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县,隶属河南省
周口市,位于
河南省东南部、周口市西南部,西邻
召陵区,南连
上蔡县,东接
项城市,北靠
川汇区,西北、东北与
西华县、
淮阳区隔沙河相望。地势平坦,西北高东南低,主要河流包括沙颍河、汾河、清水河等,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总面积1270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1月,商水县辖4个街道、12个镇、7个乡。县人民政府驻惠商路西段。截至2023年末,商水县常住人口90.46万人。
历史沿革
春秋,蔡昭侯十三年(前506年),沈国被
蔡国所灭,此时其县境西部属蔡国,东部属
顿国。
楚昭王二十年(前496年),楚国先灭顿国,后又灭蔡国。战国,隶属楚国。
秦,在阳城(含舒庄乡扶苏寺村)置县,属
陈郡。
陈胜、吴广起义时期,改阳城为扶苏。
西汉,属豫州汝南郡。商水县境分属阳城(治所由扶苏迁往今大武乡程刘村)、汝阳(治所在今张庄乡城上村)、博阳(王莽时称乐家,治所在今平店乡李岗村)三县。东汉,阳城县改为征羌县,汝阳县未变动。
三国,废征羌、乐家二县,并归汝阳县,属魏国,豫州,陈郡。
晋,县名汝阳,属豫州汝南郡。
南北朝,宋置汝阳郡,领汝阳、武津(治所在今上蔡县岗郭村)二县。北魏复置征羌,汝阳郡领汝阳、武津、征羌三县。北齐郡废,仍设汝阳县,属豫州。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置搬水县(治所为商水老城,另一说在今邓城乡潘堂)。大业元年(605年),废汝阳县入溵水县。皇泰元年(618年),置扶苏县,与殷水县同属陈州、淮阳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废扶苏县入溵水县,属河南道。贞观元年(627年),属陈州,建中二年(781年),属溵州。兴元元年(784年),属陈州淮阳郡。
五代,县名仍称溵水,属镇安军节度,陈州。
金,县名商水未变,属南京路陈州。
元至元二年(1336年),废南顿、项城二县入商水县,后复分置,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汴梁路上,陈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商水县(以州治),洪武四年(1972年)七月,复置。属河南等处行中书省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开封府、陈州。
清,县名商水,属河南布政使司,陈州府。
中华民国,县名商水。民国二年(1913年),属河南省豫东行政区,民国三年(1914年),属河南省豫东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河南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属河南省淮阳专员公署。
1953年,属河南省许昌专员公署。
1965年,属河南省周口专员公署。
1979年,改为周口地区行政公署,商水县属之。
2000年6月,周口地区撤销,设立周口市(地级市),商水属周口市管辖。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8年4月,商水县撤销谭庄乡、巴村乡、白寺乡、魏集乡、黄寨乡、邓城乡、固墙乡、练集乡,设立谭庄镇、巴村镇、白寺镇、魏集镇、黄寨镇、邓城镇、固墙镇、练集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原辖行政区域不变。
1996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撤销胡吉乡,设立胡吉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原辖行政区域不变。
2006年1月,省民政厅下文批准:商水县李埠口乡整建制划归周口市川汇区管辖,撤销商水县城关镇,商水县新设置老城、新城、东城3个街道办事处。
2009年7月,经省政府批复,商水县产业集聚区成立。
2012年8月,周口市将川汇区太昊路街道办事处的冯庄、柴堂两个建制村划归商水县城关乡管辖。
2016年,商水县黄寨镇郑埠口村、唐店村划归
项城市花园街道。城关乡的家庙、中兴寨2个村,汤庄乡的訾庄、赵桥、张楼、大赵、刘口、均户庄、老杨庄、铁炉8个村,老城街道的董欢、顾楼、曾庄、龙王庙4个村划归新城街道。
2020年,撤销张庄乡,设立张庄镇。
2022年11月,撤销城关乡,设立阳城街道。
区划详情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商水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周口市西南部,西邻
召陵区,南连
上蔡县,东接
项城市,北靠
川汇区,西北、东北与
西华县、
淮阳区隔沙河相望。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4°15′—114°53′、北纬33°18′—33°45′之间,县域东西长60千米,南北宽25千米。总面积127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商水县地势平坦,西北高东南低。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42—52米,相对高差一般1米左右,由西北向东南微缓倾斜,坡降1/7000至1/8000,并且北部较高,南部略高,中偏南部稍低,全县呈一向东南开口的浅平槽形沼泽,所以县内湖相沉积广布,才构成当今地表。河流沉积物,多沿河谷两岸成带状分布,其厚度常随下伏湖沼相堆积面起伏而变化,在突起地区显著变薄,甚至尖灭,低凹地区则较厚,一般厚度多为3米以下。由于近期地体微弱上升,加之河流泛滥淤积,湖沼分布范围逐渐缩小,甚至消失,形成突出的湖坡地貌特征。
