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颂》是《
诗经》的一部分,是商朝及周朝时期
宋国的诗歌,产生于
商朝发源及建都地、宋国国都商丘。共有五篇。前三篇《
那》、《
烈祖》、《
玄鸟》为祭祀商朝祖先的乐歌,不分章,产生的时间较早,早于
周朝。后两篇《
长发》、《
殷武》是歌颂商朝
武丁伐荆楚的胜利,皆分章,产生的时间较晚,晚于
宋襄公时期。
在汉时,传诗者分齐、鲁、韩、毛四家。齐、鲁、韩三家都主《商颂》为周时宋人所作,而毛亨承子夏之传,则主《商颂》为商代之作。自汉末经学大师
郑玄为《
毛传》作笺之后,遂使毛说畅行,三家之说废止。然而,迄至清代,经学研究复盛。据
魏源、
皮锡瑞、
王先谦、
王国维等的考证,认为《商颂》即《宋颂》,是春秋代的作品,产生于宋首都
河南商丘地带。
陆侃如、
冯沅君《
诗史》说《商颂》“一仿《周颂》,一仿《二雅》”,可称的评。
但是,通过
山西大学刘毓庆等学者审慎研究,从新出土的文物与相传资料看,认定《商颂》为《宋颂》实属错案,大有辩明的必要。刘毓庆的
学术文章《<商颂>非宋人作考》指出:《商颂》全部,俱显盛世之德,毫无亡国之思,大有“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的气势。绝非
正考父之流所能为。
《商颂》首篇。《
毛诗序》认为为祭祀
殷汤的乐歌。《那》陈述音乐舞蹈之盛,以纪念其先祖,反映出了商代文化艺术的盛况。
《毛诗序》:“《烈祖》,祀
中宗也。”
朱熹《诗序辨说》云:“详此诗,未见其为祀中宗,而末言汤孙,则亦祭成汤之诗耳。”
方玉润《
诗经原始》中说:“《那》与《烈祖》皆祀成汤之乐,然《那》诗专言乐声,至《烈祖》则及于酒馔焉。”《烈祖》一诗主要是写祭祀食品的,或疑作乐时歌《那》,既祭而后歌《烈祖》。
诗中追叙部分,带有神话传说及史诗性质,可作史料读。关于契及其母有娀氏的传说,在
屈原、
吕不韦时代也继续流传:《
天问》:“
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贻女何喜?”《吕氏春秋·音初篇》:“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谥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箧。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返。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北音。”此后,
司马迁《
史记·殷本纪》、
王充《
论衡》及
刘向《
列女传》均有记载。但最早的首推此诗。
王先谦《集疏》:“此或亦祀成汤之诗。诗本亦主祀汤,而以伊尹从祀。其历述先世,著汤业所由开,非皆祀之。否则,宋为诸侯,礼不得禘帝喾,又安得及有娀乎?”王说切合题旨,可从。
《楚辞·
天问》:“初汤臣挚(伊尹),后兹永辅,何卒官汤而尊食宗绪?”可见在屈原时代就有伊尹配祀汤庙的传说,一直到春秋商的后代宋君仍从惯例祭祀汤和伊尹。
《商颂》末篇,也是《诗经》末篇。这是宋君建庙祭祀商高宗
武丁的乐歌。
《毛诗序》:“《殷武》,祀高宗也。”《
孔疏》:“高宗前世,商道中衰,宫室不修,荆楚背叛。高宗有德,中兴商道,伐荆楚,修宫室。既崩之后,子孙美之,追述其功,而歌此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