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托列托(Tintoretto,1518——1594年)16世纪意大利
威尼斯画派著名画家。
个人简介
丁托列托,出生于威尼斯1518年9月29日(正确出生日期),父亲是
染匠,他是父亲的长子,因此获得一个绰号“丁托列托”(意思是小染匠)。他从小就有绘画天才,经常在染坊墙上涂画,他的父亲注意到他的才能,将他送到提香的画室学徒,但仅过了十天,就被提香送回家,据说是提香嫉妒他的才能,另一种说法是提香认为他的才能可以自己作为一个画家,而不用再作学徒。从此以后,两人始终没有任何接触,丁托列托仍然非常欣赏提香的作品,但提香从来没有和他成为朋友。
丁托列托以后一直以自学为主,并在自己的画室上书写上“Il disegno di Michelangelo e di lcolorito di Tiziano”(
米开朗基罗的设计和提香的色彩)。他从模仿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入手,用蜡或黏土复制雕像,放到一个木盒中,通过一个小孔用蜡烛照明,再进行绘画,所以他可以日以继夜地工作。他辛苦工作相当长时间也没有接受到委托,最初接受委托也没有报酬,后来他的
自画像和为他弟弟做的画像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受到提香的称赞。
从1546年开始,他接受委托为教堂绘制壁画。逐渐成为一个伟大的画家。
1550年,他和圣马可学院的一位贵族女儿结婚,生育了两个儿子和五个女儿,不过据说其中一个女儿是他和一位德国情妇所生。
1594年,他得了
胃病,
胃疼再有
发烧,使他几乎有两星期没有
怎么吃东西,也无法入睡,终于逝世,和他于1590年去世的女儿葬在一起。他一生几乎没有离开过威尼斯。
职业生涯
丁托列托是
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丁托列托曾在提香画室学画,在那里,他学会了老师的绘画技巧,然而,他是一位富有
独创性的艺术家,佛罗伦萨
手法主义有两种趋向,一是反古典的倾向,二是优美雅致的倾向。丁托列托要把这两种倾向合二为一。
同时,依据传说,他立志“要像提香一样绘画,像
米开朗基罗一样设计。”他的意思是要把提香的色彩与米开朗基罗的素描结合起来,创造别开生面的新艺术。他将这两方面结合得很成功,因为他的素描丝毫没有米开朗基罗的印记,而他的色彩也根本不像提香的风格。
丁托列托善于通过多视点强化透视效果,营造戏剧化构图。其画面色彩充满幻想,光线闪动不定,人物动作夸张,往往呈现超乎寻常的短缩形体。
瓦萨里虽然羡慕他的技巧,但接受不了他那强烈的
表现主义欲望,曾抱怨说丁托列托简直将艺术当玩笑。只有在肖像画上,丁托列托比较忠实地继承了提香的传统。繁荣的威尼斯对肖像画需求量极大,提香一人难以应付,丁托列托也忙于满足这种需求。《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展》中展出的《
穿皮衣的绅士肖像》,可能就是这样的出品。仔细将它与展览中提香的《
有病的男人》进行比较,人们还是可以看出它们的差异。丁托列托在
反宗教改革环境中成长,培养了一颗炽热的虔诚之心,但其处事千变万化,与提香稳健的性格截然相反。
提香确实是
威尼斯画派最大的画家;不过他之后,还有天才人物。这时候,
佛罗伦萨画派已走上衰微的道路,而威尼斯画派还在继续繁荣兴旺。提香的弟子中有两个伟大的画家。其中一个是丁托列托,另一个弟子是
委罗内塞。丁托列托是“
