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
云南省辖地级市
丽江市(Lijiang City),是中国云南省下辖地级市,东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南连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鹤庆、宾川三县及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永仁两县,西、北分别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毗邻。丽江市总面积20600平方千米,下辖1个市辖区,4个县。境内有纳西话、摩梭话、彝语云南方言等语言。截至2023年末,丽江市常住人口125万人。
名称衍变
丽江早在2000多年前被称为“丽水”,《明一统志·丽江军民府》说:“金沙江古名丽水,源出吐蕃界犁(犛)牛石下,名犁水,讹‘犁’为‘丽’,流经巨津、宝山二州,江出沙金,故名丽水。”元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元王朝在丽江的石鼓设置茶罕章宣慰司,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成为一级地方政府,丽江之名开始出现。丽江二字,“丽”是继承,是延续,“江”则是因地制宜——唐时起丽江境内的丽水又叫磨些江,所以改“水”为“江”。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在十万年前,已有旧石器晚期智人“丽江人”在丽江市境内活动。金沙江河谷洞穴岩画的发现和众多的新石器、青铜器、铁器的出土等证明丽江是中国西南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战国时属秦国蜀郡,楚庄蹻通滇后属滇国地。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两汉和蜀汉、西晋先后属越嶲郡、云南郡,称遂久县。东晋和南北朝仍属云南郡,隋属越嶲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南略邛、笮、昆明,置越郡,辖15县,今丽江、永胜、宁蒗县属遂久县,华坪县属姑复县。
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置南中7郡:建宁、兴古、朱提、越嶲、云南、永昌、牁牂置庲降都督统摄。分永昌郡的邪龙、云南、叶榆、越嶲郡的青蛉(今永仁、大姚)、姑复(今华坪县)、遂久(今丽江、永胜、宁蒗县)等7县,置云南郡。
西晋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划分建宁、兴古、云南、永昌四部,设宁州。南中故称宁州(首府在今曲靖市)。时云南郡辖九县,都府在云南县(即今祥云县)。丽江地区仍设遂久、姑复二县,属宁州统辖下的云南郁。西晋置永宁县,属云南郡,治所在今宁蒗县永宁乡。太康以后(公元280~290年以后),丽江地区范围仅设遂久县。东晋时期(公元316~420年),划今华坪县和四川省攀枝花市为东姑复县,江、永胜、宁薇为西姑复县,统属宁州。南北朝刘宋时期(公元421~479年),丽江地区仍名东西姑复县。
隋唐至宋元时期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今丽江县置求州,贞观一年(公元637年)政为微州。统属嶲州(州府在今四川西昌市),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今水胜,华坪、宁蒗三县改名,七部二县,属晓州。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今丽江县为袖州。
宋朝,淳佑四年(公元1244年)蒙古兵出灵关由四川攻大理,大理国相国高兴祥遣将高禾(又名高瑜城和)率兵3000到九禾(今丽江县九河乡)迎战,高禾战败阵亡。蒙军因故退还。宋朝派使臣前来吊祭,并建塔于九禾,名白王塔。宝佑元年(蒙古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忽必烈攻大理,自率中路军,到永宁。渡过金沙江由罗邦到罗寺,围攻打郭寨(即大匮),麽些酋归附,其侄坚壁固守,攻拔被杀。到三甸(今丽江坝)“白蛮送歇”,麼些酋长表示效忠蒙古军。普巨郡(今永胜县)土酋首领高俊及牛(今永胜顺州)土酋长自瞠降附蒙古军。
元宪宗四年(公元1254年),忽必烈渡金沙江南征大理,在丽江设茶罕章管民官;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改为丽江宣慰司;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今永胜为北胜州。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缅甸内乱,元王朝派蒙古兵和云南土司兵1.2万人入缅甸,丽江路军民宣抚司察罕不花(即阿良阿胡)作为亲王阔阔受贿案的替罪羊被杀。
明清时期
明朝初置丽江府,明末已具规模,日渐繁荣,本地土司木氏所营造的宫室非常华美。明代升为北胜直隶州,辖北胜、蒗蕖、永宁(今宁蒗)及华荣庄、旧衙坪(今华坪)等地。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置丽江府,由木氏土司世袭。
清朝设丽江军民府。顺治十六年(南明永历十三年,公元1659年),清兵进取云南,丽江府土司木懿归附,改丽江军民府为丽江府。裁除通安、宝山、巨津、兰州4州,临西1县建制,归属丽江府。北胜州改为北胜直隶州。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1665年)九月,吐著占据丽江府属中甸等处。吴三桂怪罪丽江土知府木懿,把木懿押禁省城(七年),诱胁助吴,不从。子木靖署理府事。所有被占中甸等五处粮赋仍令木氏赔补。康熙九年免。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改土归流”,隶云南布政使司。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置丽江县。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废府改县,先后分设丽江、永胜(辖宁蒗、华坪)等县;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设云南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丽江县改属第十三行政督察区,永胜、华坪、宁蒗属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30年设云南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2月成立丽江人民行政专员公署,1950年4月改为丽江专员公署,辖丽江、永胜、华坪、宁蒗、维西、兰坪、中甸、德钦、碧江、福贡、贡山、鹤庆、剑川13个县,1953年泸水县划归丽江专区,后于1954年和1957年分设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迪庆藏族自治州,归丽江专区代管,1973年撤销代管,1956年将鹤庆、剑川划归大理白族自治州,1980年设立丽江地区行政公署,2002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丽江撤地设市,将原丽江地区改设为丽江市,并将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为古城区及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的衔接地段,位于北纬25°59′~27°56′,东经99°23′~101°31′之间,总面积2.06万平方千米,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接壤,距昆明市527千米。
气候
丽江市属半湿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境内有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6个垂直气候带,不同区域的小气候各有特色,气候一致性差。1991~2010年,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2℃,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20.6℃。丽江市多数地方,无明显的春夏秋冬之分。4个县最热月份是5~8月,而全年雨量的67%以上集中在6~8月,具有雨热同季的特点。2020年丽江市平均降水量918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88.7亿立方米。2月、4月、5月、6月、12月降水量较多,3月、10月、11月为较少。1991~2010年,丽江市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年平均日照时数2373.1小时。最少年份为2008年的2172.6小时,最多年份为2006年的2590小时。
截至2022年丽江市平均气温14.9℃,与常年持平;平均降水961.2毫米,较常年偏少9.7毫米,偏少1.0%;丽江市平均日照时数为2157.7小时,较常年偏少237.8小时,偏少9.9%。雨季开始期除华坪特早外,其余基本正常,结束期正常至偏早。
地质
