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 curve),又称
倒U曲线(inverted U curve)、库兹涅茨倒U字形曲线假说。美国
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于1955年所提出的
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的曲线,是发展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
简介
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依据推测和经验提出了经济发展与
收入差距变化关系的倒U形字曲线假说。库兹涅茨分析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是基于从传统的农业产业向
现代工业产业转变过程进行的。他认为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就是经济增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分配差距会发生趋势性的变化。但是研究这样的问题却受数据缺乏与合理
理论模型的制约。库兹涅茨设计了两个部门,一个是农业部门,另一个是非农业部门。这种分法实际上相当于刘易斯的二元结构,即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
产业部门。库兹涅茨设计和研究了它们之间
产业结构变化对收入差距变化产生的影响。反映和推演工业化进程或二元结构变化下分配差距的变化规律是库兹涅茨的本源思想,但是由于库兹涅茨在当时无法提出一个工业化进程中分配差距变化模型,只能依据大量的猜想和引用一些
发达国家工业化经验数据进行分析,这就把后来研究者引入发达国家发展历程的简单表述形式上——人均收入变化(或经济增长的变化)与分配差距变化的关系上,并且背离了
库兹涅茨自己最初考量的问题,即以产业结构变化为依据的分析方法。随着
计量经济学不断被应用到研究当中,研究者试图用统计学的工具来证明库兹涅茨的假说。
关于经济增长与
收入分配的关系,库兹涅茨提出了所谓的倒U字假说。他首次论述了如下一种观点,即: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创造”与“破坏”改变着社会、
经济结构,并影响着收入分配。库兹涅茨利用各国的资料进行
比较研究,得出结论: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其后,经历收入分配暂时无大变化的时期,到达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
收入分配将趋于平等。
如果用横轴表示经济发展的某些指标(通常为
人均产值),纵轴表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则这一假说所揭示的关系呈倒U字形,因而被命名为库兹涅茨倒U字假说,又称库兹涅茨曲线。库兹涅茨在说明这一倒U字形时,设想了一个将收入分配
部门划分为农业、非农业两个部门的模型。在此情况下,各部门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变化可以由如下三个因素的变化来说明。这三个因素是:按部门划分的个体数的比率;部门之间收入的差别;部门内部各方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库兹涅茨推断这三个要素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起下述作用: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由于不平等程度较高的非农业部门的比率加大,整个分配趋于不平等;一旦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由于非农业部门的比率居于
支配地位,比率变化所起的作用将缩小,部门之间的收入差别将缩小,使不平等程度提高的重要因素
财产收入所占的比率将降低,以及以
收入再分配为主旨的各项政策将被采用等等,各部门内部的分配将趋于平等,总的来说分配将趋于平等。
库兹涅茨假说提出后,一些西方学者曾就有关倒U字形形成的过程、导致倒U字形的原因以及平等化过程进行过较多的讨论。但经济发展的资料表明:库兹涅茨曲线不符合
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换言之,随着经济发展的进程,发展中国家的收入不平等越来越悬殊,并没有向平等方向转变。
解释
库兹涅茨曲线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在国民人均收入从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时,收入分配状况先趋于恶化,继而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改善,最后达到比较公平的收入分配状况,呈颠倒过来的U的形状。Y轴表示的是
基尼系数或分配状况,X轴是时间或收入状况。
实证
鲍克尔特(Paukert)于1970年代通过对56个
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的
实证研究。莫里斯(Morris)于1973年,塞尔沁(Syrqiun)于1975年,阿鲁瓦利亚(Ahluwalia)于1976年分别对此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
基尼系数,意图证明倒U曲线关系。例如:我们用基尼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者社会的财富分布状况,在该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基尼系数经历了由小到大,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又从大到小的倒U状态的过程。 库兹涅茨曲线是一种假说,该曲线的形状是通过一系列
数学方法确定的,但是这一系列数学方法,也存在各种问题,在学术界争论也很多。其中存在问题比较严重的部分就在于库兹涅茨及其追随者使用的数学方法,缩小了
高收入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实际
收入差距。该曲线的
横坐标并不完全是人均财富的数据,而是人均财富数据的
对数(ln Y)。对于这个曲线形状最有力的
反例就是作为世界上
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美国,其
贫富差距在世界上也是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
此外,它之所以是一种假说,还源于其没有事实依据。因为它的假说是想说明时间上的改变,对贫富差距和财富水平的影响。但是实际上,历史上的贫富差距数据和财富水平数据是无法搜集的。所以库兹涅茨本人及其追随者,使用的是同时代、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的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这种假说的说服力。
发展联系
库兹涅茨曲线最先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71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西蒙·库兹涅茨在1955年的
美国经济协会的演讲中提出来的。他经过对18个国家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实证资料的分析,得出了收入分配的长期变动轨迹是“先恶化,后改进”,或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收入分配不平等的
长期趋势可以假设为:在前
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尔后是短暂的稳定,然后在增长的后期阶段逐渐缩小。”并且他通过比较一些国家的
横截面资料,得出的结论是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的
发展中国家比处于发展后期阶段的
发达国家有更高的收入不平等。表现在图形上是一条先向上弯曲后向下弯曲的曲线,形似颠倒过来的U,故人们将其称之为“倒U曲线”。演说发表之后,在
世界经济学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有人称倒U关系“已经获得了
经济规律的力量”,也有人称“经济发展中收入分配的轨迹并无什么自然的‘经济规律’可循”。根据后人的研究,几乎所有的国别
横断面资料都支持倒U曲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进入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阶段,与此同时,居民的收入差距也进入了一个持续的扩大时期,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我国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的
相关性来看,与倒U曲线基本一致。我们的基本判断是我国的收入差距还处于其左侧的上升期,没有达到驻点。
在收入分配库兹涅茨曲线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引申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其他库兹涅茨曲线。
即在从
农业社会向
工业社会或从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在工业社会初期呈现
上升趋势,当
人均GDP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就会下降。根据
工业化国家的一般经验,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左右,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达到50%左右时,即达到了倒U曲线的
拐点。建国50多年来,我国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不断上升,从1952年的20.9%上升到了 2003年的52.3%,我们的基本判断是在这一高位稳定一定时期以后会逐步降低,
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超过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52年的7.4%上升到了1997年的23.7%,随后的几年逐年呈现降低的趋势,2003年为21.6%。我们的基本判断是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经过了驻点进入了倒U曲线的右侧,处于右侧偏上位置。
区域经济发展的倒U曲线
即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地区之间的
区位优势不同,
资源禀赋不同,
经济基础差异甚大,各种生产要素必然向
平均利润率高的地区转移和积聚,导致区域之间
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当发达地区的
工业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其滴落效应和
扩散效应,由于发达地区
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平均利润率降低,而
欠发达地区的生产要素成本低的优势会逐步显现出来,加之政府的引导,
生产要素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促进经济增长,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国区域之间特别是
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在
经济总量和
经济增长率方面差距明显拉大了,明显地处于倒U曲线左侧。自西部大开发这一
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加速,虽然总量仍然有拉大的趋势,但经济增长率有缩小的趋势,进入了倒U曲线的右侧。
环境污染的倒U曲线
即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人均GDP的增加,环境污染的程度将呈现上升的趋势;随着人均GDP的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程度会逐年呈现下降的趋势。从我国环境污染情况来看,根据
统计资料,没有经过处理或不达标的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的
排放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我们的总体判断是环境污染还处于倒U曲线的左侧,且离拐点还有一定距离。