染匠的儿子”的意思,真名叫雅科布·罗布斯其,不过现在谁也不叫他的真名。
丁托列托从孩子时就喜欢画画,不管是
染坊店的壁还是地板上到处都画满了画。父亲以此为骄傲,请求提香收他为弟子;但是他桀骜不驯,一点也不遵循先生的教导,终于被提香赶回来。可是丁托列托对此事一点也不在乎。他以“具有提香的色彩和
米开朗基罗的形象”为志愿,以旺盛的精力画了许多出色的、大多是大幅的画。他说如果画幅不大,就画得不完满。《天国》这一类壁画等都是画在威尼斯宫殿的大厅里,和米开朗基罗的《末日审判》一起,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壁画。当然,因为是威尼斯派画家,色彩华美,很有气魄。英国的评论家
拉斯金认为“的确比得上米开朗基罗”,极为赞赏他的画。
丁托列托还有一幅叫做《
圣马可的奇迹》的作品,画的是在基督教还未被公认的时代,一个奴隶信徒被异教徒们抓住,在刚要被杀的时候,
威尼斯守护神圣马可出现挽救了奴隶,这一戏剧性故事。《苏珊娜的出浴》也是有名的作品。
丁托列托性情激烈,留下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一个弟子把画卖给了商人,但买主觉得价钱太高因此想请丁托列托看一下;到了他的家,丁托列托看了那幅画,没想到他火冒三丈,就打了弟子一耳光。商人大吃一惊,又很高兴,以为这样一定可以用很贱的价买到手。哪知丁托列托说:“傻瓜!你怎么把这样好的画卖得这样贱!”
代表作品
《圣保罗的皈依》《圣母参拜神庙》《
基督受刑》《最后的晚餐》《入浴的苏珊娜》《贝尔沙查尔宴会》《
圣马可的奇迹》等。
作品评价
作品继承提香传统又有创新,在叙事传情方面突出强烈的运动,且色彩富丽奇幻,在
威尼斯画派中独树一帜。佛罗伦萨
手法主义有两种趋向,一是反古典的倾向,二是优美雅致的倾向。丁托列托要把这两种倾向合二为一。同时,依据传说,他立志“要像提香一样绘画,像
米开朗基罗一样设计。”他的意思是要把提香的色彩与米开朗基罗的素描结合起来,创造别开生面的新艺术。他将这两方面结合得很成功,因为他的素描丝毫没有米开朗基罗的印记,而他的色彩也根本不像提香的风格。
丁托列托善于通过多视点强化透视效果,营造戏剧化构图。其画面色彩充满幻想,光线闪动不定,人物动作夸张,往往呈现超乎寻常的短缩形体。
瓦萨里虽然羡慕他的技巧,但接受不了他那强烈的
表现主义欲望,曾抱怨说丁托列托简直将艺术当玩笑。但正是这种别开生面的创新,造就了闻名于世的丁托列托。
丁托列托是威尼斯
文艺复兴晚期的画家之一。在威尼斯的许多大画家中,唯有他出生在威尼斯本地,是个地道的威尼斯画家。据记载,丁托列托一生无特殊嗜好,对
生活的欢乐和财富的
占有欲都很淡漠,但终日画画,脑子里充满各种
艺术构思。在有关的文献上说,丁托列托对作品的报酬从不计较,常常只收取颜料和画布费用。他的一生也比较平静安和,无大起大落,几乎
全在威尼斯度过,只有两次短暂离开故乡:一次是1545年去
罗马旅行;另一次是1546年接受
曼图亚的贡沙加侯爵召见。
他没有像提香那样攀附豪贵,或者受到权贵们的青睐,因而他的艺术较少有富贵光华的特点,而含有更多的
民主主义色彩。丁托列托在1539年成名以前,画绩不明。关于他的师承,各家记载不一。一说他是提香的弟子,因技艺高明和态度不逊受老师嫉妒而被逐出门外;一说他的老师是斯克雅伏尼与巴尼法齐奥·维罗内塞。现代许多史学家认为后一记述根据不足。从风格上看,丁托列托得益于米开朗琪罗和提香艺术的很多。
丁托列托在1555年和银行家的女儿弗尔斯蒂娜·底·弗吐
可威结婚,他们在迪罗尔特教堂附近买了一所房屋,许多大幅杰作都是在这里的小画室中完成的。 丁托列托早期的代表作有《贝尔沙查尔宴会》《
