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爵,一,指古代五等爵的第一等,位在侯爵之上;二,指英国
贵族等级最高的爵位。
西汉礼学家
戴圣《礼记·
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周朝的公爵只封给前朝的后裔,而周公之国
鲁国只是侯爵国(鲁周公本人由于是三公之一也可称“公”,但仅限其本人,而不世袭。)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按照周朝的礼法,前朝后裔宋公、虢公、
虞公等向
周天子行
宾礼,而
齐侯、徐侯、黄侯等行臣礼。
实际上,周朝与宋国等仍是君臣关系,正所谓“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按照周朝的封地制度“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从封地来说其实周朝是延续夏商的三等爵位,不过将第一级在封给宋国、虢国等时予以了特殊的“宾礼”地位明显优于其它
侯国。
秦、汉朝的二十等爵制内无公爵,只有汉末有
魏公曹操。以后魏晋置五等爵,有郡公、县公,隋唐宋有国公、开国
郡公、开国
县公等,明朝有国公爵。
欧洲诸国近代的“公爵”称号比较统一,大多可以归为三类:从
拉丁文dux衍生出的爵位名(例如法语Duc和英语Duke),此词源原义是“领袖”;与
德语Herzog同源的称号,词源是
日耳曼语,“领军”的意思;此外部分
斯拉夫国家有Voivode(或类似)称号,是相似的“战士领袖”的意思。一般欧洲国王死后大部分是近亲的伯爵即位。
三组称号都源自于对于军队首领的称号。在
古罗马时代,由
日耳曼或
凯尔特蛮族出身而作为
雇佣军为
罗马军队所用的将帅,由于没有正式的罗马军衔而统称为Dux,也因此Dux被认为等同于日尔曼人旧有的军事领袖称号,Herzog。
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各部族的军事领袖成为欧洲各独立小国的国君,其中许多就以Dux或Herzog(或相似的当地名称)为称号。
直到近代,意大利和德国统一之前的很多小国都以此为称号,为与拥有相似称号而不是国君的贵族有所区别,中文一般称作“大公”,欧洲现存的独立
大公国是
卢森堡和
安道尔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