丽江处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滇菱形块体内,地质构造复杂,丽江市内大小断裂纵横交错。丽江市地域大地构造位置处于3个一级构造单元的交界处。丽江西部为扬子准地台的次级构造,盐源—丽江台褶带及过渡带;丽江东部为三江褶皱系的次级构造,金沙江褶皱带;丽江北部为松潘—甘孜褶皱系的次级构造,玉树—义郭褶皱带。由于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形成全市大地构造特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盐源—丽江台褶带及过渡带。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北部,为扬子准地台向松潘—甘孜褶皱系及三江褶皱系转化的构造过渡带。金沙江褶皱带,该褶皱带东以金沙江深断裂为界,与盐源—丽江台褶带相接,西以兰坪—思茅凹陷带相连,被夹持在沿金沙江北北西向的狭窄地带里。玉树—义郭褶皱带。松潘—甘孜褶皱系的次级构造,夹持于金沙江深断裂与小金河—丽江深断裂以北地区。
丽江市境内几乎各地质时代均有沉积有石灰岩,其中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等地层中。石灰角砾岩产于下第三系丽江组。地层出露于古城区狮子山、象山、龙山和玉龙县的冷水沟、鸣音、汝南、河源等地,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丽江市境内在震旦纪、泥盆纪、中三叠各地史时期海湾环境下生成厚大的白云岩层,有古城区七河美阁白云岩矿点,玉龙县拉市海西白云质灰岩点、黄山文笔白云质灰岩矿、太安寒汝坪白云质灰岩矿,宁蒗昔腊坪白云岩、新村白云岩,此外永胜、华坪两县也有白云岩分布。
地形地貌
丽江市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最低点华坪县石龙坝乡塘坝河口,海拔1015米,最大高差4581米。玉龙山以西为横断山脉切割山地峡谷区的高山峡谷亚区,山高谷深,山势陡峻挺拔,河流深切其间。玉龙山以东属滇东盆地山原区的滇西北中山山原亚区,海拔较高,山势也较浑厚。在主山脉两侧又广泛发育着东西向的沟谷,形成错综复杂的地块地貌景观,地势起伏,海拔悬殊极大。有111个大小坝子星罗棋布于山岭之间,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其中丽江坝最大,面积约20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466米。
水文水利
截至2022年,丽江市分属两个流域、三个水系。丽江市大小河流共计91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千米或年径流量在2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10条。丽江市主要天然湖泊有程海、泸沽湖、拉市海3个,总蓄水量41亿立方米。程海、泸沽湖属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
程海
程海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位于丽江市永胜县的腹心位置,北临三川盆地,南连期纳河谷,东傍危岩,西临绝岱。程海系新生代第三纪时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形成的天然淡水湖泊,迄今大约一百万年。据记载,清初以前程海蓄水量达55亿立方米,海水沿南面河谷流淌汇入金沙江,乾隆年后水位逐渐下降,以至河床高悬,变为封闭性湖泊。截至2020年,程海面积为74.6平方千米,蓄水量14.96亿立方米,平均水深25.74米,水质清澈。
截至2022年,丽江市补水工程累计向程海补水12384万立方米,其中,坝箐河程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补水845万立方米,羊坪河至仙人河隧道程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补水2680万立方米,程海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水利骨干应急补水工程补水8859万立方米。另外,明子桥河至白草坪水库连通补水工程。清溪水库承担向30000多亩农田灌溉,为农民生产、增产提供用水的作用。
土壤
截至2022年,丽江市有多种类型的土壤。据丽江市第二次土壤普查,市内共有16个土类,28个亚类,72个土属,168个土种。在丽江市的南面和东面的永胜、华坪,以红壤系列为主;而北面的宁蒗县和西北的玉龙县,又以棕壤系列的土壤为主。
自然灾害
丽江市是自然灾害较重的地区,有“无灾不成年”之说,除台风、沙尘暴以外的气象灾害在丽江市境内都会出现,其中危害严重的主要有干旱,强降水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大风以及雷电、冰雹、低温冷害等。截至2021年,全年干旱、洪涝、泥石流、风雹等自然灾害造成31.6万人受灾,经济损失5.75亿元。
丽江市旱灾一般出现于1~7月,以5~7月干旱危害性大。丽江地区因干湿季分明的气象特点,雨季6月中旬以后才开始,10月上旬结束,干季长达七个月以上,因而冬春干旱普遍存在,但雨季发生的伏早频率较低。2020年至5月11日,丽江市农业在田作物面积148万亩,受旱面积27.6万亩;因旱人畜饮水困难人口5450人,大牲畜9000头;水利工程蓄水总量1.4583亿立方米(与2019年同期持平);河道断流11条;小(二)型水库干枯6座。宁蒗县、华坪县为轻度到中度气象干旱。
丽江水(洪、涝)灾害,一般发生在6~9月,有时延续至10月,以8~9月出现的连雨低温或局部大、暴雨危害性大。2021年6月22日凌晨,丽江主城区出现强降雨天气,截至22日8时,主城区降水量达160.7毫米,强降雨天气导致丽江主城区多地道路、小区积水严重,大量车辆、人员被困。
泥石流、山体滑坡是丽江市发生频率较高的自然灾害,每年各地均有发生,其中山区多于坝区,玉龙、永胜、华坪、宁蒗出现较多,古城区较少。主要发生时间段为每年8~10月份。2021年7月10日凌晨,丽江市玉龙县黄山坡老路往拉市方向受降雨影响,道路一侧发生山体滑坡,公路被滑落的泥石与树木所堵,导致人车不能通行。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截至2024年,丽江市水资源总量达500亿立方米,是滇中引水水源提供地。2023年丽江市地表水资源量50.95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248.0毫米,属枯水年份。地下水资源量19.94亿立方米,地下水径流模数9.71万立方米/平方千米。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丽江市土地总面积205.49万公顷,山地占总面积的97.4%,坝区及河谷占2.6%。其中农用地168.2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1.88%;建设用地2.3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5%;未利用地34.8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96%。截至2024年,有耕地278万亩。其中,水田43.5万亩、水浇地8.7万亩、旱地225.8万亩。
矿产资源
丽江市具有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多种成矿地质条件,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矿产,矿产资源具有地区特色。截至2022年,丽江市已经发现30多种矿产,350多个矿产地,天然气产地一处,几十处地热产地。其中煤、铜、砂金及其建筑材料(大理石、石灰石、石灰角砾岩、瓷土、滑石)等矿种具备一定的优势。花岗石等矿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
水能资源
截至2022年,丽江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439万千瓦,占云南省的11%,可开发总装机容量2309.3万千瓦。其中:在金沙江流经丽江的河段上,可开发总装机容量2058万千瓦;除金沙江外,丽江境内的93条较大河流上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2.5万千瓦,可开发65万千瓦,装机容量在1万千瓦及其以上的河流有26条。
生物资源
截至2022年,丽江市共记录有动物兽类8目21科112种,鸟类17目46科446种,两栖爬行类3目14科35属51种,鱼种类5目15科70余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30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3种。此外,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首次拍摄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点噪鹛、黑颈长尾雉;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勺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再现云南泸沽湖;拉市海省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秃鹳、水雉。其中,拉市海自然保护区记录到的鸟类有67科341种,种类占云南省记录鸟类1025种的33.27%、中国鸟类1451种的23.50%,是云南省乃至全国自然保护区鸟类种类最多的保护区之一。
