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别三日
汉语成语
士别三日,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原文讲述吕蒙原是一介武夫,经孙权劝学后,渐有学识,吕蒙自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指隔了很久,常与“刮目相看”连用,形容大有长进、焕然一新。
原文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中记载:鲁肃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划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勗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难为继,且与关羽为邻。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今与为对,当有单复(单复,犹奇正,古代战术之一),以卿(卿,当为“乡”。从卢弼说)待之。”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耽悦书传,轻财尚义,所行可迹,并作国士,不亦休乎?”
译文
翻译
鲁肃临时代理周瑜的职务,去陆口的时候路过吕蒙屯兵的地方。当时鲁肃还是很轻视吕蒙的,有人劝鲁肃说:“吕蒙将军的功名一天天增长,不能拿以前的眼光看待他了,您应该重视这个事情。”鲁肃于是去拜访吕蒙。酒到酣处,吕蒙问鲁肃:“您担负重任以抵御关羽方面军,打算用什么方法应付突然发生的袭击?”鲁肃轻慢地说:“临时想办法就行。”吕蒙说:“现在东吴和西蜀是暂时联盟,关羽毕竟对我们有威胁,怎能不提早做好应对的打算呢?”于是就这个问题,为鲁肃想了五种应对的方法。鲁肃又佩服又感激,从饭桌上跨过去,坐在吕蒙旁边,手抚着吕蒙的背,亲切地说:“吕蒙,我不知道你的才能策略竟然到了如此的境地!”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并和吕蒙结为朋友,告别而去。
当初,孙权对吕蒙、蒋钦说:“你俩现在一起做当权的大官,应当多学习,对自己有好处。”吕蒙说:“在军中经常苦于军务繁忙,恐怕没有时间读书。”孙权说:“我又不是让你做编纂文档经典的博士,只是想让你多涉猎一些历史典故,你说军务繁忙,再忙也不能比我忙呀,我小时候读《诗》《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不读《易》。一直到统帅江东以后读三史(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各家的兵书,自己觉得大有益处。像你们两人,脑筋好用,学了肯定有用,为什么不去做呢?应该赶快把《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学习了。”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当年光武帝统帅兵马的时候还手不释卷,曹操也自称是老而好学,更何况是你们”
吕蒙就开始学习,终日不倦,他所看的书,连老儒生都比不了。后来鲁肃正式提升,代替周瑜。过来找吕蒙谈话,鲁肃摸着吕蒙的背说:“我以前说老弟是一介武夫,只有勇力,但是到了现在,学识也如此渊博,已经不是以前的吴下阿蒙啦。”吕蒙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兄长这么说,怎么和被人称作反应迟钝的穰侯(战国秦昭之舅魏冉,封于穰,号穰侯,范雎曾说他“反应迟”。)一样呢?兄长您现在接替公瑾(周瑜的字),已经很艰难了;又和关羽接壤,这个人年长而好学,读《左传》朗朗上口,而且非常有霸气!只是他太自负了,总是气势凌人,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是他最大的弱点。现在如果和他对垒,应该用单复阵,用卿来对付他。”秘密的对鲁肃说了三条计策,鲁肃郑重的接受了,并且保密。
孙权经常叹道:“人一边长大,一边这么学习的,像吕蒙蒋钦这样的,没人比的上。已经是荣华富贵了,还能这么学习,轻视财富,好意气,德行兼备的人,来做国家的栋梁,那不是太好了么?”
注解
本文孙权吕蒙读书时,吕蒙17岁,为一都尉,所领部下相当于童子军。
关羽单刀赴会发生在鲁肃正式接替周瑜职务以后,那时关羽50多岁,所以吕蒙说他年长而好学。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江表传》
用法
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褒义.常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一起使用。
示例
1、王小明原本成绩平平,在最后一年里用功读书,终于考上了大学,真是「士别三日」,令人刮目相看啊!
