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学,是自古及今一切关于礼的学术活动的总称,是以礼为研究对象的一个专门的学术。从内容方面看,礼学跟中国传统的哲学、宗教、政治、道德等学术互相交叉,互相渗透,同时又相对独立,具有独特的基本范畴和自成的体系。对中国传统的经学或儒学而言,礼学是它们的核心组成部分,但是从历史的实际情况看,礼学又不完全局限于经学或儒学。
词语解释
【词语】礼学
【拼音】lǐ xué
【词语解释】
1、礼经;
礼书之学。 晋
陆云 《荐张赡书》:“莫不崇典谟以教思,兴礼学以陶远。”《南齐书·王俭传》:“ 俭 长礼学,谙究
朝仪,每博议,证引
先儒,罕有其例。”《陈书·儒林传·郑灼》:“时有 晋陵
张崖 、
吴郡 陆诩 、 吴兴 沉德威 、 会稽
贺德基 ,俱以礼学自命。”
2、是自古及今一切关于礼的学术活动的总称,是以礼为研究对象的一个专门的学术。
礼学的形成
关于“礼”的起源,自然应该追溯到原始时期的祭祀仪式。
许慎《说文解字》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近代学者
王国维考证说, 卜辞中的“礼”像是用两块玉盛在器皿中去作贡奉,表现的是对祖先或上帝的崇敬。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礼”引申为
宗法制度中的行为规则,形成了一整套以区别尊卑贵贱亲疏为内涵的意识形态。再后来,“礼”由宗族内部扩展到国家的政治生活领域,就形成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到了西周以后,被进一步发展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核心政治思想,这就是完整的“礼治”理论体系。
由于这种意义上的“礼”可以“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在指导统治者的政治决策和制约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从而实现
政治稳定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西周以来的统治阶级及其御用知识分子就将如何完善礼制、利用礼制作为重大的社会学课题。经过近八百年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到了西汉中期,中国古代礼学就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此后二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的一切礼教和礼法措施几乎都未曾超越先秦礼学的基本理论范围。同时,从西周以来就开始的对于礼治的理论探讨,也在二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一直不断,成为传统儒家政治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并形成了一种底蕴深厚的综合性学术——礼学。
先秦诸子礼学
礼学产生于春秋后期。西周末至春秋,作为礼治的宗教依据的天命神学始遭怀疑、批判,随之而来的便是春秋后期的礼崩乐坏。在此历史转折之时,哲人们围绕礼治的存废、优劣而“发言”,陈述自己关于礼的理解,礼学因之而诞生。礼学诞生的标志是思想家、政治家们针对三代(夏、商、周)礼治由盛而衰、由衰而毁所导致的社会动荡,自觉反思礼的存在,张扬礼的价值,提升礼的地位,探究礼的由来。这些,为其后的礼学发展描绘了大致方向,提供了无尽的给养,并成为后世礼学发展的重要理论源泉。
道家不仅从道的高度审视自然与社会、万物与人生,而且还从道的高度审视历史。面对三代之礼及三代礼治,道家以道观之,通过道礼之辩的方式批评礼和礼治,揭露礼的社会危害性,论证道治优越于礼治,同时,又从道的维度解构礼(包括乐),试图将礼道家化,并试图通过礼的道家化而最后消解礼(
礼仪)。不过,
道家毕竟是在三代礼乐文化的滋润下孕育、生长出来的,道家对礼的根本性否定并未能彻底割断道家与礼的所有联系,这使得道家之道、道家的某些具体思想又有着礼的痕迹,道家对某些礼仪制度又有所肯定。这些,构成了道家礼学的基本内容。具体言之,老子以道观礼,从政治和理论的视角批评三代之礼和三代礼治,揭露礼和礼治的社会危害性以及理论上的错误;从本原论的高度证明道优越于礼的神学依据——天、帝、鬼神,当然也优越于礼,论证以道莅天下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从认识维度论述学道的方法——“损”,并因阐述“损”的需要,由反面论述了学礼方法——“益”;在强烈反对礼的
宗法等级性的前提下,将“道治”的实现寄托于天子、诸侯身上,并且不排斥甚至肯定丧礼和祭礼。庄子礼学同老子礼学一样,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对礼的批评构成其礼学的立足点。大体说来,庄子礼学开始于对三代之礼的政治批判,同时对三代之礼的政治价值又有所肯认,庄子礼学包括以道批礼——揭示礼的社会危害性,由礼批儒——批驳儒家守礼尊礼的理论失误,以道解礼(礼仪)——解构三代礼仪(包括日常礼仪、丧礼礼仪、斋等)且将其道家化,以礼解道——道中有礼且道为礼源等复杂内容。
儒家是三代礼乐文化的继承者、接受者。礼是先秦儒家最为重要的范畴之一,甚至构成先秦
儒家思想的核心。从“复礼”的愿望、“守礼”的立场出发,探讨三代之治乱,揭露现实之弊端,论说礼和
礼治的价值,批评法治的危害性,这是孔子、孟子和
荀子等礼学思想的共同的理路。比较而言,孔子更重视对三代之礼的历史考察,对德礼和情礼关系的多方面的分析;孟子更重视对礼的内在性的证明,对三代丧礼中厚葬久丧特征的坚守;而荀子更重视对礼之价值和本质的多层面的究探,对礼乐关系和礼法关系的多维度的思考。这些,则又使得先秦时期不同的
儒家人物的礼学思想各有其重点和特色。
孔子认为社会政治之乱,根源在于礼的毁坏与丧失,变乱为治的根本手段就是重新拾起被毁弃的礼,恢复礼治,为此,孔子从三代之礼的
相因与损益入手,承认三代之礼在礼仪层面的变化发展,坚持三代之礼的
宗法等级性,吹胀三代之礼的治世价值,鼓吹
礼治为治世良方;在礼失却强制性,越礼违礼难以禁止的情形下,试图以德为礼的支撑点和约束力量,以血亲之情为礼的基础。这些观点,构成了孔子礼学的基本框架。孟子熟悉 礼的文献,常与他人讨论礼,坚持礼的宗法等级性,肯认礼的政治价值和人生价值,既以礼为标准区别人与禽兽,又以礼为标准区别君子和小人;为证明礼的道德性与道德之礼的内在性,由人性而深入人心,叩开心灵世界,最终把礼安置于人心之中;重视丧礼,对三代丧礼持完全继承、接受的态度,力证丧礼的厚葬久丧的特征,与孔子重久丧而轻厚葬有所不同。
