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话
北海市境内方言
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北部湾东北岸。狭义北海话一般指北海境内使用最主流,最广泛的代表语言——北海粤语。同时北海市内还通行着多种地方语言,包括廉州话客家话闽语军话,普通话(由于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北方居民南迁,因此普通话在北海市区内占用一定使用比例)。北海话是北海人之间的交流语言,不同方言的人群交流一般使用北海话作为交流语言。北海白话融合了粤语、客家话的特点,自成一派,带有浓郁的北部湾渔乡特色。
源流
北海(合浦)属百越之地,是中国古代南方骆越族居住、繁衍的地方。几千年来,不同地区的中原移民先后迁居于此,与当地百越混居,语言复杂。据明嘉靖《廉州府志》 记载:“俗有四民:一曰客户,居城廓,解汉音;一曰东人,杂居乡村,解闽语,业耕种;一曰俚人,深居远村,不解汉语;一曰蜒户,舟居穴处,亦能汉音,以采海为生。“汉音”是指古代官话,是廉州话的启源;“闽语”指福建方言,包括客家话,军话,海边话;“俚人”指壮族。由于明清期间属于廉州府所辖的钦州市钦北区和防城港市防城区、东兴市一带现已分别划归钦州市和防城港市所管辖,故今之北海市内已无聚居的壮族居民。现在北海市居民所使用的语言主要有普通话,粤方言(包括北海粤语,廉州话,佤话)、闽方言(包括军话,海边话)、客家方言(𠊎话)。
粤方言既是广西的第一大汉语方言,也是北海市使用人口最多的汉语方言,使用人口约一百万,流行于北海的海城区、银海区和铁山港区三大城区及其周边的县城、农村。此外,北海市辖区内也分布有客家方言(哎话)和闽方言(军话、海边话)。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合浦县的公馆镇、白沙镇、曲樟乡、闸口镇(大部分)、山口镇(少部分)、常乐镇(半数)以及涠洲岛(大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有三十万。闽方言零星地分布在合浦县的沙田镇、山口镇、白沙镇以及涠洲岛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有三万。普通话主要是来北海工作居住的企业员工,主要流通于市区,北海本地不同方言人群同样能使用普通话作为交流用语。
北海白话是北海市内的代表语言,属于粤语方言。其音系、词汇、语法也与广州话大致相同。但由于历史上北海交通便利,居民迁徙频繁,加上受廉州话、客家话、疍家话、闽语、壮语,乃至海外语言的影响、渗透,所以北海白话不仅与普通话差异很大,就是同粤语的代表语言广州话也有较大不同。
粤方言
北海粤语
北海粤语,俗称“北海白话”或者“北海话”,来源明清时期,北海商埠的发展由广府与粤西地区商人与渔民带入,然后与本土用语(廉州话)相结合而成。流行于北海市城区及其周边的农村,使用范围含概了北海市辖区以及各个区县,是北海市民的主要交际用语。其音系与广州话大同小异,语音、词汇与湛江、茂名粤语较为相似。由于北海话与廉州话互相交融,故北海话也融合了部分廉州话的成分。
(一)声母
市区粤语有22个声母。
声母说明:
(1)古全浊声母清化,平声、上声字(一部分)送气,去声、入声字不送气,与广州话一致。例外:贼[tsʰak̚2]、剧[kʰiɛk̚2]、渠[kei21]、盾[tɐn13]、践[tsin13]、饲,寺[tsʰi21]。如:
(2)有清齿龈边擦音声母[ɬ],来自大部分心母字,少数生母、书母、邪母、常母字。如:
(3)保留日母,日母字大多数读[ȵ],少数读[j]。如:
(4)疑母字读音较为复杂,具体如下:
(5)影母字今读[ʔ],[j]或[w]。“影、应、一”白读为[ʔ],文读为[j]。例外:饮。如:
(6)溪母开口字多读[h],少数读[kʰ],合口字多读[f]。如:
(7)晓母不论洪细韵,开口字多读[h],合口字多读[f]。“晓”有[hiu][jiu]两读。例外:况、吸。如:
(8)匣母开口字读[h],合口字读[w],齐、撮字读[j],个别读[h]。“胡、护、户、壶”均读[f]。如:
(9)尖团音分明。见组字不论洪细韵,皆不颚化。如:
(10)个别精、庄组字鼻音化读[ȵ]。如:
(11)由于u介音只出现在k/kʰ声母之后,为方便音系处理,故将kʷ/kʰʷ作为声母。果摄、宕摄一等合口字往往失去u介音,如“过[kʷɔ]”读同“个[kɔ]”;”“国[kʷɔk̚]”读同“角[kɔk̚]”;“光[kʷɔŋ]”读同“江[kɔŋ]”。
(12)泥、来母分明,不混淆。例外:粒[nɐp̚]。来母的“弄”中老年人读l声母,年轻人往往受普通话影响误读作n声母。