圣马可的奇迹》。后一幅画是画家为圣马可同信公会所作。画面上描写的是信仰基督教的贫困教徒,因崇拜
殉教的圣马可的遗物而受到虐杀,他们或被断手足,或被挖眼。当圣马可奇迹般地出现时,教徒们得到了拯救,这一作品显示了丁托列托在绘画中重表现、重内在激情的特色,画面不求严整、平衡,而追求动乱中的节奏;人物形体修长,动势激烈。丁托列托大胆地运用了“
短缩法”,画出在飞舞中降落的圣者。周围群众惊愕的表情、颤动的体姿,反映出微妙的心理变化。画面有很强的
戏剧性,但无矫揉造作之感。丁托列托多次以圣马可事迹为创作题材,如《
圣马可遗体的发现》,便是其中较出色的一幅。
1555年,丁托列托为威尼斯圣玛利亚·
德尔·奥尔托教堂画了《玛利亚参拜教堂》。此画的处理打破了传统程式,年幼的玛利亚被安排在陡直的台阶上,吃力地向高处攀登,似乎象征人类企求光明和幸福需要经历苦难的历程。在丁托列托笔下,现实的人类是普通的
人民群众,他们的形象具有劳动者的美,这比较明显地表现在为玛利亚指引道路的女性形象中。此外,构图中充满激情的韵律感和细部的装饰趣味(如台阶上的图案),也颇引人注意。
当时,丁托列托创作了多幅裸体画,其中著名的有《维纳斯、乌尔刚及马尔斯》《苏珊娜及二长老》等。1563年,圣马可同信公会征求大厅的
天花板装饰画,应征的画家均提交草稿。丁托列托却提交了完成的
画稿。公会认为这不属应征范围,因而拒付
酬金。丁托列托却不计较,把完成的稿子奉送,他为圣马可同信公会创作了50余幅作品。后来这里成了丁托列托作品的陈列场所。从1564年到1587年,丁托列托为圣洛可公会完成了一系列大幅作品,据说报酬微薄,每年仅得100
杜卡特。他为圣洛可公会客寓“阿尔贝哥”大厅画的《耶稣在十字架上》,是一幅高5米多、宽12米的大画,占据了大厅入口处的整个
壁面,气势十分宏伟。丁托列托为该大厅创作的还有《在彼拉多面前的耶稣》《背负十字架》等等,都是表现耶稣受难的场面。此外,丁托列托为二楼的大厅创作了《天上圣食》《摩西从岩石中引出泉水》《膜拜铜蛇》等画面。1583年,丁托列托又为楼下大厅创作了以圣母玛利亚的历史为题材的壁画,画面有《
逃亡埃及》《
抹大拉的玛利亚》《埃及的玛利亚》《
牧人来拜》等等,在这些画幅中,画家借圣经题材,描绘了普通人民的生活场景,有时还把自己画在画面之上。
还在1571年时,
威尼斯共和国总督为纪念对
土耳其作战的胜利,征集以“雷朋特海战”为题的作品,丁托列托带着自己完成的作品去应征,虽被选中,但遭到同行们的非议,因为一般均以草稿应征,丁托列托这样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1577年,总督府遭到火灾,丁托列托的画被毁,据说是为了惩罚他的“不道德”行为,威尼斯当局竟然另请一位平庸的画家安罗列亚·威京兹伊努制作。由于丁托列托技艺出众,后来还是交给他不少订件,其中为会议大厅制作的《天堂》一画,宽22米,高7米,是欧洲
画史上罕见的大幅
布面油画。另外,丁托列托还创作了以神话为题材的4幅寓意性的装饰画:《酒神和阿里阿德纳》《米涅瓦和战神》《罗马的商业神和三美人》《火神的打铁场》,这些装饰画赞美和颂扬了威尼斯的海上威力和外交的明智,赞美了它的富饶美丽和不可战胜。 丁托列托盛期的不少作品重人物激情的表现,后期则有悲怆的情调,似乎是16世纪末多灾多难的威尼斯社会的折影。丁托列托艺术的民主性表现在人物塑造多以当时的市民及
手工业者为模特儿,赋予
宗教画以世俗的气息。
写实、准确的造型是丁托列托艺术的基础,他忠实地观察
客观世界,认真地研究一切客观物象。据史学家记载,他的人体画都经过实际的写生,变化多种姿势,细心琢磨。作为辅助手段,他用蜡或黏土做好小雕像,并加上衣服,使衣服褶纹显示出来。此外,他把做好的人体雕像放在用纸板做成的
