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将军
古代军事职官名称
后将军,古代重要军事职官名称。战国已有。秦因之。汉不常置。金印紫绶,位次上卿。职掌为典京师兵卫,或屯兵边境。汉末以后,将军名号繁多,名称素朴之前、后、左、右之类,遂渐废弃。
西汉时期
武帝时元朔六年,李广复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军出定襄,击匈奴
李广任前将军之后,后将军空缺, 曹襄为后将军。
昭帝赵充国为之。即昭帝刘弗陵继位后,元凤元年(前80年)春,氐族在武都(今甘肃西和西南)造反。赵充国奉命带兵镇压,平定叛乱后升为中郎将,又为水衡都尉(负责上林苑,兼管皇家财物及铸钱)。同年冬,匈奴二万骑兵入寇,领兵征讨,斩首、俘虏九千多人,并获西祁王而归,因战功卓著被任命赵充国为后将军
东汉时期
东汉的将军也是中央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大将军位在三公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在三公下。前、后、左、右将军,位次上卿,不常置。东汉中期以后,太后临朝称制,外戚以大将军执政,与太傅三公合称为五府
以上将军均开府,府属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中郎二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御属三十一人。将军以本号领军的,各有部曲、校尉
另有所谓杂号将军,临事设置,事毕即撤。唯度辽将军因南匈奴所部时有内乱,自永平八年(65年)后常设。
汉灵帝设西园八校尉,统率洛阳驻防军队,以宦官主之,这是后世宦官领兵的开端。
三国时期
曹魏后将军
1.朱灵(?-222年):字文博,冀州清河国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初为袁绍部将,曹操征陶谦时,袁绍使朱灵都督三营军队以助曹操,搏战有功。战后袁绍所遣之诸将各各罢归,惟有朱灵道:“我观人可谓多矣,无一人能比曹公,这才是真明主啊。今既已相遇,我还要求甚么呢?”于是留而不返。他所带领的士卒俱倾慕曹操,亦随朱灵留下。朱灵后为良将,与刘备、路昭邀击袁术于下邳北;从征马超、韩遂张鲁孙权,多有功勋。其名仅亚于徐晃等,官至后将军,封高唐亭侯。死后谥曰威侯。
2.文聘(?-226年):字仲业,南阳宛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刘表死后,其子刘琮降曹操。文聘初不随见曹操,直至曹操召聘相见,问其何以迟,文聘表示自己不能保全土境,愧于见人。曹操为之感动,仍旧让他守卫江夏,使其典北兵、镇荆江。文聘也不负曹操所望,守御荆城之际,多次引兵阻遏关羽之师,攻其辎重,烧其战船,立下莫大之功,成为曹公倚为屏障的大将之一,威名远播。后又多从征讨,累封后将军,新野侯。曹睿即位年间,文聘在江夏又击退了进侵的孙权。死后谥曰壮侯。
3.曹洪(?-232年):字子廉,沛国谯人,曹操从弟。曹操追袭董卓荥阳为徐荣所败失马,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曹操免于厄难。后多随军征伐,平兖州、征刘表、讨祝臂。官渡之战时曹操令其驻守本阵。后据张飞等于下辩,破斩吴兰任夔,退张飞与马超。曹丕即位时封曹洪为骠骑将军,后因私事寻衅欲处死曹洪,因卞太后求情免死,贬为庶民,曹睿即位,拜曹洪为后将军,更封乐城侯,后复拜为骠骑将军。死后谥曰恭侯。
4.费曜: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官至后将军。曾与张既夏侯儒平定张进在酒泉的叛乱,诸葛亮围陈仓,曹真遣费曜等拒之。诸葛亮大出祁山之时,魏明帝司马懿西屯长安,督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司马懿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余众悉出,西救祁山。
5.牛金: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官至后将军。初为曹仁部曲将,周瑜军数万人来攻,前锋数千人始至,曹仁登城望,乃募得三百人,遣牛金迎战。但对方兵力较多,牛金遂被围困。曹仁亲自杀入阵中救出牛金。司马懿使牛金轻骑饵诱蜀军,刚交战诸葛亮就退兵,追至祁山。蜀将马岱入寇,司马懿遣将军牛金击退,斩千余级。公孙渊反,司马懿帅牛金、胡遵等步骑四万发自洛阳,后平定辽东。
6.钟毓(?-263年):字稚叔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太傅钟繇的儿子,钟会的哥哥。钟毓为人机敏,有其父钟繇的遗风。他十四岁时成为散骑侍郎,太和初年迁为黄门侍郎。后因军功迁后将军,加为青州刺史,都督徐州、荆州诸军事,去世后追赠为车骑将军,谥号惠侯。钟毓著有文集五卷(见《隋书·经籍志》及《旧唐书·经籍志》),传于世。
蜀汉后将军
1.黄忠(?-220年):字汉升,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改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谥曰刚侯。黄忠在后世多以勇猛的老将形象出现于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是蜀汉五虎大将之一,他的名字在中国也逐渐成为了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2.刘琰(?-234年):鲁国人,字威硕,刘备豫州牧任上之际,征辟其为为州从事。刘备攻下益州后,以刘琰为固陵太守。刘禅登位,封为都乡侯,以后将军的身份担任卫尉兼中军师,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中都护李严,公元230年又升迁车骑将军。后因一个荒诞的罪名被斩首弃市。
3.吴班:字元雄,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吴懿族弟,吴匡之子。随刘备伐吴,战败,杀出重围。随诸葛亮北伐,与魏延、高翔破司马懿,迁后将军。官至骠骑将军,假节,封绵竹侯。
4.刘邕:字南和,泉陵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刘优之孙。初随刘备入川,益州平定后,任江阳太守。后举茂才刘禅建兴年间,升监军后将军,镇南将军,赐爵关内侯
5.宗预(?-264年):字德艳,南阳安众人,建安中,随张飞入蜀,建兴初,诸葛亮任其为主簿,迁参军右中郎将。后迁为侍中,徒尚书。延熙十年,为屯骑校尉,受命聘吴。迁后将军,拜征西大将军,赐爵关内侯。景耀元年,以疾还成都。后任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
6.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军事统帅。原为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将,后降蜀汉,官至凉州刺史、大将军。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多次率领蜀汉军队伐魏,与魏名将陈泰郭淮邓艾等交手。公元256年,迁大将军,与镇西将军胡济相约伐魏,因胡济失誓不至,为邓艾大败,大受非议,自贬为后将军,次年复位。蜀汉灭亡后,姜维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复汉,最终失败,被魏兵所杀。
7.张表:字伯达,蜀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士。张表相貌威仪有风观,性格严谨,有清廉的名望,为蜀汉中期官员中的佼佼者。历任益州书佐、从事、丞相掾属,名位与杨戏齐。诸葛亮死后,担任尚书,后以尚书兼任庲降都督,代马忠安南将军,在军中有威风称绩,官至后将军。
吴国后将军
贺齐(?-227年):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早年在平定山越的战争中立有大功,又讨平叛乱无数,身经百战,所向披靡,深受孙权器重。后来在与魏国的多次边境争斗中也屡立战功,官至后将军,并领徐州牧
丁封,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于蜀汉灭亡前,为了牵制魏国,丁封与孙异一同进驻汉水流域。官至后将军,较其兄丁奉早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9 16:10
目录
概述
西汉时期
东汉时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