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区
陕西省延安市辖区
安塞区,隶属于陕西延安市,地处内陆黄土高原腹地,鄂尔多斯盆地边缘,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正北,西毗志丹县,北靠榆林靖边县,东接子长市,南于甘泉县宝塔区相连。介于东经108°5′44″—109°26′18″,北纬36°30′45″—37°19′3″之间,总面积2950平方千米,占延安市总面积的8.04%。。截至2022年10月,安塞区下辖3个街道、8个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安塞区常住人口为163165人。
历史沿革
安塞区境内发现有仰韶文化遗址12处,龙山文化遗址多达160余处,证明了远在万年之前,境内便有先民在此生活和生产。
进入奴隶社会后,陕北曾是雍州之一部,安塞当属雍州之地。
商朝建立后,安塞为鬼方之地。
西周建立,为周朝势力范围。
春秋时期,属晋国版图,为少数民族白翟所居。三家分晋后,属魏。魏惠王后元七年(前328年),魏国之河西领地尽被秦国统治,安塞属秦国上郡
秦代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国统一天下,划全国为三十六郡,安塞属上郡高奴县
西汉,复设高奴县。
王莽新朝,改高奴称利平县。后匈奴南下陕北,安塞为匈奴牧马之地。
东汉,灵帝中平六年(189年),延安被匈奴占踞,郡县遂废,安塞境内遂为匈奴领地。
三国,为林胡族所居。
西晋后,南匈奴南下,安塞仍为匈奴境域。
夏国龙升元年(407年),后秦属将、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反秦自立“大夏国”,为夏国之域。
北魏灭夏,于太延五年(436年)统一北方,真君十年(449年)置广洛县;十一年(450年)置金明郡,其境与汉高奴县大致相同。另有因城县(470年前后置),其境在安塞县西南和甘泉县西北部。另有永丰、启宁二县,为北魏金明郡的属县,北周撤销。
隋代仁寿元年(601年),为避隋炀帝杨广之名讳,改广洛为金明县。大业三年(607年),撤州制,置上郡和延安郡,辖金明县,即前朝之广洛县。大业十三年(617年),撤金明县治,并入肤施县。
唐代武德二年(619年)从肤施县析出,复置金明县。唐初,在安塞境内还建立过全义、崇德、永安、定义和新昌县。前四县后并入金明县,其故城在现沿河湾镇的碟子沟。贞观十年(636年),置罢交县,取城北罢交谷(现化子坪乡城峁村)为名。天宝元年(742年),更名延昌县。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金明县,疆域并入肤施县,割西南部为敷政县。宋时与西夏在长城一带对峙,为安定边塞遂在秦长城下筑安塞堡,后在金明故城设安塞堡(为行政建置),属绥德军辖。淳祐壬子年(1252),撤堡立县,安塞县始设,治城在今碟子沟。(1268年),省敷政县入安塞县,属延安路辖。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攻占延安,改延安路为延安府,安塞为所辖十一县之一。成化九年(1473年)设榆林堡,下辖东、西、中三道,属西路靖边道辖。后又废堡、道建置,设府、州,安塞属延安府辖。
沿明建制,延安府仍辖三县,安塞为其一县。
中华民国二年(1913)废府、州,设道。安塞属陕北道,道治所在榆林。时不久,废道,归陕西省直辖。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7月,共产党领导的安塞县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安塞县革命委员会,在区境南部洛河川的安家坪(现属甘泉县辖)成立。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16日至22日,刘志丹率领陕北红二十六、二十七军,先后和平解放了高桥寨,歼灭了新乐寨、李家塌寨子上的国民党民团,铲除国民党县政府。至此,安塞全境为共产党所领导的红军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安塞的统治。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12日,按照陕甘宁边区政府命令,将安塞县和安定县区域按国民党时代县界区划,从此安塞县南北合并。
1958年12月,撤销安塞县建置。将安塞县北部的王家湾、坪桥、肖官驿、真武洞、谭家营、化子坪、镰刀湾等人民公社划归子长县辖,其余皆归延安县辖。1961年9月,恢复了安塞县建置,先后属延安专区、延安地区、延安市。1968年9月10日,“安塞县革命委员会”取代了“安塞县人民委员会”。
1980年12月,改称“安塞县人民政府”。
2016年,陕西省上报国务院县级行政区划调整事项:延安市安塞县撤县设区。2016年6月,《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延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104号):同意撤销安塞县,设立延安市安塞区,以原安塞县的行政区域为安塞区的行政区域。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安塞区下辖3个街道、8个镇。安塞区人民政府驻真武洞街道真武街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安塞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正北,距延安市36千米,省会西安市280千米。东南与延安市区为邻,南和甘泉县接壤,西毗志丹县,北靠靖边县,东北与子长市相交,介于北纬36°30′45″—37°19′3″,东经108°5′44″—109°26′18″之间,总面积2950平方千米,占延安市总面积的8.04%。