(13)明、微母字合读[m]。“挽”有[wan13](文)、[man45](白)两读。
(14)精、知、庄、章组声母合流。语流中可能出现舌尖音、舌面音、舌叶音三套齿音,但音系上彼此无对立。
(二)韵母
市区粤语有49个韵母。
韵母说明:
(1)完整保留古汉语的阳声韵[-n][-m][-ŋ]和入声韵[-p̚][-t̚][-k̚]。
(2)止摄开口三等精、庄组字读[i](一部分人一律读舌尖前音[ɿ],包括遇摄的“主”“处”“书”等字),其余读[ei];合口字多读[ui],见组合口字读[ɐi]。如:
(3)部分梗摄三等字文读为[ɪŋ][ɪk̚],白读为[iɛŋ][iɛk̚]。如:
(4)部分山摄开口三、四等字文读为[in][it̚],白读为[iɛn][iɛt̚],二等开口字文读为[an],白读为[iɛn];个别咸摄开口二等入声字,文读为[ap̚],白读为[iɛp̚];个别咸摄开口三、四等字文读为[im][ip̚],白读为[iɛm][iɛp̚]。如:
(5)部分效摄二等开口字文读为[au],白读为[iɛu],三、四等开口字白读为[iu],文读为[iɛu]。如:
(6)广州话梗摄二等开口字文读为[ɐŋ],白读为[aŋ]。北海话一般只有白读。如:
(7)效摄开口一等豪韵字与流摄候、尤韵字合流读[ɐu];遇摄合口一等模韵字(除疑母外)读[u]。如:
※一部分人已将[mu]读作[m̩](如:母、务、模)。
(8)遇摄三等字的读法较为复杂,具体如下:
※一部分人已将[ȵi]读作[ṇ](如:二、耳、儿、鱼)。
(9)无广州话的撮口呼韵母,北海粤语与广州话的韵母对应具体如下:
(10)宕摄三等开口字与梗摄三等开口字(白读)合流。如:
(11)咸摄三等字(唇音声母)收-n/-t̚韵尾。
(12)[om]韵只出现在口语词“咁”[kom13]与表达“昨晚/昨幕”的合音字[tsom21]。
(13)一部分中、青年人阳声韵和入声韵有弱化的倾向,具体表现为,后鼻音变为中鼻音,甚至与前鼻音合流;入声韵尾[-p]转变为喉塞韵[-ʔ],[-k̚][-t̚]混淆。青少年更甚,闭口韵[-m]基本消失,与[-n]合流;入声韵尾混乱或全部变为喉塞韵[-ʔ]。
(三)声调
市区粤语有7个声调。
声调说明:
(1)阴平读升调。某些语气词和疑问词会读高降调,如:啋[tsʰɔi53]、呢[ni53]。
(2)上声不分阴阳。阳平、阳去今已合并,可自由变读21/22,不具备辨义作用。
(3)一部分中古全浊声母上声字仍读上声,不作去声。如:社、肾、伴、市、近、上、下、断、重(重量)、被(被子)、藠、舅、在、弟、肚、柱、妇、愤、蟹、旱、盾、棒、抱、倍、菌、舵。“肾”、“在”、“弟”在广州话中已读作去声,北海话仍读上声。
(4)部分次浊声母字读阴平调,如:猫、蚊、炆、鹅、栏、粒、笠、褛、魔、髦、巫、模、窿、罅……。
(5)当两个相同的字俩俩搭配时,会出现连续变调(阴平字除外),前字变读35调。如:问问 mɐn35 mɐn21 红红 hʊŋ35 hʊŋ21 白白 pak̚35 pak̚2。
廉州话
廉州话(又称为“合浦话”、“麻笠话”)属粤语钦廉片-廉州小片,是合浦县的代表方言,流行于合浦县的廉州、环城、党江、沙岗、西场、乌家、石湾、石康等乡镇,常乐和闸口镇的部分地区,北海市高德,地角,电建,福城部分地区,浦北县南部。钦州市东部部分地区,防城港市企沙等镇部分地方也有部分使用人口。
(一)声母
廉州话有22个声母。
声母说明:
(1)全浊声母清化,无论平仄大部分读为相应的送气清声母,少数读为不送气清声母。类似客赣方言。如:
(2)老派[p],[t]声母分别存在内爆浊音声母[ɓ],[ɗ]变体,分别来自部分帮母和端母字。如:
(3)有边擦音声母,对应大部分心母字以及个别生母、书母、邪母、常母字。如:
(4)大多数明母、微母字合读[m]声母,少数微母字读[v]声母。如:
(5)晓母、匣母合口字多读[f]声母。如:
(6)疑母字洪韵多读[ŋ],细韵读[ȵ]或[j],少数读[n],个别读[v]。如:
(二)韵母
廉州话有35个韵母。
韵母说明:
(1)果摄开口一等韵字读为开口较小的[o]。如:
(2)假摄开合口二等韵字读後元音[ɒ]。如:
(3)无撮口韵,遇摄合口三等字多读[u]。如:
(4)蟹摄开口一等字多读[ui],与合口一等字相混。如:
(5)止摄开口三等字读均[i],合口多读[ui],见组字读[ɐi]。如:
(6)效摄开口一等韵字与流摄候、尤韵字合流,多读[ɐu]。如:
(7)效摄开口三、四等韵字老派读[eu],新派读[ei]。如:
(8)宕摄开口一等韵除帮组字外,读为[æŋ][æk̚]。宕摄开口一等帮组字、宕摄开口三等韵庄组字、宕摄合口字和通摄合口字大多数读为[oŋ][ok̚]。宕摄开口三等韵字(除庄组外)多读[æŋ],[ɪŋ],[æk̚],[ᴇk̚]。
(9)宕摄开口一等、曾摄开口一等和梗摄开口一等混同,读[æŋ][æk̚]。如:
(10)梗摄开口三、四等字和曾摄开口三等韵字读[ɐn][ɐt̚]。如:
