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山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距市中心12公里,距
汉口火车站7公里,距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18公里,距
青山外贸码头20公里,区内拥有八大通道,即
107国道(北京至深圳)、
京港澳高速公路、
G42沪蓉高速公路(武汉—荆门段)、
汉丹铁路、
长荆铁路、
汉江航线(
襄樊至武汉)、武汉外环高速公路、武汉北三环、
天河机场高速公路。
发展成果
20年前,在吴家山吴家山地区,还是一片泥土芬芳的市郊菜地,连人都很少见到,更不要提马路、厂房等基础设施了。就是这样一片看似贫瘠的土地,经过十多年的申请,吴家山经济开发区终于获得国务院批准,升级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继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武汉市获批成立的第三个
国家级开发区。这也意味着吴家山正式成为武汉经济引擎的第三极。
吴家山经济开发区——武汉经济第三阵
武汉唯一的“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省会城市中首个“
国家湿地公园”、20多个湖泊近 3万亩水面,这些都是吴家山开发区的招牌。
1993年,台湾
统一企业落户后,武汉市政府批准设立
武汉吴家山台商投资区。2000年,该区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之后相继设立了国家级武汉吴家山
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国家级武汉食品工业加工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列为全国循环经济首批试点园区。当时,从武汉的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上看去,武汉有必要建立一个大型的物流园区,这就有了武汉吴家山
保税物流中心在吴家山经济开发区内的封关运行,目前园区通关总货值和征收税款居全国保税物流中心扩大试点之首。
吴家山经济开发区——物流园区是武汉的“轮子”
随着吴家山
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武汉形成了
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三个经济点,支撑着武汉的经济面快速发展。
武汉产业分布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主打汽车产业,东湖
高新开发区主打电子高新产业,那么吴家山经济开发区则主要是以物流和食品加工、电子加工产业三大块为主,其中又以
物流产业为重中之重。
截至2010年,该中心进出口货运量5.3万吨,征收税款3.5亿元人民币,通关量及关税列国务院扩大试点后全国
保税物流中心第一名。保税物流中心缓解了大型
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压力。以往货物要运到上海报关离境后才能退税,如今只要进入中心,就等于出了国门,至少节省10天时间。
由于区位交通优势,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成为武汉“1+8”城市圈西部的重要战略支点,成为107国道汉—孝-襄经济发展带的重要节点。
吴家山经济开发区——食品行业成为新兴力量
作为人口密集型企业的
食品加工业,无疑能够成为大量劳动力增长的积淀。在2010年早些时候,湖北
周黑鸭食品进驻吴家山,吸纳劳动力2000人;
武汉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有员工2000余人,在吴家山经济开发区,这样的食品企业还有很多。
在人口飞速增长的情况下,吴家山开发区内居住和打工的人数快速增加,给吴家山的第三产业带来了巨大空间,商品零售、餐饮、物流、娱乐休闲等服务业蓬勃兴起。据统计,2009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14亿元,新增工商企业3775 户,创历史新高。
根据规划,至2015年,该区将建成武汉乃至中部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及烟草加工基地、进出口物流及出口加工基地和高科技
机电产品加工基地,工业总产值将达1000亿元。
吴家山完成武汉西部产业链
在武汉的经济版图中,由东有
光谷、西有经开的局面如今已经换成“
三国演义”的经济增长模式。
目前,在吴家山开发区中,有近1500家企业落户吴家山,其中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台资企业百余家,台湾统一集团、远东集团、大荣集团、士林电机、
华城电机等知名台资企业纷纷落户。除台资外,还有日、美、德、法等企业,以及中国香港和国内其他地区的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已落户各类企业2000余家,其中全球500强企业有13家、国内500强企业逾40家,
规模以上企业236家。已形成了以机电、食品、物流为主体,含机械电子、食品饮料、航空、烟草、生物医药、现代物流、旅游产业及总部经济于一体的八大产业集群。该区工业总产值达288亿元,同比增长25.1%。有望成为武汉又一个
经济增长极。
轻轨带来吴家山的金圈时代
1999年底,金山大道竣工通车,从吴家山驾车到
天河机场和
汉口火车站不过20分钟。
进入21世纪,
107国道东西湖段、
金山公路、
荷沙公路等一批连通区内外的交通干线改造完毕,吴新干线、湖陈线、柏银公路、东柏路等区内公路先后建成,东西湖12个场镇的区间公路全部贯通,2004年率先在全市远城区中实现“村村通硬化路”。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将曾经的500平方公里湖泽荒野,转化为现代化的“
半小时经济圈”。
吴家山商业发展突飞猛进
轻轨一通,财运亨通,这是所有商家认定的铁打不动的经营思路,以北京的
