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洛阳城,是
世界文化遗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约100
平方公里,是中国当时规模最大的都城。
简介
北魏在洛阳建都﹐利用东汉以来的
洛阳城,作为其
内城,它的外围还筑有郭城,郭城内布置有320个方块形的“
里坊”。东汉以来的12个城门﹐除开阳门以外﹐都在魏晋或北魏时改了名。
上东门改称建春门﹐中东门改称东阳门﹐秏门改称青阳门﹔上西门改称
阊阖门﹐
雍门改称
西阳门﹐广阳门改称西明门﹔平城门改称平昌门﹐小苑门改称宣阳门﹐津门改称津阳门﹔谷门改称广莫门﹐夏门改称大夏门。11个城门都在汉代的旧址上重建﹐仅西阳门从汉代的
雍门旧址北移约500米。此外﹐
孝文帝初到洛阳时﹐在西城墙北端靠近金墉城处新开了承明门﹐从而使城门增为13个。
发展
北魏
洛阳城最重要的改变是废除了东汉以来南北两宫的制度﹐建立了单一的宫城。据勘探﹐宫城的位置在全城的北部略为偏西﹐是在汉魏
北宫的基础上兴建的。平面呈长方形﹐四面筑墙﹐东墙和西墙各长1400米﹐南墙和北墙各长660米。在南墙近西端处﹐有一巨大的门址﹐便是宫城的正门──
阊阖门的遗址。正殿
太极殿在宫城的前部﹐与
阊阖门对直﹐其基坛南北长约60米﹐东西宽约100米﹐规模甚大。 由于宫城的范围和个别城门位置的改变﹐城内的街道也有许多变更。南宫已废弃﹐在广莫门和平昌门之间有了一条纵贯全城的南北向
大街。
雍门已废绝﹐雍门大街亦不存在。新开了承明门﹐增添了由此门通入城内的大街。建春门和阊阖门之间有了一条横贯全城的东西向大街﹐将宫城分为南北两半﹐南半部是朝会之处﹐北半部为
寝宫所在。
由于新建的西阳门正好与东阳
门对直﹐所以东汉以来的中东门大街被延长而贯通于西阳门和东阳门之间﹐它在宫城南墙外通过﹐成为全城的一条
分界线﹐北面主要是皇家的宫殿和
园囿﹐南面则分布着官署﹑寺院和贵族的邸宅。由于宫城的南门与南城的宣阳门对直﹐所以自宫城南门至宣阳门的南北向大街──
铜驼街就成了全城的中轴线。宗庙﹑社稷和太尉府﹑
司徒府等高级官署分布在铜驼街的两侧﹐有名的永宁寺遗址即在街的西侧。 据记载﹐
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在洛阳兴建外郭城﹐“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范围极广。
在整个外郭城以内﹐划分为三百二十个方形的坊﹐每坊均四周筑墙﹐每边长三百步﹐即当时的一里。东汉以来的旧城成为北魏洛阳的
内城。“大市”﹑“小市”﹑和“四通市”等工商业区都设在内城以外﹐位置在宫城以南﹐完全改变了《周礼?考工记》所记“面朝
后市”的传统。综上所述﹐北魏洛阳城的形制和布局﹐和两汉以来的都城相比﹐出现了划时代的变革﹐为隋代的
大兴城﹑唐代的
长安城和
洛阳城(见
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见
隋唐洛阳城遗址)开创了先例。
规模
东汉
洛阳城在西汉
洛阳城的基础上兴建。全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约9里,东西约6里,故称“
九六城”。城墙用黄土
夯筑,东﹑西﹑北三面城墙,遗迹尚存,南面城墙因洛河改道被冲毁。全城共设12个城门。东、西各3,南4北2。
东汉以来的洛阳城,经北魏重建,仅作为其
内城,内城的外围还筑有郭城,郭城内布置有是分区居住的320个方块形“
里坊”等。城内主要街道纵横交错,共24段,宽20~40米不等,均3道并行,公卿尚书等走中道,一般行人走左右道。城内有南北
二宫,中间有复道相连。
城市构造
北魏洛都是以汉魏洛阳旧城为基础,来开展改造重建工作的。因其北倚
邙山,南临洛水,故采取了渡洛河向南发展的方案。因而城市重心随之南移,故把宫城集中设在内
城中央微偏西北处。运用传统以宫为中心的布局,克服了汉魏南北宫制缺点。按“
左祖右社”之制和通过延伸原城市南北主干道
铜驼街直抵南廓
圜丘的办法,加强了城市南北
中轴线的主导作用,并拉出一个气势恢弘的城市大结构做为全城规划布局的基础。
洛阳城成功地继承了中国前期封建城市宫、城、廓三者层层环套的配置形制以及城、廓分工的规划布局传统。城为
政治中心,以宫为主,结合布置官署衙门等政治性功区。廓为
经济中心,以市为主,结合布局
手工作坊、
服务行业区等经济分区以及
工商业者居住区和其他居住区。
城市居住区基本遵循按职业、阶层组织聚居的体制,但主要取决于居民的
职业要求,并不十分强调礼制等级与方位尊卑等
礼治秩序。城市居住区的