礼在荀子哲学中居于核心地位,荀子哲学的方方面面都是围绕着礼的阐述而展开的,并且都是组成荀子礼学体系的重要部分。大体上说,荀子礼学包括礼之价值、礼之本质以及礼乐观和礼法观等方面的内容。就礼之价值来说,荀子认为礼具有政治价值、人生价值和形上价值;就礼之本质来说,荀子认为礼主要指政治制度,兼具道德规范和宇宙之道双重意蕴;就礼乐观来说,荀子认为礼乐同功、同源,还有相同的效法对象;就礼法观来说,荀子认为礼中有法,在政治层面礼法并重,在理论层面礼尊法卑。
墨子是
墨家学派的创立者和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曾研习过周礼以致包括周礼在内的三代之礼,乃精通礼的典型人物。墨子肯定三代之礼在三代之时的政治价值和核心作用,重视礼的等级性而反对礼的
宗法性,试图通过“
尚同”来维护人的存在的等级性,通过“尚贤”来重新确立划分人的等级存在的标准;因崇天尊鬼而肯定祭祀价值,维护祭祀之礼,论证祭祀之礼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意义;揭露三代丧礼的厚葬久丧特征,歪曲儒家丧礼的久丧特征为厚葬久丧,分别予以批评,然后借用古代圣王的名义改革丧礼,创立以薄葬短丧为特征的墨家丧礼;反对三代的礼仪制度,从“节用”的维度制定了包括饮食之法、衣服之法、婚嫁之法、宫室之法等在
墨家礼仪制度;看到古代之乐在发展中的继承性,又否定乐的政治作用,视乐为危害天下的根源之一,并对此作了全面论证。墨子礼学是在反省三代之礼、批判儒家礼学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相对于三代之礼和儒家礼学来说,呈现显明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法家思想的建构过程既是从理论之维审视三代之礼和儒家崇礼观念的过程,也是从法治之维审判礼治和儒家的过程。这说明,法家对于礼、
礼治、儒家之礼乐等具有独特的“看法”,这些看法即逻辑地构成了法家礼学的基本内容。另外,法家之法毕竟脱胎于三代之礼,这使得法家人物
商鞅、
韩非等所言的法、法治都或多或少地具有礼、礼治的印记。这些,也逻辑地构成了法家礼学的基本内容。商鞅为变法而“观”礼,从治道及治道之“变”的高度审视礼,认为礼发生于变乱为治、为政天下的政治需要,是人类发展到特定时期、特定阶段的产物;礼本质上是由“人”制作出来的政治制度,并不神圣而神秘;礼只是人类社会进程中一种具体的治世之道,不具有普遍或永恒价值;三代之礼不同,三代时期各个君王所用的礼亦不同,也就是说,夏、商、周时期的礼一直在“变”,也不具有普遍或永恒价值。
至于作为儒家政治和道德思想之重要组成部分的礼,商鞅依然为变法而“观”之,并从国家强盛的基础——“
农战”和理想的治世之道——法律这双重维度批判之为国家祸乱之源。反过来,由三代之礼反“观”
商鞅之法,其所谓的法含有等级性因素,割不断与礼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更何况商鞅还将“名分”纳入其法治之中,肯定“名分”的政治作用。
韩非虽然主张法治,对于礼却没有简单地否定。他利用和强化礼的等级属性,证明君主至上的威严,强调君臣间的等级关系;除了从治道与法治的维度批判儒家,还从礼的维度批判儒家,并从礼的维度对儒家所极力宣扬的道德仁义进行改造;肯定礼仪在政治层面的价值,并将这种价值绝对化,从而违悖其法治立场;肯定礼仪在生活层面的价值在于表达情,然而又在情礼之间重情轻礼,反对礼(礼仪)的价值的异化。
两者的历史
汉代经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分为
今文经和
古文经两派。所谓的今文经派,简单的说就是经传的文字是用汉代的
隶书写的,他们最推崇孔子,而古文经派的经传是用先秦文字写的,不仅推崇孔子,还推崇周公,觉得孔子是周公的继承者。文字不同还是小事,关键的是他们所诵读的书也有差别,比如同是《春秋》“三传”,《公羊》、《榖梁》和《左传》,今文经崇信《公羊》、《榖梁》,而古文经崇信《左传》,所信不同,那么解读的方式便产生了差别。如果仅仅是学术的争论,那倒没什么,可是这又涉及到国家应该将哪种经传立为官学,作为立国的指导思想,这个问题就严重了,于是人们便争执不休。从总体上来看,西汉是今文经派的天下,毕竟
刘歆挑起这场争论是在西汉末年,东汉
今文经学派的势头有所减弱,古文经学派逐渐占了上风。
到了东汉后期,出现了一个大学问家,他叫
郑玄,高密人,所以有时候人称“郑高密”。他对“六经”无所不通,(汉代“
乐经”早已失传,其实只有“五经”。)不仅如此,就是解释“六经”的两个学派——今古文经,也了若指掌,于是他遍注群经,将今文经学派和
古文经学派中的优点都融为一炉。从他开始,
两汉经学中所谓的家法师法就不再区别了。后来曹魏时期,有个专门挑他毛病的
王肃,也遍注群经,处处反对郑玄,但即使如此,王肃争得也不是家法和师法,今、古争辩由此告一段落。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们喜欢
清谈,即所谓的谈玄,玄指“三玄”,即《易》、《老》、《庄》,后来佛教流行了,人们又谈佛理。这个时期人们不重视儒学,独“三礼”是个例外,尤其是《礼记》中的《丧服礼》。这是因为这个时期,国家采用
九品中正的方法选拔官员,品评一个人首先要看门第。由此门第就特别重要,门第重要,嫡庶也就重要了,分别嫡庶的重要体现就是
丧服制度,所以人们也就爱讨论这门学问。以至于聚谈的时候,有些题目也是从《礼记》中找的。另外,还有一项应该附带说明的是,先前人们所说的“礼经”是指《士礼》十七篇,如今已经修改,变成了《礼记》。
到唐代,唐太宗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继续推行
隋文帝创立的
科举考试制度,他还派人整理“五经”。因为科举首先要看文学才能,所以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经学的地位。担任整理“五经”工作的人就是大学问家
孔颖达,孔颖达组织了一批人来写“五经正义”,将前代的研究成绩作了一次总结,同时也向世人提供了经传解释的定本。“三礼”中,孔颖达作了《礼记正义》,另一个礼学家
贾公彦仿照《
五经正义》写了《周礼义疏》和《仪礼义疏》,他也帮孔颖达写过《礼记正义》。
本来“五经”是自汉代流传下来的说法,唐朝人觉得经传并行,不可分离,有些“传”的地位并不比经地位差,于是他们就确定了“
九经”作为官学,于是《春秋》三传中的《公》、《榖》以及“三礼”中的《周礼》、《
仪礼》也升格为九经之一了。晚唐的时候,《论语》、《
尔雅》、《
孝经》也充列其中,变为十二经。到南宋的时候,人们觉得《孟子》也很重要,于是又列入其中,最终成为“
十三经”。其实《论语》、《孝经》在唐以前都是入学儿童读的书,《尔雅》是一部字书,《孟子》被尊崇还是韩愈提出儒学
道统以后的事情。