(11)阳声韵有鼻化,入声韵有弱化,甚至脱落的趋势。
(三)声调
廉州话有8个声调。
声调说明:
(1)阳平、阴去不分,合并为一个调。
(2)上声不分阴阳。
(3)咸、深、山、臻、宕、江、曾、通摄字及梗摄三、四等清声母字读上阴入调,咸、山、宕、江摄字及梗摄二等清声母字读下阴入调。
(4)次浊入声字只有少数读阳入调,其馀的按照清入分化的条件归入上阴入或下阴入。咸、山、宕、梗摄的次浊入声字读上阴入、下阴入的各占一半,深、臻、江、曾、通摄的次浊入声字大多读上阴入。
(5)高阴入大多数有音无字,见於口语。如:læk̚5(厉害);ȵok̚5(动);hɐp̚5(欺负)。
疍家话
疍家历史渊远流长。疍家人被称为“疍民”,即水上居民。他们以海为伴,以舟为家,以渔为业,长年与风浪搏斗。远在晋朝,便有疍民从珠江三角洲移居北海外沙,他们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北海疍家话主要分布在外沙,侨港镇以及地角的部分地区。由于疍家人定居北海后,长期与北海人交往、通婚,故现在的疍家人已经不再讲疍家话,而改口讲带有疍家话口音的市区粤语。
(一)声母
北海疍家话有18个声母。
声母说明:
(1)泥母、来母不分,混读[l]。如:女=吕;男=蓝;农=龙
(2)无市区粤语的边擦音声母。
(3)疑母全部脱落。疑母字均读[ʔ]。
(4)无日母。日母字均读[j]。
(二)韵母
北海疍家话有51个韵母。
韵母说明:
(1)与市区粤语一样,无撮口呼韵母。
(2)遇摄开口三等字读[øy];蟹摄一等合口字读[ui]。
(3)与广州话一样,遇摄一等合口模韵字,除了喉牙音声母字读[u]外,其余读[ou],与豪韵合流。
(4)咸摄开口一等字”鸽“读[ɔp̚]韵。
(5)宕摄开口三等字与宕摄合口三等字、开合口一等字、江摄开口二等字合流。如:
(三)声调
北海疍家话有8个声调。
声调说明:
(1)阳平、阳去不分,合并为一个调。
(2)平声和上声根据古声母的清浊分阴阳。
南康话
南康话流行于北海市铁山港区,其音系与市区粤语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南康话有两个撮口呼韵母[œŋ][œk̚],来自宕摄三等开口字,如:想[ɬœŋ],脚[kœk̚]。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自成音节的韵母[ṇ],如:耳。
佤话
佤话因其第一人称“我”读[ŋa],故称佤话。流行于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
(一)声母
佤话有22个声母。
(二)韵母
佤话有个49个韵母。
(三)声调
佤话有7个声调。
海边话
海边话主要通行于合浦县沙田镇、白沙镇,当地人称自己所说的方言为海边话,又称百姓话。海边话无撮口呼,古全浊声母无论平仄今大多送气,有浊塞音声母[z],声调只有6个。
(一)声母
海边话有21个声母。
(二)韵母
海边话有个49韵母。
(三)声调
海边话有6个声调。
客家方言
北海境内的客家话又叫“𠊎话”,因第一人称“我”读“ŋai”得名。与梅县客家话相比较,𠊎话具有客家话的基本特征,又有与之不同的特点。客家话主要分布在合浦县的公馆镇、白沙镇、曲樟乡、闸口镇(大部分)、山口镇(少部分)、常乐镇(半数)以及涠洲岛(大部分)地区。
以合浦县公馆镇客家话为例;
(一)声母
合浦公馆镇客家话有20个声母。
(二)韵母
合浦县公馆镇客家话有57个韵母。
(三)声调
合浦公馆镇客家话有6个声调。
涠洲岛客家话
涠洲岛居民62%讲客家话,当地人称“涯话”。其主要语音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的全部送气;心生邪崇船禅母部分字读边擦音;无撮口呼;假开三和假开二的主元音都读[a];声调有6个,平入分阴阳,上去不分阴阳,浊上声今读平声。
(一)声母
涠洲岛客家话有21个声母。
(二)韵母
涠洲岛客家话有44个韵母。
(三)声调
涠洲岛客家话有6个声调。
闽方言
军话
军话主要分布在合浦县山口镇永安村、山东村、山西村、山南村、丹兜村以及沙田镇的海战村,白沙镇的沙尾村等地,使用人数约两万人。
(一)声母
合浦县永安村军话有20个声母。
(二)韵母
合浦县永安村军话有61个韵母。
(三)声调
合浦县永安村军话有6个声调。
黎话
黎话主要分布在北海市市郊以及涠洲岛、斜阳岛,银海区福成镇的部分地区和铁山港区兴港镇的少数村落,使用人口不到1万。
方言特点
1反映特定地理环境、地貌状况的方言词及其含义
北海市三面环海,地势低平,北高南低,渐缓倾斜。它西北部受海湾切割,南部则以海湾淤积与河流沉积为特征。北海的许多地名均反映了北海的这些地理特征。如“地角”,它位于市区西部,因地形呈三角形凸入海面而得名。又如“外沙”,该地位于市区西北面,原为顺延海边堆积而成的沙岸,因它横列于市区外围而得名。又如“大墩海”,得名是缘于该地有大沙墩,且濒临大海
