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文子
鲁国季孙氏第二位宗主
季文子(?—前568年12月3日),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前601年—前568年执政,卒于鲁襄公五年十二月辛未(前568年12月3日)。姬姓,季氏,谥文,史称“季文子”。
人物生平
季孙行父之“孙”为尊称,“季孙”并不是氏称,“季孙某”仅限于对宗主的称谓,宗族一般成员只能称“季某”。故季孙行父为季氏,而非季孙氏
其祖父是鲁桓公之子友,公子友按照排行称“季友”,季友辅佐鲁僖公执政多年,谥成,史称“成季”。成季有子无佚,无佚生行父。季孙行父为人谨小慎微,克俭持家,执掌鲁国朝政三十多年,厉行节俭,开一代俭朴风气;开初税亩,促进鲁国的改革发展。
季孙行父上承其祖成季之遗风,下启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政治。正因为他的努力,鲁国三桓才得以顺利成长,从而成为日后凌驾于鲁君之上的强势卿家。
季文子从公元前601年至前568年共在鲁国执国政33年,辅佐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三代君主。为稳定鲁国政局,曾驱逐公孙归父出境。他执掌着鲁国朝政和财富,大权在握,一心安社稷。忠贞守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史记·鲁世家》记载:季文子当政时,“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以此来收揽人心,并招纳人才,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国语·鲁语》说:季文子身居位高权重的鲁国上卿大夫,掌握国政和统兵之权,有自己的田邑,但是他的妻子儿女却没有一个人穿绸缎衣裳;他家里的马匹,只喂青草不喂粟米孟献子的儿子仲孙很瞧不起季文子这种做法,于是就问季文子:“你身为鲁国之正卿大夫,可是你的妻子不穿丝绸衣服,你的马匹不用粟米饲养。难道你不怕国中百官耻笑你吝啬吗?难道你不顾及与诸侯交往时会影响鲁国的声誉吗?”季文子回答:“我当然也愿意穿绸衣、骑良马,可是,我看到国内老百姓吃粗粮穿破衣的还很多,我不能让全国父老姐妹粗饭破衣,而我家里的妻子儿女却过分讲究衣着饮食。我只听说人们具有高尚品德才是国家最大的荣誉,没听说过炫耀自己的美妾良马会给国家争光。”孟献子闻知,怒而将儿子仲孙幽禁了7天。受到管教的仲孙,改过前非,亦仿而学之。消息不胫而走,在季文子的倡导下,鲁国朝野出现了俭朴的风气,并为后世所传颂。
主要影响
鲁宣公之世,庄公子遂权势甚大,甚至把与他争权的孟孙氏都赶出了鲁国。公子遂,谥襄,史称“襄仲”。襄仲杀嫡立庶,把文公庶子立为国君,是为鲁宣公。彼时,军功甚大的叔孙氏也被襄仲压制得死死的。作为三桓之一,季文子谨小慎微,依附于襄仲而行事。
季文子推行初税亩,使得被困在井田制上面的奴隶、农民们解放出来,从而私田日益增多。作为首倡者的季氏及三桓纷纷抢占这些开垦私田的“隐民”,从而三桓日益壮大。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子家子语:“政自之出久矣,隐民多取食焉。为之徒者众矣,日入慝作,弗可知也。”其中所谓“隐民”实际上就是“新制”初税亩之后归附于季氏的依附农民。足见,鲁君失政的关键就在于“失民”,“无民而能逞其志者,未之有也。国君是以镇抚其民。……鲁君失民久矣,焉能逞其志?”(《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确实,对民众而言,“礼不下庶人”,老百姓本来就一个被传统礼仪遗忘的阶层,因而季文子关注是他们是否能够生存或生活得更好。鲁君“失民”,便是“失礼”,而季氏“得民”,便是“得礼”,这是后来孔子倡导“礼学”得以昌盛的主要原因。
宣公十八年,襄仲卒,子公孙归父执政。三桓的强盛让宣公和权臣公孙归父倍感不安,于是襄仲前往晋国请兵。这里要说明的是,当时鲁国已经不是一流大国,而国力衰弱,只能依附于晋、齐、楚等大国,宣公时,鲁国与晋国交好。可惜公孙归父还没成功搬来晋国军队,宣公就死了,而季文子趁机发难,备述襄仲当政时的弊端,斥责他“南通於楚,既不能固,又不能坚事齐、晋”,使鲁国没有强援。鲁国司寇表示愿意随季文子除乱。公孙归父听到这样的消息,连忙逃到齐国躲起来。季文子开始执政,辅佐宣公、成公、襄公三代鲁国国君。
人际关系
季氏:姬姓,出自鲁桓公,为三桓之一。季孙氏为鲁国正卿。季文子死后,季孙氏传到第四代人,季文子之子季孙宿(季武子)执政,从继其父而立至卒共33年(前568-前535年)。其后来是第五代∶季悼子(季孙纥),未立为卿而卒,从继其父而立至卒共5年(前535年-前530年);第六代∶季平子(季孙意如),从继其父而立至卒共25年(前530年-前505年);第七代∶季恒子季孙斯),从继其父而立至卒共13年(前505年-前492年);第八代∶季康子(季孙肥),从继其父而立至卒共24年(前492年-前468年)。