截至2022年,丽江市林业用地总面积168.76万公顷(含非林业部门管理林地4.04万公顷),森林面积148.3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2.14%,居云南省第5位,森林蓄积量1.2558亿立方米,居云南省第6位。活立木蓄积量达1.26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73.78%,湿地保护率达50.21%,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3.69%。丽江市有维管束植物224科1120属4163种(亚种),有种子植物145科758属3200余种、药材2000余种。丽江市拥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7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喜马拉雅红豆杉、高寒水韭、玉龙蕨等珍稀物种。此外,还有第四世纪冰川遗留下来的珍稀植物油杉;有被誉为“当今世界的活化石”的古生代孑遗植物水青树、攀枝花苏铁;有云南梧桐、榧木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虫草、天麻、重楼、党参等珍稀药用植物620多种。
截至2022年,丽江市有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06.56平方千米,占丽江市国土面积的1.97%。
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
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60平方千米,主要保护对象为中国纬度最南的现代海洋性温冰川、完整的高山垂直带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高山植被类型、中国动植物标本的集中采集地和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自2017年以来,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每年2月至6月、10月至12月开展鸟类、兽类野生动物监测调查工作,5年为1周期。
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65.23平方千米,,保护对象为湖泊、湖滨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中华秋沙鸭、黑鹳、黑颈鹤、海菜花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保护区是中国西部候鸟迁徙通道上重要的候鸟越冬地,具有生境保存完好的原生湿地。保护区在动植物多样性、生物区系地理、生态系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科研价值。
宁蒗泸沽湖自然保护区
宁蒗泸沽湖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1.33平方千米,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及以波叶海菜花为特色的水生植物群落,以亚高山暗针叶林为代表的湖周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小果垂枝柏群落,泸沽湖特有的3种裂腹鱼以及黑颈鹤、猕猴、小熊猫、喜马拉雅红豆杉、松茸、海菜花等众多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丽江市下辖1区4县,其中10个街道、24个镇、32个乡(含15个民族乡)。市政府驻地古城区玉雪大道262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末,丽江市常住人口125万人,城镇化率为50.44%。2023年末,丽江市城镇常住人口63.05万人比2022年增加2.07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95万人,比2022年减少0.87万人。从年龄构成看,0-15岁人口20.8万人,16-59岁人口83.7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20.5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14.5万人。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64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51.2%;女性人口61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8.8%;总人口性别比为104.92(以女性为100),比上年降低0.39个百分点。出生人口0.96万人,比上年增加0.06万人;人口出生率7.72‰,比上年上升0.42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01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人口死亡率8.12‰,比上年上升0.7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0.4‰,比上年下降0.32个千分点。
民族
丽江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截至2023年5月,除汉族外,丽江市居住有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普米族、傣族、苗族、回族等47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5.8%。
纳西族主要聚居在丽江市,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纳西语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大致以金沙江为界分东西两个方言,方言之间相互不能通话。
纳西族一般居住在坝区、河谷和半山区。坝区民间住房多系土木结构的瓦房,格局多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山区多是低矮的木楞房,以木板覆顶。纳西族能歌善舞,在生产劳动和民族节日中常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每年农历二月初“三朵节“是丽江市纳西人民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
摩梭人属纳西族支系,主要居住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摩梭人的语言、服饰、婚姻习俗和金沙江西部的纳西族有差异。
摩梭人习惯依山傍水而居,房屋全用木材垒盖而成,当地俗称“木楞房“。摩梭人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朝山节、祭祖节、祭牧神节、祭土地节等,其中以春节、朝山节最为隆重。摩梭人能歌善舞,较为流行的是“甲蹉舞“(俗称打跳),“甲“为美好之意,“蹉“便是跳舞的意思,意即为美好的时辰而舞蹈。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云南绝大部分县市都有彝族分布,尤以楚雄红河两州以及牢山区、滇东北乌蒙山区和滇西北小凉山一带较集中。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小凉山彝族属北部方言什扎土语。
彝族节日很多,有彝历节、初十五节、二月八节三月三节等,尤以火把节最为隆重。
傈僳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源于古老的氐羌族系,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与彝族有着渊源关系。傈僳族世代流传的《创世纪》传说与大小凉山彝族、纳西族、哈尼族的创世传说都有许多共同之处,这说明作为彝语支的各个集团,从古代以来便有着密切的亲属关系。在古代,他们属于同一族源,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发生分化形成不同的部落集团,后来才形成单一民族。
普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居住较为分散,除一些小聚居村外,大多与纳西、白、藏等民族杂居。1960年定名为普米族。普米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羌语支,多聚氏族而居,多半住山腰,房屋多为木楞房四合院布局。
普米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普米族最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是腊月初八的“吾昔节“(过新年),此外还有正月十五日的“转海会“,大小春收获季节的“尝新节“等。
语言
丽江市语言多样,有纳西话、摩梭话、彝语、云南方言。
