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学派别名是英国
社会人类学学派。1922年,英国
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和
拉德克利夫·布朗分别发表
实地调查专刊《西太平洋的探险队》和《
安达曼岛人》,最早把
功能主义思想贯彻在
民族学著作上,人们因而将发表两篇专刊的这一年作为功能学派创立的年代。其后,马利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又在其论文和著作中进一步发展了
功能主义理论。但是,功能学派并非完全由于马利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同年发表调查专刊而偶然产生,它主要是当时英国的政治形势和学术传统的产物。
发展历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在全世界的殖民地受到了民族运动浪潮的剧烈冲击,开始摇摇欲坠。因此,英国政府希望人类学家能提出适合各地情况的办法以维持其殖民统治。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方的实地
调查研究开始流行,科学界和思想界都开始重视比较的方法和事物的功能研究。这一切为
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提出
功能主义理论准备了社会的和思想的基础。他们的理论在英国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尤其在社会人类学界吸引了许多追随者,从而形成了人数颇多的功能学派。直至今日,英国社会人类学界还打着功能主义的旗号。由于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曾到美国讲学,因此,功能学派在美国也有一定的市场。
起源
英国的
文化社会学起源于功能学派的社会人类学,主要代表人物是B.K.马林诺夫斯基、A.R.拉德克利夫-布朗。马林诺夫斯基在《
文化论》中说:“科学的人类学应当知道它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审慎严谨的文化论。这个文化论应当包括
比较社会学,统一所有的
社会科学”。他还认为,科学的人类学是对各种文化作功能的分析,要“根据经验的定律”或遵守“
功能关系的定律”进行。拉德克利夫-布朗在《现代社会的人类学研究》 (1935)一文中认为,任何文化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因而主张用社会学的
方法研究各种
文化现象。他把自己的功能人类学称作“比较社会学”,认为比较社会学与社会人类学是功能的理论化。他着重研究文化的功能,因此,他的比较社会学也是“功能的文化社会学”。
功能论的
文化社会学观点,主要有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法国
社会学年鉴派、英国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功能学派,以及40~50年代的
结构主义者。认为文化的产生是
社会功能的需要,文化的本质在于维护
社会规范,是一种价值工具。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不同的
文化功能构成不同的文化布局,文化的意义依它在“
人类活动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所关联的思想,以及所有的价值而定”。帕森斯的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文化是社会
结构体系的工具,文化功能的发挥受各种社会结构层次的制约,
文化体系不仅决定
人的价值观念,也构成人的
行为准则。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在《文化与自由》一书中说:“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样式,其组织的力量有它自己独特安排”;“不管人性的天然构成因素是些什么,一个时代、一个集团的文化在它们的安排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它决定着任何团体、家庭、氏族、民族、教派、党派、阶级活动的样式”。由于
结构功能主义者过分强调
文化模式、体系的作用,忽视文化动态、变化的研究,到60年代出现了法国L.哥尔德曼等人的
发生学结构主义文化社会学理论,一方面研究文化在现实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研究文化发生的历史过程及其