气候
商水县地处暖温带南部,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为季风半湿润气候,全年温度适宜,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平均2094.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785.1毫米,无霜期历年平均为223天,年平均气温14.5℃。1月份到2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2℃;7月份到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8℃。2023年全县平均气温16.0℃。年最高气温39.9℃,出现在6月9日。年最低气温-9.6℃,出现在1月25日。年极大风速17.2米/秒,出现在3月15日。
水文
商水县境内河流均属淮河水系,汾河(下游称泉河),发源于郾城县东部召陵岗,东经商水、项城、沈丘、临泉、阜阳等县入沙颍河。汾河西自郾城县境流入商水境,穿越中部12个乡,流向东南出境入项。在县境内长59.5千米,支流几乎遍布全县,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黄碱沟、新枯河、青龙沟、界沟河、清水河5条;流域面积30—100平方千米的有桃花沟、黑沟、苇沟、漕河、护城河、老枯河、托儿沟、东白马沟、驸马沟、运粮河、青水沟11条;流域面积10—30平方千米的沟河有29条,总长223.9千米;流域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内的小沟渠有937条,总长1336千米。汾河的上述支流,只有新枯河、青龙沟、东白马沟、苇沟、桃花沟等6条发源于外县,其余均源于本县境。商水境内地表径流绝大部分流入汾河下泄,所以汾河为全县主要排水河道。
沙河(周口以下称沙颍河),也属淮河支流,流经县境北部,是一条过境泄洪河道,在商水县境内长69千米,仅有一条黄桥沟于县境东北部注入(流域面积10.28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商水县仅粮、棉、油、烟就有20多种,200多个品种,其中小麦80多个品种,良种10多个,棉花10多个品种,良种6个。粮食作物:夏粮有小麦、大麦、豌豆、扁豆、蚕豆等;秋粮有玉米、高粱、大豆、谷子,黍子、水旱稻、绿豆、豇豆、小豆,灾年还种荞麦。薯类有红薯、马铃薯、芋头。经济作物:除棉花、烟叶外,油料有芝麻、花生、油菜、向日葵、蓖麻等。糖料有甘蔗、甜菜(曾种过,今不种);麻类有黄麻、红麻、苎麻等。蔬菜瓜果:种类繁多,叶菜类有白菜、
黑白菜、根头菜、菠菜、韭菜、苋菜、芫荽、荆芥等,根茎类有白萝卜、红萝卜、胡萝卜、蔓菁、辣疙瘩、苤蓝、山药、笋、葱、大头葱、蒜、姜、芹菜等;瓜果类有西瓜、甜瓜、黄瓜、菜瓜、南瓜、冬瓜、吊瓜、丝瓜、搅瓜、笋瓜、北瓜、茄子、蕃茄、瓠子、葫芦、辣椒、豆角、四季梅、梅豆等;水生类有莲藕、荸荠、菱角、鸡头(芡实)等;野菜类有马齿苋、灰灰菜、荠菜、狗秧、
扫帚苗、米米蒿、猫妞棵、酸不溜棵等。此外,黄花菜、菜花以及培植菌类平菇、蘑菇、银耳、木耳等。还有芦笋、药玉米、白玫瑰、红玫瑰、薄荷、香料薰衣草、除虫菊、啤酒花、甜茶菊等也有发展。河坡废地出现野生大豆,张明乡农技站已作为大豆杂交亲本材料,1981年初步嫁接成活。
林木、果树:乔木有杨、柳、榆、楝、槐、泡桐、桑、松、柏、椿、楸、楮、刺槐等。风景树有剌柏、松树、梧桐、悬铃木、冬青、榕花树等。稀有树有银杏、铁树。灌木有簸箕柳、山川柳、白蜡条、紫穗槐、竹子、湖桑、花椒等。果树有苹果、沙果、樱桃、桃、李、杏、枣、梨、柿、核桃、石榴、花红、葡萄、桔子、山楂、棠棣等。
花草:花卉有月季、
玫瑰、菊花、鸡冠、芍药、夹竹桃、桂花、仙人掌、棕榈、枇杷、紫荆等。近年来引进的尚有君子兰、夜来香等。另有观赏性的石榴、樱桃、桔子、秦椒等。种植草有淮草、蒲草、苇、荻、茭草等。
根茎类有大青根、桔梗、
何首乌、豆根、南瓜根、芦根、丹参、茅根、芹菜根、白菜根、葛根、香附、半夏、玄参、生地、黄芪、白术、北沙参、白芍、白芷、山药、怀牛膝、紫菀、土贝母等。果实类有韭菜子、白芥子、西瓜子、蓖麻子、莲子,花椒子、苍耳子、地夫子、
杏仁、桃仁、桑椹、王不留、白蒺藜、女贞子、黄瓜子、丝瓜子、蛇床子、车前子、
兔丝子、槐米、槐角、莲须、莲房、西瓜皮、冬瓜皮、冬瓜子、红枣、枣仁、白扁豆、黑芝麻、火麻仁等。花叶类有大青叶、苏叶、荷叶、芝麻叶、桃叶、霜桑叶、槐花、白豆花、鸡冠花、荷花、梧桐花、玉米须、蒲黄、苏子花等。树皮类有桑白皮、地骨皮、椿树皮、苦楝皮、榆树皮、合欢皮等。动物类有牛黄、马结实、狗结实、狗肾、牛胆汁、鸡内金、蚕沙、蜂房、僵虫、羊胆汁、猪胆汁、蜂蜡、全虫、驴肾、土元、虫蜕、蜘蛛、蚯蚓等。全草类有蒲公英、车前草、地丁、瓦松、风仙草、茵陈、泽兰叶、仙人掌、狗儿秧、荆芥、薄荷、蛤蟆棵、莶草、龙胆草等。
动物资源
兽类:家畜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狗、猫、兔、鹿、貂。野生有野猫、野兔、黄鼠狼、地老鼠、老鼠、獾、蝙蝠等。
禽类:家禽有鸡、鸭,鹅、鸽子、鸳鸯等。益禽有喜鹊、燕子、黄莺、猫头鹰、啄木鸟、布谷鸟、灰喜鹊(又称吃杯茶)、翡翠。其它飞禽有乌鸦、老鹰、麻雀、斑鸠、鹌鹑、大雁、水鸡、鹭鸶等。