地质构造
构造
安塞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鄂尔多斯地台的一部分。鄂尔多斯地台亦称陕北构造盆地,是一个古老的地台区。地台基底为前震旦系,中生代时期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内陆盆地,其上为沉积深厚的中生代陆相碎屑物。白垩纪末的燕山运动,使盆地全面的抬升,地层未受到明显的断裂和褶皱构造的影响,地层均显水平状或微倾斜,岩层稳定。到了新第三纪末第四纪初的喜马拉雅运动在陕北盆地表现明显,使之再次抬升,三趾马红土部分地受到侵蚀剥蚀。
地层
安塞区境内未有中生代以前的老岩出露,主要是中生代的沉积岩系。出露基岩地层有侏罗纪青灰色砂岩,白垩纪的紫红色厚层粗砂岩(下白垩纪)和薄层细砂岩(上白垩纪)。侏罗纪砂岩见于王窑、招安、砖窑湾一带。该砂岩中夹薄层页岩和泥岩,岩层倾向北面,倾角1至2度,均出露在河道与沟道的谷底与谷坡。白垩纪地层形状与侏罗纪相似。唯其结构较松散,极易受风化,成为松散物质,易受流水侵蚀,成为粗砂的主要来源地层之一。
1.下侏罗统延安群(Jy)所见层位为延安群的中、上段。中段主要为灰白色、灰黄色,中至粗粒的块状砂岩。其上部为薄层状灰黄色砂岩和页岩互层,并含有数层煤层或煤线。上段主要为灰色砂岩和黑色页岩,夹有少量煤层,油页岩及黄铁矿结构。
2.中侏罗统直罗群(J2c)是一套黄绿色、灰白色砂岩和蓝灰、灰绿色泥岩以及杂色页岩。在其下部偶尔夹有煤线和石炭质页岩。顶部夹有少量石膏层,厚度约150米。与下代延安群呈假整合接触,广泛出露在沟谷及山岗地带。
3.上侏罗统安定群(J2a)岩石可明显划分三部分。底部以黑色页岩和油页岩为主,夹少量砂岩;中部主要为灰绿色、灰黄色砂岩和页岩;顶部主要为灰绿色、灰黄色、紫红色板层状或层纹状淡水泥灰岩及少量灰岩。其中夹有少量紫红色、灰绿色泥岩及粉砂质泥岩。可见厚度6至30米,直接与白垩系或第四系接触,与下伏地层直罗群是整合接触。
4.白垩系地层主要为紫红色砂岩,分布层位数高,多在沟脑分布。
5.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第三系为红色岩层,第四系主要为黄土,分布很广,主要分布于杏子河、延河的一、二级支河上。
地形地貌
安塞区属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沟壑纵横、川道狭长、梁峁遍布,由南向北呈梁、峁、塌、湾、坪、川等地貌,特点是山高、坡陡、沟深,相对高度约200米至300米。有4条大川道,1千米以上的沟道1802条。其中积水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大沟5条;50至100平方千米的沟11条;10至50平方千米的沟69条;1至10平方千米的支沟439条;沟长1至2千米的支毛沟1278条。沟壑密度为4.7万条/平方千米。有大小峁3169个,平均海拔1371.9米,最高海拔为1731.1米(镰刀湾镇高峁山),最低海拔为1012米(沿河湾镇罗家沟),平均海拔为1371.9米,城区海拔为1061米。地势除王家湾乡南高北底外,其它地区多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主要山丘有高峁山、雅行山、白猪山、天泽山、玉皇庙岭、神岭山等。
气候特征
安塞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长短不等,干湿分明。春季气候回升较快、风沙大、雨量少,有霜冻和春旱;夏季温暖,有伏旱、暴雨、冰雹和阵性大风出现;秋季温凉,气温下降快而有霜冻;冬季寒冷而干燥。境内有延河、大理河、清涧河3条水系,主要河流有延河、杏子河、西川河、小川河、小沟河、双阳河等。水资源总量为15572万立方米,人均947立方米。年平均气温8.8℃(极端最高温36.8℃,极端最低温-23.6℃),年平均降水量505.3毫米(最多为645毫米,最少为296.6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395.6小时,日照百分率达54%,全年无霜期157天。
水文概况
安塞区境内有延河、大理河、清涧河3条水系。其中延河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89.8%;大理河、清涧河分别占5.7%和4.5%。水资源总量为1.5572亿立方米,地表径流量1.1781亿立方米,过境客水量3791万立方米。
又名“濯筋水”、“延水”、“清水”。发源于靖边县天赐湾镇周山,由西北向东南流至延长县凉水岸汇入黄河。全长286.9千米,流域面积7725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总量2.94亿立方米。境内河长90千米,流域面积2649平方千米,占总流域面积的34.29%,流速0.8米/秒。有长流水支流58条。河道转湾110多处,常流量0.5至1.5立方米/秒,洪峰流量一般100至2000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高达4170立方米/秒(1977年7月6日凌晨3时30分)。
杏子河