深层结构。
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这一切为马利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提出功能主义理论准备了社会的和思想的基础。
直至今日,英国社会人类学界还打着功能主义的旗号。由于马利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曾到美国讲学,因此,功能学派在美国也有一定的市场。
年代中期,邀请拉德克利夫-布朗来中国讲学和辅导研究生,派研究人员去英国,直接受教于马利诺夫斯基。
学派观点
功能学派认为,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不论是抽象的
社会现象,如社会制度、思想意识、风俗习惯等,还是具体的物质现象,如手杖、工具、器皿等,都有满足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作用,即都有一定的功能。它们中的每一个与其他现象都互相关联、互相作用,都是整体中
不可分的一部分。但是,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在学术上又不尽相同。马林诺夫斯基偏重对人类生物需要的研究;拉德克利夫─布朗侧重“社会结构”的研究,因而后来人们习惯地把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理论称为“结构-功能论”。他们的分歧使功能学派内部分为两个不同的传统。
30年代中期,中国
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一些学者,翻译和介绍了功能学派的一些主要著作,邀请拉德克利夫─布朗来中国讲学和辅导研究生,派研究人员去英国,直接受教于马林诺夫斯基。他们还参照功能主义方法对中国某些
少数民族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被称为中国功能学派。
功能学派对
进化学派、
历史学派和
传播学派都持反对态度。他们直接或间接地为推行英国政府的殖民政策做了许多工作,因而受到官方的支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他们不欢迎曾为
帝国主义殖民政策服务过的人类学家再去作实地调查。因此,以实地调查为主要
研究方法的功能主义理论就不再象以前那样时兴了。时代的变化,科学的发展,又使越来越多的西方人类学家认识到功能主义理论的局限性,从而纷纷疏远了它。50年代法国
结构主义学派的兴起和英国功能学派内部的分化,也是功能学派影响缩小的原因。
英国功能学派诞生60多年来,在队伍、机构和学术观点上有不少发展和变化。在队伍方面形成了三代人,即: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利夫-布朗以及他们在20年代、30年代培养出来的学生,为第一代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进入
人类学专业的,为第二代人;1963年前后进入人类学专业的,为第三代人。在机构方面形成了 6个主要教学和科研中心,即:伦敦经济政治学院人类学系(马利诺夫斯基的主要基地),伦敦大学
附属学院的本科人类学系,东方和非洲研究学校的社会人类学系,
牛津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拉德克利夫-布朗的主要基地),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曼彻斯特大学人类学系。第二代人于1972年掌握这一学派的
领导权后,在学术观点上发生了一些分化。如剑桥大学人类学家E.R.利奇的新
结构主义理论便是一例。
代表著作
功能学派的主要代表著作除上述《
安达曼岛人》和《西太平洋的探险队》(《西太平洋航海者》)外,还有马林诺夫斯基的《
科学的文化理论》(1944)、拉德克利夫─布朗的《
原始社会的结构和功能》(1952)及他们的学生的一些重要著作。
创始人
人物生平
马林诺夫斯基于1884年4月7日生于
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波兰克拉科夫。自幼在知识分子气氛中熏陶。他的父亲是杰格隆尼大学(the Jagellonian University)杰出的
语言学家和研究
斯拉夫哲学的教授。1902年他18岁时进入这所大学读物理学和数学,并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08年他以全奥最优成绩获得物理学和数学博士,论文题目是 “论思想的经济原理”(On the Principle of the Economy of Thought),此时,他对弗雷泽的名著《
金枝》着迷,但还没有投身人类学。