纳西语是中国纳西族的语言,截至2021年,使用人口共24万人。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县,约17万人。其余7万人则分布于云南省的维西、中甸、宁蒗、德钦、永胜、剑川、鹤庆以及四川省的盐源、西藏自治区的芒康等县区。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属于彝语支语言的还有纳西语、哈尼语、拉祜语、傈僳语、基诺语、怒苏语等,还包括分布在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国的阿卡语、阿库语、西拉语、姆比僳语、普诺伊语、姆比语等。彝语分为北部、南部、东部、西部、东南部和中部六大方言,各方言之下再细分为5个次方言和四十多种土语,不同方言土语在语音、词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互相交流比较困难。
云南方言,亦称云南话,总体上属于西南官话。云南方言内部大致统一,不同子方言之间交流不成问题,但仍存在细微差别,这与该地区受到民族语言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比如西双版纳汉语方言,在语调上与傣族话非常像。
宗教信仰
丽江市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区。五大宗教齐全。截至2023年5月,丽江市有138个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有古城区普济寺、玉龙县福国寺、永胜县灵源箐、宁蒗县扎美寺、达加林寺等宗教场所。截至2023年丽江市有20个宗教团体。
截至2010年,丽江市信教群众11.97万人,信教群众中,少数民族点68.4%。其中,佛教的信教群众9.8万余人,教职人员75人;道教的信教群众近1.2万人;基督教的信教群众4000余人,教职人员58人;伊斯兰教的信教群众3500余人,教职人员32人,天主教的信教群众1400余人。此外,还有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信仰的东巴教、毕摩教、汗归教等民族民间宗教信仰。全市有各类宗教活动场所295处,当前已纳入正式登记的有58处(含临时登记的9处),其中,佛教13处(汉传佛教2处,藏传佛教11处),基督教36处,伊斯教兰8处,天主教1处。已成立的县级伊斯兰教协会、佛教协会、基督教“两会”、天主教爱国会共6个。
经济
综述
丽江市以文化旅游、绿色工业和现代建筑业、金沙江绿色农业、数字经济、大健康、商贸物流六大产业为主导产业。截至2023年,丽江市地区生产总值为671.73亿元,速增云南省排名第2,按不变价,同比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8.09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36.71亿元,同比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46.93亿元,同比增长7.6%。三次产业结构为13.1:35.2:51.7。
第一产业
丽江市第一产业以高原特色农业为主,打造金沙江绿色农业、高原生态养殖业“两个百亿元产业”,粮食、畜禽等传统产业,特色水果、道地中药材、高端花卉等新兴产业培育。古城花卉、玉龙道地中药材、永胜食用菌、华坪芒果、宁蒗马铃薯优质种薯“一县一业”主导产业。
2023年,丽江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52.64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91.85亿元;林业产值6.92亿元;畜牧业产值46.76亿元;渔业产值2.71亿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4.4亿元。
金沙江绿色农业量效齐增。全年丽江市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97.91万亩,增长5%。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5.56万吨,增长3.5%;茶叶产量1162.45吨,增长6.5%;中药材产量5.11万吨,增长2.8%;坚果产量2.88万吨,增长9.2%;鲜切花产量4944.51万枝,增长98.9%;水果产量89.02万吨,增长18.1%。
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全年丽江市猪牛羊禽肉产量11.75万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猪肉产量9.08万吨,增长2.7%;牛肉产量0.94万吨,增长2.6%;羊肉产量1.14万吨,增长3.7%;禽肉产量0.59万吨,增长1.1%。牛奶产量0.3万吨,增长18.3%;禽蛋产量0.32万吨,增长12.6%。全年生猪出栏116.8万头,增长0.2%;年末生猪存栏95.64万头,下降5.2%。
第二产业
丽江市第二产业持续大力发展以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为主的绿色工业,绿色制造业对工业形成强有力的支撑,成为工业主要引擎。单晶硅行业是规模以上工业高位运行的主要支撑。
截至2023年,丽江市第二产业增加值236.71亿元,同比增长8.7%。单晶硅产量增长43.3%,增加值增长63.0%,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19.2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的贡献率为111.0%;五星石墨和石英坩埚等行业增加值增长6.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4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的贡献率为2.5%。单晶硅棒年产能达35GW,总装机65.9万千瓦的9座光伏电站并网投产,梨园—阿海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丽江成为云南省“水电硅材一体化”产业示范基地、“风光水储”多能互补绿色能源基地。建成云南省第一座加氢站,云南省第一个绿氢零碳智慧工厂试生产。
截至2022年,丽江市华坪、金山两个省级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82.3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华坪产业园区完成173.11亿元,云南省排名第25位;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7.6%,园区经济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第三产业
丽江市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主,开启文旅融合、智慧旅游的旅游服务模式。丽江在中国率先建立“一卡通”旅游结算模式和诚信旅游监理机制,初创“30天无理由退货”机制和旅游“红黑榜”制度。截至2023年,丽江市第三产业增加值346.93亿元,同比增长7.6%。丽江市共接待游客6808.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01.7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14%、91%,旅游人均消费1913元、云南省排名第一。
旅游带动消费,2023年,丽江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4.89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高于中国、云南省4.7、5.2个百分点,增速排名云南省第2。邮电业务总量16.81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61亿元、电信业务总量13.2亿元。订销报纸累计1655.05万份,订销杂志累计43.7万份,函件13.86万件,快递业务总量1808.99万件。202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6.57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32.0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136.57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63.32万户;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6.46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117.73万户(含无线上网用户和手机上网用户)。
经济功能区
