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螺
鹦鹉螺科鹦鹉螺属动物
鹦鹉螺(学名:Nautiloidea):是头足纲、鹦鹉螺科的海洋软体动物的通称。共有2属、6种,具卷曲的珍珠似外壳,贝壳最大可为26.8厘米,但成年鹦鹉螺一般都不超过20厘米。大脐鹦鹉螺(Nautilus macromphalus)是鹦鹉螺家族中体形最小的属种,一般只有16厘米。外壳由许多腔室组成,外套位于外壳内。各腔室之间有隔膜隔开;鳃2对;具63-94只腕,但无吸盘;眼简单,无晶状体;无墨囊。壳薄而轻,呈螺旋形盘卷,壳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生长纹从壳的脐部辐射而出,平滑细密,多为红褐色。整个螺旋形外壳光滑如圆盘状,形似鹦鹉嘴,故此得名“鹦鹉螺”。
动物学史
鹦鹉螺已经在地球上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其直系祖先于奥陶纪就是当时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现代定义上的鹦鹉螺从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地球上,尽管如此鹦鹉螺能靠着平均80年之久的长寿、和少而精的繁殖策略挺过了地球上所有的大灭绝事件,现在,它们的外形、习性等变化依然和远古祖先相差无几,鹦鹉螺在地球上被称为“活化石”,其存活时间甚至比大多数已灭绝的古生物(例如恐龙等)还要长久的多,因此鹦鹉螺在研究生物进化和古生物学等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化石记录表明,在过去的5亿年中,鹦鹉螺的进化并不多。 许多最初是直壳的,如已灭绝的Lituites属。它们发育于晚寒武纪,在奥陶纪成为重要的海洋捕食者群体。 某些物种的大小超过2.5米 (8英尺)。 另一个头足类亚纲Coleoidea很久以前就从鹦鹉螺中分化出来,而鹦鹉螺自那以后一直保持相对不变。2亿年前,鹦鹉螺的种类更加广泛和多样 鹦鹉螺的已灭绝亲属包括菊石,例如杆石角石
鹦鹉螺科(Nautilidae)起源于尖角石亚目 (Centroceratina),特别是晚三叠世的管角石科(Syringonautilidae),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与鹦鹉螺属(Nautilus)、模式属及其近亲异鹦鹉螺属(Allonautilus)。
形态特征
构造
鹦鹉螺具卷曲的珍珠似外壳,壳光滑,卷曲,贝壳最大可为26.8厘米,但成年鹦鹉螺一般都不超过20厘米。大脐鹦鹉螺(Nautilus macromphalus)是鹦鹉螺家族中体形最小的属种,一般只有16厘米。外壳由许多腔室组成,内约分36室,最末一室为躯体所居,即被称为“住室”的最大壳室中。其他各层由于充满气体均称为 “气室”。外套位于外壳内。各腔室之间有隔膜隔开,室管穿过隔膜将各腔室连在一起,气体和水流通过室管向壳外,生物体由此控制浮力。鳃2对;具63-94只腕,但无吸盘,雌性较雄性多。眼简单,无晶状体;无墨囊,漏斗两叶状,具运动功能。
鹦鹉螺有近于脊椎动物水平的发达的脑,循环、神经系统也很发达,眼构造简单;无墨囊;心脏、卵巢、胃等器官生长在靠近螺壁的地方,保护的很好。雌雄异体,有着很大的卵。
鹦鹉螺的头部、足部都很发达,足环生于头部的前方,所以是头足类的一种。头部的构造也同乌贼十分相近,口的周围和头的前缘两侧生有许多触手,但触手上面没有乌贼所具有的吸盘。雄性有60个触手,腹面的4只愈合成块状的“肉穗”,雌性有90个触手,其中60个生于足部的内叶下方,簇集呈须状,30只生于口的周围。雄性和雌性触手的腹面都生有像帽子一样的结构,是由两个触手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变得十分肥厚,当鹦鹉螺将身体缩到壳里的时候,就用它们封闭壳口,这同腹足类动物壳口圆片状的厣相似,能起保护身体的作用。鹦鹉螺的其他触手也有分工,有的伸展迅速,用于警戒,有的只用于摄食。在摄食的时候,使多数触手向四周展开,将猎物包裹起来,然后吞食。在休息或只游动而不取食的时候,它的大部分触手都缩进壳里,只留1-2个触手在外面,进行警戒或行动。此外,它的触手还可以抵贴岩石,固定身体的位置。
