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沁,又译哈喇臣、哈喇慎、哈拉克亲,古代蒙古部落名。现在主要分布在
内蒙古喀喇沁旗等地,
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
历史沿革
元代以前
喀喇沁是蒙古历史上古老而著名的部落,元代叫
哈剌赤,明代叫哈剌嗔,清代叫喀喇沁。它原是一支游牧于中亚草原
阿姆河流域的
乌古斯人,形成于7世纪。
按元代的有关记载,
拖雷西征欧亚时,将居住在阿姆河以南的
呼罗珊地区的喀喇沁部强行编入军队,设立钦察侍卫亲军,以
土土哈为都指挥使,居住在岭北行省
哈剌和林一带,世代为汗廷提供马乳食品,为大汗守卫陵寝和仓库。土土哈家族祖孙几代管辖着哈剌赤军队,土土哈和其三子
床兀儿率领的哈剌赤军在元廷政治生活中起着坚定的保皇作用,为元廷屡建战功。
明代时期
15世纪,喀喇沁部仍驻牧于漠北,曾出过北元权臣
孛来太师。孛来死后,喀喇沁部归于瓦剌诺颜
亦不剌统领,编为
右翼三万户中的
永谢布万户的十营(十
鄂托克)之一,从漠北迁入
鄂尔多斯境内驻牧。1510年,
达延汗击败亦不剌,永谢布万户瓦解,遗留下喀喇沁部、阿速特部、
永谢布部三部,组成了新的喀喇沁万户,取代了过去的永谢布万户,并归达延汗之孙
昆都力哈统领。1540年前后,喀喇沁万户迁出鄂尔多斯,驻牧于明朝的
独石口边外旧开平(
元上都)一带,其牧地位于今河北省崇礼县东北部、沽源县及内蒙古正蓝旗和多伦县境内,即小滦河流域和闪电河流域之间,北起
浑善达克沙地,南到崇礼县狮子沟一带,势力强盛。
重组后的喀喇沁万户除了昆都力哈所领的旧部众(喀喇沁、阿速特、永谢布三部)外,还吸收了
东土默特(其牧地在今天河北省丰宁县西部和南部,围场县、隆化县境内的伊逊河、蚁蚂吐河一带,以及从平泉县西部到辽宁凌源县、建昌县一带)以及
兀良哈三卫(蒙古称“山阳万户”)之一的
朵颜卫主干部众(其牧地以今天内蒙古喀喇沁旗、宁城县北部为中心,东边到辽宁省喀左旗和建昌县北境一带:西边经过河北省隆化县东部,到丰宁县东部、滦平县北部:南边经平泉县境,到承德县东南部一带)。其中喀喇沁等三旧部和东土默特由
黄金家族统领,处于统治地位;朵颜卫则是兀良哈一族统领,处于被统治地位。朵颜卫与支配喀喇沁万户的黄金家族广泛联姻,成为黄金家族诸
诺颜的
塔布囊。喀喇沁万户与朵颜卫之间的融合日益密切,以致明人有时将朵颜卫各支的概称“朵颜三十六家”也叫做“哈剌嗔(喀喇沁)三十六家”。
明朝末年,女真族
努尔哈赤建立
后金,在后金与明朝以及察哈尔的斗争中,喀喇沁万户处于明、金、蒙古各部中间的地理位置,卷入被各方争夺的漩涡中。察哈尔若征服了喀喇沁,可东与后金抗衡,后金若占据喀喇沁,可进至明境北边。由于以
林丹汗为首的察哈尔部对蒙古族各部经常进行肆意侵犯和掠夺,1627年,喀喇沁万户与其它各部组成十万联军在赵城(呼和浩特)附近与察哈尔部展开激战,昆都力哈后裔所统治的喀喇沁被击溃,退到喀喇沁塔布囊的营地(即朵颜卫)。喀喇沁立即派使者到后金,请求
皇太极攻打察哈尔,皇太极同意联合远征察哈尔。1628年,喀喇沁与后金正式结盟。
清代时期
1635年,统一
漠南蒙古的后金开始着手整饬喀喇沁部。原本支配喀喇沁万户的黄金家族诸诺颜被后金从喀喇沁部中剥离,编入八旗,成为
八旗蒙古的一部分,如喀喇沁末代汗拉斯喀布被编入蒙古正黄旗、末代洪台吉
弼喇什被编入蒙古镶红旗、出身东土默特的
布尔哈图被编入蒙古正蓝旗。而大部分兀良哈氏(清译“乌梁海氏”)的塔布囊则袭用喀喇沁之名,成为
外藩蒙古的
札萨克。后金将喀喇沁分为左翼和右翼旗,右翼以
固噜思奇布为第一任额真(首领),治所在今锡伯河北岸龙山(今内蒙古喀喇沁旗龙山乡),左翼以
色棱掌管左翼旗(今辽宁
喀左),授札萨克(旗长),世袭罔替,后增加
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右、中、左三旗加上土默特左、右二旗组成
内蒙古六盟之一的
卓索图盟。入清以后,朝廷划定的喀喇沁部游牧地界为:“在喜峰口东北三百五十里。至京师七百六十里。东西距五百里,南北距四百五十里。东至土默特及敖汉界,西至察哈尔正蓝旗牧场南界,南至盛京边墙界,北至翁牛特界。”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宁城县和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还包括河北省承德市的部分地区。从此,这里的蒙古人们开始了定居农耕生活,结束了长期以来的狩猎、游牧和战争、劫掠的生活。
喀喇沁部是与清朝皇室联姻关系最为密切的部落之一,据历史文献记载,清朝皇家与喀喇沁通婚共114次,其中下嫁到该部的皇家女有93人,娶喀喇沁之女的21人。这一情况表明,喀喇沁部三个旗的扎萨克王公塔布囊之家世代与清朝皇室结亲。在这里尤以清康熙皇帝将其第五女
