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十宝,广东省
增城区生产十种优质著名土特产品,分别是:
增城荔枝、
增城丝苗米、
增城迟菜心、
正果腊味、正果黄塘头菜、
增城乌榄、
小楼冬瓜、
派潭凉粉草、
密石红柿、白水寨蕃薯。增城十宝,经当地群众投票产生,于2009年3月14日评选出结果。这十种名优土特产,代表了增城区农业生产历史、农业
文化,最具有特色和发展潜力,是增城区推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增城荔枝
中国荔枝在广东,
广东荔枝数增城。
岭南佳果数荔枝,荔枝之王在增城。增城是中国最美的荔枝之乡。增城荔枝:主要有
挂绿、
水晶球、妃子笑、
雪怀子、进奉等一大批优质荔枝品种。特别是在增城
挂绿广场受到格外保护的有着400多年历史的“
增城挂绿”更是荔枝中的珍稀品种,有荔枝之王,世界最贵水果之美誉。可谓“南州荔枝无处无,增城挂绿贵如珠”。俨如仙果,享誉南国,蜚声中外。清康熙起历年被列为贡品。
2002年增城挂绿母树一颗荔枝果实曾拍出了55. 5万元的高价,一举打破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宋代大文豪
苏轼一首《食荔诗》:“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据考证,说的就是罗浮山脚下荔枝之乡增城。荔枝是中国
岭南佳果,色、香、味皆美,驰名中外,有“果王”的美誉,而增城荔枝更独具盛名。在
朱村街山角村、荔城街廖村、正果
兰溪荔枝沟数百年的古荔仍然健在、结果。
由于增城地处北回归线附近,
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宜荔枝的生长,自古就以盛产优质荔枝而著称,被誉为“荔城”,“荔乡”。增城荔枝栽培历史悠久、面积广、品种多、品质优,很早就有文献记载。
2009年,增城荔枝种植近20万亩,荔枝品种多达52个,产量有大小丰年之说,丰年产量高达10多万吨。
增城丝苗米
增城丝苗米是增城地理标志产品,素有“米中碧玉”之称,是增城区的优质水稻品种和名优特产。
丝苗米以其米粒细长苗条、油质丰富、晶莹剔透、泛丝光、米饭香滑、可口而驰名中外。
增城丝苗米栽培历史悠久,清代已有种植。品质之所以特优主要是靠山泉水灌溉、哺育。改革开放后,又成为增城普遍种植的优质品种。其中以朱村街丹邱村的矮脚丝苗、高脚丝苗,
正果镇冷水坑和
派潭镇灵山的高脚丝苗最优,饮誉港澳及东南亚国际市场。经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泰稷牌”丝苗米获得1992年香港国际
食品博览会金奖。“穗珍牌”丝苗米1999年被中国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名牌产品并获金奖。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决定对
增城丝苗米实施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增城菜心
增城菜心是增城传统农家品种,素有“
菜心之王”的美誉,是中国蔬菜知名品牌,荣获“广东人民最喜爱土特产”称号。
小楼镇腊圃村种植多,品质最好。
东境村、西境村等附近村落也有种植。一般从农历十月栽种,90~120日后收割,生长期长。一般的菜心一棵不过50克,而增城菜心到收割时每棵菜心都有1斤左右,最重的2斤多。增城
菜心因其时至农历霜降后才大规模上市,比一般地区的菜心都要晚收割,成为菜心市场上迟来的菜心,所以又称为
增城迟菜心。其最大的特点是植株高大,菜心粗壮,清新爽口,甜美鲜嫩,营养丰富,无论是炒、煮还是
滚汤、滚粥,吃起来都清脆爽口,鲜甜美味。
增城自2004年举办首届菜心美食节后,每年的12月22日(冬至)前后都举办
增城菜心美食节。至2009年,增城菜心美食节已成功举办6届。增城菜心美食节新闻发布会2007年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2008年走进广州
正佳广场、2009年走进香港,均引起轰动。
正果腊味
正果镇民间制作的各种腊味,以王富来腊味、绿佳腊味、珍果腊味、正味王腊味、金霖牌腊味等品牌质量上乘,统一采用本地优质土猪肉作原材料,严格按照卫生标准生产,用传统的工艺制作,不含色素和防腐剂,经过天然生晒风干而成,食之香脆、清甜而不腻、色泽好,口感极佳。
正果黄塘头菜
以
正果镇黄塘村一带种植为主,个体适中,饱满结实,肉质鲜嫩,采用传统方式腌制,色泽金黄,香味浓郁、爽甜可口,风味独特,属于“江南头菜”的名贵品种。黄塘村位于东江支流
增江河畔,土地肥沃,水源清洁,环境清新,十分适合种植头菜。该村采用无公害蔬菜标准种植头菜,种植面积超过l万亩。
增城乌榄
以小楼二龙乌榄、荔城
西山乌榄、
正果湖心岛乌榄等优质品种为主。西山乌榄因果身尾部有点偏左,故又名“左尾”。它与其它品种
乌榄相比,具有皮薄、肉厚(占全果60%以上)、肉纹幼嫩、油质适中、味道芳香等特点。用
西山乌榄制成的油榄豉是一种地道的乡土美食,享有“山
蚝豉”之美称。增城乌榄出仁率高,每担
榄仁比一般品种多出半公斤多,为取榄仁的最好品种。
增城乌榄始种于16-17世纪间(明朝万历年间),在荔城普遍种植。历年每逢收获季节,个体商贩设点收购,经过粗加工后转销广东
潮汕地区和江苏、浙江等地,产量供不应求。
小楼冬瓜
小楼冬瓜黑皮肉厚、个头大,产量高,肉质结构紧实致密、清甜爽口,鲜食菜式丰富多样,还可制成瓜干、瓜条、瓜蓉干货产品,主要销往江浙一带,是
小楼镇的
大宗农产品。小楼镇位于
增城区的北部,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无
工业污染,非常适合冬瓜的生长,2004年小楼镇被划定为广州市十大蔬菜生产基地之一。2009年全镇及周边地区种植冬瓜1万多亩,产量约5万吨,产值达4000万元,并建立了
黑皮冬瓜标准化示范区,已申请注册“仙境”商标,通过了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深受广州农超“大卖场”和广大游客的欢迎。2009年,这一种植区已划入小楼人家旅游区。
派潭凉粉草
凉粉草,又名
仙草,历来与荔枝、
丝苗米、
乌榄并称为“增城四宝”。其中增城北部山区
派潭镇产量最多,品质最佳。
