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子岛是
定海区册子乡政府驻地。东与
舟山岛岑港镇相望,岸距2.5公里,西南邻
金塘岛,岸距2.3公里。陆域面积14.2平方公里,最高点马王岗海拔275米。海岸线长23.85公里,为不规则形,长轴呈南北走向,长5.5公里,宽2.46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因岛上南岙、北岙两平畈中间隔凤凰山,形似翻开平放的书册,故名册子岛。
册子,在古志书中偶有写成“册支”者,但并不多见。据查考,早在
宋乾道《四明图经》、宋
宝庆《昌国县志》、
元大德《昌国州图志》中均有“册子”、“册子渡”、“册子(酒)坊”等记载。
清康熙《
定海县志》中不仅有册子山记载,且附有册子山图。
清
光绪年间由
朱绪曾编写的《昌国典咏》一节亦有“册子山离县城西约八十里,定海、金塘相峙,中隔
横水洋,册子居中,以塞北洋之水。其东岑港,近内地;其西为西堠门,当大洋;其东南桃夭门,有桃花女山为樯,鸟栖泊之所”等记述,且附诗云:
清光绪《
定海厅志》更有“册子自宋以来,居山者以耕凿为主,濒海者以渔捞为业,至老不识乎城市。环带大海,四时多风,夏秋尤多飓风”等记述。
从现有文字史料分析,册子岛的开发历史当从
宋代记起。据宋宝庆《昌国县志》记载,当时全县有15所酒坊,其中就有册子坊;全县有23处寺院,册子广福院亦在其中。宋代已有酒坊、寺院等记载,说明岛上住人的历史应当更早些,但还没有确凿史料和出土文物可佐证其更早的开发史迹。
册子岛附近海域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调查表明,张网渔获物出现的常见种类有60种左右。册子岛地处
灰鳖洋、
横水洋间,是定海最大的张网作业水域。岛上自然风景优美,海洋渔村文化特色明显,有名人
丁光训故居。该岛水产养殖有一定基础,舟山中科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已开发网箱养殖120多只。
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经过册子岛,连接舟山本岛和册子岛的
桃夭门大桥已经架通,不仅方便岛上交通,也为该岛旅游增添了新的风景线。
册子岛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早在宋代,册子就有人栖息,明初荒芜,清
康熙年间解除“
海禁”后,渔民回迁重新建置。岛上有古寺庙三座:北岙广福寺、南岙妙湾庙和大晒网龙王宫。广福寺坐落在册子北岙上横。前身为清康熙年间所建的白云庵,光绪初重修后名广福寺。如今的广福寺寺宇高大,气势恢弘。龙王宫和妙湾庙,因各种原因废弃或闲置。岛内桃夭门丁家乃
丁光训祖居,房屋已有170余年历史,保存完好。
册子岛秀丽的自然风景中,依附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月照镜、龙潭金毛笋、龙潭祭龙等,至今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另外,一些传统的习俗和风尚,如“屠城羹饭”、“都神会”等,都可以挖掘开发成民俗风情旅游资源。除此之外,册子的海洋渔农业生产历史悠久,长期以来渔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
渔业文化,如海洋渔具的历史演变,各种时期的渔船,别具一格的船饰文化,海鲜饮食文化,婚俗文化等,通过对这些渔业文化的整理组合,将会对
长江三角洲的旅游市场形成很大吸引力。
舟山大陆连岛一期工程连接舟山本岛、
里钓岛、
富翅岛和册子岛,桃夭门大桥是其中的第三座大桥。随着西堠门大桥册子岛的动工建设,册子岛实际上已和本岛连为一体。
中科院与
浙江海洋学院的
国家863计划——深水网箱养殖基地落户于册子岛,在南岙建立深水网箱养殖名贵鱼种,这也是一处可供游人观赏、参与的场所。册子岛还有一定量的渔业资源,适合开展以休闲渔业为主的旅游项目。
册子岛拟开发为一个以休闲疗养为主题,以浓厚的海洋和渔业文化为基础,以优美的自然风景为依托,以满足长江三角洲等主要客源市场进行中长期度假疗养的需求为目的,建成以健康疗养、
海洋文化、
休闲渔业、生态旅游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生态文化度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