有宋一代,汉朝人那种治学的路数已经不行了,人们不再满足于章句注疏,家法师法,而是喜欢议论。这就是理学,所谓的理学虽然旨在强调“
格物致知”、“存天理,
灭人欲”,但这人欲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扼杀人欲,而是希望通过对人之自然欲望的调节,达到回归被自然欲望所屏蔽的质朴本性,即仁义之性,追究起来大概就是“善性”吧!换句话说,他们推求的是“内圣外王”的人格,所以理学大师单单从《礼记》中抽出《大学》和《中庸》两篇来加以阐释,前者指出修身的路数,后者辨明修身的境界。(《
中庸》前代也有单单抽出来解释的,但不似朱熹这样有逻辑理路。朱熹还把大学的次序调整了一番。)再与《
论语》、《孟子》凑在一起,合为《四书》。元、明、清三代的士子科举便在这《四书》中讨生活了。
明代王阳明的影响很大,他继承的是南宋
陆九渊那一派,在宋儒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被称为“
心学”,讲“
致良知”,
心即理。不过“心学”的末流像狂禅一样,明朝灭亡后,那些遗老们就开始反思朱明灭掉的原因,觉得心学之空谈浮躁不可免责,于是认为空谈说理,不如求诸经典,做些实际的工作。总体来说元、明二代,礼学都不是很发达。
明亡之后,有的学者认为,理学再也说不出新的道理了,再争论下去还是经典该怎么解释的问题,根据还是章句训诂。
顾炎武就说要“以经学济理学之穷”,自顾炎武、
黄宗羲后,那种恢复朴质的治学风气渐渐浓了起来,在这种风气影响下的学术被称为“朴学”。(或者被称为汉学。)到乾嘉时代,朴学之风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思潮,他们认为要恢复汉人治学的特点,于是他们去努力,结果他们去作训诂研究,甚至比汉朝人搞得更好。这个时期还形成了两个有名的学派,一个是以徽州
戴震为首的徽派,也叫
皖派、皖学,另一个是以吴兴惠栋为首的
吴派。吴派易学最有特点。(也有人认为后来还有融合二派的
扬州学派。)皖派精于小学、天算,尤擅“三礼”。戴震曾负责《四库全书》中经部的审校工作。戴震的老师是江永,跟江永学习而以礼学见长的还有
程瑶田、金榜等,皖学中的后起之秀还有
凌廷堪,他是戴震的私淑弟子。此外还有被称为扬派的
阮元后来
刊刻了《
十三经注疏》。凌、阮二人还将
顾炎武的观点再向前推一步,说“礼学即理学”,与此同时,出现了一批人对礼学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学者,如
秦蕙田、
黄式三、
黄以周父子、
陈澧、
胡培翚、孙诒让等人。
今文经学以理论见长,到了晚清之际,康有为等人为了变法革新,提倡汉代今文经学,于是作了一部《
新学伪经考》,所谓的新学,就是王莽代汉,号为
新朝,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他将
刘歆所倡议的
古文经都立为官学。
康有为说这些古文经都是刘歆伪造的。如果这个结论成立,清儒们的考证就要大打折扣了。不过,这中间并不是纯粹的学术问题,所以比较麻烦。我们也就点到为止。
礼学论著目录
通论
1、吴 虞:《
礼论》,《新青年》 3卷3期 页1-8 1917年5月。
2、廖 平:《
礼说》,四川 存古书局 1918年;又见《
六译馆丛书》,四川 存古书局汇印
本 1921年。
3、
曾运乾:《原礼》,《新民》1卷1期 页36-46 1935年5月。
4、罗倬汉:《论礼乐之起源》,《学原》1卷7期 页46-52 1947年11月。
5、黄季刚:《礼学略说》,《文艺从刊》(
中央大学)2卷2期,1936年1月;又见《黄侃论学杂著》,页444-481,上海
中华书局,1964年;台北
台湾中华书局 1969年8月;台北 汉京文化事业公司 1984年7月。
6、李 濂:《礼乐一元论》,《清华学报》11卷1期,页221-237,1936年1月。
7、易 心:《礼之意义及作用》,《新东方》(上海)1卷1期,页204-207,1940年2月。
8、杨向奎:《说礼》,《责善》半月刊,1卷6期,页2-7,1940年5月。
9、王梦鸥:《原礼》,《文化先锋》1卷12期,页4-6,1942年11月。
10、
缪凤林:《礼的研究》,《图书月刊》3卷3、4期合刊,页9-18,1944年5月。
11、罗孟韦:《
礼说》,《文理学报》1卷2期,页1-9,1946年12月。
12、金 台:《论礼教》,《正风》半月刊,3卷10期,1948年1月。
13、
周谷城:《“礼”“乐”新解》,《文汇报》4版,1962年9月。
14、
王国维:《释礼》,《
观堂集林》,
中华书局1959年,290页。
15、
柳诒征:《中国礼俗史发凡》,《柳诒征说文化》,255—301页。原载一九四七年《学原》
第一卷第一期。
16、
刘师培:《古政原始论》,《
刘申叔遗书》,
江苏古籍出版社。
17、
杨志刚:《
中国礼仪制度研究》,1—13页,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8、
顾希佳:《
礼仪与中国文化》,73—88页,
人民出版社,2001年。
19、周 何:《礼的起源》,台湾 《国文天地》144期。
20、大 可:《论先秦礼乐的发展变迁及其思想作用》,《黄钟(武汉音乐学报)》1994年第4期,36—39页。
21、顾希佳:《关于礼仪起源几种成说的辨析》,《唐都学刊》2001年第2期,70—74 页。
22、
吴汝祚:《良渚文化礼制的形成及其影响》,《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1期,33—37页。
23、杨 群:《从考古发现看礼和礼制的起源与发展》,《
孔子研究》,1990年第3期,3-11页。
24、
许顺湛:《论古代礼制的产生、形成与历史作用》,《许顺湛考古论集》,115—142页,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原载《洛阳考古四十年》,
科学出版社,1996年。
25、
朱凤瀚:《试论中国早期文明诸社会因素的物化表现》,《文物》2001年2期。
26、
马健鹰:《“礼之初始诸饮食”质疑》,《江汉大学学报》,1998年1期,95—98页。
27、
李衡眉:《礼义起源于有虞氏》,《
烟台大学学报》,1997年4期,69—72页。
28、
杨英杰:《关于礼起源的再探讨》,《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6期,91—94页。
29、郝文勉:《礼仪溯源》,《
史学月刊》1997年2期,109—111页。
30、金尚理、陈代波:《从神道到人道—谈礼在原始宗教阶段的演化及其对中国早期民族精神的影响》,《
复旦学报》2001年3期,43—48页。
31、张 辛:《由大一、混沌说礼—兼论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