北海还有一些地名是反映该地初建时周围的环境特征或村庄的规模的。如“独树根”,该地原是土丘坡岭,周围很荒凉,只有一棵高大的树,故称“独树根”,尽管现在那儿已绿树成行,人口密集,但地名依然,并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向后人诉说着那里曾经的荒凉。又如“十二间屋”,据载该村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初有吴、王、朱三姓人家到此定居,共搭起十二间茅屋,故称。如今该地已发展成为一个小有规模的村落,“十二间屋”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留下的只是一种历史的陈迹。
某些地名反映了北海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北海村”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北海以前或许只是个小小的渔村。《北海市地名志》载:“北海,清嘉庆年前,原是一个名北海村的古老渔村,市区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向东发展起来的……”[5]黄家蕃著《北海文史》也记载了“北海市……清初始见今名。北海是以今市区中的古村落(北海村)北面濒海而得名……”[6]北海是否“因北面濒海而得名”,我们姑且不论,但北海是在北海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点已成为共识,从“北海村”这个地名词中,我们也得到了线索。
除地名,北海粤语词汇里还有一些日常用语体现了北海的地势。如普通话里的“太阳下山”,北海话说“热头落水”,皆因北方多山,只看到太阳下山,而北海三面环海,地势低平,人们看到的是太阳从海平线升起,又从海平线沉下。有些词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如“疬子鬼”,现在多指骂人的话,该词有一段来历。据黄家蕃先生考察,该词是缘于清朝同治年间鼠疫在北海的流行。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北海每年都有很多人因鼠疫而死。据外籍著名医生兼鼠疫研究专家J·H·Lowry考察,患者所得的是淋巴腺鼠疫,北海人称之“疬子疫”。[7]后来虽然北海不再出现鼠疫,但该词作为恶毒的骂人之语一直流传至今,而人们对于鼠疫的恐惧心理也由此可见一斑。
2受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的方言词汇
清人梁鸿勋《北海杂录》云:“北海埠地濒大海,古昔为泽国,后以沙积而成。相传此地原名古里寨,其为商场也,访诸长老,犹有能道其事者。大抵先有南一埠,迨南埠散,而北海市始成。北海市创于道光中年,斯时生意,不过渔船伙食而已。”[8]北海既濒临大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起初居民多以打鱼为生。解放后,北海渔业迅速发展,不少海产品远销国内外,渔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大大提高。直到今天,渔业仍为北海产业的支柱之一。这种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样会体现在北海粤语词汇里。
首先,北海有一大批与渔业和海产品有关的词汇,如做海(捕渔)、开海(捕渔期)、封海(休渔期)。海产品名称更是名目繁多:从打捞的方式分,有“下网鱼”和“钓口鱼”之分,从养殖的方式看,有“咸水鱼”和“淡水鱼”之别。鱼的具体名称分得很细:鲨鱼、红鱼、腊鱼、盲牛鱼(剥皮鱼)、龙利鱼、沙钻鱼、骨丁鱼、白帆鱼、沙角鱼、鲫鱼、大眼鸡等等。各种各样的海产品还有:鱿鱼、墨鱼、红鱼(干货)、鱼柳、虾仁、蟹肉、海马等等。北海海产品多,有相当一部分人从事海产品加工业,于是出现一批与之相关的词汇,如:做蟹、做螺、晒鱼。其中与虾加工有关的词又有:挑肠、留凤尾、分类(将虾仁按大小分为若干类,如“三五虾”、“二三虾”)。在北海,从事这种海产品加工的私人老板很多,集中在外沙、北海村、独村根一带。
