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历史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64年成立的
登州文会馆。其前身为
齐鲁大学医学院、
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和
山东省立医学院。
1883年,
聂会东夫妇在
登州文会馆建立西医诊所,收徒教授西医,1892年奉调到济南创立华美医院及附设医校,即今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885年,武成献开始创办青州广德医院和青州医学堂,巴德顺则在邹平的教会医院设立医学堂。1903年,济南、青州、邹平三处医学堂合并为共合医道学堂,1911年4月17日全部搬迁到济南,正式称“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医科”,宣告齐鲁大学医学院正式成立。1917年共合大学启用“齐鲁大学”校名,医科同时改称齐鲁大学医科(1928年更名为医学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齐鲁大学医学院内迁
四川成都华西坝,1945年10月迁回
济南,1948年6月再迁
福州,1949年11月迁回济南。
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始于1944年成立的
新四军军医学校,1947年更名为华东白求恩医学院,1948年9月迁入济南,11月合并山东省立医学院,1950年10月更名为山东医学院。
山东省立医学院成立于1932年,初称
山东省立医学专科学校,
抗日战争爆发后迁往四川,1946年10月迁回济南,1948年8月更名为山东省立医学院,9月被
济南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11月并入华东白求恩医学院。
1952年院系调整中齐鲁大学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重组为新
山东医学院,下设医学系,建立起各基础教研室。1959年改称基础部。1978年6月,山东医学院由山东省划归卫生部直属。1985年5月卫生部批准山东医学院更名为山东医科大学,成立山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下设14个教研室,1996年10月成立山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2000年7月22日,山东医科大学并入新
山东大学。次年1月,基础医学院与临床医学部合并成立
山东大学医学院。2012年成立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医学院成为其下设学院。2015年9月,山东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撤销医学院建制,组建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
2016年7月1日,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正式成立。
2017年9月21日,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正式更名为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成为其下辖学院。
学术研究
学科点情况
截至2016年9月,学院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等6门学科进入ESI前1%。
省级重点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遗传学、药理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医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
科研平台情况
截至2016年9月,学院有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实验畸形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医学神经生物学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感染免疫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慢性退行性疾病的蛋白质科学重点实验室
科研经费及发表论文情况
根据2015年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当年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共有在研973项目8项,在研国家基金项目154项,当年到位纵向经费3580.7382万元,到位横向经费49.272万元,发表论文总数208篇,SCI收录168篇。
办学条件
系所设置
根据2016年9月统计,基础医学院设有10个学系: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医学免疫学系、病原生物学系、病理学系、药理学系、医学遗传学系、细胞与神经生物学系、医学心理学与伦理学系。
此外,基础医学院设有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下设6个教学实验室:人体解剖学教学实验室、医学形态学教学实验室(含电镜室)、医学机能学教学实验室、细胞与分子医学实验教学平台、生物医学工程学实验中心(在线考试中心)、生物医学同位素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
根据2016年9月统计,基础医学院教职工总数242人,其中教授43人,副教授75人。
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特聘教授 (专家)2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5人。
教学方面,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共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位,省级教学名师3位,校级教学名师5位;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龚瑶琴、
马春红、
易凡、
高成江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郝爱军、
刘传勇、
马春红、于晓、
易凡、高鹏、李相芝
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郝爱军、
刘传勇、
易凡、
马春红、于晓、赵伟、孙金鹏
国家级教学团队: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团队、医学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病理学教学团队
教学用房
根据2015年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共有教学、行政和辅助用房17773.95平方米,其中用于本科生实验教学的实验室面积为7039.25平方米。
图书设备
根据2015年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用于教学科研的仪器设备资产总值约为 1.63亿元, 30 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有49台。
文化传统
院训
敦学砺行 广智求真
治学传统
汲外存中
学院领导
党委领导
党委书记:赵福昌
党委副书记:李玉蓉
行政领导
校园环境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位于
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校园大体保留了始建时的格局。规划由
卜道成筹划,美国工程师佩利姆(G.H. Perriam)设计,
芝加哥三家公司负责建设。所有建筑均以德国、英国、美国的风格为主,并采用了大量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手法和符号,为集仿主义手法的代表。
教学区南北轴线长达200多米,轴线最北端为办公楼(已不存,今为综合楼),最南端为康穆礼拜堂(已不存,今为教学八楼),往南两侧依次有考文楼(今教学五楼)与柏根楼(今教学三楼)相对、葛罗神学院(今教学四楼)与奥古斯丁图书馆(已不存,今教学七楼)相对,六栋建筑围合成长200米,宽100米的中心花园,八条卵石铺成的道路呈放射性布置,为西方园林式布局。校园内的主要道路均以两旁栽植的花木命名,由北向南为杏林路、槐荫路、丹枫路、松音路、青杨路、长柏路。校园内绿树成荫,四季花香,为当时全国最好的校园之一。
新中国建立后,在校园内陆续兴建了教学一楼、教学二楼、教学六楼、教学七楼、教学八楼、药学科研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家属区住宅楼等一批建筑,对老建筑进行了修缮加固,形成各种建筑风格错落有致、交相辉映的格局。2013年,包括趵突泉校区的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1905-1924年)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入选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全国仅有的几座国家级文物校园之一。
校园内尚存的主要老建筑有:校友门(1924年建)、教学三楼(柏根楼,1917年建)、教学四楼(葛罗神学院楼,二十年代建)、教学五楼(考文楼,1919年建)、四百号院(1916年建)、健康楼(圣保罗教堂,1919年建)、景兰斋(1924年建)、美德楼(1933年建)、水塔(1924年建),等等。
先进事迹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起源于齐鲁大学医学院,是中国近代西医教育源头之一,距今已有 137 年历史。百余年来,山东大学基础医学教育汇聚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为我国基础医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我国医学教育和研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始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展教材建设,通过加强思想引领、完善顶层设计、创新教育理念等举措,有力推动了教材建设,教材编写取得显著成果。2013 年以来,学院参与国家各级各类出版社教材编写累计达一百余部,学院教师作为第一主编编写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2 本)、十一五(12 本)和十二五(6 本)国家规划教材 20 部,包括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系列教材,形成了以《组织胚胎学》《断层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医学免疫学》等国家规划教材为代表,具有较强学术影响力和社会辐射力、层次分明、特色突出、需求广泛的教材群,部分主编教材为国内首创,为我国医学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
所获荣誉
2021年9月26日,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