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4期,86—94页。
32、
雷汉卿:《礼字原始探微》,《
西北师大学报》1995年期,35—39页。
33、谢瑞芳:《中国古代礼仪探源》,《
湖南社会科学》1997年4期,84—87页。
34、
陈剩勇:《良渚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浙江学刊》1996年5期,30—31页。
35、王哓峰:《礼的起源、发展与功能》,《
唐都学刊》2000年3期,103—107页。
36、
李禹阶:《史前中原地区的宗教崇拜和礼的起源》〈中国史研究〉1995年期,101—109页。
37、高 明:《〈原礼〉中国政治思想与制度史论集三》,页1-10,台北 中华文化出版事
业委员会 1954年11月;又见《礼学新探》页1-12,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1963年11月;台北 台湾学生书局 1977年9月;又见《高明文辑》
上册,页211-220, 台北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8年7月。
38、章权才:《礼的起源和本质》,《学术月刊》1963年8期,48—58页。
39、
杨向奎:《礼的起源》,《
孔子研究》1986年1期,30-36页。
40、
陈科华:《礼的起源与人类社会两种生产:──兼论孔子的“复礼”思路》,《
益阳师专学报》,1995年1期。
41、
惠吉兴:《近年礼学研究综述》,《
河北学刊》2000年2期,105—109页。
42、
姜亮夫:《释礼》,《语言文字学术论文集》,147-150,上海
知识出版社,1989年1月。
43、杜国庠:《略论礼乐起源及中国礼学的发展——给提倡制礼作乐的先生们的一个答覆》, 《杜国庠思想论集》,页263-293,
汕头大学出版社 1997年10月;原载《群众周刊》9卷20期,页901-911,1944年10月。
44、杜国庠:《
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北京 三联书店,1955年10月。
45、张 力:《古礼探源》,《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页55-60转页11,1991年。
46、庄福林:《礼的起源、实质及从礼到法的转变》,《东北师范大学毕业论文》,徐喜辰指导。
47、姚伟均:《礼的发展脉络及其价值》,《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72-77页。
48、高树帜:《中华礼文化的由来及其精华》,《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页58-63转页69。
49、高伟杰:《试论中国交际礼仪的起源和发展》,《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12-17,1993年第3期 。
50、谢瑞芳:《中国古代礼仪探源》,《
湖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84-87页。
51、李衡眉:《礼义起源于有虞氏说》,《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84-87页 。
52、
陈剩勇:《“夏礼”初探》,《孔孟月刊》33卷4期,12-28页,1994年12月。
53、
何炳棣:《原礼》,《二十一世纪》11,页102-110,1992年6月。
54、
金景芳:《谈礼》,《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页5-11,1996年12月;《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1期,页11-17,1997年。
55、赵 明:《泛论礼的历史根源》,《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页62-68,1995年1 月。
56、周 何:《礼的起源》,台北 《国文天地》页28-32,1997年5月。
57、周 何:《经典的智慧十六:礼的起源》,《国文天地》第12卷第12期,页28-32,1997年5月。
58、廖焕超:《试论礼之起源》,《营口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页14-18。
59、解劲良:《古代礼的萌芽和确立》,《语文应用与教育》,1996年第4期,页41-42。
60、阎景瀚:《“礼”的继承与改造》,《陕西文史》1997年第2期,页8-9。
61、吴贤哲:《从礼经看礼的起源功用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孔子研究》,1996年第2期,页3-10,1996年6月。
62、罗通秀:《论礼的意义及缘起》,《 江汉论坛》1994年第9期,32-38页。
63、陈剩勇:《礼的起源--兼论良渚文化与文明起源》,《
汉学研究》,1999年6月,页49-77。
64、
林国良:《礼的渊源与始意》,《吴凤学报》10,2002年5月,页387-394。
65、
常金仓:《手势语言与原始礼仪》,《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1期,26—32页。
66、常金仓:《先秦礼仪风俗的演化规律》,《北方论从》1993年第1期 ,88-93页。
67、
许嘉璐:《礼、俗与语言》,《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68、杜维明:《作为人性化过程的“礼”》,《
人性与自我修养》,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2年6月。
69、刘德增:《礼与中国文化的再探讨》,《
齐鲁学刊》,1989年第3期,页83-88。
70、蔡 峰:《先秦时期礼俗的发展历程及其界说》,《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65-70页。
71、吴成国:《论孔、孟、荀礼的起源观》,《
湖北大学学报》2002年6期,89—93页。
72、王 晖:《周代大礼反本归朴说》,《
齐鲁学刊》1997年5期,41—47页。
73、
吴十洲:《古礼字新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6期,33—79页。
74、王启发:《礼的属性与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6期,75—80页。