端静公主下嫁到喀喇沁右旗扎萨克郡王扎什之子
噶尔臧为之最。扎什为儿子迎娶公主特意修建了端静公主府,现在这座端静公主府又称公爷府,至今犹存。在清廷中引人注目的喀喇沁额驸是喀喇沁左旗的
僧衮扎布祖孙三代。僧衮扎布是色棱曾孙,于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迎娶康熙皇帝的孙女,乾隆二年升为理藩院外侍郎。僧衮扎布的两个儿子
瑚图灵阿、扎拉丰阿也都成为皇家额驸。嘉庆以后至清末,喀喇沁右旗固鲁思奇布的后裔成为喀喇沁部较有影响的皇家额附,其六世孙曼朱巴咱尔于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娶定郡王绵恩长女,官至御前行走。他的后人色伯克多尔济、
旺都特那木济勒等都娶皇家女,而且他们在清廷中都是很高品级的官员。尤其
贡桑诺尔布,无论对于清廷还是蒙古各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起过重要的作用。
喀喇沁三旗
喀喇沁右旗
喀喇沁旗建制始于后金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原称
喀喇沁右翼旗。清朝对大部
蒙古地区实行
盟旗制,3年一会盟,各杞萨克旗独立执政,由清廷直接统辖。清廷对蒙旗
王公贵族封官晋爵,喀喇沁右翼旗第一代杞萨克固鲁思奇布为贝勒,第三任
札萨克班达尔沙晋郡王,第八任杞萨克喇特纳锡第被清廷赐封亲王衔,地位显赫。十家公主陵虽然陵寝无存,但高大的
石牌坊告诉人们,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一位清廷的金枝玉叶、康熙帝的第五女下嫁喀喇沁右翼旗,公主下嫁虽为清廷和亲政策但也为塞外蒙旗带来了
手工业、建筑业、
园艺种植等技术。
今喀喇沁旗。政府驻地:
锦山镇。喀喇沁旗辖8个乡镇、1个锦山街道:锦山镇、
王爷府镇、
牛营子镇、
乃林镇、
美林镇、
小牛群镇,
十家满族乡(
民族乡),
西桥镇。
喀喇沁左旗
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置
喀喇沁左翼旗(治所初在官大海,后迁至南公营子)。
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在旗境内置塔子沟厅。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塔子沟厅为
建昌县,开始实行蒙汉分治:汉族归县管辖,
蒙古族归旗管辖。一抉儿土地上有两套
行政建制,旗县并立。
1940年撤销县。将喀喇沁左翼旗改为喀喇沁左旗,统归喀喇沁左旗管辖。
1946年8月,成立喀喇沁左旗人民政府,从此结束了蒙汉分治的历史。
1957年10月,国务院58次会议通过撤消喀喇沁左旗建制。
1958年4月1日,成立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驻地大城子镇。今属辽宁省
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下辖22个乡镇(场)、1个经济开发区、1个工业园区、1个街道办事处、8个社区、186个行政村、4个分场:
大城子镇、
中三家镇、
南公营子镇、北
公营子镇、
白塔子镇、
平房子镇、
山嘴子镇、
南哨镇、
老爷庙镇、
六官营子镇、
十二德堡镇、
水泉乡、
卧虎沟乡、
甘招乡、
兴隆庄乡、
羊角沟镇、
尤杖子乡、
东哨乡、
草场乡、
坤都营子乡、
大营子乡、
官大海农场、
利州经济开发区、冶金铸造工业园区、大城子镇街道办事处。
喀喇沁中旗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增建为
喀喇沁中旗。自清至
民国喀喇沁中旗蒙制属
卓索图盟,汉制属
热河省,长期实行蒙汉分治。清代,汉制归
承德平泉州、热河省
平泉县。
民国20年(1931年)设
宁城设置局,民国22年(1933年)始称
宁城县。
1945年我党建立
平泉县,包含宁城地区。解放后,先后设宁城县、喀喇沁中旗、宁城县——
喀喇沁旗联合政府
1949年改称宁城县人民政府,属热河省。
1956年,热河省撤消,宁城县划归
内蒙古自治区
昭乌达盟辖。
1969年随昭乌达盟划归
辽宁省,1979年又重归
内蒙古,1983年昭乌达盟撤消建
赤峰市,宁城县属赤峰辖至今。县城所在地为:
天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