虫类:爬虫有蛇、蜥蜴(俗称马蛇子)、壁虎(俗称蝎虎子)、青蛙等。有益昆虫有桑蚕、蓖麻蚕、蜜蜂、土元、蝎子、蜈蚣、蜘蛛、草蜻蛉、赤眼蜂、瓢虫、蚯蚓、蜻蜒、麦大夫等。其它昆虫有蚊、蝇、臭虫、蚤、虱、蚂蜂、蟋蟀、螳螂、蝴蝶、飞蛾、蚂蚁、萤火虫、蜗牛、蝗虫、象鼻虫、屎壳郎、造桥虫、棉铃虫、红蜘蛛、蛴螬、土蚕、铁条虫、青虫、金针虫、黏虫、蝼蛄、蚜虫、豆天蛾、蝉等。
水生动物:有鱼(鲤、鲢、鲫、鲇、鳝、鳅、家鱼等)、鳖、虾、蟹、螺、蚌等。
人口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商水县常住人口960453人。
截至2023年末,商水县常住人口90.4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8.31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2.1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2.35%,比上年提高0.97个百分点。全年全县出生人口0.82万人,出生率8.96‰;死亡人口0.88万人,死亡率9.61‰;自然增长率-0.65‰。
经济
综述
2023年,商水县地区生产总值334.9933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5574亿元,比上年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120.8511亿元,比上年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152.5848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全年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601元,比上年增长5.7%。全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8.4:36.1:45.5。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商水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比上年增长15.8%。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2%;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62.6%;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200.2%;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39.0%。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82.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9.4%;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35.1%;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6.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55.5%。
财税
2023年,商水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0740万元,比上年增长11.9%。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从收入结构看,税收收入96757万元,比上年增长14.5%;非税收入33983万元,比上年增长5.3%。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4.0%,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2023年,商水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6807万元,比上年增长1.9%。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分类型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1533万元,比上年下降4.3%;公共安全支出18487万元,比上年增长10.5%;教育支出104525万元,比上年增长0.2%;科学技术支出18946万元,比上年增长20.0%;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654万元,比上年增长32.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4402万元,比上年下降9.6%;卫生健康支出48751万元,比上年下降34.9%;节能环保支出11114万元,比上年下降1.0%;城乡社区支出86131万元,比上年增长19.4%;农林水支出125301万元,比上年增长5.0%;交通运输支出17542万元,比上年增长96.5%;商业服务业等支出4756万元,比上年增长146.6%;住房保障支出17635万元,比上年增长59.3%。
人民生活
