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啬》选自《世说新语·第二十九》《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
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
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
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题解
俭啬,指吝啬。本篇跟后面几篇,如汰侈、
忿狷、谗险等,同样是记述
士族阶层的各种性格表现。篇内所述多是豪族高官的一些生活侧面。例如第2、3、4、5则都是记司徒
王戎的事。王戎“既贵且富”,却吝啬异常:侄儿结婚,只送一件单衣做礼物,事后还又要了回来;女儿结婚时借了他的钱,不还钱就给脸色看;他的财富“洛下无比。契疏鞍掌,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这些都很有代表性地显示出一个守财奴的性格特点。
原文
【原文1】
和峤性至俭,家有好李,王武子①求之,与不过数十。王武子因其上直,率将③少年能食之者,持斧诣园,饱共啖毕,伐之,送一车枝与和公②。问曰:“何如君李?”和既得,唯笑而已。
【注释】
①王武子:
王济,字武子,是和峤的妻舅,勇力过人,很有名望。
【译文】
和峤本性极为吝啬,自己家有良种
李树,王武子求他给些李子,只给了不过几十个。王武子趁他去值班,带着一班喜欢吃李子的小伙子,拿着斧子到果园里去,大家一起尽情地吃饱以后,把李树砍掉了,给和峤送去一车树枝。并且问道:“比你家的李树好不好?”和峤收下了树枝,只是笑一笑罢了。
【原文2】
王戎俭吝,其从子①婚,与一单衣,后更责②之。
【注释】
②责:索取。
【译文】
王戎很吝啬,他的侄儿结婚,只送一件单衣,过后又要回去了。
【原文3】
司徒王戎,既贵且富,区宅、
僮牧、膏田、水礁之属,洛下无比①。契疏鞅掌,每与夫人烛下
散筹算计②。
【注释】
①区宅:房屋。
僮牧:奴仆和放牧的仆人;仆役。膏田:肥沃的田地。水碓(duì):利用水为春米的设备。
②契疏:
契约、帐簿。鞅掌:众多。筹:筹码,计数用的工具。
【译文】
司徒王戎,既显贵,又富有,房屋、仆役、良田、水碓之类,
洛阳城里没有人能和他相等。契约帐簿很多,他常常和妻子在烛光下摆开筹码来计算。
(4)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译文】
王戎家有良种李子,卖李子时,怕别人得到他家的良种,总是先把李核钻破再卖。
【原文5】
王戎女适裴頠,贷钱数万。女归,戎色不说;女遽还钱,乃释然。
【译文】
王戎的女儿嫁给
裴頠,曾向王戎借了几万钱。女儿回到
娘家,王戎的脸色就很不高兴;女儿赶快把钱还给他,王戎这才心平气和了。
【原文6】
卫
江州在寻阳,有知旧人投之,都不料理,唯饷
王不留行一斤①。此人得饷,便命驾。李弘范闻之,曰:“
家舅刻薄,乃复驱使草木②。”
【注释】
①卫江州:卫展,字道舒,
西晋末任
鹰扬将军、江州刺史。江州官署所在地是
浔阳。知旧:知己和旧友。料理:照顾;帮助。王不留行:药草名,一名剪金花。送此物,是暗示不留。
【译文】
江州刺史
卫展在
浔阳时,有知交和老朋友投奔他,他一概不帮助,只是送一斤王不留行。这些人得到了礼物,就起身走了。李弘范听到这件事,说:“我舅父太刻薄了,竟然役使草木来逐客。”
【原文7】
王丞相俭节,帐下甘果盈溢不散①。涉春
烂败,都督白之,公令舍去②,曰:“慎不可令大郎知③!”
【注释】
②都督:官名,是军事长官,等于卫队长。
【译文】
丞相
王导本性节俭,幕府中的美味水果堆得满满的,也不分给大家。到了春天就腐烂了,卫队长禀报王导,王导叫他扔掉,嘱咐说:“千万不要让大郎知道!”