俗名“西川水”,又名“浑洲川水”,发源于靖边县大路沟。由招安井庄入境,经招安、沿河湾,至沿河湾镇黄崖根汇入延河。全长106千米,流域面积1486平方千米。区境河段长40千米,为延河一级支流,流域面积610.7平方千米,占总流域面积的41%。有常流水支流26条,年平均径流量0.23亿立方米,河床宽度25至35米,流速0.7米/秒,常流量为0.8至1.5立方米/秒。
西川河
位于区境南部,因在延河西部而得名,发源于志丹县曹新庄。由西河口乡的李盆窑子入境,由西向东流经西河口、砖窑湾、高桥、至郭家砭出境,于延安市兰家坪汇入延河。年平均流量为0.20亿立方米,县境内河长4.13千米,流域面积644.9平方千米,河宽15至20米,流速0.8米/秒,有常流水支流19条。
小川河
位于区境北部,因在小川而得名。发源于王家湾乡郝家圪台,由北向南流经坪桥、郝家坪至剑华寺沟岔汇入延河,全长39.3千米,为延河支流。流域面积337.8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0.17亿立方米,常流量0.5至0.6立方米/秒,流速0.4米/秒,河床宽18至22米。
小沟河
位于城区以北偏东,属延河支流。发源于建华镇大理沟,由东北向西南流经该乡9个村,至剑华寺入延河。全长10千米,河宽15米,属常流河。
双阳河
发源于王家湾乡走马梁村东,流经高龙山、麦地湾、石峁、阴山峁、王家湾、高川6个村,于靖边县青阳岔镇店家城村入大理河。全长16.4千米,境内流长10千米,流域面积89.6平方千米。属大理河支流,河宽3米,流量0.03立方米/秒,平均流速0.6米/秒,属常流河。
土壤类型
安塞区有7个土类、14个亚类、24个土属、71个土种。主要土类黄土性土,包括黄绵土、绵沙土、灰绵土3个亚类。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大风、冰雹、霜冻等,尤以干旱最为严重。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安塞区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27973.17公顷(419597.55亩)。其中,水浇地602.82公顷(9042.3亩),占2.15%;旱地27370.35公顷(410555.25亩),占97.85%。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834.64公顷(12519.6亩),占全区耕地的2.98%;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2754.66公顷(41319.9亩),占9.85%;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12557.09公顷(188356.35亩),占44.89%;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5148.35公顷(77225.25亩),占18.40%;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6678.43公顷(100176.45亩),占23.87%。
(二)园地7509.33公顷(112639.95亩)。其中,果园7401.46公顷(111021.9亩),占98.56%;其他园地107.87公顷(1618.05亩),占1.44%。
(三)林地204219.90公顷(3063298.5亩)。其中,乔木林地97723.49公顷(1465852.35亩),占47.85%;灌木林地38239.03公顷(573585.45亩),占18.72%;其他林地68257.38公顷(1023860.7亩),占33.42%。
(四)草地39664.58公顷(594968.7亩)。其中,天然牧草地39074.63公顷(586119.45亩),占98.51%;人工牧草地0.75公顷(11.25亩),占0.00%;其他草地589.2公顷(8838亩),占1.49%。
(五)湿地311.84公顷(4677.6亩)。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其中,内陆滩涂311.84公顷(4677.6亩);我区辖区范围内没有其他湿地类型。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5442.57公顷(81638.55亩)。其中,城市用地160.19公顷(2402.85亩),占2.94%;建制镇用地575.82公顷(8637.3亩),占10.58%;村庄用地3295.13公顷(49426.95亩),占60.54%;采矿用地1340.77公顷(20111.55亩),占24.64%;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70.66公顷(1059.9亩),占1.30%。
(七)交通运输用地4491.41公顷(67371.15亩)。其中,铁路用地84.66公顷(1269.9亩),占1.88%;公路用地1269.66公顷(19044.9亩),占28.27%;农村道路3137.09公顷(47056.35亩),占69.85%。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662.34公顷(39935.1亩)。其中,河流水面1667.18公顷(25007.7亩),占62.62%;水库水面596.78公顷(8951.7亩),占22.42%;坑塘水面321.14公顷(4817.1亩),占12.06%;沟渠10.27公顷(154.05亩),占0.38%;水工建筑用地66.97公顷(1004.55亩),占2.52%。