建筑模型中或挂在空间,用烛光照明,研究它的远近和深度、
空间感及光的效果。因此,丁托列托的画真实感很强,但又不同于真实景象的写生,而有相当多的虚幻成分。这种虚幻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对光的
特殊感觉和运用所造成。他画中的光线很难确定是日光还是夜光,而是某种不确定的、富有幻想的光。据说这曾使丁托列托的朋友巴莎诺赞叹不已。丁托列托既运用
明暗法来帮助刻画人物的心理,还用奇异的光加强画面的梦幻、神秘的气氛。丁托列托运笔敏捷,瓦萨利在评价丁托列托的画时说:“他不只是工作速度快,他的作品残留下粗犷的笔触,使人看不出他的画作已经完成。”“未完成感”不是丁托列托艺术的瑕疵,更不是表明他技法的粗糙,而是他用笔触追求光和运动感的结果,也是他内在的即兴创作欲望的表现,还可以说这是他特有的一种画风。丁托列托承继了提香丰醇的色彩体系,与同时代的许多画家相比,他偏爱
暖色系的色调。不过他的
暖色调不像提香那样艳丽,他的色彩更沉着、丰富。丁托列托与他同时代的
保罗·委罗内塞,依照前辈大师的“美的样式”加以变化创造了别具风格的、充满了幻想和想象的艺术佳作。
相关书籍
作品名称:《丁托列托》
主题词:
丁托雷托(Tintoretto,JacopoRobusti1518~1594年)-油画-
美术批评 图书简介:维洛内歇的一件作品因与有关当局发生意见冲突而赫有名。1573年,维洛内歇为威尼斯圣乔凡尼与圣保罗
修道院的餐厅绘制了巨大的《最后的晚餐》一作--这是由于之前提香的作品在1517年因火灾烧毁,这是代替原作所作的
修复工程。一如即往,维洛内歇以生动的人物与丰富的色彩画满整个画面,但大部人却都和主题没有直接关连。教会将过错归咎于画中世俗之要素不适合这个崇高的主题,维洛内歇为了替自己辩解,不得不于1573年6月18日前往
宗教裁判所接受审判。当时审判的记当还留存下来--当被问及:“你认为小丑和醉汉、德国人、
侏儒等低俗的人,适合画在神圣的最后的晚餐吗?”维洛内歇则为自己辩护说:“以符合自己才能的方式来完成这幅巨大画面,是艺术家被赋予的自由。”宗教裁判所虽然命令更改画作,但最后维洛内歇将作品名称由《最后的晚餐》改为《利维家的圣宴》,这个问题才圆满落幕。 作者简介:相托列托是十六世纪威尼斯美术
黄金时期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是一位极具活力而且多产的画家,他对工作的追求有时甚至是让人感到过分,但他在宽大画布上进行创作的速度令人惊叹。他的作品装饰着威尼斯的很多建筑物,如总督宫殿和各种教堂等等。实际上,在同一座城市留下如此众多绘画的画家微乎其微。丁托列托的大多灵敏作品拥有宗教性主题,充满着浓厚的神圣氛围。他还创作了色彩性神话画以及杰出的肖像画。
个人影响
1546年,他为威尼斯的
菜园圣母院绘制了三幅著名作品:《崇拜金牛》《寺庙中的圣处女》和《最后审判》,他只获得两幅画的酬金,只是从此出名了。1548年,他街道圣马可学院的委托,绘制了《在亚历山大发现圣马可 尸体》《将尸体运回威尼斯》、《圣人将信徒从他不洁的灵魂中招回》和《奴隶的奇迹》。这四幅画使他获得盛誉,包括提香的称赞,他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1560年,他开始为内部光线不足的圣
罗可学院进行装饰,有5位当时著名的画家被邀请进行
装饰设计,包括