取得博士学位后,他到德国游学。期间,他在
莱比锡大学师从布依赫(Bucher)学习
经济史,同时,更主要是向冯特(Wehleim Max Wandt, 1832--1920)学习
实验心理学。冯特曾以民众心理学,
集体意识和文化
整体论等思想影响过法国的杜尔干和美国的博厄斯。两年的游学经历对
马林诺夫斯基的影响很大:他开始研究
澳大利亚土著家族组织,后来的著作也都带有心理学和经济学色彩。
1910年,马林诺夫斯基进入英国的
伦敦经济学院,加入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行列。当时做他的老师的有英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
霍布豪斯(L T Hobhouse,1864--1929),研究人类婚姻史并挑战原始
杂婚说的
芬兰籍社会学教授韦斯特马克(E A Westermarck),还有研究
大洋洲和
非洲的人类学教授塞里格曼(C G Seligman, 1862--1939)。这样的背景使马林诺夫斯基在1924年晋升教授(reader)之职时,力主将自己从事的学科成为“
社会人类学”(Social
anthropology)而不称“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1913年,他发表《澳大利亚的土著家族》 (英文)和《原始宗教和社会结构形态》 (波兰文)。此后数年,他中断写作进行
田野工作。
马林诺夫斯基初到英国时,正赶上英国的学术界大兴
实地调查之风,各方面都呼唤实证知识和
经验研究。1914年,马雷特(R R Marett, 1866--1945)教授有一个考察澳大利亚的项目,需要一名助手,当时30岁,对
澳大利亚土著家族已经在文献上有所研究的马林诺夫斯基被选中。
考察期间,
一战爆发,他不得已滞留在澳大利亚和
新几内亚。所幸它有足够的经济资助(即有澳大利亚政府的经费,也有一些个人包括珍珠商人的捐助),于是利用足够长的时间在
太平洋上的新几内亚,特别是其中的
特罗布里恩群岛(Trobriands)从事实地调查。
1915年5月至1916年5月,1917年10月到1918年10月,他到新几内亚进行了三次调查,第一次是1914年9月到1915年3月。这次考察借助翻译,对象是土伦岛的梅鲁人。后来的
考察报告,加上1913年的《澳大利亚土著家族》 ,使他在1916年被授予
伦敦经济学院科学博士学位。第二次和第三次考察的时间为1915年5月至1916年5月,1917年10月到1918年10月。后两次的地点都是特罗布里恩岛(Trobriands),使用的都是当地的
土著语言。这是专业
人类学家首次使用土著语言进行田野工作。三次调查花去了他两年半的时间。其中相当多的时间花在了对库拉及其相关事务的调查活动上。在这段经历和所获得的资料的基础上,他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如《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1922), 《
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 (1927), 《原始社会的性与压抑》 (1927), 《
野蛮人的性生活》 (1929) 《珊瑚园艺及其巫术》 (1935)。并成为他1920-1938年在
伦敦讲学的核心。同时,更是他确立现代人类学的田野
工作规范的依据。
1918年一战结束,考察完成,但马林诺夫斯基并没有返回伦敦。他先与澳大利亚的一位教授的女儿结婚,后来在澳大利亚养病。1920和1921年两个夏天,他开始在
伦敦经济学院讲学。1923年,他成为
伦敦大学的讲师。1924年,在他40岁时,出任伦敦经济学院的教授。当年,弗斯(Raymond Firth)和埃文思-普里查德(Evans--Pritchard)就到他门下就读。他后来的学生还有大名鼎鼎的利奇(E Leach, 1910--1989),帕森斯(T Parsons, 1902--1979)和费孝通。1927年,他成为伦敦大学新建的
人类学系的第一位教授。
1933年马林诺夫斯基开始在
康奈尔大学讲学。3年后来到
哈佛,并在那里接受了
荣誉博士学位。1939年,他以
访问教授的身份来到了
耶鲁大学任教。后来还担任过
波士顿博物馆教授(1940)。在美期间,他开始研究
美洲大陆文化,调查
墨西哥的农民集市,并与墨西哥学者费扬特(Julio de la Fuente)联名发表过一部
西班牙文的著作。同期,他还在世界各地,如
日内瓦,
奥斯陆,
维也纳,
罗马,发表多次演说。1934年,他同拉德克里夫-
布朗(Radcliffe Brown)带领一大批同时代优秀的人类学家到
非洲大陆对非洲的部落社会进行田野工作。1942年5月16日,他因
心脏病突发逝世于
纽黑文(New Haven)。
马林诺夫斯基在世仅58年,著作等身。他还以出色的演讲和超人的语言天赋而闻名。他能说多种语言,包括
波兰语,德语,俄语,英语,法语,
