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街
西安美食文化街区
回民街(The Muslim Quarter)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是多条街道的统称,由北院门北广济街西羊市大皮院化觉巷洒金桥等数条街道组成。西安本地人对这片区域统称“坊上”,外地游客则习惯称为“回民街”。回民街所在北院门街道,在北宋晚期至南宋初就已成为西安回族聚居的地方,明清时期则发展为回族传统商贸活动区。1992年,北院门街道实行改造,将沥青路街道和两侧砖铺人行道改铺为青石,两侧按明清风格建2层楼房。1993年9月,建成仿古文化旅游街。由于此处为回族居民聚集生活之地,故名。
街道历史
北宋晚期至南宋初,西安城内西北隅就已经成为西安回族聚居的地方。从元代初期起,西安城内以回坊为中心的穆斯林聚居区得到了明显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当时西安城的西大街、北院门、鼓楼附近已经是回族传统商贸的活动区了。
回坊风情街在鼓楼的边上,是回民区的一条街道,长约500米左右,南北走向,特点是青石铺路,绿树成荫,路两旁一色仿明清建筑,或餐饮、或器物,均由回民经营,具有浓郁清真特色。历史街区内有10座年代不一、大小各异的清真寺,其中最著名的是化觉巷清真大寺。走在街区内,随处可见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穆斯林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商业网点民族服饰、工艺品、清真副食、餐饮店和回民小吃店扑面而来。
这里有6万多回族穆斯林群众的聚居区。 街区内众多街道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清真饮食城、民族购物中心和清真寺、回民生活区“相映成趣”。
景点介绍
回民街作为饮食集中的街区而出名,这里虽然被当作了针对外地游客的旅游点,但其实当地居民一直把这里当做吃小吃、逛街休闲的主要场所,尤其是夏天的夜市上在此吃饭纳凉消磨时间的市民的更多。其实整个“回坊”地区都是饭馆林立,各种各样的清真食肆与摊点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其中不乏当地人最认可的老字号小店。“回坊”地区除了北院门、大学习巷、西羊市外,还包括大皮院东羊市、北广济街、桥梓口等一大片区域。
晚上的回民街有着与白天不同的精彩,整条街被浓厚的市井气息笼罩,道路两旁遍布挂着电灯、汽灯的各种摊铺,主要贩卖糕饼、干果蜜饯、小吃。这些小摊后面则是许多经营当地风味小吃的饭馆,人多时不光店里人满为患,连店门口也会摆满桌椅。烤肉串涮牛肚的烟火在不甚明亮的灯光下弥漫整条街,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是边逛、边吃,看到小摊上中意的东西就和摊主还还价。还可以到鼓楼广场的座椅上歇歇脚,看卖风筝的小贩把数十米长的风筝一直放到马路对面的高楼顶上,一切都充满真实热闹的生活热情。
住宿介绍
西安是一个国际性的旅游城市,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外游客前来游览参观,市内有各种不同档次的饭店和宾馆,住宿十分方便。
西安市火车站及汽车站附近,就有不少的宾馆可供普通游客住宿,虽然不是很豪华,但也干净舒适,而且价格不贵,一般都在百元以下。
市内还有很多的旅游定点饭店,套间和标准间客房内一般有卫生间、电话、和电视。
普通标准间客房价通常100元至200元不等,淡旺季价格有所浮动,大部分饭店可为住店客人代订飞机票、火车票,非常方便。
交通信息
乘坐4、7、8、15、32、43、45、201、205、206、215、218、221、222、251、300、604、611、612、612区间、K630、K706、游8(610)路公交在“钟楼”站下车即到。
美食介绍
西安具有浓郁的西北风情,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岐山面饺子宴,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陕西名吃
在西安城内经营羊肉泡馍的餐馆很多,几乎每一条大街上都会有几家专门的羊肉泡馍馆。
西安坊上人擅长小吃制作,且用料考究,制作精细,甜咸辣荤素搭配,品种众多。牛羊肉泡馍、腊牛羊肉、烩羊杂、粉蒸羊肉蜂蜜凉粽子、盛氏酿皮羊肉饼、八宝甜稀饭糊辣汤凉皮米皮擀面皮羊肉水饺韭饼酸汤水饺灌汤包子、牛肉拉面镜糕甑糕、羊肉臊子饸、黄桂柿子饼蛋花醪糟水盆羊肉芝麻烧饼葱油饼等数百种小吃应有尽有。
灌汤包子
灌汤包子主料选用牛羊肉和肋条肉,用羊骨头熬成的汤和调料汤打肉。蒸熟后具有“皮薄如纸,馅嫩含汤、调料香浓”的特点。
牛羊肉泡馍