其次,日常生活用语中有很多词是与海水、鱼有关。如“最后得到”谓之“等水尾”,“先声夺人”叫做“抛浪头”,“新潮”称“子水”,“旧潮”叫“老水”,[9]后“老水”引申为“自恃清高、自以为了不起或倚老卖老”之意。“出海一趟”称“去一水”,“水都饩响”有“动都不敢动、不敢吭声”之意,又用来形容行为动作的程度深,又如“捉水蟹”意为“骗人”。诸如此类的俗语、歇后语更是层出不穷。因俗语、歇后语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这里只举数例。
一流水,一流鱼——一朝君主一朝臣;
马鲛鱼——嘴硬骨头酥(意即:嘴硬心软);
大海放鱼——各自散去;
沙滩上拉船——一步一个脚印
渔船上打仔——饩走得甩;
过水矢窟夹到鱼——涉水时屁股也能夹到鱼,比喻幸运。
3反映北海的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的方言词汇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生活习惯,而这些又往往和当地的方言词汇紧密相连,呈现出当地地域文化的特征。如“家口船”反映了蛋家渔民的生活习俗。据《北海市地方志》载,蛋家先民是广东沿海的船户,渔民在深海作业时常常举家随船生活,家畜家禽与人同舟杂处,俗称“家口船”。[10]
北海有许多风俗习惯都与迷信有关。据梁鸿勋《北海杂录》载:“迷信神权,中国通病,而北海土人迷信颇深。埠上有三婆、三王、文武帝、龙王、华光、普度震宫等庙,外沙有龙母庙。”又说,北海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红白喜丧之事都离不开“神明”,连生病也请神来看:“埠之西约三里,有华光庙,土人素信奉之,主凡疾病必祷。携备药方一书,诣神前而杯卜之。开服汤药听诸神,与日俱增。或扛华光神到家视病,继则扛神巡至市上药店,视扛神者所指何药照执之,服食无疑忌。其扛神往来街上,则鸣锣喧闹以随其后,几于无日无夜之……在不知其俗者,闻之骇然,疑表意外之警,而土人习以为常,其信神不信医大率类此……此北海有‘饿死医生,饱死巫人’之谚也。”[11]这些风俗从北海粤语的某些词汇中可见一斑。
“做社”是北海常见的一种风俗。人们认为,每个村子都有一个村祖,又称“社王公”。故“各村落每设社坛”。[12]每年的二月初二、冬至这两天,村民们以户为单位凑钱买回生猪若干头与生鸡一起祭拜社王公。祭拜完毕,将所有的祭品按户平均分配,当晚家家户户吃分回来的猪肉,据说可以得到村祖的保佑。
跳鬼”。在北海,家人有患病者,请道士做斋,俗称跳鬼。梁鸿勋《北海杂录》载:“巫之惑人,术至不一……一为跳鬼。亦分二种,曰跳六郎,曰跳六娘。相传二神能作祸祟,妇人病,以为六郎为祟,男子病,以为六娘为祟,均延巫禳之。每跳鬼一次,巫人索资,多至二十千。”[13]为使病人早日康复,其家人不惜倾尽所有。但事与愿违,病人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丧生。由此可见,北海土人迷信之深,愚昧之极。
北海有一种叫做“截生”的风俗。孩子摔跤受了伤或由于某种原因受到了惊吓,回家后不思寝食,寡言寡语,目光呆滞,人们以为孩子的魂魄被孤魂野鬼摄走了,于是老人们就拿着孩子穿过的衣服到出事地点烧香叫魂。往家走时一边举着衣服,一边喊着孩子的名字,“回来哟,回来哟!”回到家后,将招回魂魄的衣服给孩子穿上。同时在孩子的床头放一个盘子,里面放一张红纸、一面镜子,还要取雄鸡之血点于孩子的额头、手心和脚板心,以防野鬼再回来摄魂。这一风俗和汕尾一种叫做“喊精神”的民俗非常相似。陈建民先生认为,这是古代“招魂”的演变。[14]又说,“‘喊精神’相传是周公桃花娘拯救孩子的方法,是一种‘心灵感应术’,和巫术有关。”[15]
北海一些地方有种奇特的偏称,即管父亲叫“哥哥”或“阿叔”,管母亲叫“姐姐”或“阿嫂”或“阿婶”。据说这是因为父母怕自己命不好,这种晦气会传给自己的儿女,或者有些人去问花(算命)得知与子女相克,化解的方法就是将称呼叫偏。还有些父母因为自己太年轻,怕养不起孩子,故想出了这种方法。以上的行为可能是出于这样的心理:把称呼叫偏了,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就不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那所有不吉利的事情也就可以避免了。这种心理在我们看来是十分荒唐的,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但据陈建民《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载:“这种偏称现象在古代有过,但在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迷信盛行的闽南语地区特别流行。”[16]这种风俗可能是福建人移居北海时带过来的。
