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宣帝陈顼(530年-582年),字绍世,小字师利,是
陈高祖的侄子,
陈文帝的弟弟。他本来是
废帝伯宗的辅佐大臣,后废掉了
陈伯宗,自立为帝。他在位期间,兴修水利,开垦荒地,鼓励农民生产,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与发展。573年(
太建五年),派大将
吴明彻乘
北齐大乱之机北伐,攻占了
吕梁(在今
江苏徐州附近)和
寿阳,一度占有
淮、
泗之地,但最后在577年被
北周夺走。总的来说,
陈顼在位期间,国家比较安定,政治也较为清明。
陈顼于
太建十四年崩(582年),享年53岁。
陈顼谥号为孝宣皇帝,庙号
高宗。葬显
宁陵(在今
南京郊区)。
人物简介
陈宣帝
陈顼(530年—582年),字绍世,小字师利。生于公元530年,公元568年即位,卒于公元582年。在位十四年。年号
太建。 孝宣皇帝,
始兴昭烈
王道谭次子、文皇帝弟。
梁元帝时,累官
直阁将军、
中书侍郎。
西魏攻陷
江陵(今
湖北荆州)时,被虏至长安。陈
天嘉三年(562),自
周南还。官至司空、
尚书令,封安成王。废帝时,进位太傅,领司徒,总军政。
光大二年(568),假
宣太后命废帝自立为帝,年号
太建。曾从北齐夺回
淮南旧地。
太建十年(578),与
北周争徐、兖二州,败于吕梁(今江苏徐州东),
淮南尽失,
陈朝国土蹙,一蹶不振。
相关史料
高宗孝宣皇帝,讳顼,字绍世,小字师利,
始兴昭烈王第二子也。
梁中大通二年七月辛酉生,有赤光满室。少宽容,多智略。及长,美容仪,身长八尺三寸,垂手过膝。有勇力,善骑射。武帝平
侯景,镇京口,
梁元帝征武帝子侄入侍,武帝遣帝赴
江陵。累官为
中书侍郎。时有军主李总与帝有旧,每同游处,帝尝夜被酒,张灯而寐,总适出,寻反,乃见帝是大龙,便惊走他室。
魏平江陵,迁
于长安。帝貌若不慧,魏将
杨忠门客张子煦见而奇之,曰:“此人虎头,当大贵也。”
永定元年,遥袭封
始兴郡王。文帝嗣位,改封安成王。
天嘉三年,自周还,授
侍中、
中书监、
中卫将军,置佐吏。历位
司空、
尚书令。废帝即位,拜司徒、录尚书、都督中外诸军事。
光大二年正月,进位太傅,领司徒,加殊礼,剑履上殿。
十一月甲寅,慈训太后黜废帝为临海王,以帝入缵皇统。是月,齐武成帝殂。
太建元年春正月
甲午,皇帝即位于太极前殿,大赦,
改元。文武赐位一阶,孝悌力田及为父后者,赐爵一级,鳏寡不能自存者,人赐谷五斛。复
太皇太后尊号曰
皇太后。立妃柳氏为
皇后,
世子叔宝为
皇太子。封皇子
江州刺史
康乐侯叔陵为
始兴王,奉昭烈王祀。乙未,谒太庙。丁酉,分命大使,观省四方风俗。以
尚书仆射沈钦为左仆射,
度支尚书王劢为右仆射。辛丑,祀南郊。壬寅,封皇子建安侯叔英为豫章王,
丰城侯叔坚为长沙王。
二月乙亥,耕藉田。
夏五月甲午,齐人来聘。丁巳,以
吏部尚书徐陵为尚书右仆射。
秋七月辛卯,皇太子纳妃沈氏,王公以下赐帛各有差。
冬十月,新除
左卫将军
欧阳纥据