东方新天地为例,因为紧邻地铁
王府井站,其每日客流量是
王府井商圈其他百货店的数倍。广州的
天河城亦是如此,购物中心与地铁站无缝对接,如今天河城已经成为中国最早、且最成功的
摩尔购物中心之一。
而在距离吴家山经济开发区不远的舵落口商圈内拥有750亩
舵落口大市场、500亩万国汽配城,未来,还将建起600余亩的宜家MALL、投资18亿兴建的汉版迪斯尼——未来世界主题公园。目前吴家山核心商业区的人口有30多万,商圈内每年过往的客商也在3000万人次以上。
以位于吴家山东吴大道与四明路交会处的
北冰洋城市场为例,该广场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大型一站式综合购物中心。规划显示,在这项总占地9000余方,总建面4.3万方,地下2层,地上9层的项目中,未来将成为
东西湖区主要的商业设施。
吴家山经济开发区——大陆台商投资“第五极”
在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之初,就吸引了不少台资企业前来进驻。在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沿着107国道产业发展长廊,依次是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组团、食品加工区组团、
保税物流区组团、新沟镇
循环经济工业园组团和台资密集区组团。
而在台资密集区中又以台商台资、高新技术、品牌企业为主,主攻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健康食品等现代
先进制造业。目前台资密集区已引进项目近10个。
为了更好地服务在华中地区的台湾企业,2009年10月1日破土动工台企联华中服务中心,将成为台商来
华中地区的重要联络协调和中转性服务平台,承办台湾工商社团、财团、企业在汉的各类经贸活动。
未来几年,该区将重点打造台资密集区,力争到2015年,完成投资额500亿元以上,产值达400亿-500亿元,税收达15亿-20亿元,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台商密集投资区、大陆台商密集投资的“第五极”。
吴家山旧貌换新颜创居民满意生活环境
青翠隽秀的山丘,宽阔平坦的黑色沥青路似巨龙盘踞山脚,路旁的绿化植被、街心花园与山体浑然天成,构成一幅匠心独具的城中山水画。
5年前,吴家山被包裹在层层建筑中,难现其绿。2005年,
东西湖区将科学发展观、
绿色GDP等现代理念融入
城市改造,大力加强
生态环境建设,投巨资实施“显山透绿”系列生态工程。
吴家山处于吴家山地区的核心区域,东西向东吴大道与南北向五环路,在山体东侧“十”字相交。区城乡建设局在打通“刷黑”五环路、东吴大道和环山路的同时,拆除山体沿线建筑,将山体原有的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扩大到12万平方米,使吴家山的自然景观显露出来,不仅降低了
交通噪音、空气污染、
热岛效应等“城市病”,还为市民提供健身休闲的又一场所,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除了吴家山这座天然公园,整个吴家山地区还建有13个绿化广场、小游园,公园绿地总面积达90.48万平方米,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82平方米,实现了“沿路见绿、步移景异”的城市绿化景观。
“十一五”期间,
东西湖区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实施“883行动计划”,投资数百万提档升级
社区环境,由城乡建设部门对吴家山街11个社区进行道路硬化、排水管网改造、化粪池疏通及改造、人行步砖铺设、立面整治、安装路灯等工作,打造出环境整洁、治安良好、生活便利的新型社区。
吴家山地区金山大道以南直至张公堤区域因地势较低,遇大雨易产生渍水,影响了
海景花园等多个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出行。区政府投资1580万元,改造了这一区域的排水设施。
城区交通
武汉中环线贯通东西湖,轻轨一号线向西延至吴家山,轨道二号线直通
金银湖,常青立交桥跨越
张公堤……随着城市道路和交通系统的扩展升级,
东西湖区成为武汉中心城区向郊外扩张的主要承接地。
吴家山地区旧城改造步伐加快,以五环路与东吴大道为核心,逐步升级东西湖区政治、经济、金融、商业、文化娱乐中心,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
吴家山城市交通已走在武汉市远城区前列。区交通局数据显示,10年前,吴家山还没有直达汉口的公交,如今已有27条公交线路连通中心城区,有700余台公交车辆往返其间。从吴家山往
武汉三镇,均有直达公交,即使去
武昌,车程也不到1小时。轻轨通达吴家山后,从东吴大道出发,30分钟即可到达汉口武广、
江汉路商圈。
交通的提档升级,加速了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转移。据统计,目前吴家山有42万常住人口和10万流动人口,其中近半数来自武汉中心城区,是5年前的3倍。
十二五规划
用“蛇口”气魄建吴家山开发区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
阮成发参加市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东西湖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像当年深圳建设蛇口工业区那样,建设好吴家山开发区。
阮成发说,十一五期间,
东西湖区发展势头很好,新型工业化成为全市龙头。十二五要实现全市跨越式发展,东西湖区要继续保持这一良好势头,乘势而上。东西湖区具有区位、交通、土地资源等独特优势,比如土地,东西湖的农场都是国有土地,发展工业化的成本比较小。在全市跨越式发展中,东西湖要走在前面。特别是吴家山开发区,应成为全市跨越式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名副其实的
国家级开发区,使武汉呈现国家级开发区“三足鼎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