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五邪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
功能失常而产生的
化风,化寒,
化湿,化燥,
化火等
病理变化。因为病起于内,又与
风寒湿燥火外
邪所致病的临床
征象类似,故分别为
内风,内寒,
内湿,
内燥,
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
概念:又称“内风”,即
肝风内动。指在疾病过程中,或因
阳盛,或因阴虚,或
血虚,或热极伤及
营血,以致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或筋脉失其濡养,从而出现动风的
病理状态。故说:“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
多由情志所伤,
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而亢逆,或暴怒伤肝,
肝气亢逆,或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以致
阴虚阳亢,
水不涵木,浮阳不潜,继而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动无制,便亢而化风,形成
肝风内动。轻则可见
筋惕肉瞤,肢麻震颤,
眩晕欲仆,或为口眼喎斜,重则半身不遂,甚则血随
气升,而见卒然仆倒,或为闭厥,或为脱厥。
多因
热病后期,阴津耗伤;或久病耗伤,津液及阴气亏虚所致。阴液枯竭,无以濡养筋脉,阴气大伤,失其凉润柔和之能,则变生内风,即
虚风内动。可见筋挛肉瞤,
手足蠕动等症。并见
低热起伏,舌光少津,脉细如丝等阴竭表现。
多由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
营血,导致
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
血虚无以荣络,则虚风内动。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
多由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血少,或长期
营养缺乏,生血不足,或
瘀血内结,新血生化障碍所致。津枯血少,失润化燥,则肌肤失于濡养,经脉气血失于和调,于是血燥而变生内风。可见
皮肤干燥,或
肌肤甲错,并有
皮肤瘙痒或落皮屑等症。
又称“内寒”。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邪弥漫
积滞的病理状态。
一是
阳虚阴盛,阴盛则内寒自生,可见虚寒及血脉“收引”之症,如
面色苍白,形寒肢冷,或筋脉拘挛,
肢节痹痛等。二是
阳虚气衰,气化功能减退或失司,阳不化阴,代谢活动障碍或减退,从而导致阴寒性病理产物如水湿、
痰饮等积聚或停滞。可见尿频清长,涕、唾、痰、涎稀薄清冷,或大便
泄泻,或为水肿等病证。
多因过食肥甘,嗜酒或恣食生冷,内伤脾胃,致使
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或素体肥胖,或喜静少动,或情志抑郁,以致
气机不利,津液输布障碍,因而水液不化,聚而成湿所致。湿浊内生亦与
肾阳虚,温煦气化失职有关。
常随湿浊阻滞部位不同而异。如湿浊留滞经脉之间,则可见
头昏闷重如裹,肢体重着或屈伸不利;湿犯上焦,则胸闷咳嗽;
湿阻中焦,则
脘腹胀满,
纳呆,口腻或甜,
舌苔厚腻;湿滞下焦,则腹胀便溏,
小便不利;水湿泛溢于皮肤肌腠,则发为水肿。
内燥病变以肺、胃、大肠为多见,可见津液枯涸及
阴虚内热病证,如肌肤干燥不泽,
起皮脱屑,甚则
皲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或光红龟裂,
鼻干目涩少泪,
爪甲脆折,大便燥结,
小便短赤等。如以肺燥为主,则应兼见
干咳无痰,甚则
咯血;以胃燥为主,则胃阴津亏,可伴见舌光红无苔;如若肠燥,则应兼见便秘等症。
一是阳气盛化火,即
病理性的阳气亢盛,称为“壮火”。又称“
气有余便是火”。二是邪郁化火,如外感风、寒、燥、湿等病邪人里,郁结从阳化热化火,或
痰饮、瘀血、
结石和
食积、
虫积等郁而化火。三是
五志过极化火。四是
阴虚火旺,多由津液亏耗,阴气大伤,
阴虚阳亢,则虚热、
虚火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