
2023年,龙泉市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达42626元、2775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0%、11.6%。
社会保障
2023年,龙泉市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9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2%。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777人,开展创业培训5期,培训660人次。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市各类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1万余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7.2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九连调”,企业离退休人员调资后人均月养老金2753.96元。2023年12月在册低保5017户,7587人。
资源环境
2023年,龙泉市拥有林业用地393.41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61万亩。全年实现森林面积386.93万亩、森林覆盖率84.74%、森林蓄积量2402.07万立方米、林木蓄积量2519.61万立方米,林木蓄积量年增量55.44万立方米。建成龙泉市宝溪乡高山村、竹垟畲族乡金田村、安仁镇广田村、查田镇茶丰村4个省级“一村万树”示范村,创成住龙镇龙星村省级森林人家、屏南镇坪田村省级自然保护地融合发展村,昴山古道入选浙江省一级古道,龙泉山森林康养基地入选浙江省森林康养基地。迭代升级“益林共富”多跨场景应用,作为全省首批地方特色数字化应用接入“浙农富裕”活权促富子场景;入选全国《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第四批)》,系全省唯一。首创“山海协作”碳汇生态横向补偿机制,完成全省首单“林木碳汇价格指数保险”,发放丽水首批竹木产品碳标签,助力法院成功办理龙泉首例认购林业碳汇替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
2023年,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07,位列全省第一。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100%。PM2.5年平均浓度18微克/立方米,位列全省第三;PM10年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位列全省第一。全市地表水总体水质为优,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2.3,位列全省第二。全市16个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标准,达标率100%。其中,达到Ⅰ类水质标准断面3个,占18.7%,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断面13个,占81.3%。全市23个乡镇交接水断面均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标准。岩樟溪和6个“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标准,达标率100%。龙泉—云和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达到Ⅰ类水质标准,达标率100%。
社会安全
2023年,龙泉市应急管理局依法依规开展执法检查。在监管执法过程中始终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全面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2023年,共查处非事故案件69件,处罚金额146.75万元。
2023年,龙泉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下降3.1%。单位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9.4%。
交通运输
公路
龙泉市是浙西南交通枢纽,素有“瓯婺八闽通衢”、“驿马要道、商旅咽喉”之称,是浙江进入江西、福建两省的主要通道。有
龙丽高速公路、
龙浦高速公路和
龙庆高速公路3条高速,51、53、54省道从东、西、南、北通向境外,还有8条乡村道与毗邻县相连结,形成对外交通的主干架。
2023年,龙泉市公路客货运周转量6166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幅13.7%。境内等级公路里程2515.4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88.68公里。
铁路
政治
更新于2024年4月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龙泉因剑得名,据《越绝书》记载:“欧冶子、干将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晋代以“龙渊”剑名在欧冶子铸剑地设立“龙渊乡”,唐朝因避高祖李渊讳把“龙渊乡”改为“龙泉乡”,唐乾元二年(759年)置“龙泉县”,1990年撤县设市。
人文