丽江市金山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区位于古城区金山、文化街道,距中心城区4千米,距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4.5千米,距玉龙雪山景区22千米,规划面积29.33平方千米,分为东山、新团、文化3个片区。截至2022年,园区共有人园企业18户。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清洁能源开发、高端制造业、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物流产业、加工业、建材业等为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丽江南口工业园区建于2003年,按照“园多区”的发展思路,形成“一园两片区”格局,即:玉龙县火车客运站片区,规划面积136.94公顷;雄古工业片区,位于玉龙县九河乡香格里村委会,规划面积362.5公顷。截至2022年,园区共有入园企业20户。以火车客运站片区逐步转型升级为商贸物流产业;雄古工业片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大健康、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旅游产品加工产业为主导。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丽江市小学在校学生9.37万人,初中在校学生4.19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2.37万人,全日制中职在校学生0.51万人(不含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联办学生),高等教育在校学生3.12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0893人,幼儿园专任教师2455人。在校残疾儿童591人。全市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9%,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83%,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65%。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丽江市共有政府办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527个。其中,综合医院8个、中医医院4个、精神病医院1个、急救中心1个、急救站1个、妇幼保健机构6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6个、采供血机构1个、乡镇卫生院5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村卫生室427个、卫生所1个、医务室7个。2023年末,丽江市有非政府办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4个。其中,康复医院1个、门诊部1个、卫生室2个。实有病床位数108张,拥有卫生技术员131人。有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336个。其中,民营医院24个,实有床位数1364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221人;个体诊所301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22个;门诊部9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48人;医务室1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人。全年婴儿死亡率3.13‰,孕产妇死亡率20.87/10万,住院分娩率99.99%。
丽江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7月,1952年改称丽江专区人民医院,1973年更名为丽江地区人民医院,2003年更名为丽江市人民医院,是丽江市唯一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同时也是昆明理工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国家级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省、市内多所大中专院校的教学和实习医院,截至2023年9月,丽江市传染病医院和丽江市120急救中心挂靠于此。有福慧、祥和和在建的荣华三个院区。共有职工115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93人(正高36人、副高92人、中职322人、初级643人),管理人员25人,工勤人员34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53人、硕士生导师10人。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云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青年文明号”、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媒体事业
丽江市主流媒体有《丽江日报》、丽江广播电视台、丽江市融媒体中心等。
《丽江日报》是中共丽江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丽江人民日报》,创刊于1949年9月1日,刊号CN53-0019,为云南省第二家最早创刊的党报,此后几经停刊和更名。1989年9月1日,中共丽江地委机关报复刊,报名《丽江报》,1998年12月18日更名为《丽江日报》;2004年1月1日,《丽江日报》变更为对开4版日报,现发展为彩印对开8版日报,拥有“一报两刊”“两微两端一网一抖一快”的媒体矩阵,新媒体影响力居云南省党报前列。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由创办于1988年3月5日的丽江电视台和正式开办于2004年7月1日的丽江人民广播电台联合组建而成,同期更名为丽江市广播电视台。由起初的一个频道发展到2个频道(新闻综合频道、文化旅游频道),共开办有20个栏目;设有2个广播频率(FM106.2、FM97.7)、一个互联网站及七个新媒体平台的综合性新闻舆论阵地,综合实力在云南省州市名列前茅。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于2023年8月24日成立,是由丽江日报社、丽江市广播电视台融合而成,做到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形成“报、台、网”一体的融媒体矩阵。并同步上线“丽江融媒”APP新闻客户端。
科技事业
丽江市2023年全年实施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24项,有5项科技成果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全市专利授权数687件,同比增长21.16%。发明专利有效量210件,同比增长25.0%。截至2023年,丽江市突破关键技术60余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20余个。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丽江市共有文化馆6个、博物馆7个、公共图书馆6个、文管所3个。丽江市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100%。广播电视发射(转播)台45座,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2236户。
丽江市文化馆于前身为丽江地区文化馆,于1965年9月,丽江地委、行署决定组建,1979年10月,地区图书馆从文化馆分开独立建馆。1983年丽江地区文化馆改名为丽江地区群众艺术馆。2003年,将丽江地区群众艺术馆更名为丽江市文化馆。该馆总占地面积6539.5平方米。
丽江市文化馆于1998年按规范化建设达标评估验收为云南省三级馆,2002年达标省级一级馆。2004年被命名为国家级首批规范化建设达标三级馆,2010年评估定级中也被评为国家三级馆;在2014年的评估定级中,丽江市文化馆被评定为国家二级馆,先后获得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委“先进集体”称号和省文化厅“文化工作创新奖”以及市文化系统连续两年“优秀集体”称号。
丽江市博物院位于丽江市丽江古城黑龙潭公园北部,是一所以收藏、整理、研究宣传展示丽江境内的历史文物传承和弘扬地方民族文化为主要职能的综合性博物馆,共有4个展厅,展厅面积为1000平方米。截至2023年,收藏各类文物12000余件共有国家一级文物67件,二级文物23件,三级文物333件,馆藏东巴文化文物近3000件,是收藏东巴文化文物数量最丰富,门类最齐全的博物馆。展览长年对外开放,截至2023年,长期陈列《纳西东巴文化展》《传承文明,和谐共存——丽江三项世界遗产展》。
体育事业
2023年,丽江市共举办市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9次、县(区)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22次。2023年全年丽江市运动员在全省各项比赛中获金牌5枚,银牌10枚,铜牌9枚。截至2024年3月,丽江市累计建成各类体育场地4811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79平方米,市、县、乡、村四级已基本完成体育场地设施全覆盖;丽江作为足球之乡,丽江市建有足球场241块,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1.9块。丽江市共有各类体育社会组织55个,社会体育指导员3617人;实现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向群众开放,市体育中心场馆开放时间每周已达81.5小时。2021年,丽江市承办了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锦标赛;2022年,承办了云南省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此外,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被评为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高脚竞速、板鞋竞速项目基地。
