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伽莫夫
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乔治·伽莫夫(George Gamow,1904一1968年),出生于俄国,美国核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在列宁格勒大学毕业后,曾前往欧洲数所大学任教。1934年移居美国,以倡导宇宙起源于“大爆炸”的理论闻名。对译解遗传密码作出过贡献。还提出了放射性量子论原子核的“液滴”模型。同E.特勒一起确立了关于β衰变的伽莫夫—特勒理论以及红巨星内部结构理论。其科普著作深入浅出,对抽象深奥的物理学理论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人物生平
乔治·伽莫夫(George Gamow,1904-1968)是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生于敖德萨一个世代军官家庭,三个叔叔分别战死于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外祖父是当地的大主教,有科学家的传统。他母亲在他7岁的时候就教他读凡尔纳的小说,但母亲在他9岁的时候就病逝了。
1914-1920年在敖德萨师范学校学习。1924年,还在20岁的时候,因在红十月炮兵学校教物理,因此有红军炮兵上校的军衔。后来在麦卡锡时代这个军衔还困扰了他一段时间。1926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192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8-1932年先后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和卢瑟福从事研究工作。1931年回到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33年在巴黎居里研究所从事研究。1934年移居美国,任密执安大学讲师,同年秋被聘为华盛顿大学教授,1954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1956年改任科罗多大学教授。是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美国天文学会美国哲学会国际天文联合会会员。
伽莫夫主要研究核物理学,早年提出原子核的核流体假设,对建立现代核裂变和核聚变理论起了一定影响。1928年,提出用质子代替α粒子轰击原子核,对核物理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把核物理学用于解决恒星演化问题,1939年提出超新星中微子理论,1942年提出红巨星的壳模型。1940年代,伽莫夫与他的两个学生——拉尔夫·阿尔菲罗伯特·赫尔曼一道,将相对论引入宇宙学,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热大爆炸宇宙学模型认为,宇宙最初开始于高温高密的原始物质,温度超过几十亿度。随着宇宙膨胀,温度逐渐下降,形成了星系等天体。他们还预言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1964年美国无线电工程师阿诺·彭齐亚斯罗伯特·威尔逊偶然中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证实了他们的预言。1948年提出新的化学元素起源理论,认为各种元素是在中子连续俘获过程产生的。还提出蛋白质遗传密码的设想:DNA双螺旋结构中由氢键生成而形成空穴的4个角为4个碱基,4个碱基的不同排列组合就构成遗传密码。
他还是一位杰出的科普作家,在他一生正式出版的25部著作中,就有18部是科普作品。他的许多科普作品风靡全球,重要的有:《宇宙间原子能与人类生活》(1946)、《宇宙的产生》(1952)、《物理学基础与新领域》(1960)、《物理学发展过程》(1961)等。《物理世界奇遇记》更是他的代表作。由于他在普及科学知识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1956年,他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卡林伽科普奖。
主要作品
伽莫夫非常重视普及科学知识的工作。他移居美国以后,发现美国虽然经济发达,但许多人对20世纪初的科学成就、特别是当时刚出现不久的相对论量子论和原子结构理论都一无所知。因此,他决定在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之余,动笔向普通读者介绍这些新生事物。从1938年起,他在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下,发表了一系列有点离奇的科学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汤普金斯先生——一个只知数字而不懂科学的银行职员——通过聆听科学讲座和梦游物理奇境,初步了解了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内容。1940年,他把第一批故事汇集成他的第一部科普著作《汤普金斯先生身历奇境》出版;1944年又把其后的故事汇集成《汤普金斯先生探索原子世界》一书。这两本书出版后,深受读者欢迎。后来,为了补充介绍新的物理学进展,也为了使作品的内容更紧凑,他便把上述两本书合并、补充、改写重新出版。