龙泉市是中国陶瓷文化历史文化名城和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以青瓷文化、宝剑文化、香菇文化闻名于世。龙泉宝剑始创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寒光逼人、纹饰巧致”四大特色而成为“中华第一剑”。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盛于宋元,以“清澈如秋空、宁静似深海”的哥、弟窑瓷器享誉海内外,其中“哥窑”与著名的官、汝、定、钧并称宋代五大名窑。2006年,
龙泉宝剑锻制技艺、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双双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9年,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迄今为止全球唯一入选“人类非遗”的陶瓷类项目。2012年,龙泉黑胎青瓷与哥窑论证会认定:文献记载的哥窑就在浙江龙泉。龙泉也是中国香菇文化的发源地,人工栽培香菇的祖师爷“吴三公”是原龙泉龙岩村人,龙泉人何澹被称为“香菇文化之父”。2009年,龙泉被评为“全国十大食用菌生产基地县(市),并成功承办全国食用菌大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2月,龙泉市有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项(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龙泉宝剑锻制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项,丽水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7项,龙泉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8项。
文物
截至2022年,龙泉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龙泉市有古窑址、古建筑等文物保护单位970处,其中大窑龙泉窑国家遗址公园(共计青瓷窑址126处)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
截至2020年底,龙泉市共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38个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0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点970处。
民俗
龙泉端午赛龙舟是龙泉的老传统,龙泉龙舟,龙泉人俗称“华船”,相传始于南宋,已经有着八百多年的历史,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丽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百姓心目中,划龙舟能驱逐“瘟神”,求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龙泉龙舟的造型,传说是依照宋朝宋王出巡时乘坐的龙船而造的。龙泉的龙舟身长18米,加上龙头、龙尾,全长约19至20米。船身最大阔度1.5米,龙舟分16档,每排2人,共32名划手。另配有锣鼓手、舵手各一名。龙头由雕刻工精工制作而成,龙嘴上下唇共有100颗牙齿,以示龙的传人百业兴旺。
石马特有的请酒,送酒,舞灯,迎灯,抢灯等闹元宵习俗已传承三百多年,2008年,石马抢灯习俗被列入丽水市第一批非遗保护名录。
龙泉安仁板龙,始于五代,是丽水市级第一批非遗代表性项目。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每年元宵节,安仁群众便会自发组织龙灯表演。板龙一般长约400米,表演时尤以盘龙最为精彩,龙头一起一伏,左右摇摆,龙身、龙尾紧紧相随,犹如巨龙腾空抢珠,很是壮观。
山歌,多以对唱形式,旋律流畅,如《山歌便唱山歌王》、《
对花》等。表达妻子思夫盼郎心情的恋歌有《唱五更》等,也有借唱四季十二个月物事,表达情怀,如《思一郎》、《长工叹》等。
拜祖师爷,在龙泉,哥窑弟窑的创始人章生一、章生二被后人尊为窑业祖师爷。过去在烧瓷的龙窑、鲤鱼窑的窑头,都张贴有“师父榜”。师父榜除祀师神位外,并附祀山神、土地、搬水章子、运水郎君。每逢农历初二、十六两日,瓷匠必须置办酒肉、茶饭、点香烛在窑头师父榜前祭祀,磕头膜拜,然后分食祭品,俗称“过日”。
择基建窑,建窑首先请风水先生择定吉地和黄道吉日才能开工建窑。开工时,要在窑地设祭礼神,以求烧出好瓷器。建窑日严禁儿童、孕妇入窑池,也不许有人挑粪桶从窑地前经过,以防触犯神灵,降祸于窑。
祭窑,农历七月十八日为祭窑日,俗传这一天是哥窑祖师章生一“窑变瓷器”制成的日期。届时窑匠要沐浴斋戒,在祖师爷的香案上放置用面捏成的童男童女,在窑头师爷榜前设祭,点香烛跪拜,祈求祖师保佑烧出优美瓷器。
窑场用膳,窑工在窑场用膳不能说话,用膳时碗筷不能碰响桌子,也不能把筷子架在碗上。
入窑,入窑要择三、六、九的日期,并要祭祀祖师、山神、土地。在入窑的整个过程中要讲吉祥语,要严禁秽物经过,防止秽气入窑,影响烧窑。
做窑福,在龙泉不管是建瓷窑、瓦窑、炭窑时,在窑旁都要立“窑公”。开窑点火必先祭祀“窑公”,并备酒肴请师傅,即做窑福。
宗教
截至2022年,龙泉市有
佛教、
道教、
基督教、
天主教四大宗教,共有依法登记宗教场所50处,其中佛教9处、道教6处、基督教34处、天主教1处。共有佛教协会、道教协会、基督教两会、天主教爱国组四大宗教团体。
菇民文化
龙泉是世界香菇发源地,自古被誉为“菇民之乡”,民国13年(1924年)就出版了香菇栽培专辑《菇业备要全书》。在世代的香菇生产过程中,菇民为了防止盗贼和野兽的侵扰,在自卫中练就了“凳花”“扁担功”等独特的菇民防身术。特色菇民美食有黄粿、蒸粉皮、泥鳅豆腐、紫苏鱼头、土豆饼、灰碱粽等。这些习俗和美食,共同记载着龙泉人民勤劳的香菇种植历史,是菇民文化流传的活历史。香菇砍花技艺、菇民防身术已列入丽水市、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1年底,龙泉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12家,其中:AAAA级4家,AAA级7家,AA级1家;星级饭店5家,其中三星级3家,二星级2家;银鼎级特色文化主题饭店2家;银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6家;银桂级品质饭店3家;银宿5家;非遗主题民宿1家;旅行社15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3家。泉住龙景区获评国家AAAA级景区。