丽江高原训练基地又称丽江市体育发展中心。位于古城区香格里大道北段517号。于2007年11月开工建设,2012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建设投资2.89亿元,占地231.9亩,其中绿化面积48420平方米,停车位720余个。2013年3月,丽江市体育发展中心正式被命名为“丽江高原训练基地(田径项目)”,先后接待了国家竞走队及江苏、内蒙古等11个省级专业田径队伍,上海女足、四川女足等省级足球队来到丽江展开训练,云南省铁人三项队长期在丽江进行训练。
2013年,丽江高原训练基地获“全国田径优秀训练基地”;2015年,被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田径队丽江体育训练基地”,并获得“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备战参赛贡献奖”;2017年,获得“伦敦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取得优异成绩重要贡献奖”;2021年,被中国田径协会命名为“田径项目丽江国际高原训练基地”;同年,获得“2017—2021年中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丽江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4.12万人,比上年增加1.21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8.72万人,比上年增加1.54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3.95万人,比上年增加0.1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5.40万人,比上年减少0.34万人。征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10.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征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1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征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1.13亿元(个人缴费),下降25.87%;征缴失业保险费0.57亿元,增长9.1%。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1.77万人,比上年增加0.44万人。征缴工伤保险费0.31亿元,比上年增长19.6%。
截至2023年末,丽江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5.01万人。医疗保险费收入合计208051.71万元。全年共398.56万人次享受基本医保待遇,享受待遇金额174047.51万元。
2023年末,丽江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0.43万人。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2296.74万元,增长0.06%。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79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31556.68万元。全年发放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补助资金7695.66万元。2023年末,各类社会福利机构12个,社会福利机构床位数1247张,收养各类人员487人,村社区综合性服务中心470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76亿元,下达省市福彩公益金5585万元。慈善机构接受社会捐赠157.85万元。
环保事业
截至2023年,丽江市环保投资完成5.01亿元,比上年下降32.21%。项目环评执行率100.0%。项目“三同时”执行率100.0%。全年完成营造林任务46.3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81万亩、封山育林12.8万亩、森林经营28.77万亩。管护森林面积2422.82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61.2%。
交通
综述
丽江市是大香格里拉旅游圈的核心部分及成渝经济圈的辐射地区,以公路为主,铁路、民航、水运相衔接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截至2022年,丽江市境内760.481千米国省干线。其中:国道4条,省道3条。有桥梁210座,隧道2道。丽江市有大丽铁路和仁丽铁路,境内线路总长41.7千米。有丽江站、拉市海两个火车站。丽江市拥有丽江三义机场和泸沽湖机场2座支线机场。此外,丽江市共有6个汽车客运站,其中一级汽车客运站2个,二级汽车客运站2个,三级汽车客运站2个。
公路
截至2022年,丽江市建成大丽高速、丽攀高速、丽香高速永宾高速等连接大理、迪庆、四川的高速公路网。丽江市境内760.481千米国省干线。其中:国道4条518.856千米,省道3条241.625千米。有桥梁210座,隧道2道。丽江市公路里程达到11522千米,高速公路里程达到451千米。
铁路
截至2023年3月,丽江市有大丽铁路和仁丽铁路,境内线路总长41.7千米,大丽铁路提速改造工程已经完成并于2019年1月5日正式通车运营。丽江市铁路通车里程达到41.7千米。开发列车17对,其中运行10对动车(1对动车组直达桂林北站)。丽江市有丽江站、拉市海两个火车站。
2023年11月26日,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正式建成通车,截至2023年12月26日,累计发送旅客量超18万人次。2023年1至7月,丽江站累计开行列车3226对,累计运输旅客413万人,同比增长135%。
丽江站是大理至丽江铁路和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的交会站,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境内。丽江站在一站台西侧设置了玉龙雪山观景台,旅客不出站台即可远眺玉龙雪山。站外设有公交专线,直达丽江古城、束河古镇,与列车到达时间无缝衔接。2023年,丽江火车站发送旅客703.54万人,同比增长136.6%。
拉市海站位于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拉市海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附近,站房外观设计,以纵向大坡顶和简洁线条,构成站房框架。站房建筑面积1499平方米,站场规模为一台三线,站房地上一层,地下局部一层,最多容纳300人同时候车,站房一侧,设近2700平方米的停车场一座。
航空
截至2022年,丽江市拥有丽江三义机场和泸沽湖机场2座支线机场,与丽江通航的中国外城市接近100个,丽江三义机场已成为西南第五大、云南第二大航空港。
丽江三义国际机场于1995年正式建成通航,分别于1998年和2008年先后两次开展改扩建,丽江三义国际机场运行等级为4D,国内候机楼3.3万平方米,国际候机楼5300平方米,跑道长3000米,停机位28个。截至2023年3月,丽江三义机场共计通航城市86个,其中国际和地区航线7条。在机场运营的航空公司27家。国内通航城市44个,通航城市覆盖了一线城市和多数省会城市。2023年1至7月,丽江机场共保障运输航班起降3.3万架次、旅客吞吐量431.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059.3吨,同比分别增长了139.7%、189.9%和64.9%。丽江三义国际机场荣获2023年度二星级“双碳机场”。
宁蒗泸沽湖机场位于宁蒗县红桥乡石佛山,总占地面积约168公顷,机场标高3292.9米,定位为中国内4C级支线机场,按照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4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00吨的目标设计,航站楼面积5127平方米,拥有一条长3400米、宽45米的跑道。宁蒗泸沽湖机场于2011年6月获得立项批复,2013年4月24日开工建设,2015年10月12日正式通航运营。
水运
截至2023年3月,丽江市境内拥有四级航道432千米,生产用泊位数4个,最大泊位停靠能力500吨,建有合法渡口码头45道,拥有合法持证经营船舶60艘。大部分渡口、码头设在金沙江沿线较偏远、贫困、交通不便的地方。
公共交通
截至2024年4月,丽江市公交车共运营线路107条,投入车辆460辆。开行班线车1496辆,运输旅客12333人;旅游包车1331辆,运输旅客19304人。班车客运及旅游包车共运输旅客31637人。班线客运同比2019年下降72.9%。