西班牙语和
意大利语,并掌握了他昨田野工作的土著部落的语言。此外,他还留下四笔学术遗产:他的田野
工作方法,他的
研讨班教学法,他与布朗同创的功能学派,他的文化
功能论。
世纪20年代,
欧美的人类学(进化,传播,
历史学派)缺乏为当时殖民统治者统治殖民地民族所需要的理论和方法。而一战后,英国在全世界的殖民地受到
民族运动浪潮的冲击,陷入危机,需要找到新的方法,以挽救危局。
殖民地危机的发生,提出了如何利用土著
社会制度的问题,从而要求殖民官吏必须研究,精通这些社会制度,懂得这些制度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和功能。
实地调查的盛行
当时的英国学术界大兴实地调查之风,各个学科都呼唤实证知识和
经验调查。在19世纪中,后期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到了20世纪初,实地调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比如,1894年斯宾塞(W B Spencer)和基连(F J Gillen)曾调查澳大利亚的土著。1898年至1899年,
剑桥大学曾
组织调查团进行
托雷斯海峡地区的综合调查。进入20世纪后,马林诺夫斯基的老师赛里格曼也曾到新几内亚和
斯里兰卡调查。
当时的科学界和
思想界都开始重视比较的方法,从不同的地方,不同民族,不同
社会结构和制度的调查材料中进行比较,研究不同文化在各自社会中的功能。
对原始人的谬误
在当时的西方社会和学术界存在着很多关于原始人的错误观点。传统上,白人认为土著人懒惰无用、游手好闲、
个人主义、自私。认为他们不能“通过
社会力量齐心合力的工作”。同时,流行的“原始经济人的”的观点,这些观点把野蛮人描写成懒惰、自我、听天由命的人,他们的动机是绝对理性和功利的,和他们的行为完全合拍。只能从事简单、无组织、无系统的劳动。原始经济学中的著述常常认为,土著人只有非常初步的贸易和交换形式,他们的贸易和交换也不是部落生活的中心,只是在需要时才进行,因此不是经常性的。
对进化和传播论的批判
从19世纪中期开始,
进化论和传播论逐渐成为
一时间人类学的最主要的理论范式,进化人类学相信人类和世界都遵从自然,外在和既定的进步规律。从人类心性中探求进步规律的源头。传播论者则都信奉进化论且构建
文化史,把异
民族文化看成时间上的
他者。然而,由于
方法论上的缺陷:关于起源的许多命题属于思辨,材料基础不够坚实,历时排列
共时文化。开始遭到人们的批评。
学术观点
马林诺夫斯基在学术观点上对
进化学派、
传播学派和历史学派都持反对态度。他认为,物质器具和
社会思想只有在具有满足人类的生物需要和
社会需要时 ,才能存留和传播,若失去这种功能,便会在历史上消失。
原始文化,例如宗教和巫术,对原始居民具有心理的和社会的需要,原始的氏族和部落机构,适应原始居民生活实际。因此他建议英国殖民当局采取保持原始居民机构的政策,通过原始居民的首领对原始居民实行长期统治。其著作还有《野蛮社会的犯罪和习俗》 、 《西北美拉尼西亚的野蛮人性生活》 、 《自由和文明》等。
获得荣誉
马林诺夫斯基,英国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生于波兰,卒于美国。1908年以全
奥地利最优等成绩获得物理学和数学博士学位。后到莱比锡奥斯特瓦尔德理化实验室从事研究,受到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的影响。他在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的《
金枝》启发下,开始对人类学发生兴趣。1914 年,在英国博物馆和伦敦经济
政治学院工作。同年,他跟随到新几内亚和美拉尼西亚去的蒙德人类学考察队进行实地调查。1924年,任伦敦大学社会人类学讲师。1927 年任伦敦经济政治学院教授。1928年任
波兰科学院院士。1932年担任研究
人口问题的意大利委员会通讯委员。1933年任
荷兰科学研究皇家学院的院士。1936年任
新西兰皇家学会的
荣誉会员。1936年代表伦敦大学和波兰学院去美国参加
哈佛大学一百周年纪念,被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39年在美国
耶鲁大学任教。1922年,发表了
民族学调查专刊《西太平洋的探险队》(《西太平洋航海者》) 。他的《
科学的文化理论》 (中译本名为 《
文化论》 )一书是他的
功能主义理论的比较全面和系统的总结 。他的学术思想,尤其是关于实地调查的方法论,对西方人类学和民族学产生了
重大影响,他和另一位英国人类学家A.R.
拉德克利夫-布朗一起创立了英国功能学派。他去世后,美国人类学、民族学界专门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马林诺夫斯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