主要景点
龙泉山旅游度假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龙泉市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其主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江浙第一高峰。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与云贵高原相似,形成了高原湖泊、高山草甸、云海雾凇等众多高原特有的自然奇观。目前已开放龙泉大峡谷、凤阳湖、绝壁奇松、七星潭、黄茅尖、瓯江源等六大景区。
龙泉宝溪景区为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龙泉市
宝溪乡境内。景区核心区域在
溪头村。古村散落其间,民风淳朴,生态一流,被誉为“天然氧吧”和“用矿泉水洗澡的地方”。宝溪乡先后荣获了“全国环境优美乡”、“浙江省卫生乡”、“浙江最美生态乡”、“治水美镇”等称号。境内还有
披云山,是著名的三江(瓯江、闽江、钱塘江)之源与道教胜地。文化底蕴深厚,青瓷龙窑文化、竹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以及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住龙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依山而筑,傍水而兴。有400余米长的红军老街。位于龙泉市西北浙闽边陲,是当年挺进师浴血奋战的地方,素有红色井岗之称。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93.7%,素有浙江西南林海,“山水美景养眼,清新空气养肺”。
中国青瓷小镇,是现代龙泉青瓷发祥地。其核心景区为披云青瓷文化园,是以国营龙泉瓷厂旧址为基础,是全国唯一以青瓷为主题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分为游览区、体验区、休闲区,在这里你定能体验“龙泉一日·青瓷千年”的魅力。
沈广隆剑铺
龙泉是武侠迷的现实江湖,沈广隆铸剑园是以宝剑文化为主题的秦汉代铸剑文化园,宝剑文化氛围浓厚,沈广隆剑铺创始于1885年(清光绪),是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宝剑锻制技艺省级传承基地、浙江工业旅游基地,并以“天下第一剑”闻名于海内外。
青瓷博物馆
龙泉青瓷博物馆是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专题博物馆。是展示龙泉青瓷文化元素、展现龙泉青瓷艺术成就的重要窗口,系统地展示龙泉窑的起源、发展、衰落、复兴各个时期的历史面貌,馆藏展品丰富,更有龙泉窑各个时期的精品。
地方特产
龙泉宝剑
2006年5月20日,
龙泉宝剑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泉市生产的龙泉宝剑,相传创始于
春秋战国时代,至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历史。民间广泛流传着
欧冶子铸剑的故事。龙渊也是龙泉剑最初的名字。据传有一次欧冶子汲水淬剑,忽然出现了“五色龙纹”,七星斗像,人们就将铸剑的地方称为“龙渊”,把剑称为“
七星龙渊剑”。至唐代因避高祖李渊讳,便把“渊”字改成“泉”字。
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2006年列入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正式入选的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包括原料的粉碎、淘洗、陈腐和练泥;器物的成型、晾干、修坯、装饰、素烧、上釉、装匣、装窑;最后在龙窑内用木柴烧成。在原料选择、釉料配制、造型制作、窑温控制方面,龙泉青瓷均具有独特的技艺。龙泉窑始于西晋,北宋时已初具规模,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龙泉窑产出的龙泉青瓷,以“千峰翠色”的明丽和“如冰似玉”的晶莹著称于世,享有“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陶瓷之花”的美名。
龙泉香菇
龙泉是世界香菇发源地之一,龙泉自然条件优越,所产段木香菇、代料香菇质地优厚,菇形园整、色泽纯正、香气浓郁,味道鲜美。随着食用菌实用技术的普及。已形成生产、销售、加工一条龙服务体系,
龙泉香菇生产已成为龙泉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95(福州)全国食药用菌产品展示与新技术交流会上获得《全国食用菌先进县》的荣誉称号,“龙宝”牌香菇在首届农业博览会获银质奖。已建立了2个大型的香菇交易市场,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
龙泉灵芝
龙泉灵芝,中草药,浙江省龙泉市特产。龙泉灵芝朵形圆整、质地致密、比重大、底色好,具有较好的商品性。有效成份高,三帖类含量高于其它地方所产灵芝,总糖含量比一般灵芝高22.2%。龙泉灵芝深加工品有灵芝片、灵芝冲剂、灵芝精、灵芝酒、灵芝胶囊、灵芝孢子粉、灵芝抗皱蜜、灵芝润肤露等,深受消费者青眯,产品运销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法国等国家。2010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龙泉灵芝实施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23年2月,“龙泉灵芝”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著名人物
