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由
复旦大学主办,受教育部和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双重管辖。2001年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复旦大学出版社与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有
事业编制人员130人,临时聘用人员70余人,年出版新书近400种,重印书600余种,新书、重印书合计近千种。2005年销售
码洋达到2.1亿元。
简介
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2001年,与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社下设编辑部、发行部、出版制作部、行政部,另有电子音像出版社、复社图文制作公司、经世书局、21世纪大学英语发行责任公司等独立核算机构。复旦大学出版社现有员工140多人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将一如既往以学术出版为主要特色,在学术著作和大专院校教材出版领域,坚持走经典、精华、精粹的道路;与此同时,将进一步扩大选题范围,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各种出版方式,实现多维立体的综合出版结构。
基本情况
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2001年,与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社下设编辑部、发行部、出版制作部、行政部,另有电子音像出版社、经世图文制作公司、经世书局、21世纪大学英语发行责任公司等独立核算机构。编辑部下设人文、新闻、科技三个编辑室和经管、外语、医学三个分社。复旦大学出版社现有员工130多人,年出版新书500余种,重印书600余种。复旦大学出版社一直坚持高水准一流教材与原创性学术著作的出版理念,强调出版社尤其是大学出版社应该承担起主体出版的重任,坚持大学出版为大学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宗旨,强化学术出版功能,为繁荣学术和优秀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
为了使出版理念落到实处,复旦大学出版社实施“721”出书工程规划,即大专院校教材达70%,学术专著占20%,社会读物占10%。先后打造了复旦“博学”与复旦“卓越”两大知名品牌;“复旦博学”已推出人文、社科、经管、科技、外语、医学等6个系列近500种高校教材。这套书以原创性、高质量以及名校、名家、名作作为追求目标,已经形成较大影响。图书品种还在不断优化和扩充中。2004年,复旦社推出“复旦卓越”系列。“复旦卓越”已推出经济、管理、物流、会展、保险、外语、学前教育等7个系列的100多种高校教材。复旦“博学”、复旦“卓越”系列教材涵盖高等教育一级学科二十几个专业、数百种课程,《
中国文学史》《
中国人口史》《
中国思想史》《
晚明史》《旧五代史新辑会证》等、“复旦学人文库”、“
火凤凰学术遗产”丛书、“名家专题精讲系列”、“现代医学系列”等等,均是原创性或独创性的重大学术成果。
作者队伍
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作者队伍经历了从以复旦作者为主,到复旦作者和外地外校作者并重的转变。依托复旦,面向中国组稿,在中国范围寻找最适任的作者,是编辑组稿和选题论证时首先考虑的问题。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南京大学、南开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厦门大学、
吉林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等一大批名校的名师成为复旦出版社的作者,
哈佛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等海外名校的作者也不断加盟,复旦作者的比例已从前几年的80%下降到50%,非复旦作者的比例正呈不断上升趋势。
社会荣誉
复旦大学出版社是获得国家级图书奖较多的几家出版社之一,被媒体誉为大学出版界的“获奖专业户”。在中国大学出版社中,无论获奖等级还是获奖数量和比例,都名列前茅。20多年来,复旦社已经有300多种图书获得过包括
中国图书奖在内的各种奖励500多项。1997年以来,复旦版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15项,国家级图书奖9项,其中,
《中国思想史》获得第五届
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旧五代史新辑会证》2006年荣获首届
中华优秀出版物奖。2006年,复旦社出版新书470种,重印书560种,获得各项奖励达71项之多,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30项,其他39项,是上海出版界获奖最优、最多的单位。复旦社将上海出版界的最重要奖项――“上海出版人奖”的所有奖项囊括其中,成为上海出版界唯一获此殊荣的出版社。在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正式发文公布的2005年上海市图书社会效益评估报告中,复旦出版社以93.9的高分名列上海14家大学出版社第一名,在上海所有出版社中名列第三。
新华社以“
摇钱树不出,为本好书等11年”为题,对复旦社致力于学术出版,重视出版的社会效益的做法给予重点报道,
中国新闻出版报、
解放日报、
文汇报、
文汇读书周报等业内外媒体也对复旦社多年来坚持致力于原创性学术著作出版的理念给予广泛报道。
发展现状
复旦社并不排斥经济效益,建社以来,出书、经营规模逐年扩大,现已达年出图书近千种。复旦社的经济呈现快速增长势头。销售码洋从2000年的7708万元到2005年达到2.1亿元,实现利润从2000年795万元到2005年的2166.45万元,相当于翻了两倍多。2006年,面对事业快速发展、书号紧缺的状况,复旦社通过主动压缩、优化选题,依然实现了业绩的增长,销售码洋达24069.4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80.08万元,增幅为13.59%;实际收款13615.7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39.14万元,增幅15.62%;利润总额达到2469.8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3.04万元,增幅为12.43%;现金流量也同步获得较大增长。“十五”期间,复旦社累计上交学校2000余万元,
