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豪斯霍费尔
德国地缘政治学家
卡尔·豪斯霍费尔,德国地缘政治学家。被认为是希特勒背后的人。他的生存空间理论指导了二战的德国战略选择。
总参精英
德国地缘政治学家,生于慕尼黑一个政府官员、教师和艺术世家,他本来是要当教师的,但在学校军训期间喜欢上了军队生活。他最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军官学校、大学和军事院校。1896年他娶了玛莎为妻子,生了两个孩子,而他的岳父是个犹太人,1898为巴伐利亚陆军军官,在服役六年之后,被认为是可以进入总参谋部精英分子。1908-1910年在日本陆军大学校炮兵教授,他和许多日本人交上了朋友,相信日本有潜力作为一个有价值的盟友。后来先后到过印度、缅甸、西伯利亚、朝鲜和中国北部,自学了法文、俄文、中文、朝鲜文和日本文。1912年回国后成为上校。后来因病退役,修养期间写了两本关于日本和太平洋的书,此外他还以最高荣誉通过了慕尼黑大学地理学地质学历史学博士的考试。
纳粹导师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重新服役,在炮兵旅当了4年旅长,在东西两线作战,他预见到了德国的失败,并认为原因是德国人对世界不了解而相信了敌方的宣传而导致人心涣散。50岁的时候以巴伐利亚军少将衔退役。并在慕尼黑大学教授地理和军事科学,深受学生欢迎。他有一次在黑板上简单的画了一个三角,三角的支点写着柏林、罗马、东京,这代表着他对未来世界的设想。他在军队中的副官鲁道夫·赫斯将他的理论报告给希特勒。啤酒馆政变失败后,他把纳粹党的档案隐藏在自己的庄园,希特勒和赫斯被囚禁的地方离他的庄园很近,他每个星期三都要去看望希特勒并和他谈论世界大事,几乎等于口授了《我的奋斗》里关于外交政策的第16章。
他认为国家是个可生长和灭亡的有机体,强者可以像自然界那样获取自己成长的土地和资源,一些人口少地方广大的国家没有单独生存的权利,比如东欧波罗的海的一些小国。他深受英国地缘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的影响,认为控制欧亚大陆心脏地带就是可以控制世界,为了控制这一地带,必须和日本结盟,控制苏联和中国,至于方式,拉拢、结盟或者进行殖民合并甚至征服都行。他虽然认为大英帝国正在缓慢自杀,但不排除和英国在争霸的时候开战的可能性。
1924年他开始主办《地理政治学杂志》,主要著作有《德意志:民族和它的生存空间》,《日本与日本人》。《太平洋的地理政治学》等。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为了报答他,立即宣布他有犹太血统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为荣誉雅利安人。任命他为德国科学院院长,大规模的为他的研究机构提供建筑物和研究津贴。他的机构获得了不受党和军队干涉的权利,并且可以无限的从第三帝国的宣传和谍报机构获得情报和行动的支持。军事战略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气象学家、物理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都召集起来提供他们各个专业的情报并且核对和分析间谍机构提供的关于其他国家的报告。这种研究结果都被纳入豪斯霍费尔的“战略索引”一书中。提供给元首,并附上他的建议。
1934年11月,他评论除非有一个大国再一次承担对奥地利的保护,奥地利的空间是有弱点的,结果希特勒吞并了奥地利。1938年5月,他写到“只有在一个德意志强国不存在了,才可能形成现代这样的捷克国家。结果捷克斯洛伐克被肢解。他断定法国不能出兵解救波兰,出兵的可能性很小,征服波兰只需18天的时间。他还说一直要等到静坐战争和宣传机构充分发挥效力以后才可能发生对法国的攻击,还说德国对挪威的军事行动是一种简单的活动,而这一切后来都被说成是元首的直觉。
在他早期的一些文章,他认为可以把苏联争取过来,做法是首先取得军事将领的信任,再取得政治领袖的信任,最后靠经济合作。但是俄国人却设防保卫他们的边界,开始将工业中心设置在遥远的内地,清洗了被指责为和德国谈判的将军们,并开始谈论起集体安全起来。于是豪斯豪威尔的调子就开始变得反苏起来。后来他同意苏联军队由于大清洗而大大动摇的观点,认为对德国不会造成什么危险,《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以后,他欢欣的写到:“德国和俄国不会再因为意识形态不同而发生战争了,今后可以自由的调整地理空间结构了。”他宣称第二步就会出现日苏协定,完成一个完美的德苏意日合作的四国同盟,但是斯大林再一次不合作,拒绝签署这一个同盟,并迅速更新自己的军队。
豪斯霍费尔的理想是德国-苏联同盟,两个陆权国家共同反对英国-美国的海权。但希特勒对苏联有不同的想法。他在《我的奋斗》中说:“如果渐次对欧洲土地提出要求,只能以俄国为代价……这样的一个政策在欧洲只有一个盟友——英国。只有当英国为我们掩护后方时,我们才有可能开始新一轮的日耳曼移民潮。为了赢得英国的友谊,任何牺牲都不算大。我们应该放弃关于殖民地和海权的所有想法,避免与英国工业的竞争。”希特勒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因为英国的外交政治一直是不允许欧洲大陆上出现一个大国,从而对英国构成威胁。因此,在欧陆的纷争中,英国一般先是观望,最后总是站在弱势的一边,以恢复均势,维护英国未来的安全。在德国空军反复轰炸英国本土之后,英国更不可能退让。但是,纳粹认为斯拉夫人是劣等民族,歧视拉丁人,敌视犹太人创立的共产主义,不能与苏联长期合作。第三帝国以意识形态取代了地缘政治分析,1941年6月开向苏联开战。
国灭身亡
他已经没有退路了,他常常引用一句中国古话“骑虎难下”,德苏战以后,他极度迷茫,他认为对一个空间广阔的国家的攻击,不是在于占领了多少领土,向前推进了多少公里,而是在于迅速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可是这一点在莫斯科战役之后就不复存在了。此后,已经没有什么地缘政治可以讨论了。
在二战后期,一些德国军官为避免德国全面战败,试图从内部结束战争。他们于1944年7月用炸弹谋杀希特勒,却没有成功。卡尔的儿子阿尔布莱希特与这些人有往来,却不赞同他们的行动。受这个事件的牵连,父子俩被捕。卡尔随后被释放。阿尔布莱希特没有立即被纳粹“人民法院”宣判死刑,因为希特勒还想利用他与英国和谈。1945年4月23日,当苏联军队进入柏林的时候,根据希特勒的指令,党卫军枪杀了他。19天后,他的兄弟找到了他的遗体。
德国法西斯垮台后,阿尔布莱希特的父亲活到了战后。美军占领德国后逮捕了卡尔·豪斯霍费尔,但不久就释放了他,没有把他送上纽伦堡审判台,因为他们的调查结论是豪斯霍费尔的作用主要是 “学术的”。这时,豪斯霍费尔已经没有责任可尽了。他以前说过,如果德国战败,他就自杀。1946年3月10日,豪斯霍费尔与妻子玛莎离开他们在慕尼黑的家,最后一起去散步。他服毒身亡,终年76岁。玛莎也一同服了毒,然后自缢。他们在1896年结婚。玛莎比丈夫小8岁,也参与了德国的地缘政治学的建设中,在1925年把詹姆斯·费尔格雷夫的《地理与世界大国》(1915)翻译成德文。
卡尔·豪斯霍费尔的墓志铭是儿子阿尔布莱希特在狱中提前写的。他说,他的父亲 “没有觉察到恶魔的呼吸,把魔鬼放进了这个世界”。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08:18
目录
概述
总参精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