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
南京古称
建业(今南京)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都城,当时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
历史沿革
西周时期,建业为吴伯周章的封地。春秋时期,势力范围在江南地区的吴国,到第十九世吴王寿梦时变得日益强大,曾经联晋攻楚。
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在南京朝天宫后山设立冶城,铸造兵器,此处便成为吴国的冶铸重镇。吴越之争以吴国灭亡告终。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范蠡越城
战国初年,越国本想征服楚国,结果反被楚国打败。楚国征服越国后“尽取吴故地,东至于浙江”,置江东郡。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欲借长江天堑为屏障以图谋天下,遂于此建城,置金陵邑
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秦改金陵邑秣陵县
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在当时徐州附近的孙坚加入到这场混战之中,并逐步发展成一只有相当实力的军事力量。可惜,不久孙坚就在与刘表的交战中,被其部下黄祖射杀。其子孙策、孙权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孙策仅依靠原来父亲千余旧部,就在江东打出了一片天地,为后来的东吴政权奠定了基础。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其弟,年仅18岁的孙权继位。当时的东吴,政权还很不稳定。为了对抗来自北边曹操的威胁,孙权在江东积极扩张势力。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诸葛亮赤壁之战前夕出使孙吴,经过当时的秣陵,赞叹道:“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
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刘备去拜访孙权,经过秣陵时再次力劝孙权定都与此。孙权正式把自己的权力中心迁到秣陵,并改名建业,由此揭开了南京历史的新篇章,东吴也成为第一个在南京建都的政权。当时的东吴是中国最叱咤风云的一方豪强,势力范围遍及今天的中国南方地区。东吴大帝孙权开创的一代霸业成为中国历史不可抹去的浓浓一笔,而南京则是他留下的最大遗产。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移治秣陵。
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改秣陵为建业,并在金陵邑的基础上修城,“用储军粮、器械”,这就是著名的石头城(又称石首城)。石头城临江控淮,恃要凭险,是东吴水军江防要塞和城防据点。石头城跨水而立,周围数十里里,设有子、罗城二重城,商业繁华,盛况非常。吴之名臣张纮以为此地有天子气,劝其主定都于此。
东汉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孙权迁都于“鄂”,将鄂县改称为“武昌”(今湖北鄂州)。
东吴黄龙元年(229年),孙权于武昌称帝,并于同年秋,还都建业。住在原将军府,取名为“太初宫”。其后在周围筑起宫墙以加强防卫。
东吴赤乌十年(247年),孙权才在群臣的建议下改建太初宫。改建后的太初宫周围有500丈,南面开有5个宫门,其中正门叫做公车门,东、西、北三面各开一门,分别叫做苍龙门、白虎门和玄武门。正殿称为“神龙殿”。建业都城北依覆舟山、鸡笼山和玄武湖,东凭钟山,西临石头,城周“二十里十九步”。在太初宫的东面和北面,是东吴的皇家花园和皇宫卫队的营地,名叫“苑城”,可容纲3000多名贵族子弟同时在里面骑马操练。苑城的北部有一座苑仓,又称仓城,里面储藏着大量粮食和其它物资。在太初宫的西面,还有一座专供皇太子用的花园,叫做“西苑”。“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这是东吴最流行的民谣之一。
东吴甘露元年(265年),后主孙皓执意迁都武昌,结果也遭到举国上下强烈的反对。
东吴宝鼎元年(266年),后主孙皓因举国反对不得不再次还都建业。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改称“建邺”。
都城规模
布局
孙权定都南京后,为了巩固城防的需要,在秦淮河的入江口修建了石头城。南京“石头城”的别名由此而来。早期的建业城并没有城墙,仅有竹篱笆,后来夯土筑墙,而城门也还是用竹篱编成。遗址在今南京玄武湖南岸。文献记载“建业都城周二十里十九步”(《建实录》卷2)。
当时虽然物质材料比较匮乏,但是整个城市的规划井然有序。建业城分宫城和都城两重,无外郭。宫城在都城的中间偏北,约占总面积的1/4。其核心为太初宫,南宫、苑城和西苑分别为宫殿、花园和卫队驻地。宫城的南门为宣阳门(位置大概在今天的南京市中心新街口),出宣阳门向南至朱雀门,大约是5里,这段路就是“苑路”,也就是皇帝的专用通道。两边有水沟排水,再两边就是一般人员通行的道路。在这条大道两旁是中央官署和部队营房。朱雀门外就是秦淮河,河两岸就是居民区和商业区了。整个都城“周二十里一十九步”,规划得井井有条。后来的六朝基本上都是延续了这样的城市布局
太初宫
【太初宫详细内容参见太初宫词条】
