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妃
清朝关外时期君主正室
清朝关外称帝时,君主之正室称大妃。从努尔哈赤开始,正室福晋称呼为大妃。但是这种制度延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皇太极登基后,称帝,仿照明朝后宫制度,建立了一套后宫制度。规定正室大福晋或是大妃为皇后,居清宁宫。
来源
清太祖努尔哈赤(1559.2.21-1626.9.30),清太祖,清朝的奠基者,喜读《三国演义》,并将其列入军队必读书。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在东北亚地区确立地位。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对明屡战屡胜,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并迁都沈阳。1626年对明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七月中旬,努尔哈赤身患毒疽,不久去世,葬于沈阳福陵
大妃列表
清太祖元妃
佟佳·哈哈纳扎青(?-?),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一任大妃。清太宗皇太极称帝后为抬高生母地位,并未追尊嫡母皇后封号,史称清太祖元妃
清太祖继妃
富察·衮代(?~1620年),女真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任大妃,后世称太祖继妃。富察·衮代于1585年嫁与清太祖努尔哈赤为继福晋,后生下两子一女。
孝慈高皇后
叶赫那拉·孟古哲哲(1575年—1603年10月31日),女真叶赫部首领杨吉砮之女。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三任大妃,清太宗皇太极生母,清代第一位皇后(追尊),第一位叶赫那拉氏出身的皇后。
孝烈武皇后
乌拉那拉·阿巴亥(1590年—1626年)乌拉部贝勒满泰的女儿,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任大妃,清太宗皇太极继母。1601年,嫁给努尔哈赤,为侧福晋孝慈高皇后去世后被立为大福晋,独占众福晋之首,时年14岁,她为努尔哈赤生下三子,即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第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第十五子豫亲王多铎。天命五年,被庶妃德因泽揭发其与大贝勒代善有染而遭到努尔哈赤休弃,一年后又被重新立为大福晋,后金天命十一年不知何故被逼殉葬,享年37岁,与清太祖合葬于福陵,后被追谥为孝烈武皇后,全谥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但后被顺治帝罢谥,出庙。
国外
大妃在朝鲜也有出现。大妃在朝鲜的称呼制度是和中国有一定的区别的。
朝鲜王朝在独立之前,朝鲜王室典章把君主的法定母亲(正室嫡母,不一定是自己的亲生母亲)称为王大妃,君主的法定祖母(正室祖母)称为大王大妃,若是宫中有三代以上前任王妃共存时,在公开场合;
现任国王的正室被称为王妃前任国王的正室被称为王大妃前前任国王的正室被称为大王大妃但这种三代以上的前任王妃同存的情况极少,只在朝鲜成宗朝鲜哲宗朝鲜高宗时出现过,而在非公开场合,为了将数代王妃进行区分,而称呼「某大妃」(某为该前代王妃的娘家姓氏)。
朝鲜的王室在尊封王大妃和大王大妃时,并非和中国一般,以皇帝和她们之间的血缘及辈分关系进行尊封。而若是庶出的王子继承王位时,其生母的位阶并无变化,而不是像中国一样尊其为圣母皇太后。
在兄弟之间平辈之间继承王位,继任国王之嫂嫂也会被尊为王大妃(在中国只能由继任皇帝上徽号给嫂嫂,称某某皇后,如明朝天启皇帝驾崩后,其遗孀皇后张嫣,就被继任的崇祯皇帝尊为懿安皇后。清朝同治帝驾崩后,其遗孀皇后阿鲁特氏,就被继任的光绪帝尊为嘉顺皇后),若是叔伯侄间继承王位,则叔伯母也能被尊为王大妃,甚至是由王世孙而非王世子继位时,前任国王之王妃,也就是继位之王世孙的祖母,也是被尊为王大妃而不是大王大妃。换言之是以国王的任数为基准,只要新任国王一继位,前任国王的王妃,不论是否为继任国王的生母或嫡母,都一定会被尊为王大妃。《明熹宗实录》卷三十三:“登州巡抚袁可立上言:‘李珲袭爵外藩已十五年,于兹矣倧即系亲派,则该国之臣也。君臣既有定分,冠履岂容倒置。即珲果不道,亦宜听大妃具奏,待中国更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5 23:21
目录
概述
来源
大妃列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