在触手的背面,有由足部肌肉特化而合成的,左右两片彼此包被的漏斗,为愈合不完全的管子。口中生有很大的口球,内有上下嵌合的角质颚和齿舌。中枢神经由神经束构成,神经节小,分脑、足和内脏神经节。食道短,与胃的连接部膨大。胃略呈圆形,没有墨囊和后唾液腺。循环系统属于开放式,有4个心耳,血液流动仅通过血窦来进行。它具有4个鳃,鳃叶大部分游离,仅具出鳃和入鳃血管。肾囊也有4个,各囊间不相联系,与体腔也不相通。生殖腺很简单,缺少缠卵腺和前列腺结构,输卵管和输精管均为单一型的。
鹦鹉螺有螺旋状外壳的软体动物,是现代章鱼乌贼类的亲戚。鹦鹉螺的贝壳很美丽,构造也颇具特色,这种石灰质的外壳大而厚,左右对称,沿一个平面作背腹旋转,呈螺旋形。贝壳外表光滑,灰白色,后方间杂着许多橙红色的波纹状,壳有两层物质组成,外层是磁质层,内层是富有光泽的珍珠层。被截剖的鹦鹉螺,像是旋转的楼梯,又像一条百褶裙,一个个隔间由小到大顺势旋开,它决定了鹦鹉螺的沉浮,这正是开启潜艇构想的钥匙,世界上第一艘蓄电池潜艇和第一艘核潜艇因此被命名为“鹦鹉螺号”。
螺壳
其外壳呈螺旋形,贝壳弯曲,在平面上作背缘旋转,呈圆盘形。贝壳左右对称。壳面光滑,呈灰白色,具有多条红褐色的火焰条状斑纹,生长纹细密。内部表面为珍珠层,被分隔成许多独立的小房间(解剖发现最多的有38个隔断),各隔断之间有一根体管相连通,通过控制房间内的气体排放来完成身体在水中的升降,最外边的一间是最大的,用于存放鹦鹉螺的身体。鹦鹉螺有90只腕手,无吸盘,为叶状或丝状的触手,用于捕食及爬行,其中有两个合在一起变得很肥厚,当肉体缩到贝壳里的时候,用它盖住壳口,这与腹足类的厣的作用相当,在休息时,总会有几条触手负责警戒。在所有触手的下方,有一个类似鼓风夹子的漏斗状结构,通过肌肉收缩向外排水,以推动鹦鹉螺的身体向后移动。
鹦鹉螺被海洋生物学家称为汪洋中的喷射推进器。借由水流不断通过动物体的外套膜,然后经管状肌肉本身以及动物体膨胀软件而喷射往后方推进游行。鹦鹉螺的外壳由横断的隔板,分隔出三十余个独立的小房室,最后一个(也是最大一间)房室就是动物体居住处。当动物体不断成长,房室也周期性向外侧推进,在外套膜后方则分泌碳酸钙与有机物质,建构起一个崭新的隔板。在隔板中间,贯穿并连通一个细管,得以输送气体(多为氮气)进到各房室之中,这样就像潜水艇似的,掌控着壳室的浮沉与移行。
当动物死亡后,身躯软件脱壳而沉没,外壳则终生漂泊海上。它的名字事实上就是源自拉丁文“水手”一字,古代人们仅发现到成群鹦鹉螺的空壳随波逐流;而数学家们,更专著于鹦鹉螺外壳切面所呈现优美的螺线。鹦鹉螺的螺旋中暗含了斐波拉契数列,而斐波拉契数列的两项间比值也是无限接近黄金分割数的。
栖息环境
鹦鹉螺基本上属于底栖动物,一般生活在50-300米深的海洋中,平时多在100米的深水底层用腕部缓慢地匍匐而行。也可以利用腕部的分泌物附着在岩石或珊瑚礁上。在暴风雨过后,海上风平浪静的夜晚,鹦鹉螺浮游在海面上,贝壳向上,壳口向下,头及腕完全舒展。这类动物有夜出性。
生活习性
鹦鹉螺为暖水性动物,生活适宜水温为19-20℃,通常夜间活跃,日间则在海洋底质上歇息,以触手握在底质岩石上、气体的量必须能够调控,使鹦鹉螺适应不同深度的压力。鹦鹉螺是肉食性动物,食物主要是小鱼、软体动物、底栖的甲壳类、特别以小为多。经人工驯化后可在白天喂食,吃食冷冻的鱼肉、鱿鱼及虾等。在暴风雨过后的夜里,鹦鹉螺会成群结队的飘浮在海面上,被水手们称为“优雅的漂浮者”。
奥陶纪的海洋里,鹦鹉螺堪称顶级掠食者,它的身长可达11米,主要以三叶虫海蝎子等为食,在那个海洋无脊椎动物鼎盛的时代,它以庞大的体型、灵敏的嗅觉和凶猛的嘴喙霸占着整个海洋。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西南太平洋热带海区,马来群岛、台湾海峡和南海诸岛也有分布,集中分布于菲律宾群岛南半部和新几内亚的新不列颠岛海域,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斐济群岛海域;中国的西沙群岛、海南岛南部,从台湾东部沿着琉球群岛,一直散布到日本群岛南部的相模湾;向西则从西南太平洋一直散布到印度洋。
繁殖方式
鹦鹉螺雌雄异体,卵生。交配时,雄性和雌性头部相对,腹面朝上,将触手交叉,雄性以腹面的肉穗将精子荚附于雌性漏斗后面的触手上,雌性的受精部位在口膜附近。受精后短期内即产卵,雌鹦鹉螺每年产卵一次,一般将卵产于浅水岩石上,仅产几枚至几十枚,但卵较大,为40×10毫米。孵化期12个月,新出壳的小鹦鹉螺一般体长约3厘米。