2023年,商水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73.4元,比上年增长5.1%;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69.2元,比上年增长6.3%。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97.3元,比上年增长3.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232.3元,比上年增长0.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42.9元,比上年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953.7元,比上年增长8.4%。全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01,比上年同期缩小0.06。
第一产业
2023年,商水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90546万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74972万元,比上年增长6.1%。
2023年,商水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45267万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农业产值795512万元;林业产值4385万元;牧业产值308619万元;渔业产值7224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9527万元。
2023年,商水县粮食播种面积244.17万亩。其中,夏收粮食播种面积120.67万亩;秋收粮食播种面积123.50万亩,粮食总产量108.04万吨,比上年减产2.98万吨,比上年下降2.7%。其中,夏收粮食总产量55.77万吨,比上年下降8.7%,平均亩产462.19公斤;秋收粮食总产量52.27万吨,比上年增长4.6%,平均亩产423.21公斤。小麦播种面积120.67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产量55.77万吨,比上年下降8.7%。玉米播种面积112.71万亩,比上年增长0.1%;产量50.10万吨,比上年增长5.3%。大豆播种面积8.10万亩,比上年增长0.2%;产量1.24万吨,比上年增长3.7%;红薯(折粮)播种面积2.54万亩,比上年下降1.5%;产量4.59万吨,比上年下降22.2%。
2023年,商水县油料作物产量4.09万吨,比上年增长20.7%。其中,花生产量2.92万吨,比上年增长36.8%;油菜籽产量0.25万吨,比上年增长13.4%;芝麻产量0.92万吨,比上年下降11.1%。
2023年,商水县糖料产量1.56万吨,比上年下降9.0%。烟叶产量0.004万吨,比上年下降80.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19.65万吨,比上年增长3.2%。瓜果类产量47.35万吨,比上年增长4.0%。
2023年,商水县猪牛羊禽肉总产量8.40万吨,比上年下降10.2%。其中,猪肉产量8.15万吨,比上年增长11.8%;禽肉产量0.79万吨,比上年下降48.4%。禽蛋产量4.44万吨,比上年下降34.4%。年末全县生猪存栏80.50万头,比上年增长10.9%,生猪当年出栏108.42万头,比上年增长9.6%。年末家禽存栏398.53万只,比上年下降44.2%,家禽当年出栏561.85万只,比上年下降54.4%。
2023年,商水县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8.13万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0.22万吨;地膜覆盖面积9.59万亩;农用柴油使用量1.27万吨;农药使用量0.10万吨。年末全县灌溉面积64.80千公顷。机电井16983眼。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商水县工业增加值1062994万元,比上年增长4.6%。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5%;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1%。
2023年,商水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3%;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5%。
2023年,商水县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分行业看,食品制造业比上年下降25.6%,纺织服装、服饰业比上年增长12.6%,纺织业比上年增长12.9%,农副食品加工业比上年增长16.4%,家具制造业比上年下降88.1%,木材加工业比上年下降8.6%。
建筑业