丽江西部综合交通服务中心总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丽江西部综合交通服务中心是丽江市重点交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丽江建设规模最大的道路交通运输枢纽,是集班线客运、城市公交客运、城乡公交客运、城乡物流、车辆检测、旅游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交通服务枢纽。截至2023年11月,公司有车辆31辆,其中纯电客运车辆27辆,经营线路13条,日发42班次,单日最大乘客运输700余人次,全年运输乘客量约33万人次。
2022年11月28日,丽江观光火车一期工程试运行发车。观光火车的起点为丽江游客集散中心,终点为玉龙雪山甘海子,全线长20.47千米,设置游客中心站、白沙古镇站、玉水寨站、东巴谷站、玉龙雪山站共5个站和1座车辆基地。投入列车16列,有一等座(商务车厢)、二等座两种车型。观光火车的建成通车既能解决玉龙雪山景区旅游交通系统不完善的问题,还将大幅提升丽江城区到玉龙雪山出行的便捷性。
人文
综述
丽江市拥有世界文化、自然、记忆三大遗产,还有纳西族东巴文化、民族医药文化、泸沽湖母系文化,小凉山彝族毕摩文化,傈僳族歌舞及良善文化,白族本主及工匠文化,普米族韩规文化,永胜他留文化、边屯文化等。丽江市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地上、地下文物分布广泛。
饮食
丽江市生物多样性带来了丰富的食材原料,生息繁衍在这里的纳西族人民创造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独特的工艺和原生态的食材,更是浓缩了纳西族的民族气质和文化特点。丽江盛产各种豆类,如蚕豆、豌豆、鸡豆、四季豆、芸豆、白豆等等。其中鸡豆最有特点,它形似鸡眼,长于贫瘠的土地,产量不高,但用它做成凉粉及各种凉粉制品,味佳质好,备受人们喜爱。
丽江粑粑是丽江传统风味小吃之一,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远足丽江之际,曾在《滇游日记之七》中记叙了品尝“酥饼油线”“油酥面饼”的感受,书中所记的“酥饼”“油酥面饼”就是现今的丽江粑粑。它色泽金黄,香味扑鼻,吃起来酥脆可口,不易变质变味,曾是茶马古道上马帮商队备用的干粮。口味上,丽江粑粑有甜咸二味,甜的有白糖、红糖两种;咸的一般有火腿、椒盐两种。吃丽江粑粑时,可根据各人口味不同,佐以酥油茶、豆浆、牛奶清茶、咖啡等。2013年,丽江粑粑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17年,丽江粑粑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鸡豆凉粉是用丽江本地产的一种豆类(又名“鸡碗豆”),磨面滤浆做成的一种凉粉小吃。因鸡豆富含黑色素,做成的凉粉外表呈现黑色,所以人们又称作“黑凉粉”。鸡豆凉粉除了可以凉吃外,还可热吃。暑季,凉粉与红辣椒、绿韭、花椒、酸醋等佐料腌拌起来,开胃爽口。寒季,在平底锅内用香油双面炸黄,再拌上佐料。
米灌肠是纳西族特色风味小吃之一,纳西语称作“麻补”。其加工方法要先将猪大肠洗净,把蒸到半熟的米或糯米趁热拌上猪血,加上各种佐料灌入大肠内。封口蒸熟,切成薄片,便可食用。纳西族人家每年冬季杀年猪,都会用米灌肠来招待亲友。
猪膘肉是丽江地区泸沽湖摩梭人家待客中最具特色的一道美食。猪膘肉冬季腌制,经数年不霉,肉味香醇。它不仅是传统宴席中最为重要的一道佳肴,而且是走亲串友时馈赠的礼品。猪膘肉味道香美,是去到泸沽湖必尝的一道菜。
习俗
纳西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传统婚俗大致可以分为说亲定亲(“设奢”,纳西语,意为说亲)、请酒(“日祝”,纳西语,意为请酒,也就是举行订婚的意思)、举行婚礼(“楚美如”,纳西语,意为娶媳妇)几个环节。传统婚礼中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东巴经典仪式中迎素神、“罢麻罢”(纳西语,意为涂抹酥油之意)、祈福等核心环节,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2017年,民俗之纳西族传统婚俗经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多节
1986年8月29日,原丽江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作为法定的纳西族传统节日——三多节。2021年,“纳西族三多节”被列入国家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多”,是纳西族信奉崇拜的战神,也是纳西族的护佑神。“三多”是纳西族的本主神灵和最高保护神,传说是骑白马、穿白甲、戴白盔、执白矛的战神,常常显圣,保护着纳西人的安全,唐代建祠祭祀,深受纳西人信奉。人们也认为“三多”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
傈僳族阔时节
阔时节(傈僳族语音译)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意为新年歌舞节、年节或春节,节期各地不一。云南省华坪县等傈僳族聚居地的阔时节是公历12月20日起的半个月;德昌县傈僳族的阔时节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节期与汉族春节一致。内容包括:扫尘、祭祀、喂猎狗、洗衣、送神、女子梳头比赛、拜年、刺绣、纺织、跳舞等。节日气氛浓厚,颇具特色。
艺术
东巴舞又叫东巴跳,主要流传在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县。东巴舞是指东巴教的进行宗教仪式过程中,东巴祭司根据不同仪式,按照道场规则所跳的一种宗教舞蹈。东巴舞承袭了原始艺术传统,但已脱离原始乐舞的粗朴随意性,保持着淳厚、雍容、典雅的古代舞蹈特色。
东巴纸的制作源于唐代,因其主要用于书写东巴经文典籍,故称东巴纸。东巴纸是一种以荛花树皮做原料的手工纸,荛花树生长于丽江及香格里拉一带,其它地方则不能存活,东巴纸是丽江及香格里拉地区独有的。新鲜树皮采摘下来以后,还要经过手工东巴纸具有抗虫,抗蛀,不怕水浸泡,保存时间长的特性,可达八百年至千年,纳西族民间有“东巴纸纸寿千年”的说法。纳西族东巴造纸技艺,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剥皮、蒸煮、漂洗、舂料、抄纸、晒纸、砑纸等数十道工序,才能做出一张东巴纸。
纳西族白沙细乐又名“崩时细哩”、“别时细梨”。流传于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细乐是仍然保留、传承于纳西族民间的大型丧葬歌舞、器乐组曲,其中包括舞曲、歌曲以及器乐曲牌三个部分。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2011年5月23日,纳西族白沙细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普米族民歌曲调多用五声音阶,与中国西南广大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的五声音阶并无差异。只是在曲调进行中所强调使用的其它音,以及音与音的连接、调式等方面不一致,形成了普米族民歌象征手法、想象、夸张、比喻、衬韵等特点。歌词一般为三、五、七、九个音节不等,但均为奇数。多采用比兴手法,增强艺术感染力。比喻又多以彩霞、彩云、蓝天、白云、高山、大海、海螺、鲜花、蜜蜂、锦鸡、大雁、豹子、老虎、狗熊等,分别表示吉祥、喜悦、男女、祖先等丑美善恶,普米族民歌于2022年列入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地区象征
丽江市的市花为大雪素,产于云南丽江石鼓、大理鹤庆和巍山等地。已有千余年的栽培史。1989年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第12届世界兰展上获金奖。大雪素为宽叶莲瓣,春节前后开花,每枝2~5朵。花全素,花大,洁白如雪故名。舌瓣端正,有浅水迹印。花出架,素雅祥和,很有气派。列滇兰四大名花之首。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丽江市四级文物保护单位共199处。其中,国家级11处、省级14处、市级56处、县(区)级118处。县(区)分布情况为古城区62处、玉龙县36处、永胜县69处、华坪县16处、宁蒗县17处(其中“茶马古道”段落分布在古城区、玉龙县,市级统计时合并为1处)。24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云南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金龙桥,又名梓里桥,清代丽江金沙江上一座重要的铁索桥,系贵州提督、鹤庆人蒋宗汉所建。始建时间“光绪丙子年(公元1876年)十月经始,庚辰年(公元1880年)正月告成”。位于古城区七河镇下金安村与永胜县大安乡梓里村之间的金沙江上,西距丽江古城约50千米,东距永胜县城约80千米。地理位置为北纬26°47´04.8″,东经100°23´19.9″,海拔1305米。
铁索桥由18根手工锻制的大铁链悬系两岸,桥长131.6米,桥宽3.2米,高出江面约30米。其中16根是承重底链,2根为两侧护栏。底链上铺木板,以供人马通行。每条铁链由500多个铁环扣连而成,每个铁环长25厘米至35厘米,宽9厘米至12厘米,铁链粗3厘米。每条铁链重量超过2吨,整座铁桥跨江部分就重达二三十吨。金龙桥,是构成丽江历史文化的一个珍贵遗产,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丽江入永之门户,滇蜀交通之孔道”。