太初宫是东吴京师建业(南京)的两大皇家宫殿群之一,与昭明宫同为都城的核心。太初宫的正殿曰神龙,南面开无门,正中曰公车门,东门曰升贤门、左掖门,西曰明扬门、右掖门。正东曰苍龙门,正西曰白虎门,正北曰玄武门。起临海等殿。太初宫与商市相连。东晋早期基本沿用东吴旧宫。
宫中正殿神龙殿当即文献中屡见的前殿。太初宫中苍龙门、白虎门、玄武门诸门,常见载于史。《三国志》卷六四《吴书·孙綝传》曾率众夜袭全尚,遣弟孙恩杀刘承于苍龙门外。《三国志》卷四八《三嗣主传》云:“(永安)五年(262)春二月,白虎门北楼灾。”玄武门北直对台城西掖门前路东,即右御街。宫中还有白爵观。《三国志》卷五九《吴书·吴主五子传》载:孙权幽闭太子孙和,“骠骑将军朱据尚书仆射屈晃率诸将吏泥头自缚,连日诣阙请和。权登白爵观见,甚恶之”。《资治通鉴》卷七五《魏纪七·邵陵历公嘉平二年(250)》记载与之相同。其下胡三省注云;“白爵观在建业宫中。”
昭明宫
【昭明宫详细内容参见昭明宫词条】
昭明宫是东吴京师建业(南京)的两大皇家宫殿群之一,又称显明宫,位于太初宫以东,与太初宫同为都城的核心,始建于东吴宝鼎二年(267年)六月。昭明宫繁华绮丽,极尽奢华,以珠玉为饰,方五百丈,开临硎、弯碕二门,正殿名赤乌殿。
昭明宫繁华绮丽,极尽奢华,以珠玉为饰,方五百丈。又因盛夏兴工,颇废农时。新宫开临硎、弯碕二门,正殿名赤乌殿,宫名题署为昭明宫。《文选》卷五左思《吴都赋李善注云:“弯碕,宫东门。临硎,宫西门。”然《宋书》卷一七《礼志四》云:“吴时宫东门雩门,疑吴杜亦在宫东,与其庙同所也。”
除宫室建筑外,孙皓又开城北渠,引后湖水激流入宫内,巡绕堂殿。昭明宫南门可能就是苑城门。门前苑路即苑城至都城南门前的一段御街,或即东吴天纪二年(278年)卫尉岑昏所修。
建业二宫昭明宫及太初宫在左思《吴都赋》被称颂道:“作离宫于建业。阐阊阖之所营,采夫差之遗法。抗神龙之华殿,施荣楯而捷猎。崇临海之崔巍,饰赤乌之韡晔。东西胶葛,南北峥嵘。房栊对扩(原文字为‘木广’),连阁相经。阍闼诡谲,异出奇名。左称弯碕,右号临硎。雕栾镂楶,青锁丹楹。图以云气,画以仙灵。虽兹宅夸丽,曾未足以少宁。思比屋于倾宫,毕结瑶而构琼。”
南宫
东吴太子所居之东宫,因在太初宫南,故号为南宫。东吴赤乌十年(247年)重修太初宫时,吴大帝孙权曾迁居南宫。南宫虽条件欠佳,但大帝不以为小。《三国志》卷六一《吴书十六·陆凯传》注引《江表传》载:“是以大皇帝居于南宫,自谓过于阿房。”南宫位置,据《建康实录》卷二云:“其地今在县城二里半,宋置欣乐营。”又,《景定建康志》卷二一《城阙志二·古宫殿》、《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二《古迹志·城阙·宫署》均记东吴南宫“在旧江宁县北二里半”。
西苑
西苑是东吴的皇家园林,因位于太初宫西门外而名西苑。《建康实录》卷二云:“今运渎东曲折内池,即太初宫西门外池。吴宣阳太子(孙登)所创为西苑。”其下小注又云:“其地今在惠日寺后,僧相传呼为果师墩。”
东吴建衡三年(271年)十一月,因凤凰集于西苑,改次年为凤凰元年。西苑中因有池,故亦名西池。西苑中有土山台,亦晋明帝为太子时所筑。《初学记》卷一〇引徐爰《释问注》曰:“西明门内有太子池,孙权子和所穿,有土山台,晋地在储宫所筑,故俗呼为太子池,或曰西池。”苑中又有合堂。《晋书》卷二九《五行志下》载:“东晋义熙五年(409年)六月丙寅,雷震太子西池合堂。”
东晋太元十年(385年),孝武帝曾于西池内宴请群臣。又据《建康实录》卷七注引《修宫苑记》载:“其宫室西南角外,本有池,名清游池,通城中。有乐贤堂,晋明帝为太子时所作。苏峻之乱,宫室皆焚毁,惟此堂独存。”此池颇疑即太子西苑内之西池。
苑城
东吴宫城实行多宫制,宫室建筑有具备宫苑性质的庞大的苑城,太初宫东北部的苑城,是东吴时期的皇家园林,可以容纳3000多名贵族同时在内骑马游乐,可见面积之大,除苑城位于都城北部中央外,其他宫室都分散于都城各处。
文化科学
东吴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南京和曹魏洛阳蜀汉成都鼎足而立。作为一国首都的建业,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成为当时中国的一个重要的中心,在文化也是绚丽多彩,绽放出艳丽的奇芭。
东吴赤乌十年(247年),孙权为印度僧人康僧会修建了“建初寺”。建初寺是江南地区最早的佛教寺庙,它的建立成为佛教在中国南方兴起的标志性事件。在康僧会的努力下,佛教逐步在南方流行开来。
在自然科学领域,南京孕育出许多杰出的人物。如著名的浑天论者王蕃。他不但写出了在中国天文学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浑天说》一书,而且制作出了天文演示的仪器――浑象。此外,他还计算出π等于1.555……而孙吴时期的太史令陈卓综合了前人的研究,创建了包括“二百五十三官,一千五百六十五星”的全天恒星体系,为中国古代研究观测星相提供了基础,后人沿用了1000多年。
文学艺术方面,江南人更是显出不同一般的早慧。《天发神谶碑》,笔意在篆隶之间,被康有为赞为“奇伟惊世”。吴声歌曲乃是当时吴地百姓的民歌,后来发展称为“吴歌”,后来又称为南朝乐府的一部分,它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委婉含蓄的手法,五言四句的格式,对后代五言绝句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晋的战船铁甲带走了东吴的末代暴君,但东吴在南京的数十年经营却开启了一个城市的发展进程。南京由此踏上了中国历史,在留下自己印记的同时改变着中国的历史。
所获荣誉
2022年,入选江苏省2022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7 22:5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