下级分类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4年 ver 3.1。
5种——无危(LC);1种数据缺乏(DD)。
珍珠鹦鹉螺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种群现状
鹦鹉螺在古生代几乎遍布全球,但已经基本绝迹了,只是在南太平洋的深海里还存在着六种鹦鹉螺。鹦鹉螺被古生物学家习称为无脊椎动物中的“拉蒂曼鱼”,一种活化石的代名词。这些具有分隔房室的鹦鹉螺,历经六千五百万年演化,外形似乎鲜少变化,而它们的祖先族群多达三十多种,却在六千五百万年前那场大劫难中,与恐龙同遭被扫荡一空灭绝的命运。少数残存的现生鹦鹉螺后裔,栖息在印度洋与大西洋海域,科学家称它为活化石,是因为和同样具有多房室外壳的菊石类相关联。
虽然鹦鹉螺和大熊猫一样稀有,但是许多人却并不知道。据了解,中国沿海一些城市都出现过贩卖鹦鹉螺工艺品的现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规定,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鹦鹉螺,若需出售,每只得向国家交3万元资源保护费,同时得经中国农业部批准才能经营。但非法经营鹦鹉螺的行为却屡禁不止。有关人士认为,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店主非法贩卖的方式非常隐秘,货不上架,有的店主甚至把鹦鹉螺壳藏在离商店有一定距离的家里,或其他难以查到的地方,而渔业和工商部门的人店主一般都认识,查处非常难。
科学价值
揭示自然
1952年9月阿尔及利亚主办第十九届国际地质大会,首次为大会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其中第一枚邮票上出现的就是鹦鹉螺化石,它具今已有4.5亿年的历史。此后,鹦鹉螺化石图片就频频在邮票上出现。
一九九六年《中国剪报》上转载了一篇文章,讲述了鹦鹉螺化石的又一作用:“最近,美国两位地理学家根据对鹦鹉螺化石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见解,月亮在离我们远去,它将越来越暗。 这两位科学家观察了现存的几种鹦鹉螺,发现贝壳上的波状螺纹具有树木一样的性能。螺纹分许多隔,虽宽窄不同,但每隔上的细小波状生长线在30条左右,与现代一个塑望日(中国农历的一个月)的天数完全相同。观察发现鹦鹉螺的波状生长线每天长一条,每月长一隔,这种特殊生长现象使两位地理学家得到极大的启发。他们观察了古鹦鹉螺化石,惊奇地发现,古鹦鹉螺的每隔生长线数且随着化石年代的上溯而逐渐减少,而相同地质年代的却是固定不变的。
研究显示,新生代渐新世的螺壳上,生长线是26条;中生代白垩纪是22条;中生代侏罗纪是18条;古生代石炭纪是15条;古生代奥陶纪是9条。由此推断,在距今42000多万年前的古生代奥陶纪时,月亮绕地球一周只有九天。 地理学家又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等物理原理,计算了那时月亮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得到的结果是,4亿多年前,距离仅为如今的43 %。科学家对近3000年来有记录的月食现象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与上述推理完全吻合,证明月亮正在远去。” 鹦鹉螺对揭示大自然演变的奥秘真是功不可没。
活化石
鹦鹉螺早在距今5亿多年前就出现了,在古生物学中头足纲被划分为:鹦鹉螺亚纲、杆石亚纲菊石亚纲和鞘形亚纲,人们根据壳的形状,体管内沉积物特点、体管类型等,把鹦鹉螺划分为四个超目,是:直角石超目、内角石超目、珠角石超目和鹦鹉螺超目。分布在全球范围内,有350多种,现存的菊石、震旦角等化石都是鹦鹉螺的祖先,最大的鹦鹉螺化石是在奥陶纪地层中发现的长达10多米。与它同类的章鱼、鱿鱼、乌贼等在进化发展中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身体外的壳有的转入身体里面,如乌贼。有的仅仅留下一层胶质的薄膜,如鱿鱼。还有的壳已经消失了,如章鱼。它们游泳的速度加快了,可是惟独鹦鹉螺的壳自从演变成如今的模样就没有多大变化,所以它是现存软体动物中最古老、最低等的种类,也是研究生物进化、古生物与古气候的重要材料,有“活化石”之称。稍有变化的是生活的环境从原来的浅海移居到200-400米的深海中。