2023年,商水县建筑业增加值146225万元,比上年增长9.7%。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3年,商水县服务业增加值1525848万元,比上年增长4.0%。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66034万元,比上年增长7.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92613万元,比上年增长6.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8971万元,比上年增长2.2%;金融业增加值83643万元,比上年增长11.4%;房地产业增加值154326万元,比上年下降0.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794582万元,比上年增长2.8%。在其他服务业中,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80501万元,比上年增长4.9%;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414081万元,比上年增长1.0%。在营利性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94384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86117万元,比上年增长3.0%。全年全县邮政业务总量16625万元,比上年增长9.7%。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3年,商水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9435万元,比上年增长6.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分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48453万元,比上年增长7.3%;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0982万元,比上年增长4.4%。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分行业看,批发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1030万元,比上年增长5.0%;零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66236万元,比上年增长8.9%;住宿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275万元,比上年增长0.8%;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8894万元,比上年下降2.8%。全年全县货物进出口总额58700万元,比上年下降56.5%。引进省外资金59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9.2%
金融
截至2023年末,商水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926273万元,比年初增加499814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483773万元,比年初增加512743万元,比上年增长12.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11203万元,比年初增加385531万元,比上年增长25.3%。
交通运输
综述
2023年,商水县货物运输总量2631.2万吨,比上年增长4.2%;货物运输周转量1257226.8万吨/千米,比上年增长3.4%。全年全县旅客运输总量3492.9万人,比上年增长5.3%;旅客运输周转量485952.6万人/千米,比上年增长4.7%。
公路
商水县拥有
南京—洛阳高速公路、
大庆—广州高速公路和
商丘—周口高速公路、
周口—南阳高速公路等高速在商水交汇,南京—洛阳高速公路在商水境内有周口、谭庄、项城三个出口。此外,G
329国道、省道S206、S213、S217、S219贯穿全境。
铁路
商水县有
漯阜铁路穿境而过,西接京广线、东接京九线。
平漯周高铁在商水县
张庄乡境内设
周口西站,距周口市中心约13千米,站房位于线路右侧,车站按2台4线布置,到发线有效长650米,车站设旅客站台2座,设旅客地道1座。
水路
商水港位于沙河上游商水县邓城镇境内,距周口中心城区水路20多千米,工程总投资3亿元,分三期进行,一期工程于2016年8月完工,建成2个泊位码头、4个临时泊位码头,以及配套设施。2019年8月,周口沙颍河过船闸工程竣工,商水港开始通航试运营。年总吞吐量达80多万吨。
政治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截至2023年末,商水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0家,其中,2023年新增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6家。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75家,其中,2023年新增29家。
教育事业
2023年,商水县毕业生数50177人。其中,学前教育毕业生数15491人;小学毕业生数15014人,初中毕业生数13541人;高中毕业生数6131人。全年全县招生数45504人。其中,学前教育招生数10056人;小学招生数13558人,初中招生数14644人;高中招生数207246人。全年全县在校生数192619人。其中,学前教育在校生数36037人;小学在校生数91743人,初中在校生数43940人;高中在校生数20899人。全年全县普通高招上线人数8253人。其中,本科上线人数3957人。
文化事业
2023年,商水县有县级文化馆1个,县级图书馆1个,县级电影公司1个,县豫剧艺术中心1个。
体育事业