2、小文平时学习不努力,自从老师批评他以后,他刻苦学习,期末考试他竟然考了双百分,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呀。
成语典故
出处
出处一:《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出处二:《资治通鉴》卷六十六《孙权劝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典故
吕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今安徽阜南东南)人,少年时即随姊夫邓当渡江。吕蒙的姊夫邓当为孙策部将,吕蒙年仅十五六岁即随军出征。邓当死后,吕蒙代领其众,随孙权征战各地。与刘表部将黄祖作战时,吕蒙为先锋,阵斩陈就,受任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在赤壁之战中,吕蒙与周瑜、程普击败曹军,围曹仁南郡,曹仁败走,进据南郡,晋位偏将军,任浔阳县令。
吕蒙初不习文,孙权开导他和另一个勇将蒋钦说:“你们如今都身居要职,掌管国事,应当多读书,使自己不断进步。”吕蒙推托说:“在军营中常常苦于事务繁多,恐怕不容许再读书了。”孙权耐心指出:“我难道要你们去钻研经书做博士吗?只不过叫你们多浏览些书,了解历史往事,增加见识罢了。你们说谁的事务能有我这样多呢?我年轻时就读过《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不读《周易》。自我执政以来,又仔细研究了 ‘三史’ (《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及各家的兵法,自己觉得大有收益。像你们二人,思想气质颖悟,学习一定会有收益,怎么可以不读书呢?应该先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以及‘三史’。孔子曾经说过:‘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空想,没有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东汉光武帝担任着指挥战争的重担,仍是手不释卷。曹操也说自己老而好学。你们为什么偏偏不能勉励自己呢?”吕蒙从此开始学习,专心勤奋,他所看过的书籍,连那些老儒生也赶不上。
鲁肃继周瑜掌管吴军后,上任途中路过吕蒙驻地,吕蒙摆酒款待他。鲁肃还以老眼光看人,觉得吕蒙有勇无谋,但在酒宴上两人纵论天下事时,吕蒙不乏真知灼见,使鲁肃很受震惊。酒宴过后,鲁肃感叹道:“我一向认为老弟只有武略,时至今日,老弟学识出众,确非吴下阿蒙了。”吕蒙道:“士别三日,但更刮目相看。老兄今日既继任统帅,才识不如周公瑾(周瑜),又与关羽为邻,确实很难。关羽其人虽已年老却好学不倦,读《左传》朗朗上口,性格耿直有英雄之气,但却颇为自负,老兄既与之相邻,应当有好的计策对付他。”他为鲁肃筹划了三个方案,鲁肃非常感激地接受了。
相关故事
士别三日
一只小狗看见几只老鼠在偷吃主人的粮食,便走了过去。领头的一只大老鼠发现小狗来了,“噌”地蹿上一个与小狗同高的凳子上,对它说:“你别多管闲事……”
小狗半坐在老鼠的面前,歪着头听老鼠发言,只是听不懂。过了一会,它觉得老鼠的胡须很好玩,就伸出胖胖的爪子去摸老鼠的胡须。
老鼠觉得小狗冒犯了它的权威,便露出狰狞的面孔,对着小狗的爪子狠狠地咬了一口,可怜的小狗凄惨地逃走了。老鼠们在后面得意地欢呼起来。
几个月后,小狗长成了大狗。主人经常带它出去捕猎,它因骁勇顽强地与猎物搏斗而得到主人的赏识。
一天,它又发现几只老鼠在偷吃主人的粮食,便走了过去。这时那只领头的大老鼠见到它过来,对手下说:“你们看我怎么再教训它一顿!”。它“噌”地蹿上与大狗同高的一个椅子上,对大狗说:“你别多管闲事……”
大狗冷漠地听它说完,伸出它强健的爪子,“啪”地一声把它从椅子上打落下来,一口就咬断它的脖子。
别的老鼠惊叫着四散而逃。
世间万物的发展是动态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三强鼎立法则
古今中外都存在Rule of Three,直译为“三法则”,事必有三,以三段、三次、三个形式出现的事物更引人注目、说服力更强,同时又不失简洁。《说文》中这样解释“三”字: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字的厉害可见一斑。在中国成语中含有“三”字的成语数目高达300多个,低于含有“一”字的成语数目(“一”毕竟是第一),但远远高于含有其他数字的成语。举几个例子,你走在大街上你会碰见很多很多人,但是你只会对自己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中你居然遇上了一位老友,你会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如果遇上了一位大师,你会激动地说“三生有幸”;如果你遇到了一位同事,你们可能“三句话不离本行”;做错了事你会“三省吾身”,为自己“约法三章”……。
回想一下,中国历史上多少朝代都如过眼烟云,三皇五帝多了去了,但是唯独“魏”、“蜀”、“吴”这三国妇孺皆知,耳熟能详。这当然是因为小说《三国演义》,但是为什么《三国演义》这么流行?因为正好三足鼎立,还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刘备三顾茅庐,不多,也不少,恰到好处的精彩(谁记得《东周列国志》到底有多少诸侯国、多少英雄?)。文学作品中的“三”现象不是偶然的,在西方,也有一些含有三字而且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比如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Les Trois Mousquetaires)、《三只小猪》(The Three Little Pigs,西方儿童故事,这三只小猪在台湾民进党当政时还被奉为“成语”)、《三只小熊》(The Three Bears,西方儿童故事)、《活宝三人组》(The Three Stooges,美国喜剧)等。西方作家也有个与“三”有关的创作规律,他们认为某个故事情节重复三次就可以使读者进入pattern recognition(模式识别)的状态,所以耶稣被钉死必定是第三天复活,灰姑娘也一定要去三次舞会。其实这个规律也是中西贯通的,君不见,“昔孟母、择邻处”也是搬了三次家才达到了目的。从逻辑上说,“三”也是个必不可少的。苏格拉底说过:“所有人都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要死的。”这就是逻辑“三段论”,它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出发,推出一个新性质判断的推理。上面的例子就是两个包含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和判断为前提,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三段论。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三个项:大项———用P表示中项———用S表示,小项———用M表示。在三段论的三个项中,有两个作为推断依据,他们包含着一个共同的判断,他们做为前提条件。包含大项的前提是大前提,包含小项的是小前提。所有的M都要P,S是M,所以,S要P。在商场也有“三强鼎立法则”(两位美国教授Jagdish Sheth和Rajendra Sisodia的理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6 00:36
目录
概述
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