资产总额净增5283万元,达到8935万元,国有资产得到增值,出版社的经济实力也不断壮大。
博学品牌
2001年,复旦大学出版社选用校训的开头两字“博学”,在工商部门注册,并将品牌教材统一冠名为“复旦博学”,开创中国大学出版推出图书冠以品牌的先例。由于“复旦博学”教材在书稿的选择上,以原创性、高质量,以名校、名家、名作为追求,使已出版的“复旦博学”教材在中国高校师生中具有良好的声誉。“复旦博学”已推出人文、社科经管、科技、外语、医学等6个系列共计120余种高校教材。其中有5种教材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种获
教育部优秀教材奖,37种被选人教育部“十五”国家重点教材规划,150余种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年销售超过1万册的已达百种,使“要教材、找复旦,读复旦书、做卓越人”的口号深入人心。
卓越品牌
2004年,出版社社又打造了一个新的教材品牌:“复旦卓越”。它的定位是:1、主要适用于实践型本科、
高等职业学校、
高等专科学校、
成人高等学校和各种培训的教学。2、在理论内容的选取和阐述时明确以应用为目的,避免冗长的理论推导,以“够用、适度”为标准。3、有大量的实际背景的应用案例,强调教材的实践性,应用性,学完后就能进入实际操作。4、版式设计全面面向教学需求,正文、练习、案例有机结合,给人以清新感,特色鲜明,生动活泼。
医学分社
由来与现状
医学分社的前身为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于2001年初与复旦大学出版社合并。凭借上海市科技实力雄厚、医学水平先进的有利条件,依靠著名高等院校深厚的学术背景和附属医院知识密集型人才的优势,策划了一大批由国内一流医学专家、教授编著的高级学术专著和有一定影响的研究生、大学、高职医学教材,教学参考书和面向大众的医药卫生普及读物。现有编辑8人,其中副编审7人,具有较强的选题策划、组织能力,拥有实力较强的作者群。
发展与前景
陆续出版了现代系列、影像系列、临床袖珍系列、试题与题解系列和科普类系列丛书,并且在医学教材方面加大开发力度,出版了复旦博学·医学系列、普通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系列和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系列等。今后的主攻方向是长年制医学专业课程教材、现代医学系列、医学影像系列。
荣誉与成绩
▲
周良辅教授主编的
《现代神经外科学》荣获2003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第六届
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
闻玉梅院士主编的《现代医学微生物学》荣获第十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
杨秉辉教授主编的《知识就是健康——家庭保健必读》荣获第五届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品奖科普图书二等奖、全国科技图书奖提名奖
▲
段勋令教授编著的《
现代养生益寿要诀》荣获2002年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第五届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品奖科普图书提名奖▲著名
肝癌专家
汤钊猷院士主编的《现代肿瘤学》已先后荣获第八届
中国图书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奖项
▲著名
手外科专家
顾玉东院士所著的《手的修复与再造》荣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第八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和第三届
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
刘泰福教授主编的《
现代放射肿瘤学》荣获2002年上海市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经管分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经济管理分社,成立于2006年2月。其前身是经济管理编辑室,是复旦大学出版社最早成立的编辑室之一,作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团队,已有20多年的历史。经济管理分社目前共有图书40多个系列,600多个品种,年销售码洋5000多万元,秉承“人为书本、书为社本”的出版理念,形成优质的学术著作、精品教材以及一般性图书相得益彰的出版结构,业已出版了一系列具有深远社会效益和影响力的学术专著和精品畅销教材。规模在
中国出版社中位居于前列。
拥有一支能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全部由著名大学的博士、硕士组成的具有先进出版理念的编辑队伍。资深编辑均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具有多年编辑经验,在教学和科研领域有着良好的长远合作关系。作者资源丰富,以复旦大学为基础,遍布全国所有重点院校的近百所大学以及国外知名教授。既有学科带头人的力作,也有来自教学一线教师的丰富授课经验的结晶。
在学术著作方面,鼓励原创、创新和跨学科研究。在出版一批名家代表作的同时,也关注优秀的学术新生力量。同时积极引进海外优秀著作,为科研和教学的提升服务。
在教材出版方面,强调“内容为王”,充分反映社会对优秀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追踪最新的教学动态和热点,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在优质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高效、高质的编辑加工处理和品牌市场营销策略,增强图书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重点课程配备辅导用书和多媒体课件,使用高校遍布全国。
