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校服
学生服装
中国的校服是学生的统一着装,体现学生的风貌,代表着国家学校的形象,是文化、教育、历史甚至是政治的缩影。颜色样式的变迁既紧随时代浪潮,又顺从惯性统一。
产生背景
中国校服,在当时由于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是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炫耀,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纷纷规定学生穿着同样的衣服上学。
发展历史
最早的追溯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中有首诗叫《子衿》。最早的“校服”可以追溯到先秦。子衿所描写的就是穿着青衿的学子。这种服饰一直沿用到隋唐两宋,成为当时学生的特定制服。那时制服讲究合身、舒适,有相应的鞋帽要求,还要束冠。
二十世纪初
清末年代,不少新界乡村氏族流行宗祠教学,并设立小班学校如私塾。当时还没有校服概念,学生普遍穿日常衣服上课,男生穿的许多就是以清朝旗服为基础的长衫马褂。后来华人学校数目逐渐增加,制服的概念开始萌发。其时清朝被推翻,加上西洋文化冲击,长衫取代了马褂成为当时男学生的流行衣著。
从辛亥革命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辛亥革命虽然没能把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成功解救出来,却大开大阖地打破了几千年来“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旧时代衣着制约。新文化运动的春潮更是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年轻一代显出空前的天真、轻松和愉悦。
民国初年,在剪辫易服风气推波助澜之下,追新求异一度成为部分市民的服饰时尚。学校也难免受到影响。当时女学生的成分复杂,有留学归国者,也有不甘家中寂寞的少奶奶进学堂读书消遣时间。于是一些时髦女性的某些服装很快为一些女学生仿效。“她们穿着猩红袜裤,脚高不掩胫,后拖尾辫,招摇过市,继则女学生亦纷纷效仿。”
为了整顿校风,南京当局曾专门对女学生服饰加以规范和约束。《江宁县整顿女校》令称:“江宁县知事以女校为增进女子学识,改良家庭习惯,养成他日之良妻贤母为目的。今后在校生一律用布服,不得侈用绸缎,发髻求整洁不得为各种矜炫异之式样。”当局的整饬行动得到了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支持。有些地方教育界人士还设立各种团体,以抑制社会奢靡风气的侵蚀。1911年9月3日教育部公布《学校制服规程令》规定,“女学生即以常服为制服”,“女学生自中等学校以上着裙,裙用黑色。”1913年教育部重申黑裙为学生装之后,各省纷纷执行。上穿素色衣袄,下着不带绣文的黑长裙,放弃簪、钏、耳环、戒指等首饰,以淡素取胜,成为当时女装的一股清流。此后,女子校服的形式因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替,校服中有上衣下裙的,有西式衬衫、西装的,也有一袭旗袍的,但总体风格仍然以淡雅为风尚。
黑色裙是受日本式服装影响出现的款式,在当时也是女学生与女教师的时尚。当时的校服以女生校服最有特色,采取中西结合的方式:上装为中式的袄子,齐领、前襟右掩,过长及腰,袖长过肘;下装则为西式的百褶裙,黑色为主,一般长过膝盖至足踝。一双黑色牛筋底布鞋,白色长筒袜,也称为“五四装”。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随着女学生人数渐渐增多,成为社会上的一股新兴势力,她们接受新思想、新文化,主张男女平等平权,标榜自由,不拘旧俗,时人称她们为“自由女”。她们自然也就成了时尚的急先锋。于是,清纯的女学生装束成为当时的时尚。张恨水先生在其言情小说《啼笑姻缘》就有关于唱大鼓的凤喜学着穿学生装的记录——“看她身上,今天换了一件蓝竹布褂,束着黑布短裙,下面露出两条白袜子的圆腿来,头上也改绾了双圆髻,光脖子上,露出一排稀稀的长毫毛。”
民国初年至上世纪20年代,一种糅合了西洋服饰元素和中国传统服饰特点的“文明新装”在女学生中首先被推广开来。这种文明新装有别于当时的传统服饰对襟衫、祅子等,上衣多为腰身窄小的大襟袄,摆长不过臀,袖短露肘或露腕呈喇叭状,袖口一般为七寸,称之为倒大袖,衣服的下摆多为圆弧形,并在领、袖、襟等处缀有花边。裙子下摆也由及足略为缩短,只是还没有短到膝部以上的,裙褶则完全取消而任其下垂。这种文明新装,虽然算不上是校服,但被人们视为女学生的象征,也成为女学生装的先导。由她们先行穿起来的“文明新装”也成为一种时髦,被纷纷效仿。
30年代中式旗袍在校园内得宠。由满汉服装相互融合、改良而成的新式旗袍早在20年代就大行其道,这时也进入校园,成为女生们的新宠,名校女生多以旗袍为校服,是当时的时尚。而三十年代也是旗袍最为流行的十年,它迅速取代当时流行的“上衣下裙”两截式的女装校服。