(九)其他土地2669.56公顷(40043.4亩)。其中,设施农用地185.42公顷(2781.3亩),占6.95%;田坎1919.13公顷(28786.95亩),占71.89%;裸土地61.78公顷(926.7亩),占2.31%;裸岩石砾地503.23公顷(7548.45亩),占18.85%。
植物资源
灌木
狼牙刺文冠果(当地称木瓜)、酸枣、沙棘、白芨稍、丁香、虎榛子、马茹、杠柳、胡枝子、柔毛绣线菊、黄蔷薇、多花胡枝子、白刺花、荆条、木本铁线莲、甘肃小檗、野枸杞、矮锦鸡儿、三绣线菊、细叶小檗,大果榆、河朔尧花、细弱海棠、小叶鼠李等。
药材
甘草马蔺车前子、茵陈、马兜铃、蒲公英、五味子、远志、柴胡、苍耳、无根草、王不留行、益母草、艾、防风小蒜地骨皮地榆、茜草、知田、麻黄、穿地龙、牛蒡子、黄柏、荆芥、透骨草、树寄、金丝草、黄芩、黄精、沙参、地肤子、阳秃梢、芦草、牵牛子、秦芄、列当、连翘、大黄、百合、夏谷草、马齿苋野菊花茜草
野草
黄鼠草、狗尾草、厚穗草、狗娃花、茵陈蒿、铁杆蒿、茭蒿、刺儿菜、并头草、蒲公英、火绒草、香茅草、翻白草、大羽茅、飞燕草、黄花蒿、胡枝子、黄芪、粗隐子草、芦苇、佛子茅、沙蓬、二色豆、地棉、冷蒿、野亚麻、茜草、远志、野菊花、当药、野百合、太阳花、蛇莓、异叶败酱、荩草、柴胡、狭叶米口袋、翻白草、犁头菜、并头草、闭穗、和尚头白头翁、二列委陵菜、紫云英、白羊草、飞莲、地丁、铁扫帚、野蒜、沙参、风毛菊、唐松草、角蒿、宾草、百里香、油蒿、宿根早熟禾、芦豆草、苦苣菜、绿毛鹅冠草、长芒草、白草、马兰、牛蒡、芨芨草、款冬花、稀莶草、苦买菜、牛尾蒿、鸡眼草、地锦、红豆草、荠菜、毛莨、仙鹤草、野棉花、石竹、扫帚菜、芦豆苗、蝎子草、灰绿藜独行菜黄蔷薇等。
其它类
动物资源
野禽类有大雁、鹰、石鸡、野鸡、岩鸽灰斑鸠猫头鹰、麻雀等。
兽类有狼、狐、野猪、狗獾、狍(野羊)、黄鼬鼢鼠、花鼠、田鼠、家鼠、野兔等等。
爬行类有乌梢蛇、白条蛇、腹蛇、水蛇、晰蜴(蛇鼠子)等。
矿产资源
安塞区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燃气、油页岩、煤炭、铁矿石、石灰石、石膏、陶土等。
据《汉书·地理志》载:“上郡高奴县注有淆水,肥可燃”。高奴县即包括今安塞区在内。据延长油矿、省三普大队在50至60年代勘探和长庆油田指挥部80年代勘探,安塞境内含石油面积为219.4平方千米,储油10138万吨以上。境内地层中有3个含油层。
虽有分布,但均在200米以下,难以开采。
杏子河流域分布普遍。上侏罗系安定群油页岩层,以安塞区为中心,北至横山,东达清涧,南沿杏子河流域及洛河沿岸广大地区均有出露。安塞区分布在大佛寺、白庙岔及杏子河一带。层厚8至15米,含油率在1—3%,工业价值小。
随着石油地层而伴生的宝贵资源。境内天燃气多为伴生气田,现储藏量正在测探中。因技术、资金限制,只有王窑乡有部分用做生活燃料。
全县均有分布,楼坪、高桥、沿河湾、招安等乡镇丰富。民间多有开采,烧制石灰,用于建筑涂料。
在杏子河沿岸,招安乡白坪的河对面有宽约1至5公分的平行石膏脉6至7条。石膏矿物为纤维石膏和透明石膏,都为水石膏。围岩为上侏罗统安定群灰绿色砂岩。由于脉薄而短,量小,不具备开采价值。
中侏罗统上部及上侏罗统安定群中有多层褐铁矿层,一般厚约几十厘米,含铁量在35%至40%之间。层位稳定,分布广,但厚度不大,开采条件不好。含有粘土夹层。经手选后质量上好,可用作水泥配料。所见多处矿点场不具备大规模计划开采的条件。主要分布在谭家营、郝家坪乡一带。
经化验其成分为二氧化锰,含量40%至60%。呈暗黑或钢黑色,多为土状粉末。还含有三氧化二锰(紫褐色块状)、一氧化锰(绿色、土状)等。在其沉积的上下,均伴生一薄层的成层方解石(CaCo3)。主要分布在谭家营乡的沐浴,真武洞镇的石峁子、马家沟、曹庄、汪岔、兔川,郝家坪乡的蔡阳坪等地。以沐浴及蔡阳坪最好。1945年曾有开采,用于制造氯化钾中的催化剂。
安塞称“羊肝石”。有紫、红、灰绿色,呈薄层状、层纹状及中厚层状。主要由泥灰岩及少量灰岩组成,并含少量泥质岩夹层。属上侏罗系安定群顶部层位白垩系红层之下,层位稳定。出露厚度6至30米,但未见顶。
相传“寺崾崄”,两侧有铝钒土,经实地验证,未见到。实为中侏罗系直罗群的灰绿、紫红色页岩风化后散落地表的坡积物。颜色变浅,比较醒目。另据陕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韩天运在边墙村灰色砂岩中取样,经西安有色金属研究所化验分析,含Al2O331.49%,CaO0.72%,MgO20.65%。这是一个重要发现。
干泥
招安乡南100米的山坡上,有干泥,呈褐黄色。溶解后,呈弧形或半圆形裂解,体积膨大。偶见少量白色粉末状物质和被膜状析出物,旁边为一下降泉水泄出地点,出露地层为第四纪中更新世老黄土。
瓦板材料
位于小草沟门内,层面上绢云母质分布较多,泥质胶结。据剥离情况分析,最小厚度为2公分,层理不甚平坦。可作房屋盖板,但不宜做装饰材料。
位于郝家坪乡鹰嵩崖、白老庄等地。该资源为中侏罗系绿色厚层岩与泥岩或杂色页岩互层中的紫及灰绿色或杂色泥岩。粘性较大,肉眼观察含砂及云母较多,不是好的软质粘土,但可用于烧粗陶。
黄陵石
据省地质学院地质专家勘探,发现了一种石色如赭、质地细腻、晶莹凝重的石头,暂命名为——“黄陵石”。据测定分析,为含有一定重量的珍贵玉石。经切削、抛光后,可作为印章石和镇纸石。现已少量采集、加工。
其它矿产资源如棕色、黄色及红色区厚层状和块状砂岩丰富,岩质较好、易加工,是石雕较好的石料。
人口