仿生作用
除了外表,鹦鹉螺的精密构造也是造物的奇迹。人类模仿鹦鹉螺排水,吸水的上浮、下沉方式,制造出了第一艘潜水艇。1954年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诞生,“鹦鹉螺号”总重2800吨,共花费5500万美元。整个艇体长90米,航速平均20节,最大航速25节,可在最大航速下连续航行50天、全程3万公里而不需要加任何燃料。该艇与当时的普通潜艇相比,航速大约快了一半。整个核动力装置占船身的一半左右。艇体外形与内部、动力仪器与作战装备,都是最精密的科学产品,都是用最流线型的外貌与简便的控制装配起来的,与普通潜艇相比,“鹦鹉螺”号艇体外壳显得更为厚实,潜水深度在150米以下,在深海中行进时,凭其特装的声呐,可以自由探路,绝无触礁撞石的危险。
以色列国防部透露,美以联合研制的“鹦鹉螺”激光武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击落火箭的战术高能激光武器系统。
《海底两万里》中,船长用来在海底航行两万里的船,名叫“鹦鹉螺号”。
文化内涵
自古,鹦鹉螺就以它令人炫目的美丽让人们发出由衷的赞美。出土于中国东晋南京王兴之夫妇墓的鹦鹉杯,以海里稀有贝类动物鹦鹉螺壳为杯身,壳外用铜边镶扣,两侧装有铜质双耳,螺内自然形成的水车轮片状可以储存酒,构思精巧,造型独特,是六朝考古中唯一的一件。
2015年1月11日徐州邳州发掘神秘西晋墓群,墓葬中出现了两只鹦鹉螺酒杯,它们的口沿和背部被装上青铜扣箍,螺壳上被精细地画上类似鸳鸯或鹦鹉的图案。酒杯内部各有30多个彼此隔离的空腔,彼此只有一个小孔相通,倒酒时可以注满每个隔层,饮酒时却不能一饮而尽,让人感觉里面的酒总也喝不完。唐代诗人李白用“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这样的诗句,来形容用鹦鹉螺杯喝酒的乐趣。
鹦鹉螺壳是好奇心重的文艺复兴时期很受欢迎的架上装饰品,由金匠们来奢侈地装饰薄薄的鹦鹉螺壳,其装饰作用大于实用价值。自然历史收藏品是很常见的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家庭装饰品,经过镶嵌装饰的鹦鹉螺壳在当时很流行。这种收藏品中的珍品很受欢迎。荷兰艺术家在17世纪制作了很多鹦鹉螺杯,当时鹦鹉螺的贝壳是从印尼进口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大型跨国公司的之一,对外交易了数百万吨的货品,内含几千个鹦鹉螺杯。这种贸易使荷兰富有,富有异国情调的鹦鹉螺杯可以在那个世纪的许多荷兰静物画中看到。
鹦鹉螺杯在出土文物中罕见,但在古代诗文中并不罕见。李白的《襄阳歌》中就有“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的诗句。
在全世界,有很多利用鹦鹉螺名字或原理制作的商品,如音响、软件、沙发、玩具、酒具、宾馆等,很多艺术家也从鹦鹉螺身上获得灵感,创作出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品。在中国的贝壳市场上,鹦鹉螺的贝壳并不少见,沿海的旅游景点几乎家家都有卖,很多商贩都把鹦鹉螺列为中国的“四大名螺”,鹦鹉螺也真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品”,它的美丽花纹和独特的形态,加上传奇般的生存状态,的确是很好的收藏品,很多生物就是这样从自然界消失,在人类的壁橱里或者博物馆里见证着生态的演变呢。
参考资料
Nautiloidea.The IUCN Red List. 2019-03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9 18:48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