汤普金斯先生历险记
近70年来,对于真正关心过科学的西方人来说,从来没有读过汤普金斯先生历险故事的人大概为数不多。而对于那些对科学倾注过同样热爱的中国人来说,对伽莫夫这个名字也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这不仅是因为伽莫夫在科学领域的一系列杰出贡献,而且因为他成功塑造了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漫游科学世界的汤普金斯先生。
伽莫夫从1938年开始塑造汤普金斯先生这个人物形象,此后不断补充和完善,使得这个形象越来越丰满。甚至在他去世的前一年(1967年),也仍然没有忘记对这本书进行最后一次修订。可以说,这项工作倾注了伽莫夫对科普工作的全部热情和大半辈子心血。尽管这些故事本来是为物理学的门外汉撰写的,但作者对现代物理学的精辟介绍却具有持久不衰的魅力。正因如此,在他去世后的30年中,该书依然畅销不衰。至1995年,该书共累计重印了22次,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深受各国读者喜爱。有许多科学家承认,由于青年时代读了这本书,才使他们走上了献身科学的道路。
物理世界奇遇记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以及科学与社会的飞速发展,物理学的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使得本书的部分内容和某些表现形式显得有些陈旧和过时。1999年,英国著名科普作家斯坦纳德受剑桥大学出版社之邀,在忠实于原著风格的基础上对该书进行了全面修订,增写了4章,并更新了全部插图。可以说,这个最新版本包含了整个20世纪物理学的全部重要研究成果。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世界奇遇记(最新版)》就是根据这个最新版本译出。
科普作品奖一等奖。
从一到无穷大
《从一到无穷大》是一本属于“通才教育”的科普书,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但与其它常见的按主题分类来写作的科普著作不同,作者以一个个故事打头和串联,把数学、物理乃至生物学的许多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知不觉间将一些最重大或者最有用的理科知识甚至技巧信手拈来,让人在妙趣横生、恍然大悟以及莞尔一笑中意犹未尽地概览了自然科学的基本成就和前沿进展。
这是一个绝对可以说巨大的大手笔的风范,他把数学、物理、化学乃至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以致遗传密码的许多前沿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跟着他天马行空、遨游世界。全书都用数学的1和∞贯穿起来,从基本的数学知识谈起,用大量有趣的比喻,重点阐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全新而充满趣味的物理世界,讨论了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如基本粒子、基因等)和宏观世界(如太阳系星系等)方面的成就。
这本书让我们第一次知道了,原来我们所学的那些枯燥的数学公式、物理概念、化学符号之间,原来还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原来无穷大的宇宙、无边无际的遥远星系,并不是跟我们毫无关联;原来分子、原子并不是真正的微观世界、并不是那个基本单元的“1”、它们仍然是由质子、中子、中微子、甚至更下一台阶的夸克粒子组成;原来爱因斯坦的四维空间和时空相对的概念并不是那么抽象、那么不可思议,甚至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到可以用到相对论的基本原则;原来我们眼见为实的的直线、平面,也可以是弯曲的、循环的,甚至空间、时间都可能是弯曲的……宏观世界的无穷大、与微观世界的无穷小,在盖莫夫的笔下犹如一部引人入胜的武侠小说那样,妙趣横生、娓娓道来,一点都没有说教、输灌,一点都不枯燥、乏味。
《物理世界奇遇记》的成功,首先在于作者深厚的科学功底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伽莫夫绕过理论的定量描述,避开令中学生读者望而生畏的数学困难,采用了类似于大学普通物理课程中重概念诠释和图像描绘的讲授方法来介绍物理的艰深内容。再加上在风格上风趣、诙谐、幽默而不失典雅,行文流水,使人读而不倦。本书的翻译也可以说与这部名著珠联璧合,从中处处可以感受到译者吴伯泽先生对现代物理的深刻理解,领会到他对人类科学探索活动的睿智感悟。而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用纸、印刷、装帧都非常精良,使其更兼具了一种收藏价值。70年代末,《物理世界奇遇记》一书的中译本几乎可以说是影响了一代人。就中译本的翻译和出版质量而言 ,这本最新版完全可以说是“名作名译”的典型代表。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8 14:1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