截至2016年末,安塞区户籍总人口19.7万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15.1万人,非农业户籍人口4.6万人。全区常住人口17.7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31万人、农村人口8.4万人,城镇化率52.5%。人口出生率10.6‰,人口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长率5.5‰。
截至2020年末,安塞区户籍总人口19.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08万人,非农业人口6.49万人。全区常住人口16.31万人。人口出生率10.45‰,人口死亡率6.93‰,人口自然增长率3.52‰。
截至2023年,安塞区户籍人口19.5万人,常住人口16.3万人。
经济
综述
2020年,安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0.6%(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3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65.36亿元,增长0.5%,规模以上工业下降1.2%;第三产业增加值28.61亿元,下降1.1%。三次产业构成比为15.5%:58.7%:25.8%。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0.1%、48.7%和-48.8%。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分别为0.6、0.3和-0.3个百分点。
2022年,安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排名全市第3位,增速较全国、全省、全市分别高3.1、1.8、1.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87亿元,同比增长5.4%,排名全市第4位;第二产业增加值111.61亿元,同比增长6.7%,排名全市第5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32.13亿元,同比增长5.0%,排名全市第7位。产业构成比分别为13.2%:67.4%:19.4%。一二三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分别为0.8、4.0、1.3;贡献率分别为13.7%、65.6%、20.7%。2022年,安塞区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42.6亿元,占GDP比重为25.7%,排名第10位。其中一产非公经济增加值2.48亿元,占行业比重为11.3%,二产非公经济增加值21.84亿元,占行业比重为19.6%,三产非公经济增加值18.29亿元,占行业比重为56.9%。2022年,安塞区完成新市场主体培育1842户,同比下降29.5%。其中企业28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2户,个体1531户。“五上”企业入库11家。其中建筑8家,工业2家,服务业1家。
2023年,安塞区完成生产总值164.67亿元,同比增长1.6%,排名全市第8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42亿元,同比增长5.1%,排名全市第3位;第二产业增加值106.90亿元,同比增长0.1%,排名全市第6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2%,排名全市第7位;第三产业增加值34.35亿元,同比增长3.1%,排名全市第6位。产业构成比分别为14.2:64.9:20.9。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安塞区完成固投45.86亿元,增长11.2%,全市排名第10位,增速均高于省市固投增速。其中油气投资9.88亿元,地方投资35.98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9亿元;第二产业投资30.49亿元;第三产业投资11.48亿元。
财税收支
2022年,安塞区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22亿元,增长11.13%。主要来源于税收收入中增值税和资源税的增加。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7.42亿元,增长2.73%。
人民生活
2022年,安塞区城、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565元和16397元,分别增长4.3%和7.4%,排名分别为第6位和第2位,综合排名第1位。城、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6:1,略优于省、市水平。
第一产业
2022年,安塞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11亿元,增长5.5%。其中农业完成产值32.21亿元,增长4.8%;林业完成产值0.56亿元,增长21.2%;牧业完成产值4.7亿元,增长6.9%;渔业完成507万元,增长10.5%;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0.58亿元,增长7.9%。
农业