基本单位---“里”仍采取封闭形制,四周筑里垣,临街设里门,里内住户出入均经里门,不得临街开门。北魏洛阳城规划随仍采用井田用地制,但全城经济分区占地比例较大,政治性分区比例较小,城与廓面积比例为1:5.全城
整体设计仍采用
方格网系统布置各类分区,合理控制
城市用地以及协调城市各主要部分的比例关系。
在洛城重建中合理的利用了一些遗留的物质手段,既可收到建设上的事半功倍之效,亦有助于保持城市传统格调,譬如利用旧城垣,维持“
九六城”传统形制。但重建并非复旧,利用旧的建设基础也是本着现实要求考虑的。因此保持传统的延续性,丝毫不意味着墨守成规,而是从当前实际出发,以发展的观点来对待的。譬如,洛都外廓城的三市规划。洛都三市的性质、规模,以及相互配合等方面,较之
前代都有了新发展,市于闾里的结合,也做了更好的安排。特别是在全盘规划
解耦上,市的重要性更有所提高,已成为整个外廓城的规划重心了。
永宁寺塔
永宁寺塔是北魏历史上最著名的建筑物,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最重要的建筑物之一。据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追述,永宁寺塔为木结构,高九层,一百里外都可看见。据其他记载,塔高四十九丈或四十余丈,合今136.71米左右,加上塔刹通高约为147米。永宁寺塔为北魏洛阳城的
皇家寺院永宁寺中的塔。它是一座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是专供皇帝﹑太后礼佛的场所。寺建于
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为灵太后胡氏所建﹐
永熙三年(534)被大火焚毁。 永宁寺遗址中央﹐迄今尚存塔基遗迹﹐为高大的
土台﹐当地俗称木宁寺或木塔寺﹐清代误定为
陵冢﹐树“
汉质帝静陵”碑﹐碑石犹存。
遗址于1963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勘察﹐1979~1981年发掘。永宁寺塔为北魏永宁寺佛塔,建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在北魏国都
洛阳城内,现已不存,遗址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
310国道与
陇海铁路交叉口处。永宁寺塔平面正方,每面各层都有三门六窗。
塔刹上有相轮30重(一说为13重之误),周围垂金铃,再上为金宝瓶。宝瓶下有铁索四道,引向塔之四角,索上也悬挂金铃。晚上和风吹动,十余里外都可听见。塔的装饰十分华丽,柱子围以锦绣,门窗涂红漆,
门扉上有五行金钉,并有金环铺首。
城内规划
北魏
洛阳城实际上是在废墟上重建的,分为宫城、内城和
外城。在重建以前,曾派
蒋少游等访问南齐
建康城,“少游有机巧,密令观京师宫殿楷式”,故南朝人认为,“虏宫室制度皆从其出”。实际上北魏洛阳城也是创新,并非简单模拟。
宫城位于内城北部中央偏西处,废除原来的南、北二宫制,设置了单一的宫城。东西宽660米,南北长1398米,面积0.92
平方千米,被阊阖门与建春门之间的东西街道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宫殿区,北部为苑区,以太极殿为正殿。“在今金村南,以俗呼‘金銮殿’的南北60米、东西约100米的高地为中心,围绕
成组的基址,这里应是北魏主要殿堂的所在”。“金銮殿”南500米处,称为“午门台”,“应是宫城南门
阊阖门的遗址”。直通宫城南门的干道称
铜驼街,因“
魏明帝置铜驼诸兽于阊阖南街”,故有此名,这也就是全城的中轴线。在宫城之南还有一条横线,与西阳门、东阳门相通,使宫城处于丁字形干道的北端。重要
衙署都布设在铜驼街的北段,隔横街与宫城相望。
御道西还有永宁寺,寺
塔高90丈,耸峙入云。宫城以北为华林园,
景色如画。
内城也就是
汉魏洛阳城,除重建宫城外,又兴建了许多寺庙,著名的永宁寺就在铜驼街之西,其他基本上依如汉魏之旧,变化不大。
外城是北魏新建的。“京师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户十万九千余。庙社宫室府曹以外,方三百步为一里,里开四门;门置里正二人,吏四人,门士八人,合有二百二十里。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对于北魏洛阳外城的大小,历来都有争论,主要是
