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77年,丁巳年(
蛇年);唐大历十二年;南诏长寿九年;日本宝龟八年;渤海国大兴四十年。
历史纪事
公元777年,杀宰相
元载,贬
王缙。吏部侍郎
杨炎等以载党贬官。载权势太盛,因而得罪。
籍没家产,庄田数十区,胡椒至八百石,他物亦相称。载字公辅,
凤翔岐山(今属陕西)人。以
杨绾、常衮为相。增京官俸。令诸州除部团练使外,罢团练守捉使。定诸州兵数,凡招募后,发给家属口粮、春冬衣裳者,称“官健”;差点当地居民,春夏归农,秋冬召集,只给本身口粮、酱采者,称“团结”。因州县官俸不一,
刺史自
月给千缗至数十缗不等,规定节度使以下到主簿、县尉俸禄。
杨绾死。绾字公权。
华州华阴人。以俭约闻名。召
颜真卿还京,仍任刑部尚书。李正已移治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正已本有淄、青等十州,及攻
李灵曜,又得曹、濮、徐、兖、郓五州。
公元777年,升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为
正二品,就废除了“
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职衔。
公元777年,大历十二年十一月,唐蕃和好,宋衡被
吐蕃以“二百骑尽室护归”长安。
公元777年,
元载、
王缙为相时,代宗每天皆赐以内厨御馔,可够十人食用,以后遂为定制。大历十二年(七七七)八月二十四日,常衮与
朱泚上言:食料钱已足够多,乞求停赐馔。代宗许之。常衮又辞堂封(宰相所封食邑),因同列官不同意而止,当时有人讥笑常兖,说:朝廷厚禄,是为了养贤;如果无能,应该辞位,不当辞禄。
公元777年,大历十二年秋雨多,河中府池盐多败。而户部侍郎判度支
韩滉恐盐户
减税,十月九日,上奏说雨虽多,不伤盐,还有瑞盐生。代宗疑其所奏,遣谏议大夫
蒋镇前往视察。十一月回报:“瑞盐实如
韩滉所言。”仍上表贺,代宗因赐号“宝应灵应池”。时人丑之。京兆尹
黎干上奏说秋雨多,损伤庄稼,
韩滉又奏干说不实,代宗又命御史按视,二十九日,御史还奏说:所损共三万余顷。独渭南县令刘澡自称境内秋稼不损,御史赵计所奏亦与澡同。代宗说:“大雨普降,怎么渭雨独无灾损!”又命御史朱敖视察,报称损三千余顷。代宗听后,叹息说:“县令是民众的父母官,就是不损都应该报损,怎么能如此不仁呢!”于是贬澡为南浦(今四川万县)县尉,计为澧州(今湖南澧县)司户,伹没有问滉罪。
公元777年,大历十二年(七七七)四月一日,以太常卿
杨绾为中书侍郎,礼部侍郎常衮为门下侍郎,并同平章事。绾性清俭简素,制下之日,朝野庆贺。
郭子仪正在宴客,闻之,即减坐中声乐五分之四。京兆尹
黎干,从骑甚盛,当日即省之,只留十骑。御史中丞
崔宽,宅舍宏丽,急撤毁之。
元载为相时,因仕进者多乐在京师,恶其逼已,故制俸禄,厚外官而薄京官,以至京官不能自给,常从外官乞贷。杨绾、常衮为相,遂奏言京官俸禄太少。四月二十八日,诏加京官俸钱,每年约为十五万六千余缗。
公元777年,大历十二年(七七七)五月一日,代宗下诏除都团练使外,悉罢诸州团练守捉使(见大历八年九月“郇模请罢团练使”条)。又令诸节度使非军事要急,不得擅自召
刺史或停其职务,差人权摄。又定诸州兵,都有常数,其召募给家粮及春冬衣者,称为“官健”。差点当地人,春夏归农,秋冬追集,给身粮酱菜者,称为“团结”。从
安史之乱以来,州县官俸给不同,加以元载、
王缙随情徇私,有的
刺史月给俸钱至千缗,有的才数十缗,至此,始定外官节度使以下至主簿、县尉俸。减多加少,上下有别,法制粗立。
西方纪事
公元777年,诸萨克森谒查理曼军门降。而
西班牙穆斯林内乱,
伍麦叶王朝与
阿拔斯王朝交相攻击。查理曼自忖无后顾之忧,遂劳师远征南越比利牛斯山,军于萨拉戈萨城下。战事未能取得进展,查理曼仅仅劫掠了附近几个城镇,就因为萨克森人骚动又起而班师。归途中,查理曼误以为潘普洛纳是
穆斯林摩尔人的城市而将其夷为平地,此举触怒了同为基督徒的
纳瓦拉地区巴斯克人。
人物出生
皇甫湜(777年—835年),字持正,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唐代文学家。元和进士,官至工部郎中。
裴度辟为判官。
皇甫湜出
韩愈门下,从韩愈学古文,思想倾向与韩愈相近,为文亦言圣道,但其辟佛不若韩愈积极。文章奇僻,今存诗三首,《
全唐诗》仅收其《
题浯溪石》一首。《答李生书》三篇,是
皇甫湜文论的代表作,反覆论辩“奇”与“常”在文章中的关系。他说“夫意新则异于常,异于
常则怪矣;词高则出于众,出于众则奇矣。”又说:“夫文者非他,言之华者也,其用在通理而已,固不务奇,然亦无伤于奇也。”宋人辑有《
皇甫持正文集》。
皇甫湜跟他的老师昌黎一样,常给人家写墓志铭一类的文章,稿费不菲,价码是“每字三匹绢,更减八分钱不得”。韩文公似特重
皇甫湜,嘱咐他写墓志铭,
李翱只令作行状。曾作《昌黎韩先生墓志铭》、《韩文公神道碑》是研究
韩愈的重要史料。
人物逝世
元载(?-777年),字公辅,
凤翔岐山(今陕西凤翔县)人,唐朝中期政治人物。
《旧唐书》称他“性惠敏,博览子史,尤学道书”,天宝初,因熟读
庄子、老子、
列子、文子之学,而考上进士,后任新平尉,肃宗时,因与掌权宦官