75、许司东:《从仁礼起源论孔子的仁礼关系》,《
渭南师专学报》1996年4期,10—12页。
76、杜 培:《荀子礼之起源与本质的思想探析》,《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5期,20—23页。
77、张晓虎:《关于中国古代礼文化的若干思考》,《学术月刊》2002年2期,25—29页。
78、
杨英杰:《关于礼起源的再探讨》,《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6期,91—94页。
79、
罗宗涛:《探礼》,《孔孟月刊》13卷第2期,15—17页。
80、
张奇伟:《礼的起源之历史思考》,《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3期,32—34页。
81、
黄开国:《春秋时期的礼论》,《孔孟月刊》32卷12期, 8-13页。
82、蔡介民:《中国礼学史刍议》,《新东方》(上海)1卷9期,2卷1、3期,1940年-1941年5月
83、
李源澄、《礼之衍变》,《文教丛刊》1卷5、6期合刊,页29-37,1946年11月。
84、蒋孔阳:《谈先秦时代的“礼乐”制度》,《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2期,页32-36
85、赵雅博:《先秦论礼》,《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9卷8期,页5-13,1986年8月。
86、
韩东育:《从周代社会结构看“礼”的社会功能》,《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3期 页61-66。
87、
郝铁川:《论周朝的礼制》,《
江海学刊》1987年4期,页 64-69,1987年7月。
88、郑 均:《春秋时代“礼”未成书考》,《中华文化复兴月刊》 18卷8期,页33-35,1985年8月
丧祭研究
89、李毓善:《文化的变迁——由礼记有关丧葬之记述论说》(上),《辅仁国文学报》第10集,页1-19,1994年4月;(下),《辅仁国文学报》第12集,页11-51,1996年8月。
90、钱玄、钱兴奇:《丧礼通考》,《古文献研究文集》第2辑,1—24页,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1987年12月。
91、丁凌华:《中国古代丧服服叙制度源流考辨》,《经学研究论丛》2辑,11—40页,中坜 圣环图书公司1994年10月
92、刘曙光:《丧葬礼俗起源初探》,《
中原文物》1994年2期,62—66页。
93、
汪宁生:《古代特殊葬俗丛考》,《故宫文物月刊》,第15卷第8期,98—111页,1997年1月。
94、
吴存浩:《西周时代丧俗试论》,《
民俗研究》,1997年2期,86—90页。
95、
常金仓:《周代丧葬礼俗中的史前文化因素》,《
山西大学学报》1994年1期,62—66页。
96、
黄彰健:《论令彝书:周公子明保丧服制度有关》,《
周公孔子研究》,107—129页,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7年4月。
97、刘 绪:《春秋时期丧葬制度中的葬月与葬日》,《考古学研究》(二),189—200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
98、李祚唐:《论中国古代的服丧期限——三年之丧期限的演变》,《学术月刊》1994年12期,55—60页。
99、杨 军:《论三年之丧》,《
齐鲁学刊》1996年6期,24—26页,1996年。
100、
杨朝明:《三年之丧应为殷代遗制说》,《
史学月刊》1995年2期,13—17页转12页。
101、林素英:《汉代以前的丧礼探讨》(一)——(十三—),《孔孟月刊》33卷6—12期;34卷11、12期;35卷1—3期。
102、
方述鑫:《三年之丧起源新探》,《
四川大学学报》2002年2 期,98—103页。
103、丁 鼎:《试论丧服习俗的起源》,《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4期,120—124页。
104、丁 鼎:《三年之丧源流考论》,《
史学集刊》2001年1期,7—15页。
105、印 群:《论周代列鼎制度的嬗变——质疑“春秋礼制崩坏说”》,《
辽宁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45—49页。
106、刘曙光:《丧葬礼俗起源初探》,《
中原文物》1994年2期,62—66页。
107、格拉耐撰,张铭远译:《
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9年7月
108、
葛志毅:《周原甲骨与古代祭礼考辨》,《
史学集刊》,1989年第4期,页1-6。
109、
张鹤泉:《
周代祭祀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1989年,金景芳指导。
110、周 何:《专称与通名的混淆——奠与祭》,《
古礼今谈》页219-221,台北 《国文天地》杂志社,1992年5月。
111、张继涛:《先秦社会对上帝的祭祀》,《南都学坛》(社科版),1989年第2期,页71-75。
112、张鹤泉:《周代郊天之祭初探》,《史学集刊》,1990年第1期,页8-15。
113、席涵静:《周社类别考》,《复兴岗学报》第39期,页357-372,1988年6月。
114、
王宝生:《我国上古三代的社神崇拜》,《
历史教学问题》1988年第5期,页7-11。
115、葛英会:《周祭卜辞中的直系先妣及其相关问题》,《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1月
116、董丰垣:《东周祖文宗武辨》,《质疑删存、识小编、读书杂记》,页94-95,北京
中华书局 1988年3月
117、胡新生:《周代祭祀中的立尸礼及其宗教意义》,《
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4期,页14-25。
118、王福全:《古代祭墓风俗》,《
民俗研究》1990年第4期,页30-31。
119、李玉洁:《论周代的尸祭及其源流》,《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
页27-30 1992年1月
120、顾 洪:《试论“三年之丧”起源》,《
齐鲁学刊》1989年第3期,页57-65。
121、黄瑞琦:《“三年之丧”起源考辨》,《齐鲁学刊》1988年第2期,页49-52。
122、丁凌华:《中国古代守丧之制述论》,《
史林》1990年第11期,页1-7。
123、
李玉洁: 《试论我国古代棺椁制度》,《