派潭凉粉草具有叶浓、枝幼,晒干后色黑而有光泽的特点,含粘胶质丰富,是制作“凉粉糕”、
凉茶的上等原料。呈透明墨茶色,有特殊香味,拌上糖浆爽滑可口,是盛夏理想的天然的
清热解暑食品。
凉粉草还可作药用,其性凉,味甘淡,能防治中暑、感冒、高血压,对骨节疼痛亦有一定的疗效。派潭凉粉草早负盛名,种植广阔,每逢收获季节,各地商贾前往收购囤积,然后远销港澳地区及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印尼、日本等东南亚国家。据说,著名的凉茶品牌“
王老吉”所需要的凉粉草原料,有八成是出自派潭优质凉粉草。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决定对
派潭凉粉草实施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密石红柿
密石村,位于增城区
派潭镇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那里山高林密、水土肥美,种植红柿始于17世纪,历史悠久,盛产的红柿质量上乘,远近闻名。密石红柿果实适中,一般每个有二、三百克重,大者有五百多克;果肉细密,无核或小核,多汁、多糖,剥皮也不带肉,吃起来有“甜、软、滑”之感。保存期一个多月。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为
柿饼、
柿霜等。柿饼清新润肺,可治便血,柿霜可治喉痛、咳嗽。每年中秋节前,客商预早上门订购,产量供不应求。产品主要销往东莞、中山、广州及港澳地区。
白水寨番薯
白水寨番薯是
增城区农产品中特有的品牌,营养丰富,一般为紫色芯,香味独特,口感好。相传是
何仙姑路过当地,为解乡民饥饿点化而来的。2009年12月
派潭镇举办了首届白水寨番薯节。
生产情况
增城位于广州东部,是广州市辖区,全境总面积1616.47平方公里,2009年总人口约82万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约58万人。
增城区是广州地区最大的
农业生产基地之一,有常用耕地面积40.60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3.1万亩。增城区位优势明显,气候适宜,物产丰富,增城荔枝、
丝苗米、
乌榄、
凉粉草等农产品都以品质上乘、天然美味著称,有着悠久的历史,享誉海内外。2008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3.8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20元。
21世纪初,增城区通过规划建设三大
主体功能区,大力推进北部
都市型农业与生态旅游区的建设,抓住了扩基地、强科技、保质量、深加工、重宣传、畅流通等环节,发展以“好吃、好看、好玩、好销、好价”等“五好”为特征的都市型农业,促进农业与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实施了农产品品牌战略,对传统名优农产品进行了系列的开发和推广,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推介活动,创立品牌优势,发展壮大了荔枝、丝苗米、
迟菜心、凉粉草、腊味等一大批传统名优农产品,通过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和包装,引导企业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注重
策划宣传,打造产业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了农产品的销量和效益。如通过举办“增城
菜心美食节”成功打响了“
增城迟菜心” 品牌,增城迟菜心每公斤售价达38元以上,年产值达到1.5亿元;通过推动
增城丝苗米获得原产地保护认证,巩固了
丝苗米品牌,“挂绿”牌丝苗米最高销售价格达每公斤38元,经济效益显著。全区有2个农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4个农产品获得广州名优农产品称号,有广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年产值17亿多元,带动农户3万多户,带动农民增收1.3亿元。在创立农产品品牌的同时注重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先后制定了荔枝、丝苗米、
迟菜心等多个地方性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其中
增城丝苗米还制定了国家标准,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全区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达21万亩,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3个,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
评选过程
2009年,为进一步发掘我市特色农产品,扩大农业品牌效益,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与竞争力,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增城市进行了“增城十宝”农特产评选活动,在对全市农产品进行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选出了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远、最具有特色和发展潜力的农产品作为候选产品,由全市的市民进行投票评选,在投票过程中,市民非常热情踊跃,纷纷以邮寄、网站等方面进行投票。在市民投票后组织了由农业、旅游业、餐饮业等专家组成评审团,在参照市民投票的基础上,专家们对农产品进行了评选论证,选出了既是传统特色农产品,又是经济价值高、易于进行规模化生产和加工的“增城十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