黑龙潭公园又名玉泉公园,位于丽江古城北端的象山脚下,从古城四方街沿玉河溯流而上,于2006年5月26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龙潭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园内四万平方米的深潭,园内古建筑随地势错落布置,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潭内古建筑有龙神祠、得月楼、锁翠桥、玉皇阁、解脱林门楼、五凤楼、文明坊等建筑。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10月,丽江市共有1787项“非遗”项目,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127项、市级229项、县级1426项。
纳西族东巴画主要流传于云南、四川、西藏三省区交汇的横断山脉地区金沙江流域所有纳西族地区。其中丽江市的纳西族聚居区是主要分布区域。东巴画主要用于东巴教的各种祭祀仪式中,东巴画主要有经卷图画、木牌画、纸牌画和卷轴画等形式,许多画面亦字亦画。东巴画作为东巴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最具特色的纳西族艺术遗产,是研究人类原始绘画艺术的“活化石”。
东巴画的绘画手法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形成多种风格,但从总体上大致可分为保留原始宗教传统画法和吸收融合汉、藏民族画法。东巴画主要以木片、东巴纸、麻布等为载体,用自制的竹笔蘸松烟墨勾画轮廊,然后敷以各种颜色,绚丽多彩,历经数百年而不褪色。其绘画形象具有强烈的原始宗教意味,手法以线条表现为主,并不注重事物外部的形体比例,但朴实生动,奇异诡谲,野趣横生;色彩多用原色,鲜艳夺目。许多画面亦字亦画,保留了浓郁的象形文字书写特征。
纳西族童谣,纳西语称“Ssiul ssiuf zzer bee”(儿歌调)“Ssiul ssiuf ju juq bee”(哄孩调)或“Ssiul ssiuf dal bee“(孩子话语调)等。包括游戏童谣、手指歌、数数童谣、问答歌、字头歌、摇篮曲、叙事童谣、牧歌、岁时歌、颠倒歌、谜语歌等12类,纳西族童谣是历代纳西人口耳相传的儿童歌谣,是纳西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生较早的纳西族民间文学和纳西族民间音乐的有机融合的儿童文学的重要样式。有一首童谣叫《al deif bo nee zzaiq sheel lal(阿得波建新城)》,其主要流传区域为丽江市古城区、玉龙县等纳西族聚居区。
特色产品
玉龙滇重楼,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滇重楼又叫独角莲、七叶一枝花、重楼一枝箭等,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玉龙滇重楼呈结节状扁圆柱形,略弯曲,长5-12厘米,直径1.0-4.5厘米。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外皮脱落处呈白色;密具层状突起的粗环纹,一面结节明显,结节上具椭圆形凹陷茎痕,另一面有疏生的须根或疣状须根痕。顶端具鳞片和茎的残基。质坚实,断面平坦,白色至浅棕色,粉色或角质。气微,味微苦、麻。
2016年11月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玉龙滇重楼”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程海螺旋藻,云南省永胜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螺旋藻是一种碱性营养食品,常服用可使人体的酸性体质调整为健康的弱碱性体质。它所含的优质蛋白质高达60—70%,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需而又无法合成,要靠食物补充的氨基酸含量是西洋参的24倍。
2007年12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程海螺旋藻”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永胜软籽石榴,曾荣获“中国石榴王”和”中国石榴金奖”,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软籽”,籽可以直接吃掉,是不用吐籽的石榴。永胜软籽石榴,富含石榴多酚和花青素,营养价值高。永胜软籽石榴糖度高;绿色有机、纯天然;石榴籽晶莹剔透,口感清爽,被誉为“金沙江畔的红色软宝石”。
丽江雪桃生长在海拔2600米左右的原生态高原地区,昼夜温差达5~25摄氏度,全年日照时间将近1400个小时生长周期长达200天是普通桃子的两倍。丽江雪桃果形硕大、色泽红润果肉细腻、汁水丰盈平均单果重量在500克左右。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2年,丽江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19家,其中:AAAAA级2家、AAAA级7家、AAA级4家、AA级5家、A级1家。具有代表性的有:两山(玉龙雪山、老君山)、一城(丽江古城)、一湖(泸沽湖)、一江(金沙江)、一文化(纳西东巴文化)、一风情(摩梭人风情)。
主要景点
玉龙雪山景区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镇,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集高山雪域景观、水域景观、森林景观和草甸景观为一体,自然资源丰富,极具观赏价值。玉龙雪山在纳西语中被称为“欧鲁”,意为银色的山岩。它是纳西人民心中的神山,据传是纳西族保护神“三多”的化身。玉龙雪山海拔5596米,终年积雪。
丽江古城景区始建于宋末元初,盛于明清,属中国少数民族纳西族聚居地。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由大研古城(含黑龙潭景区)、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三部分组成,总面积7.279平方千米,其核心主体为大研古城(俗称丽江古城),面积5.39平方千米。2011年7月,中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批准丽江古城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面积3.2平方千米。
丽江古城景区荣获2023年度“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影响力100强”荣誉。
丽江老君山黎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丽江老君山是“三江并流”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核心区域之一,具有丰富的地质、生物和景区多样性资源,是集中展示“三江并流”区域资源价值的重要地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项桂冠。黎明丹霞风光不仅分布广、面积大,而且山体壮观、景色绚丽、发育典型,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明显特点,具有极高的科考价值。2015年7月,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黎明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20年12月,丽江老君山黎明景区荣获“2020度云南省体育旅游精品景区”奖。2022年12月,丽江老君山黎明景区被列入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
丽江泸沽湖景区位于云南省北部的滇川交界处,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最深的淡水湖之一,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水体属Ⅰ类水质。泸沽胡景区总面积165.6平方千米,湖域总面积50.3平方千米,湖面海拔2690米,最大水深93米,平均水深45米。泸沽湖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相结合,情、水、山相融,成为云南最具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旅游圣地之一。景区先后获得“中国十大最佳生态文化旅游景区”“中国十大最美湖泊”“中国十大生态名湖”等称号。
观音峡景区位于丽江坝子三大关隘的“玉龙关”关口处,有“丽江第一景”之称,是旧时茶马古道滇藏线通往丽江入藏的唯一关口和军事险关要塞,丽江土司木老爷曾在此设有海关和兵营。观音峡景区位于丽江坝子三大关隘的“玉龙关”关口处,有“丽江第一景”之称,是旧时茶马古道滇藏线通往丽江入藏的唯一关口和军事险关要塞,丽江土司木老爷曾在此设有海关和兵营观音峡景区位于丽江坝子三大关隘的“玉龙关”关口处,有“丽江第一景”之称,是旧时茶马古道滇藏线通往丽江入藏的唯一关口和军事险关要塞,丽江土司木老爷曾在此设有海关和兵营。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20:28
目录
概述
名称衍变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