号称“陕西一绝”,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羊肉泡馍余香满口、回味无穷,受到来西安的众多国际友人的赞誉。牛羊肉泡馍差不多是公认的西安小吃之最(传播面最广、最具特色)。吃泡馍,西安的老吃客讲究到回民坊上去。有时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那一大碗端上来却浓香四溢。
泡馍讲究用手掰,进了泡馍馆,要上两、三个馍,洗净手,找个地方坐下细细掰。说是馍,其实是半发面饼,每个二两,用白面和好烙的半熟。把陕西著名的大老碗放在膝上,饼先分成几块,再慢慢掐成小指甲盖大小的碎块。掰好之后用手在里面抓揉上几下,让附着在碎块之上的粉末散落下来,这样煮出的馍才会汁浓味厚。然后用夹子夹上号,端去大师傅那里加工。明眼的师傅一看到这种掰法,就会明白懂泡馍的老吃客来了,煮馍时也会分外用心。
如今的生活节奏变快,泡馍馆大多与时俱进,添置了一台搅拌机,可以把馍迅速加工成均匀的小碎块,年轻一代大多喜欢这种改进。但老食客们永远都对这种加工方式嗤之以鼻,花了大功夫掰出的馍,手工撕开的断面加大了与汤的接触面积,会煮得更入味,这样才配得上那一锅老汤
合着馍一起煮的,有筋道的粉丝、新鲜的蒜苗和几大片卤羊肉,羊肉入口鲜嫩酥烂、芳香四溢。做肉的店家多在后院土中半埋着十几口水缸,里面是各家密制的调料熬煮出的汤汁。先要把备好的大块生牛羊肉在汤汁中浸泡两天左右入味,然后再捞出置于大铁锅的老汤中,加入十几种香料同煮。等肉煮到六、七成熟时,在同一口锅中加上木架子,肉离汤置于其上,改文火,盖上锅盖蒸一夜,第二天早上蒸好的肉就可拿去做泡馍了。煮肉蒸肉的汁水,勾兑之后,就是煮馍时用的汤底。这样作出的肉,怎会不酥烂鲜香?
煮好的馍端上桌,看不到热气,但碗却摸着烫手。用筷子在一角拨开,热气才携着香气扑面而来。碗的上面浮着一层油,封住了热气香气,这是西安人发明的保温妙法。吃泡馍时不能搅动,要一直沿着碗边用筷子慢慢拨到嘴里,不然汤会泄、热气会跑。真正的吃客,一碗馍吃到最后还是烫嘴的。
小吃信息
西安镜糕:陕西的传统小吃,以糯米为原料蒸制而成的形状似圆镜的糕。经营镜糕者多系摊担叫卖。清朝有诗云:“柳荫槐下清昼长,镜糕担子亦生香”的诗句。还没进回民街,在鼓楼的下面就有很多卖镜糕的小车,镜糕放在很小的笼屉里,很小,上面有红红绿绿的调料,要吃的时候会再给蘸上芝麻和糖。
金线油塔:形如缕缕金丝盘绕,层层塔楼相叠而得名。食时辅以葱白、甜面酱、并与杏仁甜浆配合,别具风味。
酸梅汤:这个说成是西安的小吃应该是有点牵强,不过在回民街里面很多家都有卖的,而且多为店主自己买的梅子直接熬制的。
甑糕:又名水晶龙凤糕,以糯米、红为原料,相间叠放,铺三四层。用大、小火蒸熟。色泽鲜艳、红白相间、粘甜味美。是关中地区的传统早点食品,以糯米和红枣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甜糕。
保护状况
为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方便回族群众的宗教、日常生活,保护街区的历史风貌,西安市政府从1991年就开始对历史街区内的部分街道进行改造。1997年,挪威首相和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签定了一个中、挪合作协议,其中有一个就是西安回民历史街区的保护。由挪威出资500万元,国家科委和西安市、省上给一定的配套资助和支持,共同启动了西安回民历史街区保护项目。荣获200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奖的化觉巷125号院落就是这次中、挪合作保护、维修的成果。这是一座已经有200多年历史的标准的小四合院,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位于街区化觉巷内,始建年代不详,据寺内《创建清真寺碑》记载为唐天宝年间所建,但此碑已为学者证为明代伪作。后经历代几次重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具有明清风格的巨大古建筑群。其建筑风格体现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有机统一,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具特色、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中国式清真寺之一。全寺分5进院落,占地13000平方米。经过政府和寺院前后30年的重修,不仅保持了寺院的原貌,而且还新增了不少与寺院风格相一致的明清建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7 15:06
目录
概述
街道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