轶事典故
涉及史籍
始见于《春秋·文公六年》:“夏,季孙行父如陈。”
《史记·鲁周公世家第三》:“使我杀适立庶,以失大援者,仲也夫”
关于季文子的记载,主要收录于《春秋》及《左传》的文公、宣公、成公、襄公各节,《论语》,《史记·鲁周公世家第三》、《国语》。
论妾马
季文子任鲁宣公、成公的国相,但家中没有穿丝绸衣服的妾,厩中没有喂粮食的马。仲孙它规劝季文子说:“你是鲁国的上卿,做过两世君王的国相,你的妾不穿丝绸,马不吃粮食,人家可能会以为你吝啬,而且也不给国家带来光彩!”文子说:“我也希望妾穿丝绸,马吃粮食。然而,我看到老百姓,他们的父兄吃得粗穿得差的还很多,我因此不敢那样做。别人的父兄吃得粗穿得差,而我却给妾和马那么好的待遇,恐怕这就不是国相该做的事!况且我听说可用德行荣誉给国家增添光彩的,没有听说能用妾和马来给国家增添光彩的。”季文子把这件事告诉孟献子,献子将儿子关了七天。从此以后,子服它的妾穿的都是粗劣的布衣,喂马的饲料都不过是杂草。季文子知道这件事后,说:“犯了错误能及时改正的人,就是人上人了。”于是让子服它做了上大夫
鲁国三桓之一的季孙氏家族大多是一些私心很重的人物,但却出现了季文子(即季孙行父)这样一位优秀的政治家。
论穷通
又据《说苑·善说》记载:卫将军文子曾问子贡“季文子三穷而三通”之事,子贡回答:“其穷事贤,其通举穷,其富分贫,其贵礼贱。穷而事贤则不侮,通而举穷则忠于朋友,富而分贫则宗族亲之,贵而礼贱则百姓戴之。”富裕而能分财于贫民,老百姓就希望他更为富裕;富裕而能分财于贫穷的亲族,族人就会拥护他。这虽是小说家言,但也足以见季文子政治经验之丰富。特别是在“公室”与“次室”的斗争中,季文子实行了有利于民众的社会改革,推行“初税亩”,世代劳作在井田上的奴隶获得解放,开垦私田的“隐民”有了鲁国户口。鲁国民众拥护支持季文子的新政策,站在“次室”一边,以至于“民不知君”而只知季氏。
下令薄葬
季孙行父去世前留下遗言,要求用薄葬来举行下葬仪式。家臣收集家里的器物作为葬具。但家中没有收器,一切用具没有重复,只好以他用过的家用器皿陪葬。根据大夫入敛的礼仪,鲁大夫为他入殓,鲁襄公亲自看视。鲁襄公对季文子政绩和一生清廉给予高度评价:行父“廉忠矣!”非常感动的说:辅佐过三位国君而没有家私积蓄以大夫礼节入殓,难道说不是对国家的忠诚吗?鄫国(今山东苍山县向城西北)城西有一连绵的山麓,供奉着鄫国人世代拜谒的神庙,此山时称神峰山,山麓以北便是群山连绵的季孙氏封地费邑。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身处政治斗争旋涡之中的季文子为什么能够做到清廉节俭?关键在于他能够“三思而后行”。对于这一点,孔子曾评论说:“再,斯(或作再思)可矣。”(《论语·公冶长》)这句意思有点含糊的话成了后人对季文子或褒或贬的重要依据。比如朱熹就说季文子“三思而后行”是为自己的私利考虑,此后也有学者认为孔子是在批评季文子。但事实上,孔子对季文子的“三思而后行”是持积极而肯定的态度的。“三思”也好,“再思”也罢,都不能以今天的绝对数字为基准来理解,其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度”,要符合当时的礼制与规则,这才是孔子此话所藏的深意。在这一点上,为《论语》作过注疏的郑玄何晏邢昺刘宝楠等的解释是基本一致的。在孔子设坛讲学的过程中,曾以孔文子、子产臧文仲等享誉一时的人物说事,季文子也在其中。显然,孔子是要以这些人物的事迹来教导自己的学生,通过他们的努力建立像季文子等人那样的品行和功业,进而实现自己未竟的政治抱负。
三思而行
后世纪念
鄫国(今山东省兰陵县向城西北)城西有一连绵的山麓,供奉着鄫国人世代拜谒的神庙,此山时称神峰山,山麓以北便是群山连绵的季氏封地费邑。神峰山背负鲁国群山,面向鲁南平原,遥望鲁国次室,山上清泉长流,山前泇水环绕,是一风水宝地。鄫国人为了表示归属鲁国的诚心,鄫太子巫便将季文子灵柩迎往神峰山安葬,并将神峰山命名为鲁卿山,以此表明鄫国已正式成为鲁国的附属国鲁襄公授予行父的谥号为“文”,后人又称鲁卿山为文峰山,在其墓地前建立季文子庙,并将文峰山东鄫城西面的泇河支流河叫季文子河。文峰山号称“鲁南小泰山”,具体位置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文峰山景区主要景点有季文子墓、季文子庙、文峰积雪、文峰祠、千年银杏树、鲁南革命烈士陵园等。
参考资料
季文子.中国知网.
左传.襄公五年.古诗文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6:4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