广州反。辛未,遣
开府仪同三司章昭达讨之。
二年春二月癸未,章昭达禽欧阳纥送都,斩于建康市,广州平。
三月丙申,皇太后崩。丙午,曲赦广、衡二州。丁未,大赦。又诏自讨
周迪、
华皎以来,兵所有死亡者,并令收敛,并给棺槥,送还本乡。
夏四月乙卯,临海王伯宗薨。戊寅,皇太后祔葬于
万安陵。
五月壬午,齐人来吊。
六月戊子,新罗国遣使朝贡。辛卯,大雨雹。乙巳,分遣大使巡州郡,省冤屈。
冬十一月辛酉,高丽国遣使朝贡。
十二月癸巳,雷。
三年春正月癸丑,以尚书右仆射徐陵为尚书仆射。辛酉,祀南郊。
二月辛巳,祀明堂。丁酉,耕藉田。
三月丁丑,大赦。
夏四月壬辰,齐人来聘。
五月辛亥,
高丽、新罗、丹丹、
天竺、盘盘等国并遣使朝贡。
六月丁亥,
江阴王萧季卿以罪免。甲辰,封东中郎
长沙王府谘议参军萧彝为
江阴王。
冬十月乙酉,周人来聘。
十二月壬辰,司空章昭达薨。
四年春正月丙午,以尚书仆射徐陵为左仆射,
中书监王劢为右仆射。
夏五月癸卯,尚书右仆射王劢卒。
秋八月辛未,周人来聘。
九月庚子朔,日有蚀之。辛亥,大赦。丙寅,以故
太尉徐度,
仪同三司杜棱、
程灵洗配食武帝庙庭;故司空章昭达配食文帝庙庭。
冬十一月己亥,地震。
五年春正月癸酉,以吏部尚书
沈君理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辛巳,祀南郊。
二月辛丑,祀明堂。乙卯夜,有白气如虹,自北方贯
北斗紫宫。
三月壬午,以开府仪同三司吴明彻都督征讨诸军事,略地北边。丙戌,
西衡州献马生角。己丑,皇孙胤生,内外文武赐帛各有差,为父后者赐爵一级。
夏六月癸卯,周人来聘。
秋九月癸未,尚书右仆射沈君理卒。壬辰晦,夜明。
冬十月己亥,以
特进周弘正为尚书右仆射。乙巳,
吴明彻克寿阳城,斩
王琳,传首建邺,枭于朱雀航。
十二月壬辰,诏
熊昙朗、
留异、
陈宝应、周迪、邓绪等及
王琳首并还亲属,以弘广宥。乙巳,立皇子叔明为
宜都王,叔献为
河东王。是岁,诸军略地,所在克捷。
六年春正月壬戌,赦
江右淮北诸州。甲申,周人来聘。高丽国遣使朝贡。二月壬辰朔,日有蚀之。辛亥,耕藉田。夏四月庚子,彗星见。六月壬辰,尚书右仆射周弘正卒。冬十一月乙亥,诏北边行军之所,并给复十年。十二月戊戌,以吏部尚书
王玚为尚书右仆射。
七年春正月辛未,祀南郊。三月辛未,诏豫、二兖、谯、徐、合、霍、
南司、定
九州及南豫、江、郢所部,在
江北诸郡,置
云旗义士,往大军及诸镇备防。夏四月丙戌,有星孛于大角。
庚寅,监
豫州陈桃根献青牛,诏以还百姓。乙未,桃根又上织成罗纹锦被表各二,诏
于云龙门外焚之。壬子,郢州献瑞钟六。六月丙戌,诏为北行将士死王事者,克日举哀。壬辰,以尚书右仆射王玚为尚书仆射。
闰九月壬辰,
都督吴明彻大破齐军于吕梁。是月,甘露频降乐游苑。丁未,舆驾幸苑采甘露,宴群臣,诏于苑龙舟山立甘露亭。
十二月壬戌,以尚书仆射王玚为左仆射,
太子詹事陆缮为右仆射。甲子,南康郡献瑞钟一。
夏五月庚寅,尚书左仆射王玚卒。
六月甲寅,以尚书右仆射
陆缮为左仆射,新除
晋阳太守
王克为右仆射。
是月,周灭齐。
二月壬子,耕藉田。