中原文物》1990年第2期,页81-84。
124、胡新生:《周代殡礼考》,《
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3期,页65-73。
125、孙中家、林黎明:《先秦葬制初探》,《北方论从》,1990年第1期,96-100页。
126、李玉洁:《先秦丧葬制度研究》,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127、张 勇:《明器起源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华夏考古》2002年3期,24—30页。
128、林 澐:《周代用鼎制度商榷》,《
史学集刊》1990年第3期,页12-23,1990年8月。
张鹤泉:《
周代祭祀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 1989年
金景芳指导
张树国:《诗、乐、舞—中国上古祭祀歌辞研究》,博士论文。
朱顺龙:《殷代祭礼研究》(博士论文)
杨宽、吴浩坤教授指导。
雷闻:《隋唐国家祭祀与民间社会关系研究》(博士论文)
刘源:《
商周祭祖礼研究》(博士论文),
朱凤瀚教授指导
何长文:《先秦祭祀文化与文学》[博士论文],
李炳海教授
文木发:《商周祭祀铭文研究》博士论文,
李树军:《
周颂》的神灵意识与先秦
祭祀文化(硕士论文)
王祥龄:《中国古代崇祖敬天思想研究》
(清)蓝钟瑞等纂:《文庙丁祭谱》《文庙从祀位次考》
林素英:代祭礼中之政教观——以《礼记》成书前为论,
文津出版社1997年。
清吴颖炎辑:《国学备纂》礼学;礼制一
杨英:《四世纪以前中国古代的王朝祭礼及其演进规律》,博士论文,
阎步克指导,2001年。
胡新生:《周代宗教形态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1987年,
田昌五指导。
章群:《宗庙与家庙》唐文化研究论文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中国古代
礼制建筑研究,[博士论文],
曹春平著 ;
潘谷西教授指导
先秦礼学思想及其与中国传统社会的整合,博士论文,刘丰著
先秦礼乐,刘清河,
李锐著台北县 : 云龙出版社, 1995
周代
礼乐文化研究 [博士论文] / 王雅著 ;
金景芳教授指导
秦汉礼乐教化论 [博士论文] /
苏志宏著 ;
蔡仪研究员指导. --
甲骨文考释研究 [博士论文] / 张德劭著 ;
李玲璞教授指导
殷卜辞中商王庙主问题研究 [硕士论文] / 胡辉平著,
冯时指导
周初
礼乐文明实证 [博士论文] : 《诗经·周颂》研究 /
殷周之际“天”“德”“礼”的综合融通 [博士论文] / 祁洞之著
周代宗教思想的演进 [博士论文] / 张晓虎著 ;
张岂之教授
周代
礼乐文化研究 [博士论文] / 王雅著 ;
金景芳教授指导
历代郊祀志一卷 (清)[佚名]撰
中国古代崇祖敬天思想研究 [海外学位论文] / 王祥龄著 ;
仪礼祭礼新探 [海外中文图书] / 韩碧琴
《仪礼》思想研究 [博士论文] / 马增强著 ;
刘宝才指导
张秉权:《殷代的巫术与祭祀》,《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9本3分册。
刘雨:《金文中的祭》
《金文祭的断代意义》
《西周金文中祭祖礼》,《
考古学报》1989年4期。
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考古学报》1962年1期。
葛英会:《卜辞衣祀与周礼之祭》,《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考古学卷)》,北京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董莲池:《殷周禘祀探真》,《
人文杂志》1994年5 期,75——77 页,转78页。
刘源;《商代后期祭祖仪式类型》,《历史研究》
礼制起源研究
1、冠 礼
129、黄俊郎:《冠礼的起源及其意义》,《孔孟月刊》19卷2期,页10-15,1980年10月。
130、徐福全:《成年礼的渊源与时代意义》,《台北文献》第95期,1991年3月,页25-50。
131、彭 林:《士冠礼的礼法和礼义》,《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2辑,5—12页,
三秦出版社1994年
132、
尹德民:《仪礼冠礼、成年礼礼原》,《台北文献》第113期,页43-51,1995年9月。
133、叶国良:《冠笄之礼的演变与字说兴衰的关系——兼论文体兴衰的原因》,《台大中文学报》12 期,2000年5月,页57-59+61-78。
2、婚 礼
134、
顾颉刚:《由“烝”“报”等婚姻方式看社会制度的变迁》,《文史》14、15辑,计54页,
中华书局,1982年7、9月。
135、周国荣:《媵婚制述论》,《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1期,页114-115转页125,1985年。
136、黄 浩:《昏礼起源考辨》,《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页101-109。
137、李衡眉:《试论婚礼形成的时间和原因》,《
云南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页60-66。
138、王文锦:《我国远古的一种婚姻形态》,《
文史知识》1987年第11期,页42。
139、盛 义:《先秦婚俗散论》,《
民俗研究》1989年第3期,页49-57。
140、郑慧生:《周代婚姻关系与国家政治》,《上古华夏妇女与婚姻》页200-227,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8月
141、张彦修:《西周春秋一夫一妻制婚姻的时代特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页37-42。
142、
王玉波:《中国婚礼的产生与演变》,《历史研究》1990年第4期,页79-94。
143、李衡眉:《周代婚姻禁忌述略》,《
人文杂志》1990年第6期,页78-81。
144、蔡 峰:《西周春秋的婚制与婚俗》,《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页37-44。
145、张彦修:《论西周春秋的婚姻礼仪及其社会功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页55-59。
146、卢 云:《先秦两汉时期婚姻礼制的地域扩展与阶层传播》,《历史地理》第8辑,页113-132,1990年7月。