委罗内塞,但丁托列托送来的不是草图,而是已经完成的作品,《天堂接纳圣罗可》并且是作为无偿的礼物献给圣人,根据宗教的教义,是不能拒绝对圣人的奉献,所以他获得了无偿绘制圣罗可学院天顶画的委托。由于
天顶画的成功,他得到绘制其他壁画的委托,1565年为学院绘制了《耶稣受难》,获得250
达卡金币的报酬。1576年,他又为
中央大厅无偿绘制天顶画《蟒蛇之灾》《逾越节会餐》和《摩西打碎十戒石板》,只收一些象征性的报酬。1577年,他为整个圣
罗可学院进行装饰,每年完成三幅画,收100达卡报酬,直到他去世,共收到2447达卡的报酬,学院被装饰52幅巨作,另外有许多小型装饰。此外他还完成了一些肖像画和
历史画,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油画《天堂》,有22.5
米长9米高,是历史上最大幅的布面油画,这幅画也耗尽他的精力,成为他最后一幅著名作品。由于是装饰在光线暗淡的地方,这幅画并不精细,类似于草图。他的恢弘风格被称为“疯狂热情的”(IlFurioso),他戏剧性地利用透视和光线的效果,使他成为巴洛克艺术的先驱。
个人评价
手法主义风格始于
佛罗伦萨,鼎盛于
威尼斯。丁托列托是
威尼斯手法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丁托列托曾在提香画室学画,在那里,他学会了老师的绘画技巧,然而,他是一位富有
独创性的艺术家,前面说过,佛罗伦萨手法主义有两种趋向,一是反古典的倾向,二是优美雅致的倾向。丁托列托要把这两种倾向合二为一。同时,依据传 说,他立志“要像提香一样绘画,像
米开朗基罗一样设计。”他的意思是要把提香的色彩与米开朗基罗的素描结合起来,创造别开生面的
新艺术。他将这两方面结合得很成功,因为他的素描丝毫没有米开朗基罗的印记,而他的色彩也根本不像提香的风格。丁托列托善于通过
多视点强化透视效果,营造戏剧化构图。其画面色彩充满幻想,光线闪动不定,人物动作夸张,往往呈现超乎寻常的短缩形体。
瓦萨里虽然羡慕他的技巧,但接受不了他那强烈的
表现主义欲望,曾抱怨说丁托列托简直将艺术当玩笑。
只有在
肖像画上,丁托列托比较忠实地继承了提香的传统。繁荣的威尼斯对肖像画
需求量极大,提香一人难以应付,丁托列托也忙于满足这种需求。《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展》中展出的《
穿皮衣的绅士肖像》,可能就是这样的出品。仔细将它与展览中提香的《
有病的男人》进行比较,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它们的差异。丁托列托在提香
完美的肖像中增添了更明亮的光彩和更深刻的
心理暗示。他将人物安排在更暗的背景中,以突出主体的简明轮廓,从左侧射来的光线照耀在毛皮大衣上面,与闪动的光影衬托出富有表情的双手:一手雄辩地指向观者,另一只手则紧拉厚重的皮衣,造成某种张力。同时,这光线照在人物的脸上,也许是棕红色皮衣反光综合作用的缘故,其肌肤透出奇妙的桃红色,恰到好处地给人物的内心世界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提香笔下的肖像人物是有自己的生活的个人,而丁托列托则喜欢捕捉人物
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在某个瞬间所流露的情感与心灵世界。这是他们之间的不同点。丁托列托在
反宗教改革环境中成长,培养了一颗炽热的虔诚之心,但其处事千变万化,与提香稳健的性格截然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