秋七月己卯,百济国遣使朝贡。
庚辰,大雨,震万安陵
华表。己丑,震
慧日寺刹及
瓦官寺重门,一女子震死。
十二月戊申,东宫成,皇太子移于新宫。
十年春二月甲子,
周军救梁士彦,大败司空
吴明彻于吕梁,及将卒皆见囚俘不反。
三月辛未,震武库。丙子,分命众军以备周。乙酉,大赦。
夏四月庚戌,诏絓在军者,并赐爵二级。又诏御府堂署所营造,礼乐仪服军器之外,悉皆停息。
掖庭常供,王侯妃主诸有奉恤者,并各量减。庚申,大雨雹。
六月丁酉,周武帝崩。
闰六月
丁卯,大雨,震大皇寺刹、庄严寺露盘、重阳阁东楼、千秋门内槐树及鸿胪府门。
秋七月戊戌,新罗国遣使朝贡。
八月戊寅,陨霜杀稻菽。
九月乙巳,立方明坛于娄湖。戊申,以
扬州刺史始兴王叔陵兼
王官伯,临盟。
甲寅,幸娄湖,临誓众。乙卯,分遣大使以盟誓班下四方,以上
下相警。
十二月乙亥,合州
庐江蛮田伯兴出寇枞阳,刺史鲁广达讨平之。
是岁,周宣政无年。
二月癸亥,耕藉田。
秋七月辛卯,初用大货六铢钱。
八月丁卯,幸大壮观阅武。
冬十月甲戌,以尚书仆射
陆缮为尚书左仆射,以
祠部尚书晋安
王伯恭为右仆射。十一月辛卯,大赦。戊戌,周将梁士彦围寿阳,克之。辛亥,又克
霍州。癸丑,以
扬州刺史始兴王叔陵为大都督,总督水步众军。
十二月乙丑,南、
北兖、晋三州及
盱眙、
山阳、阳平、
马头、秦、
历阳、沛、北谯、南梁等九郡民并自拔向
建业。周又克谯、北徐二州。自是
淮南之地,尽归于周矣。己巳,诏非军国所须,多所减损,归于俭约。
十二年夏四月癸亥,尚书左仆射
陆缮卒。己卯,大雩。壬午,雨。
五月癸巳,以尚书右仆射晋安王伯恭为尚书仆射。己酉,
周宣帝崩。
六月壬戌,大风,吹坏皋门中闼。
秋八月己未,周郧州总管司马消难以所统
九州八镇之地来降。诏因以消难为大都督,加司空,封随郡公。庚申,诏
镇西将军樊毅进督沔、汉诸军事。遣南豫州刺史
任忠率众趋历阳,超武将军
陈慧纪为前军
都督,趋
南兖州。戊辰,以
司空司马消难为大都督水陆诸军事。
庚午,
通直散骑常侍淳于陵克
临江郡。癸酉,智武将军
鲁广达克郭默城。甲戌,大雨霖。
丙子,淳于陵克柘州城。
九月癸未,周
临江太守
刘显光率众来降。是夜,天东南有声,如风水相激,三夜乃止。
丁亥,周将王延贵率众援历阳,任忠击破之,禽延贵等。己酉,周广陵义军主曹药率众来降。
冬十月癸丑,大雨,震电。
十二月庚辰,南徐州刺史河东王叔献薨。
十三年春正月壬午,以中权将军、
护军将军鄱阳王伯山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以尚书仆射晋安王伯恭为左仆射,吏部尚书
袁宪为右仆射。
二月乙亥,耕藉田。
秋九月癸亥夜,大风从西北来。发屋拔树,大雨雹。
十二月辛巳,彗星见西南。
是岁,周静帝
大定元年,逊位于隋文帝,
改元开皇元年。
十四年春正月己酉,上弗豫。甲寅,崩于宣福殿,时年五十三。遗诏:“凡厥终制,事从省约,金银之饰,不以入圹,
明器皆用瓦。以日易月,及公除之制,悉依旧准。在位百司,三日一临。四方州镇,五等诸侯,各守所职,并停奔赴。”
二月辛卯,群臣上谥曰孝宣皇帝,