147、蔡 峰:《从春秋战国时的婚俗变异看当时社会的进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页29-34。
148、文 功:《春秋时期婚姻状况中的原始遗存》,《
广西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
149、宋秀丽:《春秋婚制考述》,《
贵州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1年第10期,页21-24转页36。
150、盛 义:《中国古代婚龄考释》,《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页73-79。
151、翟婉华:《试论中国古代的婚姻六礼及其实质》,《
兰州学刊》1991年第2期,页90-96。
152、
陈永生:《“同姓不婚”的历史探讨》,《
社会科学家》1987年第5期,页56-63。
153、李衡眉:《论周代的“同姓不婚”礼俗》,《
齐鲁学刊》1988年第5期。
154、
李衡眉:《也谈齐国“同姓不婚”习俗》,《学术月刊》1991年第8期,页60-62。
155、葛生华:《试析西周“同姓不婚”制》,《兰州学刊》1992年第1期,页69-75。
156、
李炳海:《先秦新婚习俗的多元性及其演变——〈仪礼〉、〈诗经〉对比研究》,《学术论丛》1994年第2期,页67-71。
157、云博生:《春秋与春秋左传反映的原始婚俗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页47-52。
158、
邓伟志:《从左传看春秋时期的妇女和婚姻问题》,《唐前婚姻》页30-94,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8月。
159、
骆宾基:《从叔孙氏始祖“僖叔”的亲称看齐鲁三世属于古昭穆制的婚姻关系:读书随笔》,《
克山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2期,页15-20。
3、其 它
160、姜 楠:《“射礼”源流考》,《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6期,页53-55。
161、王国维:《祼礼榷》,《广仓学君丛书》甲类(又名《学术丛编》)第一集,上海 圣
明智大学排印本 1916年
162、许新堂:《八蜡考》,《
民彝》1卷1期,1927年8月。
163、
容肇祖:《月令的来源考》,《
燕京学报》18期,页97-105,1935年12月。杨建芳:
164、卷 章:《读容肇祖先生“月令的来源考”质疑》,《益世报》(天津)读书副刊,38期, 1936年3月15日。
165、蒙季甫:《月令之渊源与其意义》,《图书集刊》6期,页9-10,1945年5月。
166、许维遹:《飨礼考》,《清华学报》14卷1期,页119-154,1947年10月。
167、陈 槃:《田祭歧说释义》,《大陆杂志》3卷4期,页12-15,1951年8月;《通论经学》页254-257,台北 大陆杂志社。
168、
胡玉缙:《夜饮礼考》,《
许庼学林》页61-63,北京
中华书局,1958年7月;台北
世界书局,1963年4月。
169、林政华:《论投壶之礼及其相关问题》,《孔孟月刊》22卷9期,页9-10,1984年5月。
170、叶文琦:《左传中士与庶人的身份地位及其演变》,
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8年,许锬辉指导。
171、《龙纹﹑涡纹﹑谷纹﹑蒲纹﹑乳丁纹﹑东周玉器主要纹饰的演变及定名, 兼论〈周礼〉成书年代》,《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22,页87-102,1991 年。
172、
高智群:《献俘礼研究》(上),《文史》第35辑,页1-20,
中华书局 1992年6月; (下)文史 第36辑 页11-26 中华书局 1992年8月。
173、周聪俊:《殷周礼制中醴及醴器研究》,《大陆杂志》86:4,页1-14,1993年4月。
宗法昭穆制度
174、
章太炎:《夏用青说》,《
雅言》(上海)1卷9期,1914年8月。
175、章太炎:《不麾蚤(礼记礼器)》,《
章太炎全集》第1册,《膏兰室札记》页234-235,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
176、章太炎:《或素或青夏造殷因(礼记礼器)》,《章太炎全集》第1册,《膏兰室札记》页226,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
177、章太炎:《乡为田烛(礼记郊特牲)》,《章太炎全集》第1册,《膏兰室札记》页152-153,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
178、章太炎:《有由辟焉(礼记郊特牲)》,《
章太炎全集》第1册,《膏兰室札记》页170,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
179、李 杜:《礼记言礼的本源及其与人生政制的关系》,《人生》26卷8期,页8-16,1963年9月。
180、钱 杭:《周礼宗法制度略论》,《中华文史论丛》1986年1辑(总37辑),页97-118,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3月。
左传与礼
181、江 瀚:《天子七庙说》,《中国学报》(
洪宪)第1册,经类,页1,1916年1月。
182、
刘师培:《立庙议》,《中国学报》(洪宪)第1册,经类,页1-2,1916年1月。
183、
张其淦:《左传礼说》,排印本 1926年;寓园丛书本,1930年;台北 力行书局,1970年6月(经学粹编之11)。
184、宋鼎宗:《左氏传宾礼嘉礼考》,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71年,程发轫指导。
185、白慕唐:《左传中关于礼的史料分析》,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72年,
李宗侗指导。
186、小林茂:《春秋左氏议礼考述》,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81年,周何指导。
187、赵雅博:《我国古籍有关礼之研究》,《中国国学》第 16期,页23-41,1988年10月。
188、何 新:《学宫、辟雍、冠礼以及死亡与再生》,《中国远古神话与历史新探》页203-211,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89,
