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研究简称为STS研究,它探讨和揭示科学、 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其目的是要改变科学和技术分离,科学、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状态,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概念
STS教育是
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 其宗旨是培养具有
科学素质的
公民。它要求面向公众,面向全体;强调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
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中的应用;重视科学的
价值取向,要求人们在从事任何科学发现、
技术发明创造时,都要考虑
社会效果,并能为科技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承担
社会责任。
时间
STS研究和STS教育始于60~70年代西方
发达国家。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带来了经济发达、社会繁荣、人们生活幸福,但与科学技术发展有关的重大
社会问题(如环境、生态、人口、能源、资源等等)也随之不断出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STS研究和STS教育应运而生。 可以说,STS研究和STS教育的产生是
社会发展的需要。
引入
我国在80年代中期引进了有关STS教育的理论,并对大、中、 小学STS教育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1、在科学
教育目标上,由过去片面追求
个体认知的发展、
知识的掌握转向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在内的公民“
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我国青年学者
孙可平博士在对有关国家STS教育目标进行系统考察后认为:“尽管STS教育的目标千差万别,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即所有的STS教育项目都扩展了科学教育的目标,突出了
个人发展、社会发展与文化的目标”。就
个体发展目标来说,包括:发展个体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对科技的兴趣与动机;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科技议题的
决策能力;发展学生的价值与伦理观念。在此基础上,STS教育还提倡科学教育的社会与人文理解的目标,包括:扩展学生对社会的理解;理解
社会生活中的合作关系;培养学生的
社会责任感与
同情心。由此可见,STS教育突出了对科学的文化解读、对科学的
社会价值与人生意义的理解。
2、在内容构成上,倾向综合化。学生面对的“生活世界”是完整的、统一的,而学生所进入的“科学世界”则以
分科为特征。“分科”课程固然有其“
合法性”,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割裂了本来是完整统一的“生活世界”。基于这一弊端,以综合化为特征的STS教育自然就成为了改革的焦点。近年来,英国的“社会背景中的科学”、
荷兰的“社会—中物理”、美国的“社会中化学“等著名的STS项目,大多以学生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或生活问题为中心来编排内容,试图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参与经济生活、
政治决策、公众对话等活动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如英国著名的STS项目——SISCON(Scienceinasocialcontext),该项目强调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来
学习科学与技术,明晰它们的关系。为此,该项目设置了“健康与医学”、“食物与农业”、“人口”、“能源”等一系列专题。在这些专题中,有关经济、环境、健康等问题都被纳入到学生的视野中,他们从中不仅接受了知识的学习,而且同时接受了
价值教育。总之,由于生活本身的完整性与多样性,课程就必须综合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对世界的综合与多维的理解,也才能更真实地了解现实世界。
3、在教学方式上,更加注重探究与体验。由于STS教育旨在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因而它在教学方式上就必然重视
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与体验。如果说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是立足于
物质世界,是为了把握
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旨在“说明”,那么,体验则是立足于精神世界,试图建构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意义与价值,旨在“理解”;如果说探究旨在求真,那么体验则是在求善,因而探究与体验是构成完整的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这从
STS课程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中,如课堂讲解、
问题讨论、角色扮演、模拟游戏、
学生论坛、公众访谈、社会咨询等,就可窥见一斑。有别于传统的科学教育,STS重在唤醒主体的
自我意识及
情感体验,而不只是把联系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仅仅视为
理论联系实际的途径与手段。应该说,STS教育更体现了科学教育的本质特点,即
科学方法、
科学态度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探究与体验出来的。
发源
欧美
STS教育改革运动由欧洲传播至美国,实施对象由大学生拓展至中小学生,STS教学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也是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苏宏仁,民85;Cutcliffe,1989)。然而什么是STS?其理念为何?定义为何?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占主导地位有以下几种:
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 Association,NSTA)(1991)在「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A new effort for providing appropriate science for all」的文章中,将STS定义为将科学教学与学习建筑于人类经验脉络中的一种教育活动。
Bybee (1987) 与 Fensham (1988) 分别将STS定义为以技术和社会作为学习
科学知识、技能的背景(context)为重点的科学课程。
Yager等(1992)则将STS定义的更为广泛,认为STS为一种科学教育改革的取向(Approach)、运动(Movement)或理念。其范围将不止于课程的范围,将对包括科学教育目标、课程、评量、教学与师资培育等多方面全方位的重新思考与建构(黄鸿博,民83)。
内容
上述的学者对于STS下的一些明确的定义。都还不十分明确。但是部分学者确认为STS只能说是一种「理念」。
Pedretti & Hudson (1995) 在其研究中曾提到:「STS是一种有许多路线的运动,每种都有自己不同的历史。既然有这么许多不同的由来和不同的张力,那么如果不存在各式各样的STS倾向的课程倒是有些奇怪」
由于STS教学是首先提供一种环境或背景,使学生对于此背景中的问题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它很多教育都没找到一种使学生能产生极大兴趣的办法或者情景。接下来则是让学生对于问题加以探讨,进一步设法解决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与背景不同,产生的问题与想出的解决方式不同,很难完全控制所有的
教学内容,所以STS课程进行当中不应该限制教学内容,规定得太严格便失去了让学生
主动学习探究知识的机会。诚如Pedretti & Hudson (1995) 在其研究中曾提到:「假如STS导向的教育诉求之一是它可帮助学生在这
快速变化的世界能适应生活,那么对于STS该教些什么,若排出紧凑的细目会被认为是反效果。欲使STS成为有活力的、可行的进而取代旧有科学教育,他必须能够在整体的架构下符合地方性的需要和利益,并且其本身具有充分的弹性以便适合改变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