“施幽”本指鬼节(七月十四)的一种活动。鬼节那天,人们多用牲品祭祖并烧纸衣、纸鞋、纸钱等冥品。入夜,农村人一般还要用葛茹丝、绿豆芽等祭那些孤魂野鬼,尔后将祭品撒于地上,此举即为“施幽”。后该词引申为“深夜外出”,含贬义。
“踩药渣”一词在北海粤语里也大有文章。一些人患了病,煎服中药后,常常将药渣倒在门前的街道中心,以为只要过路人踩到药渣,就能将自己的病带走,这样自己就可以早日康复了。迷信的过路人看到药渣如见瘟神,赶紧绕道而走,若不小心踩到,有如大祸临头,免不了破口大骂,指责倒药渣之人是狼心狗肺,回到家后由于害怕自己真的染病,便故伎重演。这种现象笔者直到80年代后期还不时地看到。
4反映人们的文化程度和心理的方言词汇
罗常培先生曾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说过:“从许多语言的习用词或俚语里,我们往往可以窥探造词的心理过程和那个民族的文化程度。”[17]
由于缺乏文化科学知识,老百姓对某些自然现象难以作出合理的解释,因而往往作出带有神秘色彩的猜测。如:日食、月食是一种很普遍的自然现象,北海叫做“天狗食日”、“天狗食月”。又如太阳雨也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北海人却觉得在出太阳的同时下雨是一种很不寻常的现象,是某些不祥的预兆,因称之为“鬼雨”,故有“出太阳,落鬼雨”之说。
“畚箕”原是一种农业用具,多用来挑粪土。过去北海有一种风俗,凡婴儿夭折,尸体只用布裹住放到畚箕里用扁担一端挑去埋葬。[18]这种风俗现在已不多见,但该词却成为妇人咒骂孩子的用语,含恶毒之意。
在北海,类似“畚箕”这样的骂人用语较多,如“短命鬼”、“疬子鬼”(也是咒人短命)、“长殇鬼”、“老扯婆”(介绍卖淫从中收取介绍费的女人)、“天收”。这些词都为骂人之语,恶毒而伤感情。但许多北海人在骂人时却信手拈来,如数家珍,这未免显得粗俗、野蛮。现在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这些恶毒的话逐渐退出了人们的口头禅,但时不时还可以听到。
此外,北海粤语词汇里有一批象征词语,它所体现的人们的文化心态与整个中华民族是一致的。中华民族的传统哲学思想是主客一体,天人合一,思维习惯上表现出内向探求和自我省悟,因而在表达方式上偏向于含蓄和形象化。在这些词汇中,不少形容人物的词都与动物有关,这是以动物的某些特征来形容人,生动而形象,但多数词带贬义。下面以此为例略作说明。
烂哭猫。人们于深夜时常常听到猫的叫声,乍一听,仿如婴儿在啼哭。于是人们就用烂哭猫来比喻爱哭的小孩。如:“烂哭猫,偷钱买糖胶”。
恶鸡鳹。众所周知,母鸡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是可以不顾一切的,那恶狠狠的样子往往令“敌人”望而却步。后用“恶鸡鳹”一词比喻那些泼辣的悍妇,相当于普通话的“母老虎”。
马骝精。猴子与人类有着极其亲密的关系,其特点是形体瘦小,人们就用该词比喻那些形体瘦小的人。
跟尾狗。狗是人类最忠实的伴侣,主人走到哪,它就跟到哪。因而该词形容那些老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转,或别人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己毫无主张的人,嘲讽的意义十分明显。
公鸭头。讽刺那些声音嘶哑或唱歌老是跑调,极其难听的人。
大肥猪。戏称那些肥肠肥脑的人。
据此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创造这些词时,多以动物某些令人不快的特征来进行比喻,这表现出人们对以上那部分人是持否定、厌恶或蔑视的心理的。
5北海粤语有些词汇反映了古代文化的积淀
语言是具有承继性的。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所以它在继承古语某些成分的同时也记录了古代的某些文化现象。“……可是有史以来,任何文献资料都能够证明或者暗示方言的存在跟人文历史至少是一样的古老。”[19]可以说,任何一种方言里都含有某些古代文化的积淀。 北海人认为打喷嚏是有人念叨的迹象,也许是有人在背后说闲话或者诅咒自己,于是就说:“识破你!”认为打喷嚏就是有人说闲话。这样的风俗并非现在才有,而是源远流长的。《诗经·邶风·终风》里就有记载:“寤言不寐,愿言则嚏。”意为:夜半独语难入梦,愿他喷嚏知我想。[20]程俊英撰《诗经译注》52页第11条注释:旧时民间有“打喷嚏,有人想”的谚语。宋朝洪迈的《容斋随笔》卷四《喷嚏》一文也提到了这一风俗:“今人喷嚏不止者,必唾祝云:‘有人说我’,妇人尤甚。”[21]据此可知此风俗自古即有并沿用至今。北海遇到了不吉利的事情或别人说了不吉利的话以后也说:“识破你!”