庙号高宗。癸巳,葬显
宁陵。
帝之在田,本有恢弘之度,及居尊位,实允天人之属。于时国步初弭,创痍未复,
淮南之地,并入于齐。帝志复旧境,意反侵地,强弱之形,理则悬绝,犯斯不韪,适足为禽。及
周兵灭齐,乘胜而举,略地还至
江际,自此惧矣。既而修饰
都城,为捍御之备,获铭云:“二百年后,当有痴人修破吾城者。”时莫测所从云。
后妃子女
皇后
魏昭华 生建安王叔卿
刘昭仪 生新蔡王叔齐
韦修容 生湘东王叔平
申
婕妤 生
南安王叔俭、
南郡王叔澄、
岳山王叔韶、
太原王叔匡
徐姬 生寻阳王叔俨。
杨姬 生西阳王叔穆。
袁姬 生新兴王叔纯。
子
豫章王叔英,字子烈。宣帝第三子也。
长沙王叔坚,字子成,宣帝第四子也。
建安王叔卿,字子弼,宣帝第五子也。
宜都王叔明,字子昭,宣帝第六子也。
河东王叔献,字子恭,宣帝第九子也。
新蔡王叔齐,字子肃,宣帝第十一子也。
晋熙王叔文,字子才,宣帝第十二子也。
淮南王叔彪,字子华,宣帝第十三子也。少聪慧,善属文。
太建八年立。位侍中。入隋,卒
于长安。
始兴王叔重,字子厚,宣帝第十四子也。
始兴王
陈叔陵为逆,诛。其年立叔重为
始兴王,以奉昭烈王后。位江州刺史。隋大业中,为太府少卿。
寻阳王叔俨,字
子思,宣帝第十五子也。性凝重,举止
方正。后主即位立。位侍中。入隋卒。
岳阳王叔慎,字子敬,宣帝第十六子也
义阳王叔达,字子聪,宣帝第十七子也
巴山王叔雄,字子猛,宣帝第十八子也。
太建十四年立。入隋,卒于长安。
武昌王叔虞,字子安,宣帝第十九子也。
太建十四年立。入隋,大业中,为高苑令。
湘东王叔平,字子康,宣帝第二十子也。至德元年立。入隋,大业中,为胡苏令。
临贺王叔敖,字子仁,宣帝第二十一子也。至德元年立。入隋,大业中,位仪同三司。
阳山王叔宣,字子通,宣帝第二十二子也。至德元年立。入隋,大业中,为泾城令。
西阳王叔穆,字子和,宣帝第二十三子也。至德元年立。入隋,卒于长安。
南安王叔俭,字子约,宣帝第二十四子也。至德元年立。入隋,卒于长安。
南郡王叔澄,字子泉,宣帝第二十五子也。至德元年立。入隋,大业中,为
灵武令。
沅陵王叔兴,字子推,宣帝第二十六子也。至德元年立。入隋,大业中,为
给事郎。
岳山王叔韶,字子钦,宣帝第二十七子也。至德元年立。位丹阳尹。入隋,卒于长安。
新兴王叔纯,字子洪,宣帝第二十八子也。至德元年立。入隋,大业中为
河北令。
巴东王叔谟,字子轨,宣帝第二十九子也。至德四年立。入隋,大业中,为汧阳令。
临海王叔显,字子亮,宣帝第三十子也。至德四年立。入隋,大业中,为鹑觚令。
新会王叔坦,字子开,宣帝第三十一子也。至德四年立。入隋,大业中,为涉县令。
新宁王叔隆,字子远,宣帝第三十二子也。至德四年立。入隋,卒于长安。
新昌王叔荣,字子彻,宣帝第三十三子也。祯明三年立。入隋,大业中,为
内黄令。
太原王叔匡,字子佐,宣帝第三十四子也。祯明二年立。入隋,大业中,为
寿光令。
女
第十四女
宁远公主,母施姬,
隋文帝妃,封贵人,
隋炀帝奉遗诏晋封
宣华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