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
医学术语
发热,俗称发烧,症状名,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经常保持动态平衡,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体温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使产热过程增加,而散热不能相应地随之增加或散热减少,体温≥37.3℃称为发热。
病因及常见疾病
感染性发热
包括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螺旋体寄生虫等侵入后引起的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包括物理、化学因素或机械性损伤,如大面积烧伤内出血及创伤或大手术后的组织损伤组织坏死或细胞破坏,如恶性肿瘤白血病、急性溶血反应等。
2.变态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及某些恶性肿瘤等。
3.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产热增多,严重脱水病人散热减少,使体温升高等。
4.心力衰竭或某些皮肤病慢性心力衰竭时由于心输出量降低,尿量减少及皮肤散热减少,以及水肿组织隔热作用,使体温升高。某些皮肤病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等也使皮肤散热减少,引起发热。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常见于物理性因素,如中暑;化学性因素,如重度安眠药中毒;机械性因素,如脑震荡颅骨骨折脑出血颅内压升高等。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人体温度
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37.3~38℃是低热,38.1~39℃是中等度热,高热是39.1~41℃,超高热在41℃以上。
高热时会烧坏大脑吗?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发热本身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但发热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特别是高热时,患儿可出现烦躁、谵妄、幻觉等。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婴幼儿期发热较其他时期容易出现热性惊厥。有些高热患儿也可出现神志淡漠、嗜睡等神经系统受抑制的表现。此外,如果发热伴颈强直前囟膨隆、意识水平下降、抽搐,甚至惊厥持续状态,往往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体温越高病情越重吗?目前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不能单纯以发热程度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发热为机体针对外来病原或物质的一种病理生理反应,从某种程度上说,发热对激活机体免疫功能是有益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小于3月龄的婴儿体温≥38 ℃、3~6月龄婴儿体温≥39 ℃时,严重细菌感染危险性增高。机体持续高热可能引发细胞变性坏死甚至发热相关的细胞因子风暴而危及生命。
鉴别诊断
稽留热
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弛张热
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间歇热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波状热
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回归热
体温急剧上升至39°C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不规则热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检查
1.白细胞(WBC)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提示各种原因引起的化脓性感染
2.白细胞总数增高或偏低,提示为某些病毒感染伤寒病
3.白细胞分类(DC)检查中发现幼稚细胞,提示可能为白血病。
4.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T)均降低,提示可能为某些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5.尿常规镜检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较多,尿蛋白增加,提示为泌尿系感染肾炎肾结核肿瘤
6.血沉增快,提示为急性感染、结核病、肿瘤或结缔组织病
7.肝功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值增高,提示为有肝脏损害,胆红素值升高,提示为有胆道感染
8.血肥达反应阳性,提示可能为伤寒病
9.外斐反应阳性,提示可能为斑疹伤寒。
10.血培养及脑脊液培养如培养出致病菌,将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
针对发热的病因进行积极的处理是解决发热的根本办法。例如:感染性发热,根据感染源不同选择有效药物进行治疗;脱水的患者积极进行补液;发生药物反应时立即停用药物并进行抗过敏治疗等。
降温治疗
对于感染性发热而言,发热本身是机体免疫系统清除感染源的表现之一,除非高热以及患者严重不适、强烈要求外,通常可不急于使用解热药等药物,但一定要告知患者,取得患者的理解。而对于高热患者必须进行降温处理。
预防治疗
患者需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
发热时饮食注意
首先要多喝水,保证液体入量。发热时患儿热量消耗大,水分丢失多,要多喝白开水,出汗多时还要在水中略加些盐,以补充丢失的盐分。其次,发热会使体内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导致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疾病本身可增加机体的能量消耗,会出现电解质热量摄入不足,因此除了多喝白开水以外还应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水分、有一定热量的食物,如苹果菜汤大米粥、牛奶等,应少食多餐,以每日6~7次为宜。当发热,但病情不是很严重,没有严重呕吐和腹泻等情况时,不应过度忌口。母乳喂养儿应少量多次哺喂,以免引起吐泻等消化不良症状;人工喂养儿可喂以等量米汤或粥、面条等;幼儿及较大年龄儿童发热期应给予流食半流食或软食,宜清淡,不油腻,忌辛辣、生冷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另外,退热后饮食不应恢复太快或急于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应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以免导致消化不良和胃肠不适。
儿童家庭护理
发热儿童如何做家庭护理
发现儿童发热时,家长应尽快测量体温,建议采用电子体温计进行腋温测量。对发热儿童进行恰当的护理可改善患儿的舒适度,如温水外敷儿童额头、温水浴、减少穿着的衣物、退热贴、风扇和降低室内温度等,这些方法均可通过传导、对流及蒸发作用带走身体的热量,使发热儿童感到舒适。2月龄以上儿童体温≥38.2 ℃,伴明显不适时,可使用解热镇痛药,药物应严格按照说明书建议的剂量口服,口服解热镇痛药后,会大量出汗,应及时更换衣服,使孩子舒适。解热镇痛药使用后多在30~60 min体温开始下降,如果发现患儿持续嗜睡、精神反应差,或出现热性惊厥,应及时寻求医师的帮助。
胃口差、出汗、呼吸增快、代谢增快等会导致入量不足,因此应让患儿多饮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家长应记录患儿的体温、饮水量、饮食情况、大小便次数及颜色等,这些信息能帮助判断患儿的状态;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通风时尽量避免对流风;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以促进身体康复。
儿童发热可以用物理降温吗?物理降温有哪些方法?