杨炫之所说的20里和15里之里,到底是道里之里还是闾里之里。一种意见认为即道里之里,一种意见认为即闾里之里。按照考古发掘所复原的北魏洛阳城图,应为道里之里。也就是说,北魏洛阳外城与里城的方向相反,由南北向的长方形变成了东西向的长方形。对北魏洛阳城里的多少也有不同记载,除杨炫之的220里外,还有
景明二年(501年)“筑京师三百二十三坊”,“于京四面筑坊三百二十,各周一千二百步”的记载。据
宿白先生估算,按东西20里,南北15里的规模,也只能布设300个里坊,除去道路、宫殿、庙社、府曹,以220里之说比较接近实际。这220个里坊主要分布在外城,十分整齐。其称呼可以里相称,也可以坊相称,均见于文献记载。里为方形,方300步,或周长1200步,开四门,有
十字形街道。里坊整齐,有里正二人管理,制度严密,其目的就是便于维护
社会治安,使“奸盗永止”。
北魏洛阳设有三市,东西两郭的市都设在距离洛阳旧城3里外的地方。西郭市“周回八里”,名大市,在白马寺东。经考古发掘,大市范围内的
瓦片堆积层,有的地方厚达2米,证明大市十分繁荣。“市
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市南有
调音、
乐律二里。里内之人,
丝竹讴歌,天下妙伎出焉……市西有退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酝酒为业……市北慈孝、奉终二里。里内之人以卖
棺椁为业,赁輀车为事。”可见大市的繁荣带动了周围里坊
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形成了以大市为中心的经济繁华区。西郭市即汉魏马市,亦称小市。
建春门外石桥南“有
魏朝时马市”,“即中朝牛马市”,证明马市在北魏时称牛马市,为
牲畜交易市场。南郭的市名四通市,在旧城宣阳门外。“别立市于
洛水南,号曰四通市,民间谓
永桥市。伊洛之鱼,多于此卖,士庶须脍,皆诣取之。”“商胡贩客,日奔塞下……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由于四通市位于洛水浮桥永桥之南,水路交通方便,又靠近
四夷馆,来洛阳经商的各国商人无不云集于此。伊、洛之间为
四夷里,主要居住外国客人,“自葱岭已西,至于
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门巷修整,
阊阖填列,青槐荫陌,绿树垂庭”,已成为
洛阳城南最繁华的所在。
相关典故
历史背景:
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
宋文帝时期,一守城将军奉命驻守
洛阳城,其间邂逅当地一名女子,一见如故,很快便私订终身。此时北魏来犯,将军奉命出征,临别时拉住女子的手:“等我打胜了后,一定回来迎娶你……”
俩人依依昔别,女子守在
城门口,看着将军坐在
马鞍之上,头也不回地离去……
将军此征一去便是数月,其间刘宋节节败退,
宋文帝一气之下连斩二将,北魏全线出击,强渡
黄河,宋文帝不听朝臣进言,发动强攻,不敌之下,洛阳失守。宋文帝只得撤兵,而重伤的将军则流落于他乡。 待将军伤复之后,本想回朝,无奈此时刘宋大势已去,回去只有死路一条。死,将军从未怕过,但想着曾经的誓言,加上对宋文帝乱杀良将之举已至心寒,无奈之下,委身于他乡,希望有朝一日平昔战火,再回到她的身旁。
他们惜别的城门,有一位女子经常坐在一块石板上等着心爱的人回来。每每遇到前方归来的人,女子便问有没有见过将军,但始终没有将军得胜归来的消息。
女子从未放弃过,仍然日复一日地等着。又过数十年,最后女子苦守将领不遇后,落发为尼。这个故事,一传十,十传百,终于传到了在将军耳里。
但将军不能回去,此时北魏已迁都洛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南北朝战争还在继续,他必须活下去,等到战争结束那一天……
多年过去,战争终于结束了。
将军第一次回到了那个日思夜想的地方。
一身平民打扮的他,来到残破的早已斑驳不堪的城门前,他走到他们分别的地方,在那棵早已枯掉的大树旁边,摸着那块她天天等待他归来时坐的石板……
城郊传来优雅的牧笛声,路过的人告诉将军,这里曾有一个女人一直等着她心爱的人归来……
重新踏足熟悉的土地,他心里的感受,却是那么复杂,仿佛一切又回到了羡煞旁人的当年……
他在这座残破的孤城里寻着她的踪影,但始终找不到,天上的雨纷纷落下……
他相信她一直在等他……
孤城的僧人告诉他,她一直是一个人……到死那天都是……
天上的雨仍然在纷纷落下,落在禅房外那块石板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