常林炎:《尊右、尊左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5期,页23-27。
190、
李向平:《西周春秋时期士阶层宗法制度研究》,《历史研究》1986年第5期,页154-167。
191、
刘家和:《宗法辨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页1-9。
192、徐裕健:《礼制建筑——“明堂”空间形式演变之研究》,《逢甲建筑》第24期,页87-96,1987年6月。
193、章景明:《周人宗法制度考》,《幼狮学志》第19卷第3期,页54-89,1987年5月。
194、钱 杭:《周代宗法制度史研究》,上海
学林出版社,1991年8月。
195、李 唐:《古代的礼制》,《
唐都学刊》1990年第1期,页1-9,1990年。
196、岑盛之:《宗法述图》,《学艺》(上海)18卷7期,页9-16 转页21,1948年7月。
197、陈 森:《论宗法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页53-58,1989年3月。
198、
李向平:《西周春秋时期庶人宗法组织研究》,《历史研究》1989年第2期,页120-133。
199、梁 颖:《西周春秋时代宗法制度成因试探》,《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页52-58。
200、
钱宗范:《周代宗法制度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
201、王 超:《宗法制度夏的西周官制》,《中国历代官职与文化》页23-34,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年12月。
202、
李衡眉:《昭穆制度与周人早期婚姻形式》,《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页12-25,1990年4月
203、钱宗范:《周代宗法制度新论》(上),《
历史教学问题》,1990年第2期,页1-6转页41;(下),《历史教学问题》1991年第3期,页1-7。
204、林 岗:《宗法新解》,《九州学刊》第4卷第2期,页119-128,1991年7月。
205、吴浩坤:《西周和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的几个问题》,《古史探索与古籍研究》页49-65,台北 贯雅文化事业公司,1992年12月。
206、
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1988年,
金景芳指导。
207、
吕文郁:《周代采邑制度研究》,台北
文津出版社,1992年3月。
208、庞 朴:《昭穆新考》,《国学今论》页169-172,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
209、力 量:《周代昭穆制度研究综述》,《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8期,页14-16。
210、蔡 峰:《论春秋战国时期礼俗世风的变化》,《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页52-56。
211、刘正浩:《氏制制度考源》,《左海沟沉》页235-258,台北 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11月。
212、王恩田:《周代昭穆制度源流》,《西周史论文集》(下)页675-692,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
213、李 辑:《周代沿袭“殷礼”后的生动思想》,《中国远古暨三代思想史》页107-122,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214、商国君:《先秦礼学的历史轨迹》,《天津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215、陈芳妹:《艺术与宗教¬――以商代青铜艺术的发展与随葬礼制的变迁为例》,《故宫学术季刊》18:3,页1-92+193-194,2001年春。
216、吴韦琏:《从客家人丧葬礼仪看儒家礼制的沿革》,《坜商学报》7,页12-32,1999年
5月。
217、于载洽:《孔子理论社会学说的本质——仁礼之衍化及功过》,《中华易学》18:4=208, 1997年6月,页62-67。
218、王 建:《试论避讳在中国的起源》,《大陆杂志》104:6,2002年6月,页21-29。
219、Anderson, Perry著、盛勤、闻钟译:《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二十一世纪》58,2000
年4月,页39-45,《轴心文明与二十一世纪》(2)。
220、宋光宇:《中国占卜术的起源》,《历史月刊》126,1998年7月, 页28-30。
221、
张光直:《中国殷商民族之起源和殷商文明之形成》,《中国民族学会通讯》36,1998年4月。
222、尤仁德:《玉器与中国文明起源》,《故宫文物月刊》15:3=171,1997年6月,页78-91。
223、黄献荣:《论国家之起源》,《致理学报》8,1994年11月,页233-247。
224、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
225、邱衍文:《
中国上古礼制考辨》,台北
文津出版社,1990年6月。
226、
常金仓:《
周代礼俗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1989年,
金景芳指导。
227、邹昌林:《
中国古礼研究》,台北 文津出版社,1992年9月。
228、
李学勤:《古代礼制》,《
中国文化史概要》页1-13,台北 明文书局,1989年9月。
229、席涵静:《先秦礼祀之研究》,台北 众望文化事业公司,1992年6月。
日本学者论著
230、加藤常贤:《礼の起源》第4号(1963):《日本の哲学思想》
231、加藤常贤:《东洋史》D-13:《礼の起源と其発达》,中文馆书店,凾欠, 昭18, 1。
232、栗原圭介:《礼乐思想形成における相关关系と礼的机能》,第二十九集,1977年。
234、谷田孝之:《中国古代昭穆制度发生に关する一考察》,第三十三集,1981年。
235、栗原圭介:《古代中国の仪礼的惯行と原始心性─セム族宗教との比较を通して─》,第三十五集,1983年。
236、小泷敬道:《投壶礼の起源と仪礼的意义づけ》,第三十九集,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