2023年,商水县运动员在市级以上体育比赛中取得冠军21个,亚军17个,季军22个。全县举办运动会75次,其中,县级体育比赛9次;乡镇举办体育比赛66次。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商水县共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672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机构7个;乡镇卫生院21个;村卫生室(所)586个;诊所34个;民营医院24个。共有床位数7199张。卫生技术人员5894人。其中,执业医师1510人,执业助理医师960人;注册护士2519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商水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5198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32202人,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在职人员20420人;离退休人员11782人。企业单位52996人,在企业单位中,在职人员38155人;离退休人员14841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20956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0112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9681人。
截至2023年末,商水县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55880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9459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006421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2098人。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人数55115人,其中,全额资助8210人;定额资助46905人。在定额资助中,农村低保户41825人,城镇低保户2021人,三类监测对象3059人。
2023年,商水县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084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926万元。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4550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1875.4万元。特困供养人员7705人,发放特困供养金6181.6万元。
截至2023年末,商水县养老服务机构41个。养老床位4944个。
历史文化
文保
截至2023年末,商水县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城叶氏庄园、商水寿圣寺塔、阳城古城遗址等。
商水寿圣寺塔
商水寿圣寺塔,位于商水县郝岗乡常社店村寿圣寺旧址,始建于北宋明道二年。塔高41.5米,平面呈正六边形,塔基每面宽4.12米,是由皇家主持建造的九级楼阁式砖塔。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该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邓城叶氏庄园
邓城叶氏庄园位于因三国大将邓艾屯兵而得名的古镇邓城。依靠水运而发家成为当地巨富的叶氏,从清康熙年间始,历时半个多世纪,耗银百余万两,完成了占地20000平方米,以三个大院为主的宏伟的叶氏庄园建筑群。宅西100间群楼,又名转厢楼,系叶氏当铺院;宅南100间群楼,系叶氏粮库。总共有楼房400多间,均系灰色砖瓦硬山式建筑,占地100亩。整个庄园建筑宏伟,规模壮观,实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之感。叶氏庄园三处主体建筑,是中国典型的硬山式四合院组群建筑。民国时期,叶氏庄园是商水县第三区政府驻地、七区联师学校校址,大部分楼房已损坏,拆除后改建为瓦房。主宅三院仅存一院,至今完好,共有瓦房17间,楼房70间。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批准成立商水县叶氏庄园民俗博物馆。2013年5月,叶氏庄园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城故城遗址
阳城故城遗址在今舒庄乡的扶苏村北,为秦朝末年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诞生地。该城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城墙由夯土筑建。外城东北部夯土墙现仍高出地面,长约200米,其余为间断残存。连接一起外城墙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00米,城走向为一直线。城基部宽20米。内城东西分别距外城东西城墙各270米,北墙利用外城的北墙,每边长250米。城内地面散布战国秦汉时期的瓦砾很多。内城至今当地还俗称“金銮殿”。在内城东南角发现有“扶苏司工”陶器残底四件。2019年10月7日,阳城故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塔寺遗址
