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招(?-580年8月24日),字豆卢突,鲜卑族。
北周宗室大臣,北周文帝
宇文泰第九子。
宇文招,字豆卢突,是北周文帝
宇文泰的第九个儿子,母亲为文帝姬妾王氏,为周孝闵帝
宇文觉、周明帝
宇文毓、周武帝
宇文邕的胞弟。他年幼时聪慧机灵,博览群书,喜欢作文章。学习庾信的风格,词句大多轻放艳丽。
建德三年正月一日(
574年2月7日),宇文邕册封宇文招等八位宗室为王爵,宇文招为赵王。
建德四年三月二十日(
575年4月15日),宇文招任雍州牧。七月二十四日(8月15日),宇文邕东征北齐,宇文招任后三军总管。
建德五年十月四日(
576年11月10日),宇文邕再次东征北齐,宇文招率领一万步兵骑兵进攻北齐的汾州。参与攻下北齐核心区并州后,升任为
上柱国。
大象二年五月二十三日(6月20日),周宣帝
宇文赟患病,命宇文招和陈王
宇文纯、越王
宇文盛、代王
宇文达、滕王
宇文逌等五位亲王入宫。五月二十五日(
580年6月22日),
刘昉、
郑译欲矫诏令
杨坚辅政,
颜之仪反对,提出用宗室中年龄最长的宇文招辅政,但未能阻止矫诏。五月二十六日(6月23日),杨坚为假黄钺、左大丞相,柱国。静帝服丧,百官都听命于杨坚。六月四日(7月1日)宇文招等五王到达长安,此时周宣帝已经去世。
杨坚辅政时,对宇文招等北周宗室诸王特别礼遇,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用以稳住五王。杨坚有意代周自立,宇文招暗地里策划诛杀杨坚,以匡社稷。于是在大象二年(580年)七月,邀请杨坚在赵王府饮宴,但杨坚赴宴时,宇文招却找不到下手的机会,最终杨坚被心腹
元胄带出赵王府。随后杨坚诬陷宇文招谋反。当年秋天,杨坚诛杀了宇文招和他的儿子德广公宇文员、永康公宇文贯、越搞公字文乾铣、宇文干铣的弟弟宇文乾铃、宇文乾铿等人,封国被撤销。
宇文招在保定年间担任益州总管,在任上善于治理,多次去除、改进一些烦琐的规章制度。在面对宗教方面,宇文招对佛教十分喜爱,与其兄武帝宇文邕排斥佛教相反。在佛道之争中宇文招也经常偏向于佛教,并常参加佛教举行的一些活动仪式。
宇文招在益州主政期间,曾带兵平叛,显露出不俗的军事潜力。建德四年(575年)起宇文招两次参与北周东征,第一次东征担任后三军总管,武德五年(576年)第二次东征时领兵一万人进攻北齐。武德六年(577年),因稽胡人刘没铎起兵反叛,周武帝命齐王宇文宪为行军元帅,宇文招等三人为行军总管,率军征讨,宇文招擒斩刘没铎。
唐·惠详《
弘赞法华传》:时周赵王。褰帷益郡。抚政临民。除烦去苛。加以敬爱三宝。
宇文招曾有一名侍读名为谢贞,宇文招对他很好。但是,宇文招听说他独自一人时,经常暗暗哭泣。私下一打听,才知道谢贞的母亲远在江南,他一直在思念母亲。于是对他说:“我如果能有机会,一定让你返回故乡!”建德二年(573年),宇文招面奏周武帝,恳请释放谢贞返回江南故乡。周武帝被谢贞的爱国感情和宇文招的仁爱思想所感动,就让谢贞跟随南陈使者杜子晖回到江南。
逸态横生,出自北周
庚信的《序》:“柱国赵国公发言为论,下笔成章,逸态横生,新情振起,风雨争飞,鱼龙各变。”庾信对宇文招的文学才能给了很高的评价。
宇文招史称赵僭王,但《隋书》收录其文集时命名为《赵平王集》,可见宇文招有平、僭两个谥号。
牛敬飞《北周
宇文逌墓志考释》认为宇文招一生没有失德,文才也出众,又是周静帝的叔祖父,故最初的谥号是美谥“平”,杨坚篡位后,才将自己在夺权过程中杀害的宇文招兄弟五人改为恶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