2022年,安塞区秋粮总产量6.24万吨,增长3.1%。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29.05万吨,同比增长5.2%,其中瓜菜类、茄果菜类产量增长均超过5%。园林水果总产量28.37万吨,增长11.2%,其中苹果增长11.3%,其他类水果产量略有增加。
2023年,安塞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34亿元,增长5.0%。其中农业完成产值34.64亿元,增长5.1%,蔬菜产量完成29.05万吨,增长5.5%,产值13.39亿元,增长4.1%。苹果产量完成27.10万吨,增长9.4%,产值16.23亿元,增长10.7%;林业完成产值0.62亿元,增长7.9%;牧业完成产值4.41亿元,增长4.6%;渔业完成0.05亿元,增长7.5%。从分行业增加值增速上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增长5.2%、7.7%、4.5%、7.4%、5.4%。猪、牛、羊、出栏分别增长60.5%、2.1%、6.9%。牛肉、羊肉产量分别增长37.2%、25.71%。禽蛋产量增长7.39%,生牛奶产量增长259.3%。
畜牧业
2022年,安塞区肉类总产量0.7万吨,同比增长8.5%,其中猪肉、牛肉、羊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9.2%、-2.4%、8.6%、14.3%;奶类产量下降82.2%,禽蛋产量增长12.6%。年末出栏猪、牛、羊分别为6.29万只、0.17万只、6.4万只,分别同比增长10.2%、-0.1%、9.1%。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安塞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3.68亿元,增长29.3%。累计生产原油207.15万吨(其中长庆122.14万吨,杏子川采油厂85.01万吨),减产约3.06万吨;累计生产天然气21.92亿方(其中延长勘探公司6.79亿方,长庆15.13亿方),增产1.51亿方;完成电力产值5.05亿元,下降6.8%;高新开发区企业完成产值50.68亿元,增长27.0%,其中延长LNG完成产值10.94亿元。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制造业同比增长31.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1.5%。
建筑业
2020年,安塞区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6家,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2亿元,比上年增长9.8%。
第三产业
2023年,安塞区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较三季度收窄2.2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较三季度收窄4.1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较三季度收窄4.1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较三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分别增长3.2%、4.0%、1.3%、38.3%。
服务业
2022年,安塞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2%、3.9%。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均为负增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7%。除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外,其他涉及服务业增加值核算的行业工资总额增速均为正增长。
国内贸易
2022年,安塞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5亿元,同比下降0.4%,排名全市第13位。其中限额以上销售额4.39亿元,下降8.5%。按消费类型分,批发业销售额5.08亿元,下降8.2%;零售业销售额10.75亿元,增长0.5%;住宿业营业额0.92亿元,下降16.5%;餐饮业营业额3.3亿元,下降1.0%。
金融业
截至2020年末,安塞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2.34亿元,比上年增长8.4%,各项贷款余额39.73亿元,同比增长15.4%。
交通运输
交通
安塞区境内砂石路通村,柏油路通乡,包茂高速穿境而过,省道303、206贯通全区,距离延安市区20分钟路程,到省府西安4小时。
截至2020年末,安塞区公路总里程1232.42千米(其中不包含高速公路、砂石路、土路)。
运输
2020年,安塞区完成公路客运量24.46万人次,下降60.8%;旅客周转量1093.3万人千米,下降59%。