白塔寺遗址位于平店乡东10里青龙河和孙凹沟河交汇处,东西长267米,南北宽200米,面积53400平方米,整体呈凹字形。现地表遗存有民国初期所植柏树近800棵,袁世凯家族墓地神道碑五通。遗址文化层有龙山时期、夏、商、周时期的大量遗存。浅层有西汉至明的遗存,在遗址上暴露的有灰坑、汉墓,出土的有灰陶折沿罐、高颈罐、鼎、鬲、几何纹榫口砖等。在遗址的东南部有仰韶时期的遗存,西南部有大汶口时期的遗存,应是古代人类生存繁衍的聚集地。1978年被商水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末,商水县拥有叶氏猪蹄、圣门莲花拳、杜三合渔鼓艺术、杨家正骨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邓城叶氏猪蹄制作技艺
邓城叶氏猪蹄制作历史悠久。始于三国时期,经几代人传承,形成原料选配、精修净洗、清水预煮、熟煮入料、高温灭菌、真空包装等29道特有加工工艺。2009年6月,邓城叶氏猪蹄制作技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渔鼓道情
渔鼓道情,又称杜三合渔鼓道情,流传在周口市商水县的一个曲艺类别,渊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处世思想。南宋时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为伴奏乐器,因此叫渔鼓道情。渔鼓道情唱腔多用“宫调式”和“微调式”,演唱有“慢板”“莲花板”“小垛子”等样式,发音用“立”“卧”音,演唱者采用立卧嗓,能够连续演唱十几天甚至一个月以上,丰富了曲艺表演形式。2010年3月,杜三合渔鼓道情公布为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10月,又成功申报周口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5年,渔鼓道情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风景名胜
叶氏庄园景区
商水县叶氏庄园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因三国时期魏国大将邓艾屯兵而得名的古镇——邓城,为豫东巨富叶方科及其后人所建,享有“诚信之根·水韵庄园”的美誉。叶氏庄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为中原地区典型四合院建筑,布局合理,陪衬得当,宏伟坚固。门楼上镶嵌有木刻雕花,做工精细。整个庄园规模壮观,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之感。景区将打造为集产业发展、文化展示、研学教育、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景区。
地方特产
邓城猪蹄:邓城猪蹄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肴,属于豫菜系,源于商水县邓城镇。以清滑爽口,柔韧脱骨,味醇酥嫩,香气浓郁出名。再加上猪蹄本身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多种维量元素,益气补肾,强身健体。经常食用,可促进皮肤细胞吸收和贮存水分,防止皮肤干燥起皱,令皮肤光滑、富有弹性、韧性增加,促进血液循环,营养供应充足,使皮肤靓显娇嫩细腻、光亮洁白。
固墙手擀面:固墙手擀面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遇水不散,出水不粘,温润凉爽。倘若用一细白瓷碗盛之,配以番茄鸡蛋,蒜泥黄瓜,佐以凉啤,美极,爽极。
固墙热豆腐:在点制过程中不用石膏,全用清浆,豆腐精细、鲜嫩、松软,浇上特制的辣椒汁(主要原料有辣椒、香油、精盐、味精、香椿叶、焦花生、焦芝麻、生姜等),美味可口。若能无菌处理后精包装,吃时加热后再浇辣椒汁(可烘干制成调料)。
邓城杠子馍:杠子馍由来已久,相传邓城叶绍逸后世子孙叶道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潜心于此,钻研出一套成熟的制作方法,使其以独有的风味饮誉于世。其后,代代相传。邓城杠子馍以其味美清润、甜滋可口、贮藏时长,为中秋、春节馈赠佳品。
巴村盆面条:“盆面条”是用木碗盛装的,汤浓、面靓、够劲道,吃起来细韧可口,主要调料有辣椒油、芝麻、八角、麻椒、胡椒、小茼、桂皮、沙仁、肉蔻、碧波等二十多种中草药。
拐子鸡:李尊亭,年轻时在鹿邑孔集学习烧鸡制作技术,在原有配料、制作工艺上进行创新。因其腿部残疾,人送外号“李拐子”,故其制作的烧鸡称为“拐子鸡”。成品拐子鸡色泽鲜亮,黄中透红,肉烂而筋脆,肥而不腻,清香诱人。
黄老五大盘鸡:创始人黄振营,因排行老五,故称黄老五。1994年在商水开始起以“特”“正”“微”“五”四种口味和“麻中带辣,辣而不爆”的风格,赢得食客好评。淮阳、平顶山、深圳、山东等地都有加盟店。
溵川卤肉:创始人王三周,其高祖父是一位厨师,擅长制作卤肉。2011年,王三周注册“溵川卤肉”商标,溵川卤肉由此兴起。
小庄狗肉:张庄乡小庄狗肉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相传李饶祖上在京城王府井大街经营狗肉,有一次权臣和珅下朝路过,循着香味来到此店,品尝后赞不绝口。从此常来光顾,狗肉店由此名声大振。传到李饶这一代,李饶回到家乡小庄经营狗肉,自此小庄狗肉便在商水一带流传开来。小庄狗肉色泽红润,味道鲜香,肉质精细,是冬令佳品。