【原文8】
苏峻之乱,庾太尉南奔见陶公,陶公雅相赏重①。陶性俭吝,及食,啖薤,庾因留白②。陶问:“用此何为?”庾云:“故可种。”于是大叹庾非唯风流,兼有治实③。
【注释】
①
苏峻之乱:参看《假谲》第8 则注①。赏重:赞赏、重视。
②薤:草本植物,地下有鳞茎,可以吃,也可以再种。靠近根部的薤头是薤白,也叫白。参看《黜免》第4 则注①。
【译文】
苏峻叛乱时,太尉庾亮南逃去见陶侃,陶侃很赞赏并重视他。陶侃本性吝啬,到吃饭的时候,给他吃薤头,庾亮顺手留下薤白。陶侃问他:“要这东西做什么?”庾亮说:“仍旧可以种”。于是
陶侃极力赞叹
庾亮不仅风雅,同时有治国的实际才能。
【原文9】
郗公大聚敛,有钱数千万,嘉宾意甚不同①。常朝旦问讯,郗家法,子弟不坐,因倚语移时,遂及财货事②。郗公曰:“汝正当欲得吾钱耳!”乃开库一日,令任意用。郗公始正谓损数百万许,嘉宾遂一日乞与亲友、
周旋略尽③。郗公闻之,惊怪不能已己。
【注释】
①聚敛:指搜刮钱财。嘉宾:
郗超,字嘉宾,是郗愔的儿子,好施舍,喜交游。
②移时:过了很久。
【译文】
庾亮
郗愔大肆搜刮钱财,有几千万钱,郗嘉宾很不同意这样做。有一次,嘉宾早晨来问安,按照郗家的规矩,子弟不能坐着,嘉宾便靠着谈了好大一会儿,终于谈到钱财的事情。郗愔说:“你只是想要我的钱罢了!”于是就打开
钱库一天,让他随意取用。郗愔原先只以为会损失几百万左右,嘉宾竟然在一天内送给了亲友和有交往的人,几乎都用尽了。郗愔听说了,惊诧不止。
后世评价
在
琅邪临沂王氏一族中,贫富及其观念又与
陈留尉氏阮氏有所不同。司徒王戎亦为“
竹林七贤”之一,但他既无文章传世,又不如嵇、阮、向、郭之名声显赫,所以常常为研究者们所忽视。但实际上他的与众不同之处颇能说明其个人特性与社会原因。他最为人知的品性就是好财而吝啬:
司徒王戎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契疏鞅掌,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世说新语·俭啬》)
和峤本条
刘孝标注引
王隐《
晋书》:“戎好治生,园田周偏天下。翁妪二人,常以象牙筹昼夜算计家资。”又引《晋阳秋》:“戎多殖财贿,常若不足。”据此可见王戎的财富之巨,不在
石崇之下。可他与石崇不同的是他并不扬财
露富,而是悭吝无比:
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世说新语·俭啬》)
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世说新语·俭啬》)
王戎女适裴頠,货钱数万。女归,戎色不说,女遽还钱,乃释然。(《世说新语·俭啬》)以往的研究者往往简单地用“剥削者聚敛无度的贪婪本性”来解释王戎的俭啬行为。今天显然应当对此作出深入而令人信服的解释。王戎的财富固然与石崇及北阮之流相似,但身为“竹林七贤”成员,他又有许多超凡脱俗的名士风度。王戎的父亲
王浑与阮籍是朋友,
阮籍比王戎年长二十岁,但自从与王戎相识后,阮籍对王戎的好感就逐渐超过了他的父亲。“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浚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王戎传》)从此王戎便成为阮籍放达生活的经常伙伴。阮籍至邻家美色妇酒垆饮酒时,王戎是陪同(《任诞》),阮籍等人在
竹林酣饮时,王戎也前去同饮并相互调侃。直至
嵇康、阮籍等人去世后,王戎旧地重游,睹物思人,还对当年的
竹林之游、竹林之友深表怀念:
王浚冲为
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
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
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
邈若山河。”(《世说新语·伤逝》)
文中“
黄公酒垆”当为“
黄垆”之误,表示王戎对与故旧生死相隔的慨叹。与嵇、阮同类,王戎亦为性情中人。他中年丧子后,山简前去看望,见王戎悲痛不已,便以“孩抱中物,
何至于此”相劝,可王戎却深情地说:“
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锺,正在我辈。”山简受其感动,“更为之恸”(
《伤逝》)。
王戎但是王戎毕竟与嵇、阮有所不同。王戎在怀念嵇、阮时所说“自嵇康、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
邈若山河”的话,说明他已经意识到嵇、阮去世后自己的变化。这个变化并非他个人的意愿,而是险恶的政治环境迫使他不得不以
明哲保身的态度为人处世。而在他采用的
明哲保身的办法当中,其中有一项就是以吝啬的举动给人以斤斤计较于细节小事而忽略于大节大事的印象,从而躲过政治麻烦。对此,王戎同时代的人往往心领神会,
孙盛在《
晋阳秋》中就王戎悭吝的故事说:“戎多殖财贿,常若不足。或谓戎故此以
自晦也。”(《俭啬》“司徒王戎既贵且富”条
刘孝标注引)
戴逵也就此论道:“王戎晦默于危乱之际,获免忧祸,既明且哲,于是在矣。或曰:'大臣用心,
岂其然乎?’逵曰:'运有险易,时有昏明,如子之言,则蘧瑗、
季札之徒,皆负责矣。自古而观,岂一王戎也哉?’”他之所以能够活到七十二岁
寿终正寝,为“竹林七贤”中最长寿者,当得力于这种
明哲保身之法。这样的作法表面上看与竹林时期的
放诞之举已经判若两人,但其精神实质仍然如一。锺会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评价王戎的话:“
裴楷清通,王戎简要。”近代
严复对此解释道:“清通者,中清而外通也;简要者,知礼法之本而所行者简。二者皆老庄之道。”可谓一语中的。王戎的行为说明,尽管西晋时期士族已经在经济上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因为在政治上尚未达到与皇权
分庭抗礼的地步,所以仍然要受到皇权的严重制约。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年--444年)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
南朝宋政权文学家。《宋书》本传说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袭封
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
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
志怪小说《幽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