爬灰。北海粤语通指家公与媳妇的不正当关系,后也泛指一切下流的行为。该词也是古汉语词。据《汉语大词典》释:“偷媳的隐语。清王有光《吴下谚联·扒灰》:‘翁私其媳,俗称扒灰,鲜知其义。按昔有神庙,香火特盛,锡箔镪焚炉中,灰积日多,淘出其锡以为常。扒灰,偷锡也。锡、媳同音,以为隐语。’按,扒灰,也作‘爬灰’。一说为‘污媳’之隐语。《红楼梦》第七回:‘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郭沫若《卓文君》第三景:‘这样挽着我做什么!你这想爬灰的老王八!’”[22]该词在北海方言里一直沿用下来。
6反映军事活动和商贸活动的方言词汇
6.1反映军事活动的,主要是一些地名词
6.1.1古里寨。寨,指的是防卫用的栅栏、营垒。[23]据《北海市地名志》载:“明初,倭寇沿海为患,洪武年间在合浦沿海设‘八寨’……有川江寨、调埠寨、陇江寨、珠场寨、白沙寨、武刀寨、龙潭寨、古里寨。均以所处村落命名。因珠场寨居中,又系‘珠场巡检’驻地,故统称‘珠场八寨’。”[24][崇祯]《廉州府志·经武志·海寨》也有记载:“古里寨:近冠头岭。至青婴池二十里,守军十一名。”对于该寨的职守,黄南津先生是这样阐述的:“由于明代采珠频繁,而八寨所在之处适为珠池,因此,防倭的职能早已被看守珠池职能所取代。古里寨在明朝中晚期的职能正如崇祯志列举沿海各寨后所言:‘分军巡哨,以防盗取之患。’”又说,“清康熙元年(1662年),为阻止沿海居民与台湾交往,下令沿海居民内迁五十里,史称‘迁海’,其时沿海各寨的任务自然也转变为监视居民及‘海贼’。”[25]由此可见,北海在明清时期曾是军事要地。
6.1.2东炮台西炮台。据《北海市地名志》记载,东炮台在今市区之东,即北海海关大院一棵榕树之下,而西炮台在今海角大道外贸桂皮仓外,今两处遗址无存。[26]人们不会忘记:光绪十一年(1885年),法国侵略军大败于镇南关后,外电传法军由钦廉攻南宁以断冯子材军队的后路,两广总督张之洞急调高州镇兵梁正源到北海布防,命合浦总兵李起高举办团勇协防加强北海水陆警戒;同月二十九日,两艘法舰先后侵入北海港,向冠头岭发炮十余发。幸我军早有防备,法舰无机可乘,数日后遂去。此外,国民党政府曾把西炮台遗址作为杀人刑场,先后在此杀害了中共党员钟竹筠、农民自卫军四十多人。
6.1.3地角炮台。该炮台共3座,分别位于市区西部地角岭主峰及其东北、西南两峦之巅。发生在该炮台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光绪十一年(1885年)法国侵略军由钦廉逼邕断镇南关后路,形势紧急,当时除了调梁正源、李起高布防,还于地角设置炮台。二十九日法舰入侵时,此炮台为当时前线火力点;1939年9月3日,北海驻军刺杀日本间谍中野顺三,历史上称“北海事件”。事后,驻北海的十九路军六十师翁照垣部为防日方武装寻衅,于该炮台置重炮防守。9月12日,日舰“嵯峨”号不期而至,寄碇于冠头岭外,企图寻衅。我军和广大群众团结一致,守备森严。日军没有得逞。25日,6艘日舰以“调查北海事件”为借口,要求武装登陆,遭到广大群众的强烈抗议,南京政府慑于压力,也不敢轻举妄动。经过交涉,我方允许日方登陆调查,但人员和调查范围有限。在广大官兵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日军最终没有得逞,悻悻而去
上面所说到的地名,虽然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它们深深地印在了北海人民的心上,令人们缅怀那一段激荡人心、饱含辛酸、血泪和胜利喜悦的历史。它们是活的语言化石,是北海人民英勇奋战、积极进行反帝斗争的历史见证。
6.2反映商贸活动和经济状况的方言词汇
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北海埠的雏形已经形成。[27]同治至光绪初年(1862年—1884年)北海口岸开放,大量外地商人涌入北海。此后,北海商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辛亥革命后,“北海经济经历了社会变革动乱后又再度辉煌”[28],广商接踵而来,在北海老城区开创事业,形成了北海早期的繁荣景象。据老年人回忆,当时北海老城区一到白天车水马龙,交易频繁,晚上灯火辉煌,歌舞升平,颇有小上海”之风。这些在北海粤语词汇里均有所反映。反映当时商业繁荣景象的有各种各样的店铺名称:糖行、米行、猪行、九八行、经纪行、布匹行、洋杂百货店、药材行、金铺等等。具体的店名有:苏杭业的,“广信号”、“大益盛”、“人和兴”;百货业的“东华公司”、“广怡昌”;经营海味杂货业的有“广珍祥”、“史裕泰”、“同丰”;经营皮箱的老店有“熙泰号”。反映消费业繁荣的主要有“五馆”,即酒馆、旅馆、烟馆、赌馆、妓馆。“花捐”指的是妓馆向官府缴纳的税,“老扯婆”是介绍卖淫从中赚取中介费的女人,“老举”、“三脚凳”指妓女,“龟婆”即老鸨。“横床咬云”比喻吸鸦片。诸如此类的词早已湮灭在历史的潮流中,即使翻开历史的篇章,人们也不愿再触及这不光彩的一部分。
7北海地名词汇反映人口的迁徙情况
有史以来,人类创造的文化是多姿多彩的。这些文化因地域、民族或其他因素不同而千差万别。这些差别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渗透,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其界限也不再那么清晰。相对而言,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成分,地名变化较慢,“它的顽强的延缓性和稳定性较好地保存了文化史的某些本来面目”。[29]这些地名为我们探寻移民的来历提供了一些线索。