龙泉人杰地灵,人文昌盛。宋朝天圣至咸淳251年间,龙泉一县就出进士260名,创造了古代科举奇观。思想文化人才辈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能工巧匠星光璀璨。宋代永嘉学派主要代表和集大成者
叶适,思想博大精深,成为温州模式和温州精神源头活水;南宋著名“江湖派”代表诗人、历史学家
叶绍翁,千古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至今广为传诵;南宋著名考古学家
叶大庆所著《考古质疑》,被录入《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南宋著名历史学家
鲍彪所著《鲍氏战国策注》,至今仍为权威注本。在宋朝,龙泉先后出了2位宰相、3位副宰相和2位兵部尚书,分别为北宋宰相何执中、副相管师仁,南宋宰相汤思退、副相何澹、真德秀,南宋兵部尚书季可、陈存,其中副相何澹未忘乡土建设,疏浚处州通济堰,开凿保定洪塘,并修撰龙泉第一部县志,志中记载了生产香菇“砍花法”和“惊蕈术”对世界香菇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他因此被称为世界香菇文化之父。明初官员、学者章溢,辅佐朱元璋开国立业,与刘伯温、宋濂、叶琛一起并称为
浙东四先生。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莫言祖居地也在龙泉。
欧冶子,春秋末期,战国初期越国人宁波人(约公元前514年前后)。相传是
龙泉宝剑创始人。发现了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了第一把铁剑“龙渊”,开创了中国冷兵器之先河。
章生一、
章生二,兄名生一,弟名生二,龙泉人氏,相传是哥窑和弟窑的创始人(1127年前后)。南宋初期于琉田,即今小梅镇大窑村同业于瓷窑。又因其作品风格继承龙泉晋唐青器,又名“龙泉窑”,亦称“
章窑”。所以世称章氏兄弟是开创龙泉青瓷鼎盛时代的标志性人物。
叶适,南宋著名学者,与朱熹齐名。字正则,祖籍龙泉,多有匡救时弊之言,称水心先生,为
永嘉学派创始人。
宋史《
艺文志》有
叶适《习学记言》45卷;《
四库全书》有叶适《
习学记言》50卷;《水心卷》28卷等。主张通商惠工,扶持商贾,流通货币。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之萌芽,就出自叶适。
何执中,北宋大臣,字伯通。举进士。初为台(今浙江省临海县。一说今安徽省凤台县)、亳(今安徽省亳州)二州判官。徽宗(
赵佶)时追随蔡京。1105年(徽宗崇宁四年)任
尚书右丞。四年后代
蔡京为尚书左丞,并以太傅致仕。
汤思退,南宋著名政治家,官至宰相。字进之,号湘水。
叶涛,北宋著名诗人(1050~1110年),官至三品
龙图阁待制,系
王安石弟
王安国之婿。
管师仁,北宋著名政治家,官至
正二品副相(1045~1109年)。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拜资政殿学士,佑神观使。葬于
汴京,封南阳侯。《两渐名贤录》称其为“名宦”。
叶绍翁,南宋著名诗人,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人氏(1200年前后在世)。原姓李,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年)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
余姚。建炎三年(1129年),颖士抗金有功,升为
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
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 ,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
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龙泉同乡进士、当朝参知政事(副相)
真德秀过从甚密。
叶大庆,南宋著名考古学家,字荣甫,授建州州学教授。上自六经诸史,下逮当朝名家著述,无所不谙,并以词赋知名于时。对诸生授业解惑,辨伪纠谬,议论精确,说理透辟,深得学子爱戴。晚年,身患痼疾,杜门辞教,将数十年之教学笔记,整理成《
考古质疑》一书,后收入《永乐大典》。
吴三公,原名吴煜(1130~1208年)。南宋龙泉县龙溪乡龙岩村人,相传是世界“砍花法”人工栽培香菇技术创始人。因其排行老三,后人敬称“吴三公”。发明了“砍花”、“惊蕈”种菇法,传之于世。
荣誉称号
2020年,龙泉市被评为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
2020年,龙泉市被评为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0年12月,龙泉市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
2021年7月,龙泉市上榜“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1年9月8日,龙泉市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2年2月,龙泉市被评为2021年度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优秀县。
2022年4月,龙泉市入选浙江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支持打造共富村试点县(市、区)。
2023年11月,被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