李辅国之妻同族而受到重用,管理漕运,代宗时,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即宰相),后又授与天下元帅行军司马。因先后助代宗杀了
李辅国以及后来的鱼朝恩两个掌权宦官而更加受到皇帝信任,“志气骄溢,每众中大言,自谓有文武才略,古今莫及,弄权
舞智,政以贿成,僭侈无度。”宋代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一书中感叹:“臭袜终须来塞口,枉收八百斛胡椒”。其著作有全集十卷,
《全唐诗》收有一诗《别妻王韫秀》。
大历十二年(七七七)。散文家
独孤及卒,年五十三。
独孤及,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十三年(七五四),应道举。代宗时为左抬遗,大历九年(七七四),任常州
刺史,所以世称独孤常州。他与
萧颖士、李华齐名,反对骈文,提倡古文,强调文章要以儒家经典为依据,成为
韩柳古文运动的先驱。所作《仙掌铭》、《函谷关铭》,为人称颂。有
《毗陵集》二十卷传世。
六顶山古墓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元载专横已久,黄门侍郎、同平章事
王缙又从而依附之,二相皆
贪赃纳贿。载妻王氏及子伯和、仲武,缙弟、妹皆同。又以政事委于群吏,士子求进者,如不结其子弟及主书
卓英倩等,则无由自达。代宗已容忍多年,但载、缙
怙恶不改。于是代宗欲诛除之,恐左右泄其事,独与左金吾大将军
吴凑(代宗母舅)谋之。时有人告发载、缙夜醮图谋不轨,大历十二年(七七七)三月二十八日,代宗临延英殿,命
吴凑收载、缙于政事堂,又收系仲武及
卓英倩等于狱中。命吏部尚书
刘晏与御史大夫李涵等审问之,载、缙皆伏罪。遂赐载自尽。载请求说:“愿得快死!”主事者遂脱袜塞其口而杀之。
王缙因系从犯,贬为
括州刺史。
元载妻王氏及子伯和、仲武、季能皆被杀。有司籍载家产,光胡椒就有八百石。四月二日,诏贬
元载党吏部侍郎
杨炎、谏议大夫
韩洄、
包佶、起居舍人
韩会等十余人。五月二十日,遣中使发
元载祖父之墓,剖棺弃尸,毁其家庙,烧其木主。
杨绾拜相后,代宗想倚靠其改革弊政,而绾体弱多疾,大历十二年(七七七)七月二十日,病卒。为相仅三月代宗十分痛心,对群臣说:“天不欲朕致太平,何夺朕
杨绾之速!”绾为相时,拟进贤,与常衮荐外官湖北
刺史颜真卿入为刑部尚书,又荐淮南判官
关播入为都官员外郎。
5.贞慧公主
贞慧公主是渤海国第三代王大钦茂的次女,生于公元737年,死于公元777年,终年40岁。葬于
六顶山古墓群。
六顶山古墓群是渤海国早期王族和贵族的陵寝。是古渤海时期重要文化遗存之一,墓地共有两个墓区,一百余座墓葬,第一墓区在西侧,以贞惠公主墓为主。第二墓区在东侧,是个很规整的椅子形山坳。
文物遗址
《自叙帖》唐书法僧
怀素草书。书于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藏台湾故宫博物院。中华第一草书。内容为自述写草书的经历和经验,和当时士大夫对他书法的品评,即当时的著名人物如
颜真卿、戴叙伦等对他的草书的赞颂。《自叙帖》是
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明文徵明题:“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明代
安岐谓此帖:“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
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共126行,698首六行早损,为宋苏舜钦补书。帖前有明
李东阳篆书
引首“藏真自序”四字,后有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邵周、王囗囗重装题记。钤有“建业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许国后裔”、“武乡之印”、“赵氏藏书”、“秋壑图书”、“
项元汴印”、“
安岐之印”、“
乾隆”、“宣统鉴赏”等鉴藏印。
天下第二泉即
惠山泉,又称陆子泉。此泉开凿于唐大历元年至十二年(766-777年)。水质甘香重滑。中国古代著名的茶道专家,唐朝人
陆羽在他的《茶经》中,称天下
水品二十等,惠山泉为
天下第二泉。
宋徽宗时,此水成为贡品。唐宋以后,一些著名的诗人常来此游历,留下了许多盛赞此泉的诗句,从此,
天下第二泉闻名大下,此泉共分上、中、下三他。泉上有“
天下第二泉”石刻。是清代吏部员外郎王澍所书。上池八角形,水质最好,斟过杯口数毫米而茶水不溢。水色透明,甘洌可口。中池方形,筑有泉亭。下池长方形,凿于宋代。此处有
二泉亭、漪澜堂、景徽堂及明代的观音石,螭首等。坐在景徽堂的茶座中,品尝用二泉水泡的香茗,欣赏二泉附近景色,石刻螭首中,泉水从螭口中潺潺流出,叮咚有声。民间音乐家瞎子
阿炳(华彦钧),曾在此作
《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曲调悠扬,如泣如诉,更使二泉美名远播天下。
3.六顶山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