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移民的情况比较多。不少人背井离乡,移居他乡,出于对自己故土的眷恋,往往用故乡的州县名来命名自己迁移后安居乐业的地方。从这些地名里,我们可以看到各地移民的痕迹。 “电白寮”,据《北海市地名志》113页载,该村约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最初到此定居的人为电白人,他们多以捕鱼为业,茅寮为居,所以叫“电白寮”。
“白沙寮”,顾名思义,该村最早的村民是从合浦白沙迁居至此的,故名。
新寮”,该村村民多从合浦白沙新寮一带迁来,所以叫“新寮”。
“龙潭”,据《合浦县志》载,该村明朝天顺年间(1457年—1464年)已成村,村民大部分是从福建龙潭地区迁到北海的,故以祖地命名。
部分居民迁居他乡后,以姓命名,一是不忘祖宗之意,二也体现了这部分人集体迁徙的痕迹。
“张屋”,据《北海市地名志》120页载,该村建于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村民多姓张,由广东嘉庆州迁居至此。
“李屋”,据《北海市地名志》120页载,该村成村时间与张屋同,村民多姓李,也是由广东嘉庆州迁来。
“符屋”,据《北海市地名志》114页载,村民最初是由广东迁来,多姓符,故名。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个地方有相当部分商人到北海经商定居后,为方便同乡人的交流,便建立一些同乡组织之类的团体,这是移民集体迁徙的又一佐证。
广州会馆,是旅居本市的广府人士的同乡组织,它实际上也是广府商人协会。据《北海市地名志》载,当时北海埠的商业经济比重,广商占了约六成。由此可知,广府商人在北海商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广府话在北海能够深入民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州会馆,该馆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是高州旅北人士的同乡组织。高州人来到北海后多从事小本经营,或苦力贱役,会馆建立的宗旨既为高州旅北人士集合联谊提供一个场所,亦是维护和解决高州帮经济利益的社会团体。
笑谈
称呼篇:
怎么称呼别人,是初来北海后语言交流的第一大难点,现在偶来教各位一些北海话称呼的用法。
1、靓仔(靓女)。这个叫法多在饭店食肆、超市商场使用。指代的对象多为店铺的营业员、服务员之类。
2、野仔。原意是指野杂种、父亲杳无音讯之人。时至今日已引申为一种在熟人之间的亲昵用法,流行得来又相当之摞命!一般朋友之间,当你可以用上“你只野仔”来称呼对方,意味着你们之间的关系已经更上一层楼,大有亲密无间的涵义。
3、女人婆。指的是已结婚的女性,通常都是指四十左右的中年女性.
4、佬仔。指上了30岁的男性麻笠佬,意指此人已经不再年轻,步入“成功中年男人”的行列。
5、死仔巴。死仔是用来骂人不得好死,多有“恨铁不成钢,恨死仔不成巴”之意。在后面加一个“巴”字,整个语气变得更加有张力,骂人的底气也更加充足,让被骂之人顿时感到你在骂他之余,所带有的那种委婉的温情和期望。
称呼篇(二)
1、水工佬。泛指做建筑装修、水电工等在工地上作业的民工,也称作泥水佬。俗语有水工佬“白天铲泥,晚上铲鸡”的戏谑说法,在时下是一种不尊重体力劳动者的用语。
例子:水工佬开门口——过得自己过得人(歇后语,意为建造房子时为房子做门,泥水佬经验丰富,门口开出来一定适合普遍人群)
“彪哥,家下采边馁高就?”“唉,人一世物一世,我只不过系一只唏嘘既水工佬!”“我又何尝某系一只坎坷既卖菜仔呢?”
2、搬铲佬。指那些露宿街头、四处寻找散工做的农民工,因是“有铲阶级”而得名。处于城市的最底层,过着朝不保夕的艰辛生活。如今已经被市民街坊用作指代某人没出息的代名词。
例子:“小佬啊,俾心机读书考大学喔,啊某以后要做搬铲佬你就知错啦!”
“唉,家下机世道,搵食艰难啊,搬铲佬都大把人争到做啊!”
3、驶牛佬。指在乡下驶牛耕田的农夫,也叫“使牛佬”。
例子:驶牛佬见,拗断犁壁尖。(意是形容乡下长得很漂亮很标致的女孩,让驶牛佬见到后,把耕地的犁都弄断了)
“喏先个只人一坡驶牛佬个样,我睬句都傻!”
4、腰勾佬。指那些驼背的男人,腰勾,即系驼背的意思。还有腰勾背驼、勾腰驼背等用法。
例子:腰勾佬落岭——趁势。(原指驼背的人下坡,可利用其原本就俯身的体型,现泛指借某个机会做某事。)
“小佬啊,挺直腰喔,到时变成腰勾佬某挪得到老婆啊喔!”
5、论吃(gat1)佬。也称作“勒咭佬”,指说话结巴的人。在粤语中“论”有累赘啰嗦不方便的意思(如“论尽”),“吉”有结巴口齿不清的意思,故而“论吃”指说话结巴口吃。“吃”念kɐt̚。lɐk̚ kɐk̚,粤语指说话结结巴巴。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1 13:33
目录
概述
源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