拥有两个自创图书品牌:“复旦博学”和“复旦卓越”。它们分别针对不同的需求层次,根据“立体化、网络化、系列化”的发展方向,按照最新学科专业的培养要求,既注重学科素养的培养,也倾力于实务技能的提高。复旦版经管类教材基本涵盖了从大专到博士阶段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课程教学需求,已经在读者和师生中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声誉和信任。此外,还出版有一大批国家重点规划教材和教育部重点图书。
荣获大奖
2007年由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举办的首届“
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我社两种重要成果获奖:贺圣遂社长2005年10月撰写的论文《关于科学出版观的初步思考》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优秀出版科研论文奖”,2005年12月出版的《旧五代史新辑会证》(12卷)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全国共50种图书)。《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凝聚了
陈尚君教授11年心血,该书出版前,新华社就发布了
新闻通稿,出版后,更是好评如潮,《
解放日报》《
文汇报》《
光明日报》、香港
《大公报》、澳门
《澳门日报》等报纸均在重要位置对这一学术界重要成果给予重点报道;该书的出版也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和赞誉,著名学者
朱维铮、
葛兆光、
葛剑雄等人给予高度评价,称之为“至少在此后一世,将无人可能超胜”的经典之作。《关于科学出版观的初步思考》一文在中国新闻出版报刊发后,引起业内外广泛关注,引发热烈讨论。《
新华文摘》《
中国编辑》《
出版人》《
文汇读书周报》、中国新闻人网站、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等多家媒体对该文进行了转载或选载;著名学者葛剑雄,著名出版人
刘杲、
巢峰、
江曾培等人给予较高评价。
出版社立足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执著于学术出版、深度出版,推出了一大批卓有影响的原创性学术著作和广受赞誉的高校教材,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同时也受到社会的赞誉和出版业界同行的称许。
图书入选
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和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分别正式对外公布了“十一五”重点
电子出版物规划,在这两项规划中,我社多种图书入选,成绩突出。在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的“十一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中,复旦版“
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
医学分子遗传学》《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等三项选题入选。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公布的上海市第一批“‘十一五’国家重点音像电子出版物选题”中,我社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国史概要》《
博学英语听说教程》(1-6册)、《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资源库》《博学英语影视欣赏》《简明世界史》《医学分子遗传学》《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助教光盘、电子教案和助学光盘”、“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二期课改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等10项选题入选,入选项目数在上海40多家出版社中名列前茅。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
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
马相伯先生选定,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
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校风:“文明、健康、团结、奋发”,学风:“刻苦、严谨、求实、创新”。 一百多年来,学校在培养人才、创新科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方面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复旦历史上拥有一大批学术大师和著名学者,在中国学术和教育史上产生深远影响。复旦师生谨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扬复旦精神,为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重要贡献。2005年复旦大学迎来百年华诞。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胡锦涛发来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吴邦国出席百年校庆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复旦大学第二个一百年开始之际,学校制定了《复旦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以坚持内涵发展为主导,以增强综合实力为主线,以争取重大突破为方向,向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