2023年,安塞区河滨路二期、白坪北路、五里湾人行天桥等市政道路建成投用。延塞快速干道安塞段建成通车,210过境线项目加快建设,实施硬化自然村组道路3条,包茂高速公路安塞南出口、延河大桥人行道拓宽工程建成通行。新划定和盘活停车位1885个,城区公共停车位实行收费管理。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截至2020年末,安塞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个,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3.16%,旅游收入9.42亿元。
教育事业
截至2020年末,安塞区有中小学、幼儿园57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初级中学6所、小学19所、幼儿园31所。有中小学生及在园幼儿32950名,其中高中生3034名、初中生7706名、小学生15950名、在园幼儿6260名。小学专任教师930人,初中专任教师541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217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0年末,安塞区拥有中心镇综合文化中心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影剧院1个。全区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体育事业
2016年,安塞区共设有公共开放体育场1个,体育馆1个,在参加延安市第六届运动会上,最终以56金、44银、44铜共2051分的总成绩获得延安市第六届运动会2016年度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获得单项团体奖牌12块,体育道德风尚奖牌4块。
卫生事业
截至2020年末,安塞区共有卫生机构数20家。其中,区级公立医院2家,妇保院1家,疾控中心1家,卫生监督所1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家,乡镇卫生院14家;床位数645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00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3人、注册护士449人。
社会保障
2022年,安塞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66人,完成年度任务1000人的106.6%。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356户5506万元,完成年任务5500万的100.1%,带动实现就业712人。实现全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达1.9万余人。
环境保护
2020年,安塞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73%。
平安建设
2020年,安塞区平安建设满意度96.19%。
历史文化
安塞自古为边塞之地,有”上郡咽喉“之称。秦汉两朝,安塞境内的烽火台多达四五十处。宋代,安塞是宋与西夏激烈争夺的战场,堡塞遍布,战火频仍。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安塞一直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西部游牧文化的交流地带,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既有汉民族特点又有西域其他民族特点的文化特色。而明代以后长期的封闭、半封闭状态使得在其他地区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传统得以在安塞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中国西北地区黄土高原文化保存最好、民间艺术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
风景名胜
红色景点
名胜古迹
荣誉称号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19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0月,荣获“2020年陕西省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8月,延安市安塞区安塞腰鼓入选拟推荐参评文化和旅游部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1月3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1年11月5日,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2021-2023年度“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2年12月,入选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名单。
参考资料
行政区划.延安市安塞区人民政府.
安塞文化.延安市安塞区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6 09:5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