二府过缸牛肉:起源于清初,据《李氏宗谱》记载,李传兴的先祖李兰分自黄河北岸的封丘县迁移到今商水县袁老乡二府村,以黄牛屠宰加工为营生,经过代代传承创新,逐步形成一套独特的牛肉加工技术。至李传兴时,已历十四世。二府过缸牛肉味美肉烂,色泽自然,不上色,不含任何添加剂。水分少,耐储存,夏季1周,冬季10天内不入冰箱也不会发腐。
著名人物
商水县名人众多,如:西汉广陵太守袁良、蜀郡太守袁腾、东汉佐中郎将
钟兴、司徒
袁安和袁原、大鸿胪
周举、中郎将
袁成、中常侍
李巡、大司空
袁逢、北宋京兆知府
任谅、宋朝状元
姚晔、龙图阁直学士
姚仲孙、太常博士擢御史
王相、翰林院
王心一、富商叶复元、孙培昌等。近代有中将
程宝山、
王发强少将、
刘国语少将、
张国治少将、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副会长
勾清明等。
陈胜(?—前208年),字涉,阳城(今商水县西南)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与
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
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后被秦将章邯所败,遭车夫刺杀而死,陈胜死后被辗转埋葬在
芒砀山。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
袁绍(?—202年6月28日),字本初,
汝南汝阳(今
袁老乡袁老村)人。司空
袁逢之子,汉末著名军阀。出身
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
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
四世三公”之称。袁绍初为
司隶校尉,于
初平元年(190年)被推举为反
董卓联合军的盟主,与董卓交战;但不久联合军即瓦解。此后,在
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
建安四年(199年)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势力达到顶点;但在建安五年(200年)的
官渡之战中大败于
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卒于建安七年(202年)。
袁术(?—199年),字公路,
汝南汝阳(今
商水西南)人,
袁绍之弟。初为
虎贲中郎将。
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
后将军,袁术因畏祸而出奔南阳。
初平元年(190年)与袁绍、
曹操等同时起兵,共讨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袁绍、曹操击败,率馀众奔
九江,割据扬州。
建安二年(197年)称帝,建号仲氏,但未受人承认。此后袁术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
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先后为
吕布、曹操所破,元气大伤,卒于建安四年(199年)。
宋玉(约前298年—约前222年),又名子渊,崇尚老庄,
战国时期鄢(今湖北宜城)(一说河南商水)人,宋国公族后裔,楚国文人。中国
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生于屈原之后,为屈原之后学。曾事
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
唐勒、
景差齐名。所作辞赋甚多,流传作品有《
九辨》《风赋》《
高唐赋》《
登徒子好色赋》等。
曹丘生:中国汉朝辩士,楚人(今商水县姚集乡曹河村人)。与赵谈、窦长君友善。曹丘生墓位于商水县西南12千米的白寺镇郭小寨村东0.3千米处。
党玉倩: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周口市优秀拔尖人才,周口市第一届政协常委会委员,省人大代表,省五、六届党代表,商水县豫剧团党支部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党玉倩还是河南省惟一工作在县级剧团的一级演员。代表作有:《红绫怨》《大祭桩》《绣花女传奇》《英娘》《天职》《公仆情》等。
荣誉称号
商水县曾先后获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国土绿化模范县、全国科技示范县、国家扶贫联片开发县、全省红旗渠精神杯先进县、河南省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河南省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省文化工作先进县、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省级卫生城、全国巧媳妇工程唯一示范县、中国诗歌之乡、河南诗歌之乡、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县。
2020年,商水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1年7月,商水县入选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