各国指南均不推荐以下物理降温措施用于退热治疗,包括乙醇擦身、冰水灌肠等方法,因为会明显增加患儿不适感(寒战、起鸡皮疙瘩、哭闹)。过度或大面积使用物理方法通过冷却皮肤降温,反而会导致机体通过加强产热(寒战)和进一步减少散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出现皮肤鸡皮疙瘩)来对抗物理降温的作用。
儿童发热可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温水外敷、温水浴及退热贴等。采用温水外敷儿童额头,或适当时间的温水浴,或减少穿着的衣物,均可以起到物理降温的作用。退热贴、风扇和降低室内温度等也可通过传导、对流及蒸发作用带走身体的热量,使发热儿童感到舒适。
新生儿和3月龄以下婴儿发热如何处理?
对于新生儿和1~3月龄婴儿且无明确局部病灶的发热处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应正确的测量体温。腋下温度在新生儿病房中常作为标准的体温测定方法,但不一定能够准确地反映核心体温(直肠温度反映了核心体温),因此在评估1~3月龄婴儿因感染所致的发热时,腋下温度一般不作为评估发热的标准。(2)确定新生儿体温增高是否由于衣服或被子过度包裹所致,应松解衣服和被子,并在15~30 min后再次测定体温,如此时婴儿体温恢复正常,就认为不存在发热。(3)新生儿和1~3月龄婴儿发热时,应减少穿着的衣物、打开包被进行散热,每15~30 min监测体温;较少使用温水外敷额头、退热贴等方法降温;2月龄以下不推荐使用退热药物,也不推荐用乙醇擦拭;擦拭后的乙醇蒸发可引起快速皮肤降温,引起寒战;也存在乙醇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的风险。(4)3个月龄以下,体温≥38 ℃的婴儿、尤其是新生儿,由于免疫功能不完善和感染时临床表现不典型,推荐住院检查并进行必要的抗感染治疗。
发热寒战时,应持续物理降温还是保暖?
发热寒战时,不适宜采用物理降温来退热。发热体温上升期患儿会感到发冷或恶寒,出现寒战、皮肤苍白等现象,机体产热增加。此时进行物理降温,会明显增加患儿的不适感,加重发抖、寒战的症状,引起机体更明显的产热反应
在患儿发热寒战时要注意保暖,改善发热患儿的舒适度,可适当为患儿添加衣物或盖上被子,注意保暖的同时也不宜将患儿包裹太紧、太厚,可根据其发热状态增减衣物。患儿居住的环境温度也要适宜,调节室内温度,使患儿感觉温暖舒适为宜。
发热时能多穿衣服、多盖被子捂汗吗?
不能。在体温上升期,若患儿出现畏寒、寒战等症状,可适当为患儿增添衣物保暖以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在发热持续期,由于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尚不完善,太多、太厚的衣物或被子不易散热,反而可能导致患儿体内热量储积出现高热。在婴儿中,过度保暖或捂闷还可能导致患儿出现脱水。
对于发热患儿,应采用退热措施提高儿童舒适度,物理降温方法见上一问,不可盲目增加大量衣物。
参考资料
儿童发热健康教育30问.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8 21:58
目录
概述
病因及常见疾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