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师,一般由德高望重之人担任,为古代
皇帝的
老师,是辅助皇帝的重要
大臣。在中国的古诗词中,“帝王师”一词一般被用作特指,专指
姜子牙、
张居正等。
祁寯藻(1793—1866)字颖叔、淳浦,号观斋、息翁,山西寿阳县
平舒村人。户部郎中
祁韵士之子。道光进士。历官至
军机大臣,左都御史,兵、户、工、礼诸部尚书,
体仁阁大学士。道光十九年(1839)赴福建筹办海防,查禁鸦片。咸丰帝即位,更得重用。后自请辞官。咸丰、同治之际,密陈厘捐病民,力请罢止。论时政六事。同治元年(1862),供职弘德殿,教同治帝读书。五年后卒。
世称“三代帝师(道光、咸丰、同治)”、“寿阳相国”。他一生忠清亮直,勤政爱民,举贤荐能,政绩卓著,对朝政有影响。其书法由小篆入真行,师承二王,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健,自成一格,为清代中晚期著名书法家,有“一时之最,人共宝之”“楷书称首”的赞誉。
自
孔子以后,做“帝王师”正是千百年来中国文人(士子)的最高理想,以此作号召,足以耸动人心。
在
中国历史上,每位新君登基,都要到孔庙祭拜一番,虽是做秀却颇具效果,最显著的就是增加了王室对文人的亲和力,从此,便很少有文人能摆脱“帝王师”情结了。在“帝王师”的迷梦里,多少英雄豪杰甘心屈奉,为一家之天下迷失了自我丧失了独立判断的能力。一个穷山沟里的汉子,“全家都在风声里”,按说他首先思考的应是怎样才能使一家老小吃饱穿暖吧,可就因为读了几本圣贤书,便多半会立下一个漫无边际的的志向--“上致君于尧舜,下救民出水火”,这也有史实为证:“诗圣”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不过做了几天“参军”的小官,皇上龙颜都未见几次,但却口口声声地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文人掏心掏肺地要做帝王师,立意不过是想先天子之忧而忧,对他的家天下应该是有利无害,然而多数时候,圣明天子却并不领情,像理学家
程颐,宋代大儒,曾教
小皇帝宋哲宗读书,大概是在小皇帝面前都不忘摆摆师道尊严的谱儿,不仅帝王师没当久,最后著作也被“弟子”禁了;程颐的遭遇还不算太坏,明嘉靖年间的杨博,曾是嘉靖皇帝之师,当“弟子”沉湎于服食求仙之道时,上折子劝阻,第一次皇帝不理算是给了老师一个面子,但杨博不知进退,终于和别的
大臣一样享受了有明一代圣上赐予臣子的最有特色的待遇--廷杖!而透过另一位明朝的大人物--
张居正的荣辱兴衰就更能看出所谓“帝王师”的真相了。
张居正是明穆宗临终时的托孤重臣,其人辅佐幼主神宗惮精竭力,对衰颓中的朱家王朝的贡献史家已有定评,明神宗也似乎一度很尊敬这位“张先生”,有数道上谕为证:“先帝以朕幼小,付托先生。先生尽赤忠以辅佐朕,不辞劳,不避怨,不居功,皇天后土祖宗必共鉴知……”,“先生全忠全孝,万古留名……”,甚至缠缠绵绵地声称“顷刻离卿不得”,等到要退休的时候,神宗又亲口对“张先生”许诺:“先生功大,朕无可为酬,只是看顾先生的子孙便了。”只读这一段记述,谁不会动容?
张居正的帝王师当得如此稳当如此尊荣,如果没有以后的故事,我这篇文章几乎做不下去了。幸好历史的记载是,
张居正刚死,便落得个身败名裂、家产被抄、儿子充军的凄惨下场!
为什么文人和皇帝在对待“帝王师”的问题上常常是剃头摊子一头热?不得其解之际。偶然读到了乾隆皇帝谈帝王师的一点资料:一个迂腐的读书人
尹嘉铨写了篇《多病徒传》,其中引用了《汉书·张良传》中的一句话:“学此则为帝者师矣”,虽然他一再说明“不敢以此自居”,却在一场文字狱中被乾隆抓住了把柄,乾隆愤愤地责问:“其书又有‘为帝者师“之句,无论君臣大义不应如此妄语,即以学问而论,内外臣工各有公论,尹嘉铨能为朕师傅否?……尹嘉铨将以朕为何如主耶?”读至此处我不禁拍案叫绝,我算弄懂圣君们为什么从心底里讨厌帝王师的关键所在了,对像乾隆这类自命不凡的真命天子,你要做帝王师,那把他往哪儿摆?乾隆还有一句痛斥
纪昀时脱口而出的名言:“朕以汝文学尚优,故使领四库书馆,实不过倡优畜之,汝何敢妄谈国事!”意思更为透彻,原来在帝王眼里,所谓国事其实不过是他家事是他一人之事,文人之流,哪怕是名义上的老师,都不过是他养着好玩罢了。至此,“帝王师”这顶纸糊的桂冠被乾隆轻蔑地吹了口气便破碎了。“
十全老人”的这番高论让人如醍醐灌顶,堪称是对“帝王师”问题作出的高屋建瓴的权威论述,如果还有人未从这番高论中得出启示,从梦中幡然醒悟,那真是病入膏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