清华大学1928年《清华周刊》上对本校服装形式做的统计,在北京号称“洋气”的清华学子,穿长袍的有63人,西装有34人,马褂有4人,学生装有6人,正所谓“同学不同装”。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基本延续了三十年代的服装风格。民国前期,孙中山先生极力提倡中山装,中山装是民国时期参照日式军服特点设计的服装,表现了当时中国进步的民族主义精神。但到民国中后期,当时的男大学生,经常是上身穿长布袍、下身穿西式裤子、脚穿布鞋。这么一种穿着打扮,俨然已经成了知识分子的标志性服装。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比较随意,缺乏特定校服。人们的审美口味都比较宁静和中庸,于是白色的上衣、深色的下装便成为了主流。那个时候,国家百废待兴,有着比制定统一校服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校服也没有固定的款式。在那个白衣黑裤的年代,所谓的校服也不能免俗。当然,白上衣和蓝裤子,白上衣和蓝裙子,已经成为了经典。在建国之初,全国人民自动穿起蓝色、灰色的干部服、列宁装、棉大衣。长衫马褂至此基本退出历史舞台。1958年以前,风气还是比较宽松的,大学女生还会穿着彩色呢子大衣。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校服”这个词从我们国家消失了。 接二连三的“运动”抹煞了锦绣河山的绚丽色彩,稍微鲜艳、新颖的衣服都受到了压制。这时期的学生,草绿色的旧军装就是他们最主要的色彩。那个时候几乎没有学校在正常上课,所以根本谈不上“校服”。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军装是几乎是所有年轻人的选择。男生清一色地穿上了军装。至于暑假或者放学在家的时候,背心和蓝白条纹的海魂衫则是男生不二的选择。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以运动服、苏联式校服以及改良式水手服等为主。由于上个十年的审美口味余温未消,所以在校服在设计上参考了很多“军事元素”。
不过,这个时候的校服也还是杂乱无章的,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规范的样式,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审美。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纪初
九十年代运动服校服一统天下。此时的校服普遍以运动服为主,颜色主要有蓝,红,绿,白等,面料以涤盖棉,金光绒等为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运动服虽然还是主流,但是有的地区选择了吸收了西洋服饰元素的西式校服,或者沿用以前的水手服或苏联式校服。在这个百花齐放的年代里,每个地区、甚至是每个学校可以依据校风校貌选择不一样的校服。
校服款式
运动服
中国大陆的小学、初中、高中基本上都是以运动服为校服,颜色常以蓝色、黑色和红色居多,搭配一小部分白色或黄色。价格便宜,样式单一,春秋两季基本男女无别,通常是春秋冬三季通用一套、夏季另外一套,只有少数学校才区分春秋装和冬装。
水手服
八十年代,由于上个十年的审美口味余温未消,所以在校服在设计上参考了很多军事元素。解放初期,由于很多方面向苏联看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所以虽说仍然属于西式军服范畴,但在具体形制上尽量避免欧美军服的影响,而是侧重于苏联军服风格,海军则是较为标准的国际型。黄军装太土、迷彩服太杂、一身白的空军装扮不耐脏。因为这种国际通用的大同小异的水兵服非常好看,于是在校服中曾长时间模仿,并泛称位“水手服”。于是模仿海军军装的改良式水手服校服应运而生。其它陆、空军服基本上百姓并不穿用。
在反应八十年代学生生活的影片中,“水手服”款式的校服占据了银幕上的半壁空间。《难忘中学时光》《失踪的女中学生》中都有水手服的身影。影片《小鬼精灵》里出现了大量的小学生,他们穿的校服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水手服。但其与日本水手服有差别:其款式与秀兰邓波儿在《一月船长》里的穿着较为相似;男女均可穿用。
苏联式校服
1948年后,随着生活水平的变好,苏联恢复了沙俄时期的校服传统。女生制服沿袭了沙俄时期的传统。这种统一制式的校服,在全苏联大大小小的商铺里都有统一的定价,为的是让贫穷的家庭也可以负担得起。布拉吉是一种用大花布制成的连衣裙,也是从苏联传来的。1941年,苏联女英雄卓娅穿着布拉吉英勇就义,使得这款服装成了革命和进步的象征。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上采取“一边倒”的政策,《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后,中苏关系进入了“蜜月期”,中国向“苏联老大哥”的学习涉及方方面面,服饰也不例外。这种设计的校服直接影响了我国上世纪80年代的校服样式,形成了白衬衫和天蓝色裤子、背带裙、布拉吉等苏联式校服。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2 17:28
目录
概述
产生背景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